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岁月》第970章


到五发,要不你让金英子再问一下俘虏,看是否还有多余的。”
金英子又是叽里咕噜的一通询问,结果和李玉明一样,炮弹只有五发,俘虏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人解释道:“志愿军长官,美国大老板始终也不太相信我们,我们大韩民国第八师的装备都是固定配属的,我们这个地堡里的炮弹只有五发,美国顾问还说了,我们能把五发炮弹都打出去就很不错了,多了没有用。”
原来是这样,美军只给这个地堡里的士兵配备了五发炮弹,在美军顾问看来,以这些韩国士兵的素质,一但遇到中**队攻击,能抓到一次反击机会就不容易了,五发炮弹都是多余的。
李勇想想也是,美国顾问的担心还真对,这些韩国八师的士兵可不就是一枪没放就将武器装备交给了志愿军。
“什么大韩民国,是南朝鲜,给我再说一遍,是南朝鲜。”
听到俘虏说自己是大韩民国的士兵,人民军的女战士金英子眼睛又瞪了起来,枪托子举起来就要轮下去。
俘虏们被吓坏了,只好按照金英子的意见又重复了几次:“报告长官,我们不是什么韩国士兵是南朝鲜的战俘。”
李勇也是哭笑不得,你说这个金英子,就见不得南朝鲜的兵说自己是韩国人,但又一想,罢了,几十年后都如此,何况是现在了,看不惯就看不惯吧。
总算没白来一趟,小分队也算是不虚此行,捞到一门美式无后坐力炮和五发炮弹,接下来小分队也要开拔了,可是又有麻烦来了,有的战士过来请示,满阵地上的俘虏怎么办。
怎么办?还真是麻烦,到现在为止,李勇和小分队的战士们也不知道附近这一带到底有多少人,俘虏到底是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按照正常的作战行动,小分队应该把所有的俘虏全部收拢起来交给后续部队,可是小分队只有二百多人,在黑夜中收拢俘虏?那得干到什么猴年马月,再说了,小分队还有自己的任务,没心情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李勇狠狠心告诉战士们,不管了,什么俘虏不俘虏的,不要了。
小分队走了,漆黑的阵地上又陷入了死一般的宁静,也不知道是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过去了,寂静的阵地上悄悄的冒出了几个人影,这几个人影鬼鬼畜畜的从坑道里钻了出来,探头探脑的四下张望,等到真的确定阵地上没有人的时候,这几个家伙猛的串了出去,借助黑夜为掩护,几个转身就没影了。
不用问,跑的肯定是俘虏,这么大个阵地,连个看守的人都没有,没有俘虏逃跑才是怪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小分队实在的腾不开人手,李勇心理很清楚,五次战役过后,敌我双方陷入相持阶段,而在这一阶段,谈判也成了朝战的主旋律之一。
在以后的谈判中,战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联合国…军坚持要和中朝联军一比一兑换战俘,而中朝联军因为手里的俘虏少于对手,坚持的原则是,既然要交换战俘就要全部交换,不管战俘有多少,一起释放为好。
联合国…军当然不买仗,所以战斗也就打打停停,一直打了将近三年。
行军中的李勇边走还在琢磨,他娘的,如果把阵地上的俘虏全部弄回去该有多好,起码以后跟对手谈判的时候也多了一点砝码。
在凤凰网上看到了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将军的一篇文章,将军把菲律宾总统比做水浒里的泼皮牛二,将军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不拿牛二试刀,怎知宝刀锋利”老巴很欣赏将军的这篇文章,就将这句话当做这篇小文的标题吧。
注:有条件的书友还是订阅吧,也没有几个钱,现在应该没人差那几个钱,就算支持老巴了。
第858章 风雪夜行军() 
小分队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只好忍痛放弃了俘虏,这么做或许有得有失,但暂时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阵地上漆黑一片,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不时有俘虏跑掉。
