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时珍的“医疗队”,必须随军进京,战场上,救治伤员工作,岂非小事。
打造火器的工匠带走二百人。平日里维修维护火器的活,也得有人来干……
“似乎已经万事俱备,感觉还是缺些什么……”
苏荣喃喃自语道。
苏荣心里有些不踏实,到底是什么?
此去京师远至千里,时间则更是无法预料。
苏伯,灵儿,如画……
原来,苏荣心里尚有牵挂。
“来人,准备快马!”
————
十几人紧随苏荣,快马加鞭,直奔黄岩。
……
苏伯得知苏荣奉旨入京,悲喜交加。
喜得是,苏荣奉旨带兵保京卫国,大有其父曾帅之风范。
悲的是,心疼苏荣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北上。
苏荣见苏伯,两鬓斑白,为曾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如今自己北上抗蒙,不知何时再相见,忍不住亲情流露,泪痕斑斑。
苏荣“噗通”下跪,含泪倾诉:
“苏伯,您老对我关怀备至,胜比亲子。苏荣纵其一生,也无法报答您的似海恩情!此去京师,归来无期,您老保重身体。如有再聚,苏荣定用余生,陪伴、伺候您老人家……”
苏伯老泪横流,搀扶苏荣起身。
“公子……此去京师,照顾好自己!黄岩、台州铺子尽管放心,我会照料好……”
苏伯忽然又想起什么,赶忙去厢房,拿出包裹交给苏荣。
“这是什么?”
“这是预备再开设分号后,剩余的一万两银子……”
“苏伯,我们浙东铁卫有银子……”
苏伯摇摇头解释道:“这不是用于军饷的。公子,京师不同台州,都是高官厚爵,需要到处打点……”
苏伯不但处处关心苏荣,还睿智心细,连这个细节也替他着想……
————
如画,一个善良清纯的邻家女孩,犹如夜色撩人下的皎洁月光,纯洁而又柔美。
此时,她那如云的秀发微微飞舞,细腻不带丝毫瑕疵的肌肤吹弹可破;细细的柳眉,似是三月的春水,浓黑深邃的眼眸,宛如浩淼的星空,鲜红的小口,唇如绛点,洁白如玉的脸颊上,两行泪珠缓缓滴落,娥眉微蹙间,似有无限的惆然,曼妙的身材宛如含怨的洛神,有胜仙子几分。
她依旧不语,让苏荣不知所措,既来道别,却无法开口。
许久,苏荣无奈一句“保重!”后,意欲离去。
如画忽然将苏荣抱住,不肯松手……
“柔柳春光风点头,情朝初阳薄光照。似马荒野无限走,水静劲逐散箫凉……”
————
翌日寅时三刻,浙东铁卫营地训练场地。
鼓角齐鸣,大气磅礴,战旗飘飘。苏荣,韩钦,雷仲海、陈大成、陈子鉴、王如龙、童子明、朱钰等参将,各部副参将,七千精兵,账房、后勤、李时珍等各郎中,两百名火器工匠,共约接近八千人,浩浩荡荡,踏上进京行程。
随行的还有数十辆马车,运输军火等物资。行至杭州府时,兵分两路。
苏荣、韩钦,雷仲海等带领一千人加后勤及车辆物资等通过京杭大运河,走水路。
陈大成,王如龙等众参将率六千多人走陆路。
……
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北到京师,途经浙江、南直隶、山东、北直隶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近两千公里。是明朝南北漕运的主要水上干道。
苏荣站在船头,凝望河面,航道繁忙,不凡有中大型运输船通过,目测且大都是官运船只。
曹太监与苏荣同坐一艘船。自从歼灭黄官一役后,他对苏荣义举钦佩有佳,甚至主动当做挚友。
“曹公公,见这运河航运繁忙,又多是官船运输,这是为何?”苏荣转身询问他。
曹太监见苏荣主动找自己解疑,心里大悦,然后夸夸其谈来:
“苏大人,说来话长。自永乐帝天子守国门迁都京师后,多年下来,北直隶的皇亲国戚,文武官僚,军队以及相关人员越来越多。
但北方地贫不及江南富庶,所以京师需要的粮食、布匹、陶瓷、丝绸、茶叶甚至文房四宝等等官用物资,大都从南方运输。水运相比陆运,省时省力,安全易行。所以,官方南北漕运,也就靠这条自南至北的京杭大运河了。”
苏荣听后若有明了,转念又问:“南北沿海海运,与京杭大运河几乎同向而行,为何不用相对更加低廉的海运呢?”
