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武神智圣》第69章


H獯伪狈サ某晒?br />
这样的坚持,这样的付出,最终却全都坏在一个内鬼的手上,马瞬几乎想立刻就手刃句安这个无国无家,导致一次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
但理智告诉他,现在时机未到,凭借着张郃的书信和马薇儿的指认,还不足以说明那个卖国贼就是句安,他还需要决定性的证据。
“瞬儿?瞬儿?你怎么了?”
一阵温和的话语传来,将马瞬从封闭的意识中唤醒,只见向朗关切地望着自己,眼里都是担忧之色。
马瞬连忙收拢了身上的戾气,对向朗道:“小侄只是在想父亲既然做足了准备,为什么到头来还是功亏一篑;既有这番谋划,为什么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向朗叹息一声,答道:“这是的确是一桩公案,你爹爹回到西县后就被抓捕入狱,当时丞相正忙于退兵事宜,因此让囚车先行发往汉中侯审,但就在即将抵达南郑的前夜,又发生了逃狱的事件。此事之后,无疑是坐实了你爹爹畏罪潜逃的心态,罪加一等,丞相即便有心想保,但兹事体大,丞相最终为明正典刑,也唯有挥泪处置了你爹爹……”
“也就是说,如果父亲当时没有选择越狱,而是一直在南郑等候丞相的审判,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马瞬像是抓住了什么要点,当即问道。
向朗捋了捋胡须,斟酌道:“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当时我们都认为,以你爹爹的才干和功劳,丞相绝不会痛下杀手。但是越狱事发之后,威公自称丢了囚车钥匙,但你爹爹甚至连助他越狱之人也不愿招供,导致再也无人愿意相信你爹爹的供词,丞相的态度似乎也有了极大的转变,最终才演变成这样的局面。”
马瞬心道,果不其然,越狱事件的发生才是压死马谡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对于一个候审的囚犯,一旦尝试出逃,必然会被扣上了一顶不敢对簿公堂,畏罪潜逃的帽子,在这顶帽子下,不论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寻求活命的狡辩,证词的可信度也会大为下降。
“向伯伯可还记得,当时军中主管狱讼的是谁?”马瞬追问道。
向朗不假思索地答道:“老夫做长史时,主管狱讼的是丞相府参军,领益州治中从事,张裔,张君嗣,威公为副。”
“张裔?”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闪过马瞬的脑海,他开始回想这个人在史料上的各类记载。
张裔,字君嗣,蜀郡天府人。张裔研涉史书,在刘璋时期被举为孝廉,任鱼复县长,回州任州署从事,兼帐下司马。刘璋投降时,曾作为刘璋信使前往会见刘备。刘备入主蜀地后,任其为巴郡太守、司金中郎将、益州太守。结果在赴郡上任途中,被益州大姓雍辏а核透夤锶ā?br />
章武二年,刘备去世,诸葛丞相即派邓芝出使吴国,乘机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张裔回到蜀国后,丞相任他为丞相府参军,代行相府政务。
建兴五年,诸葛丞相北住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询问当时已是关内侯、蜀郡太守、越骑校尉的杨洪的意见。
杨洪对曰:“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
最终诸葛丞相采纳了杨洪的意见,遂任命向朗为丞相府长史,张裔忝居其次,依旧做个参军。
这件事明面上是反应了杨洪和张裔的矛盾,因为杨洪和张裔早年亲善,但在张裔吴国流放期间,由于张裔之子张郁犯了过错而责罚他,导致了张裔后来深以为恨,两人情好有损。
实质上,杨洪大公无私的个性在蜀地为人所称道,张裔因私愤而攻讦杨洪阻拦他晋升长史,反而落了下乘。
但马瞬关心的并不是这二人的矛盾,从《三国志》上记载的杨洪的话里,他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情。
“向伯伯,您卸任长史以后,张参军地位如何?”马瞬明知故问道。
向朗言语之中听不出悲喜,平淡道:“听闻是君嗣继任相府长史一职吧。”
马瞬的脸上登时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神色,答道:“谢谢向伯伯讲的故事,今晚小侄打扰了,这就回屋歇息。”
