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71章


弄到后来,身上还有衣服没被扒掉就只有那十几个怕死的大韩民国第八师的俘虏了,可是十几个身上的衣服太少了,还不够小分队一个班装备,索性就不要了,也算成全了那十几个没开一枪的家伙。
要不是李玉明带着人搞到了一门无后坐力炮,大家就等于是白忙活一场。
现在这门无后坐力炮就抗在李玉明的肩膀上,按道理说这门无后坐力炮应该交给炮兵班的战士们,可是炮班的负重实在是太大了,做为一连之长的李玉明就主动的负担起了这个责任。
要说好东西也不光是只有这门火炮,副连长何翠花也有收获,她把地堡里的一锅牛肉和几瓶酒都捞走了,还说给他们韩国俘虏吃掉是浪费了,这些物资应该最大限度的为人民服务,至于她嘴里的人民是谁战士们都心理清楚。
何翠花心理想着的人民当然是李勇了,这丫头才不怕别人议论,咋了?为啥咱们旅长就不是人民?既然旅长也是人民,我关心下有什么不对?
谁敢说何副连长的不是,没有人敢。
山林里的道路很不好走,或者说也根本就没有什么道路,加之天黑,虽然有月光,但视线也只有十多米,好在小分队有地图、指北针,还有一个人民军的女战士金英子才没让部队迷路。
小分队已经完成进入了敌占区,穿插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地下是一层厚厚的积雪,身旁的树木上覆盖着亮晶晶的冰挂,空气中充斥着因为寒冷而形成的雾气,一口吸进去,冷到心肺中,整个人都要冻僵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部队的动作逐渐慢了起来,这是战士体力消耗太大的一种表现,雪地行军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沉重的负重再压在身上。
按小分队的行军速度,李勇估计最少也走出去十几公里了,但距离此行的目的地还远的很,地图上标注的距离是三十几公里,可是那只不过是地图上的距离,是用三角板和红蓝铅笔计算出来的距离,与实际行军感受到的距离差距太大太大。
行军的队伍拉长了,特别是炮兵班和重机枪班拉在了最后头,一排长三牛,二排长小成,三排长宁二子都在队伍里不停的给大家鼓劲,指导员李佳在全旅里是最高端的人才了,平时话语不多,可这时也站了出来:
“同志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们解放军练的就是一双铁脚板,打胜仗靠的就是脚上的工夫,在大西北,国民党的几十万正规军还不是被咱们拖死了,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加把劲,赶到议政府就是胜利。”
李佳是被李勇带着战士们抓回来的,是国民党整编三十六师的一名上尉军官,可是现在的李佳已经是一个地道的解放军战士了。
李勇隐约看到,唯一没有长武器的指导员李佳的背上还背着两发迫击炮的炮弹,是替炮班的战士们背的,这个姑娘已经百炼成钢了。
没有多余的话语,李勇来到了一排长三牛跟前,小声问道:“三牛,你小子怎么样,还能不能抗住?”
三牛在榆林战役中负过重伤,肺部被子弹击穿,差点活不下来,后来是卫生队长胡小莲带着人千方百计才把他的一条命救回来,长途行军是需要肺活量的,李勇怕负过伤的三牛顶不住。
三牛嘿嘿一笑:“旅长,咱啥时候让你操过心,不就是几十公里的山路吗,没事。
嘴里说没事,可是三牛还是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李勇不由分说的把三牛肩膀上的冲锋枪摘了过来,顺手背到了自己的身上。
让旅长为自己背枪?这不是扯吗,三牛抓住冲锋枪不放手,还说咱解放军的部队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规矩,他不能丢这个人。
“别他娘的扯蛋,什么旅长不旅长的,你看我现在还象个旅长吗?咱们总共才多少人?我告诉你三牛,我现在就是一连长,就跟咱们当初刚成立特务连那时候一样,懂了吗?“
背着炮管子的李玉明不知道啥时候也凑了过来,腆着大脸说道:“对对,我也觉得现在跟咱们刚成立特务连那时候差不多,旅长就是当时的连长,嘿嘿,对了,旅长,三八线是个什么东西,到底能不能看到?”