临津江的滩头阵地纵深不小,被一一六师突破的地域上,防御的联合国…军起码也有一个联队,除去被打死的,再抓个一两千的俘虏不成问题,可是一一六师和三四六团等部队因为要快速向前穿插,都没有管这些哭爹喊娘的俘虏,狠下心来的李勇和小分队也没有管,整个阵地都成了无人看守状态。
其实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李勇也想把这些俘虏都弄回去,也好为以后的谈判多些筹码,可是李勇是志愿军主管后勤的副部长,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有的时候不是志愿军不想要俘虏,而是实在养不起,志愿军连自己的伙食都解决不了,更何况是那些俘虏了,大批光吃饭不出力的俘虏实在是一个大负担,以至于志愿军总部对俘虏采用了分批释放的原则。
战斗还在进行中就开始分批释放俘虏,这可能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怪事了。
这里就有矛盾产生了,手里的俘虏少,以后在谈判的时候会吃亏,可是大批的俘虏现在却养不起,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是分批释放,不用说李勇了,就连总部的首长们也很郁闷,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后勤的问题。后勤对志愿军的制约太大。
有的时候李勇的脑袋里就胡思乱想,你就说南朝鲜的军队吧,里面乱七八糟什么样的人都有。开战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军队从几万人扩充到了几十万,李承晚集团也不管好坏,只要是适龄男人都要去当兵,把很多没有经过几天训练的工人、农民和小市民等人统统都弄到了军队里。
按照当时志愿军的后勤能力,这几十万的韩国…军队不用打仗,只要一起投降给志愿军很有可能不战而胜。志愿军的后勤部长洪副司令和副部长李勇首先就得去上吊,因为光是吃饭穿衣就能把志愿军给吃跨了。嘿嘿,那可真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喽。
李勇晃了晃脑袋,暂时不能想这些乱事了,一想脑袋就大。他和小分队正急速在山林里穿插,现在要考虑的是作战问题。
二百多人的小分队,穿着冻得硬邦邦的衣服,背负全部武器弹药在夜色下快速行军。
冲锋枪、手榴弹、压满子弹的弹夹、炸药包、水壶、急救包、干粮、背包等等都要靠战士们自己来随身携带,这还这是轻步兵的基本装备,重机枪班和小炮班的战士们负重就更大了。
重机枪和小炮是小分队最重要的当家武器,战斗中还要指望它们来发挥,可是这些武器的分量也实在是一个不轻的负担,以前在独…立旅的时候部队基本都是汽车摩托化开进。可是现在不行了,靠徒步穿插在朝鲜的崇山峻岭里,没有相当的体力基础真是够戗。
水冷型的马克沁。空枪重就达到了五十公斤,加上还要携带大量的弹药,机枪班的每个战士最轻的负重都是几十公斤,炮兵班更不好受,二十几个战士不但要把他们的小炮抗在肩膀上还要背负尽可能多的炮弹,道理很简单。没有炮弹的小炮还不如步兵手里的一枚手榴弹。
几十公斤的负重,湿透的棉衣。漆黑的山路,零下几十度的严寒,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情,就是小分队目前面临的情况。
好在李勇对这一切早有准备,独…立旅的体能训练始终是一个最为严格的科目,不论什么单位,不管男兵女兵必须达标,为的就是应付眼下的这种极端情况,加上来朝鲜的战士都是全旅里身体素质最好的,还没有出现掉队跑不动的情况。
李勇和战士们一样,除了自己的自卫手枪以外还背着一支汤姆式冲锋枪,脖子上还是一贯的挂着两枚手榴弹,李勇现在没把自己当成独…立旅的旅长,也没把自己当成什么志愿军的副部长,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小分队的队长,级别跟一个加强连的连长对等。
二百多人的小分队大都携带是一长一短的双家伙,唯一没有配备长武器的只有一个指导员李佳。
湿透的棉衣实在是太难受了,不但冷的要命还被严寒气温冻的跟石头一般,走起来限制腿脚关节的行动还会发出一种唰唰的声音,很是烦人。
谁都想穿着干爽的衣服赶路,李勇也想,可是真的没有,即使小分队想学三四六团扒敌人的服装也没戏,因为所有的俘虏都已经被三四六团扒了一遍,轮到小分队的时候连口汤都没喝到。
弄到后来,身上还有衣服没被扒掉就只有那十几个怕死的大韩民国第八师的俘虏了,可是十几个身上的衣服太少了,还不够小分队一个班装备,索性就不要了,也算成全了那十几个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