《书仙传》第327章


小说家的收获让人眼红,但有一点,却足以让其他人望而却步,因为,他们走的是神道。
修士都是精明的。在他们看来,神道如今就是一个坑。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利益,失了自身气运不说。还要失去自由身,甚至还要与小说家竞争,实在是一笔划不来的买卖。
也正是如此,小说家才能一直安然的发展下去,甚至就连同是走文道路子的儒家也在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涉足这一块。
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小说家早先埋好的引子,如果世人要是知道小说家走的其实并不是神道呢?林虎心中暗自揣摩。
小说能够在世间肆无忌惮的传播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竞争对手不认为小说家能超出他们的掌控,因为一旦只要各家不约而同的颁布类似和谐的禁令,依赖而生信仰之力的小说家便会不攻自破了。
这是一个错觉,迷惑了世间绝大多数的人,就连绝大多数的小说家也是这么认为的。
正所谓真相是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在得到这份传承之前,林虎怎么也想不到,信仰之道,在小说家之中,只是一个不太关键的分支!
信仰之力,信念之力,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天壤之别,两者都可以看做是某种观念的凝聚,不同的是,前者只针对于某种事物,而后者,却远不止于此,它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不过,还是叫幻想之力来的更真切吧!”
林虎也是佩服发明这个词的人,若不深究,谁又能发现这其中的区别,大抵都会将其看作是信仰之力的一种称呼吧。
这份传承解释了林虎心中很多很多的疑问,不过,也有地方是没能解释清楚的,比如,为什么一本小说一个故事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引起天地的关注?这一点,恐怕就是立下传承的人知道的也不是很清楚吧。
至于为何写小说会消耗自己的气运,传承中也大致做出了解释,如果说一本小说就是一个世界,书写一本小说,可以说就是在用小说家的气运演化一个特殊的世界。
世界越浩大,越完整,就越是消耗作者的气运,同时,小说成就的级别就越高!
为何小说中的世界总是与现实世界似是而非?其中固然有避开现实势力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小说家无数先辈一代又一代总结出来的经验所致。
许多小说家的大能都一致认为,小说要是过于“现实”,那么与儒家的史书何异?而要是太过虚幻,则容易超出自己的掌控,引出某些不好的事情出来。
而小说家对外宣传自家走的则是神道,无形之中,又使得如今的小说行文风格比较偏向于人物传记和侠客传奇的结合。
因为,这又涉及道小说家的另一项能力——造神。
这个造神,自然不是将小说家自己塑造成神,而是将小说人物塑造成神,从这个角度来讲,说小说家走的是神道也没有错。
这个造神也不是没有要求的,最重要的还是两点,一是读者,二是小说本身的灵性。
读者这方很好理解,因为万千读者对小说人物产生的幻想,情绪,才是能使虚幻的小说人物变成真实的“神灵”。
至于灵性,没有灵性或者灵性不够的小说是难以诞生出神灵的,而这又涉及到天地间的另一番隐秘了。
一般来说,最容易诞生出“神灵”的小说是道书,不然,最少也要是有着书灵的神书。
要是“造神”成功,小说家不仅多了一个打手,更是能使用“神”的某些能力,所谓小说家能借用道书中小说人物的能力,其实就是指这个。
想到这里,林虎对造神一事有了些想法,目前已有的几本小说中,级别最高的莫过于白蛇传了。
然而,细数白蛇传中的人物,林虎不禁又皱了皱眉头,将那个想法暂时放下,又思忖其他几本小说,最终将目光定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上。
第四百章 爱神祝英台() 
林虎得自小说家的这份传承十分古怪,虽然并没有留下传承主人的任何名号,但内中所包含的知识却格外广博,深奥,消化了良久,林虎才发现他并没有完全吸收掉这份传承,充其量也只是其中最外围的一层而已。
剩下的,不知道是实力不够还是咋的,仍旧处于封印状态,饶是如此,也让林虎对神灵这个特殊的群体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根据自己的理解,林虎将所有的神灵大致分为了以下几个种类,分别是自然神、社会神、家神、部落神、民族神、行业神、拟人神以及抽象神等等。
这几个分类几乎囊括了世间所有的神灵,说不上哪个种类的神一定比另一个种类的强,但硬要比较的话,还是抽象神的地位最高,例如中国古代对“天”的观念相当抽象,近乎无人称及无位格。
于是乎,思索了一会儿后,林虎最终还是决定将第一个造神的目标放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上。
在他书写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说结局中,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双双化蝶,在人间翩翩起舞,其事迹感天动地,而后魂魄升天被天帝封为了神官,真正的成了神仙眷侣,有着这个背景,这一对人物可以说天生就有着成为神祇的底子。
虽然他还有着更好的选择,比如白蛇传中的观音菩萨,这尊大佛要是真能被供奉起来。凭借着佛教那深厚的底子,广博的信徒,相信其很快就能由虚化实。从一个幻想中的人物变成实质般的存在。
而且,观音大士虽然只是菩萨果位,但只要对其有些了解的人,都不会认为她的实力会比一般佛陀差,若是机缘得当,最终成为一个让整个佛教都能抖一抖的存在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以上只是林某人的个人意。淫罢了。要是真那么容易就能制造出一尊堪比佛陀的无上大能,这个世界早就被神灵给占领了。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林虎还不想这么早撩拨佛教这么一个巨无霸,谁知道他要是真给一尊未知的菩萨立了神位后,会引来什么未知的后果。
在佛教漫长的历史上,的确是出现了不少尊菩萨。每一尊都可以说是佛教的中坚人物,不仅气运悠久,实力滔天,随便拉一尊出来,他的经历都可以书写成一部浩瀚的传奇史书。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林虎就能肆意敕封一尊神佛,这不单需要实力,还得名正言顺,那是传说中的天庭才能做的事情。
没有这些条件。被造出的神只能是假神,邪佛,若是想要借此分享佛教气运。说不得还要被真正的神佛当做妖孽给收了呢。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就没空子钻了,不然,小说家又岂会整一套造神的玩意出来?
一般的,被“造”出小说家造出的神一般都是没什么太大背景的,比如类似儒家大儒之类的人物。这种存在即便死了也很可能会被后人抬进当地的文庙,享受万民的香火愿力。神魂永固。
这种情况下,小说家是钻不了空子的,即便他将那人写进书里,造出神位,但也只会便宜别人,吃力不讨好。
且不说梁山伯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再看祝英台最后的抉择,当坟墓炸开后,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
生不同衾;死亦同穴。
这种至死不渝,生死相随的感情又何尝不能作为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的,林虎正是要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同打造成这个世界的爱神。
爱神是社会神的一种,或许不如财神那样更为世人所知,但普通人也好,修士也罢,他们对爱情的追逐亦是不可忽视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只要不是真正的冰块,没有感情,没有欲。望,难免会有动情的一天,大多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即便是西门吹雪那样至诚于剑的人,最后也没有逃过娶妻生子的结局,所以说,爱情这股力量,虽然不大被人重视,但其强大却是毋庸置疑的,若是善加利用,也许会收获到连他都难以想象的好处。
虽然已经有了一个相比于观音要显得轻松又可行的目标,可真正准备去做的时候,林虎突然发现,他还是什么都做不了。
为什么呢?
要知道,造神这种事情,可不比造人要来得轻松,即便是造人,不是也得要有个搭档什么的么?
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据传承中的内容,造神之前,小说家得先铸造一个祭神台,这个神台可不简单,这是用于温养神祇的地方,而且其品质也关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