本章为过度章节,下一章战斗展开,谢谢老伙计们的支持,打赏、月票、推荐票,老巴都看到了,衷心感谢,新的一月求支持。
第859章 英国佬() 
三八线是个什么东西!!李勇给大家解释过无数次,可是小分队里大部分人还是听的稀里糊涂,因为战士们不知道什么叫经度和纬度,更不明白什么经纬线了,听不明白的人里面就有连长李玉明。
李玉明想破了脑袋也没有弄明白什么叫经纬线,后来干脆就不想了,管他什么线,三八也好四六也成,就当不存在,旅长说那个什么三八线是美国佬划的,为什么美国佬划的线就那么出名,老子今后也要划一条线,就叫三七线,也出个大名。
让李玉明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小分队现下早就过了三八线,也正在向三十七度线挺进,而他们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议政府不大,但三面环山,还有铁路和公路互相交会,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交通节点,为了能节省时间极时为前线部队保障,美军在这里设置了一个临时物资补给点。
得益于工业化的大发展,美国在战前的工业生产能力就已经达到了老牌帝国英国的近七倍,二战结束以后,本土完好无恙的美国更是成为了世界工业的中心,西方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产能集中在美国,国家的总体实力发展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美国恐怖的生产能力让各国窒息,对,就是窒息,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国家机制做保障,来到朝鲜打仗的美国…军队也显得极为阔气和财大气粗。
议政府的物资堆积如山。武器、食品、弹药、油料、被服等等不计其数,还有大量的卡车专门施职运输,可就是这样。这个补给点也没有被美军放在眼里,美国大老板认为这么点东西很有限,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中国人发动第三次大规模攻势作战以后,远在后方的议政府也慌乱起来,各种消息满天飞,原来吹嘘为固若金汤的防线被志愿军一举突破,防线上的联合国…军更是被撵的如同丧家之犬。
这就让本来日子过的很安逸的议政府守军也一下子危险起来。谁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能打过来,一时间谣言满天飞。有人说中国的士兵很能吃苦,一把炒熟的黄豆就可以让他们坚持一天作战,还有人听说中国人用两条腿就能跑过联合国…军的汽车轮子,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上峰的一条命令让议政府的守军瞬间慌乱起来。从命令里透露出来的消息是几条防线全被突破,中国人越来越近了,这消息简直要让人疯狂,几十万的联合国…军都是干什么的?难道都是白吃饭的吗。
议政府一带驻扎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后勤兵,作战部队很少,一但中国人打过来如何处理。
上帝保佑,为了保存实力,美国人将几个韩国师推上了前线,然后命令议政府一带的美国守军赶紧撤退。在撤退的同时还要把物资全部销毁,不能让中国人得到一点好处。
钱多了就是任性,堆积如山的物资一个命令下来就要全部销毁。没有一点心疼的感觉,可是销毁物资也需要时间来完成,谁敢保证这时候中国人不会突然出现。
马上就跑吧,怕把物资留给中国人,销毁物资吧,又生怕耽误时间被中国人给包饺子。就在议政府一带的美国少爷兵患得患失的时候救星出现了,议政府来了一个营的英国佬。
联合国…军里的英国人数量稳排第三把交椅。只比美国人和韩国人少,为了体现大国风范,英国人在几个主力旅参战的情况又从香港调过来几个营的士兵,其中有一个营就被安排驻扎在议政府。
英国人有自己的小算盘,帮美国人打仗可以,但是钱得老板出,议政府一带不是有联合国…军的补给站吗,吃喝不发愁,咱就让新来的一个营驻扎在那里,英国政府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钱。
难道资本主义的英国也为五斗米而折腰?
答案是肯定的,英国早就不是以前的英国了,想当年的大英帝国牛的不得了,海上陆地称雄,殖民地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大英帝国曾经一怒之下火烧华盛顿,可那是二百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的风光早就被傲慢的英国人丢到了太平洋里,现在的西方联盟是美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