第86章 动机() 
向府后院的书斋里,一点烛火常亮不熄,给乍暖还寒的初春之夜带来了一丝温明。
从向朗那回来后,马瞬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心潮澎湃,辗转难以入眠,索性重新上了灯,伏案分析。
马谡、向朗、王平、张裔、杨仪、杨洪、张翼、句安等人的名字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不断,自从穿越之后,他还是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思考蜀汉官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些人不仅出身不同,而且个性迥异,彼此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令马瞬头晕眼花,他心中有多重猜想,却因为线索的中断亦或是证据的不足而只能被称作“猜想”而已。
“这题目超纲了啊……”马瞬挠着头,呆呆地望着纸上一团乱麻般的思维导图。
毕竟史料也有局限,就马瞬所知的史料之中,无一不是认为街亭之失罪在马谡,但这个时空之中的街亭之役却似乎另有隐情……
不论这是否是历史本身的真相,但马瞬现在却必须要从现有的线索和证据中进行推理,力求还原街亭之役背后的真相。
毕竟这是马瞬即将迈出的第一步,他一度以为自己终身都要背负“罪臣之子”这个名号,但张郃写给句安的那封密信却给了他新的希望。如果能够借此机会,让埋藏在街亭之下的真相水落石出,洗雪马谡背负的污名,既符合了古人的忠孝之道,更能对马瞬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助力他早日完成心目中的理想。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微微发亮,马瞬这才发现自己已在桌前思考了整整一夜。
“今天好像还要完成和诸葛果的约定……”马瞬忽然记起让诸葛果出手帮忙要付出的代价。
一想起那冷若冰霜的面庞,马瞬不由得浑身一个激灵。
但随即,他却又像是猛然惊觉一般,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欣喜若狂道:“是了!还有诸葛果啊!那妮子不是一直在追查这件事么?”
意识到自己的后知后觉,马瞬等不得天亮,急忙换上了外出的行装,匆匆抹了一把脸,风风火火地直出向府而去。
——
茅庐。
在朝霞的映衬下更显幽静的小院。
一切仿佛都是如此得熟悉,令人想起上次“三顾茅庐”时候的情景。
诸葛乔揉着惺忪的眼睛,哈欠连天道:“舍妹这会可能还在睡,愚兄帮贤弟扣门。”
“不……不劳乔兄费心,小弟在此专侯便是。”马瞬连忙止住诸葛乔的行动,生怕吵醒那座冰山,毕竟不管沉寂了多久,马瞬百分之百确定那依旧是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
诸葛乔见马瞬如此执着,只好道:“那贤弟请自便,愚兄再去补个回笼觉……”
说罢,梦游似的,诸葛乔闭着眼睛就往回路走去。
诸葛乔离开后,偌大的院子再次空寂了下来,马瞬独自在茅庐前等候,思量着一会见面时候打算交换的消息。
“吱嘎——”
不知过了多久,日影渐短,一阵熟悉而短促的声响将马瞬从沉思中唤醒。
“果儿姑娘……”马瞬闻声立即抬头,看向门中的少女,开口道。
“咣当!”
和上次一样的话音未落,马谡就被骤然响起的关门声拒之门外。
“呃……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起床气么……”马瞬一时语塞,看着那短暂出现在门缝里的绝世容颜,在见到自己的一瞬间变得冷冽,那个眼神仿佛在阐释着:“敢进来就杀了你!”这样的可怕警告。
就在马瞬这陷入另一种思考的时候,门再次被拉开,少女和上回一样用近乎光速的速度整理了仪容,脸上再没有半分的困意,仿佛方才的惊鸿一瞥都是错觉一般。
不同的是,这次的少女戴上了一副素白面纱,遮住了鼻梁以下部分,反令她的一双秀眼显得分外惹人注目。
“人?”
面纱下传来毫无温度,公事公办的声音。
马瞬本想聊点别的,但又怕她一言不合让自己被拦在外头,只好如实答道:“上次比武时见过的,句安。”
马瞬明显地看到诸葛果的眉头微微皱起,不知是没有想到那个“内鬼”会是句安,还是惊讶于那人竟然曾经就敢这样大大方方的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