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故事》第190章


恢勒饣厥履亍D闷坡刈值孤舻乃俣忍炝耍ㄑ队植环⒋铮睦锓从Φ霉矗恐钡?804年3月9日和10日,北路易斯安那才正式交接给美国。这两天被称为“三旗日”,因为三面国旗在同一天升起又降下。先是西班牙国旗降下,法国国旗升起,表示西班牙把路易斯安那交给法国。然后,法国国旗降下,美国国旗升起,表示法国把路易斯安那交给美国。大伙也不嫌麻烦,过户手续一步不能少,最后总算万事大吉。
现在,轮到联邦党抨击共和党违宪了。其实,这些攻击主要来自现实利益。西部的拓展将让农业人口越来越多,甚至奴隶制也会蔓延到西部,东部工商业的影响力就会减弱,话语权就少了,当然不利。好多联邦党人打算去最高法院告状,他们先去找首席大法官马歇尔探口风,说你给咱评评理,他们这样做难道不违宪吗?马歇尔拒绝发表官方意见,因为法院不提供咨询服务。但在给朋友的信中,马歇尔说了自己的“个人意见”:这个交易不违宪。他知道,他的“个人意见”很快就会传遍联邦党,他就是想告诫大家:别瞎忙活了,你们告也告不赢。既然这条路堵死了,激进的联邦党人,比如前国务卿皮克林,号召新英格兰各州脱离联邦,成立“北方联盟”。他们甚至游说副总统伯尔,说你只要把纽约州拉进来,我们就推举你做“北方联盟”的总统。伯尔还真挺动心的,积极竞选纽约州州长。但是,他再次遇到他的克星:汉密尔顿。汉密尔顿跟杰斐逊有仇不假,但他支持购买路易斯安那,如果他是总统,他也会这么做。况且,联邦是他亲手缔造的,任何分裂联邦的企图他都不能容忍。汉密尔顿的阻击导致伯尔竞选失败,“北方联盟”的计划也流产了。
购买路易斯安那是杰斐逊政府最辉煌的功绩。但是,这里面有太多的问题,比如,路易斯安那的边界到底在哪里?美国认为包括西佛罗里达,西班牙说你想多了!佛罗里达是我的、我的、我的!更重要的问题是:路易斯安那到底长啥样?西班牙占了那么多年都没搞清;法国没来得及看一眼就把它给了美国;美国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自己买了块什么样的土地,也不知道这土地上有什么样的居民。美国人将怎样探索西部?他们的探索将为后世留下怎样的传奇?请看下一个故事:发现之旅。
第84章 发现之旅()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让美国人兴奋了好一阵子,但兴奋过后,大家开始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这种感觉叫糊涂。你从来没见过这么糊涂的交易,买卖双方都不清楚自己买卖的是什么。除了210多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之外,美国对路易斯安那一无所知。它的边界在哪里?它是森林还是草地,是平原还是山丘,是绿洲还是沙漠?它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它水里游着什么样的鱼,天上飞着什么样的鸟?它是否也有阴晴和寒暑,是否也有春夏与秋冬?更重要的是,当美法握手成交时,它们问过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吗?它们凭什么主宰这片它们根本不了解的土地?
所有的问题都会引发好奇心,偏偏大家又摊上一个好奇心极强的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他想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也想知道美国的“大陆野心”能走多远。早在路易斯安那交易之前,杰斐逊就已经计划着探险了。像“弗吉尼亚王朝”所有的领袖一样,他坚信有一条水道直通太平洋,叫作“西北通道”,这条水道很可能与密苏里河相连。密苏里河是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从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的源头很可能与太平洋近在咫尺,或者连接着另一条河,通往太平洋。如果能找到这条通道,我们就可以沿河而上征服整个大陆啦!
路易斯安那让杰斐逊的梦想不再遥远,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研究他的战利品了。他要派一个“发现之队”把路易斯安那里里外外看个透,还要直达西北部的俄勒冈。这个地区是美英争夺的焦点,两家都说俄勒冈是自己的。按当时的国际“发现法则”,谁先发现就是谁的。怎样证明谁先发现的呢?那就要留下痕迹,比如,插个国旗,刻个碑,修个堡垒,反正只要表示曾经“到此一游”,就可以宣称“自古以来”如何如何了。杰斐逊可不想让别人抢了先,他还惦记着“西北通道”呢。
那么,派谁去完成这趟“发现之旅”呢?杰斐逊选择了他的私人秘书、陆军上尉梅里韦瑟刘易斯。当初杰斐逊找刘易斯给自己当秘书就是件奇怪的事。杰斐逊是个大学者,他的这位秘书却连单词都经常拼错。其实,杰斐逊选中他是为探险做准备,他看中的是刘易斯的品德、性格、领导才能、坚强的意志、忍辱负重的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决心。刘易斯于1774年生于弗吉尼亚。父亲死后,他随母亲迁往佐治亚。他小时候没受过多少正规的学校教育。1795年,他参加美国陆军,因功升为上尉。他很安静,也有点害羞,经常一个人去打猎,特别热爱野外冒险,也很享受孤独的生活。杰斐逊在一次社区活动中认识了刘易斯,很欣赏他的品格,并在入主白宫后请他做私人秘书。刘易斯对总统无比忠诚。
杰斐逊为培训刘易斯可下了大本钱。他让刘易斯住在蒙蒂塞洛,向他开放自己那藏书6500卷的图书馆,这可是当时最大的图书馆。杰斐逊与他一起研究法国、西班牙、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探险者写的关于北美西部的书、日记、地图,教他怎样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怎样测量土地,怎样画地图,给他讲解生物、地理、自然史、矿物学、天文、气候、农业和其他自然科学原理。杰斐逊是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大有富兰克林的遗风。富兰克林临终前最后一封信就是写给杰斐逊的,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刘易斯碰上杰斐逊这个老师是天大的福气,因为杰斐逊博学多才,而且循循善诱,超有耐心。聪明、勤奋的刘易斯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后来,杰斐逊又把他送到费城跟本杰明罗什医生学医学原理,以便在旅途中处理简单的病症。他还请费城其他的科学家给刘易斯恶补各种科学知识。你可能会说,费这么大劲,为什么不干脆派个科学家呢?杰斐逊的答案是:这不是一次科学考察,而是军事远征。谁也不知道西部的环境有多恶劣,各国又虎视眈眈,只有军人能应付各种突发状况。此行以“秀肌肉”为主,科考为辅。
刘易斯请他的好朋友威廉克拉克与他一起领导这次远征。克拉克也是弗吉尼亚人,也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从小由家庭教师指导学习。他在陆军服役时与刘易斯成为生死之交,他们对彼此绝对忠诚。虽然克拉克的军衔是少尉,但刘易斯坚持称他“上尉”,和他分享指挥权。与内向的刘易斯相反,克拉克开朗活泼,极善与人交往,他的乐观和豁达是最灿烂的阳光。他聪明能干,不但是出色的指挥官,还特别擅长绘地图、画素描、做笔记,此行大部分地图、动植物素描、日记都出自克拉克之手。事实证明,刘易斯与克拉克是绝佳搭档,两个好朋友在所有的困境中都能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携手共渡难关。
刘易斯和克拉克为这次远征做了充分的准备。除了衣食住行的必备之物和武器,他们还带了大批给印第安人部落的礼物。远征队成员33人外加一条狗,其中29人在出发前参加了集中培训。克拉克还带着他的奴隶约克。约克长得高大魁梧,虎背熊腰,擅长打猎捕鱼,印第安人部落见了,惊为天人。他为远征队立下汗马功劳,但克拉克在远征结束后没有给他自由。杰斐逊向国会申请了2500美元秘密资金,资助这次远行。但事实上,最后的费用将近4万美元,超出预算16倍。铸币厂还专门造了一些“印第安和平币”,一面是杰斐逊的头像,另一面是握着的两只手,币上刻着“和平与友谊”的字样。杰斐逊要刘易斯和克拉克把这些“印第安和平币”交给他们遇见的印第安人部落,既表达善意,也宣示主权:现在你们这地儿归美国管,不要再向西班牙或法国效忠了!说到底,这是一次政治和军事行动,但刘易斯和克拉克以他们超人的意志和杰出的领导才能为后世留下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传奇。
1804年5月,30岁的刘易斯和33岁的克拉克带着这支队伍离开北路易斯安那的圣路易斯城,划着一条大船两条小船,沿密苏里河逆流而上,开始了他们长达两年半的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