苏荣问这个问题是有私心的。既然光官运物资就如此量大,如果改为海运,定会带动海上贸易、造船业甚至将来能解海禁,这样不失是一箭多雕的大好事。
……
第112章 京师,我来了!()
“哈哈,苏大人,你有所不知。京杭大运河漕运,历史悠久。沿河已经产生一些码头、车马行、甚至人聚城乡小镇,形成沿河利益体。贸然断航改为其他路径,势必影响他们既得利益,定会遭到他们反对和不允许,甚至民变。
另外,内河漕运,每年虽然有维护修缮费用,但相对于海上运输的风险,内河运输必定好管理,也是最佳漕运选择了。”
“原来这样……哦,对了,为何近日鞑子来犯,触我大明天威呢?”苏荣想起这次调兵进京的事情,于是接着询问他。
曹太监依旧喜闻乐见,夸夸其谈:
“哎!苏大人,自从土木堡事变后,大明北方精锐军队尽失。但于将军力排众议,急调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直隶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京师各府的运粮军驰援,大败瓦剌,从此北方的瓦剌,鞑靼部再无南下大举进犯。
那曾想,近年鞑靼部在俺答带领下逐渐兴起,开始骚扰我大明边境。尤其现在,秋末冬近之时,北方大漠气温将会突降,缺衣少粮,为解过冬之困,遂大举进犯我北方边境。先侵大同,后扰蓟州。
蓟州可是京师门户啊!俺答如此狂妄,没有把我大明天威放在眼里!”
苏荣听罢,反问道:
“曹公公,既然我大明朝天子守国门,北方边关理应重兵把守,再加上土木堡之变受辱后,更应重视。如今,怎可容鞑子如此猖狂呢?”
曹太监闻罢,若有忌讳,左思右想,叹口气道:
“也罢,此处只有你我二人,说出真相又如何?”
苏荣听到这里,知道这里面必定有蹊跷。
“曹公公,您说,苏荣洗耳恭听!”
……
曹太监再次看看左右无人时,才慢慢道来:
“哎!朝中奸臣当道,很多重臣,完全是靠阿谀奉承才得以上位。他们一门子心思只想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富贵……哪管大明社稷安危啊!当年俺答来犯,有曾铣元帅奋勇抗敌。但是遭冤被害后,朝中哪还有贤臣良将?……”
“曾铣……”我父帅?
……
”
提起父亲曾铣,苏荣热血沸腾。
当年父帅三边抗蒙,如今,自己何尝不是?
但绝不可重蹈覆辙父亲老路,精忠报国却惨遭奸臣陷害!
这次,我奉旨率浙东铁卫进京,既抗击鞑子,也要为父平冤、救母弟于边关。
苏荣心里咬牙切齿道……
————
北直隶,顺天府。
浙东铁卫全军会师于京师顺天府宛平县。按照兵部安排,驻扎于左都督府所辖地镇南卫。连接于京师于蓟州之间。
蓟州,在今天津之北,燕山脚下,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期称无终子国,隋代为渔阳郡,唐代称蓟州,明代为宣大蓟辽之一的重要边关重镇…蓟州。
蓟州镇设置的目的,主要是牵制九边其他边镇及京营,起到防备叛乱的作用。同时,大明统治者考虑到其余边镇一字拉长,戍守防线长达数千公里,兵员分散,因此设置蓟镇以为抵御蒙古入侵的预备防线,与京营起到相互照应的作用。
蓟镇官兵员额,永乐时期初定为八万五千人,包括蓟州、永平、昌平、密云等地。九边重镇中,仅宣府、大同可与之相比。
抵达镇南卫当天,苏荣命部队迅速扎营、休整。
然后接到兵部传令,皇上提议,苏荣明日进乾清宫右顺门便殿奏事。
传说中的“御门听政”。
苏荣面子够大的,虽然他不在乎。
……
一路舟车劳顿,苏荣却兴奋不已。京城,顺天府,我来?
小说推荐
- 巡狩大明
- 《巡狩大明》作者:皓月星灯第一卷 流氓神捕第一章 不可不告“没有人能骗过我,在你们的身上我嗅到了谎言的味道,我问你们,那天晚上你们有没有去过案发现场?做了些什么?是几点钟离开的”段飞眼神如利剑般扫过眼前四人的眼脸,其中一人与他坦然对视,另外三人却各自将目光避开,有的偏左有的偏右,还有一个目光一垂,向
- 最新章:第659章
- 天界巡查使
- 《天界巡查使》请叫我天真 著序章:药与刀林凡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忽然感觉有些头痛“该吃药了”他自语道,随手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一颗圆滚滚,紫莹莹的…大力山楂丸!一秒钟后“握草,怎么噎住了!尼玛”林凡掐着自己的嗓子,噎的直翻白眼,像个吊死鬼似的伸着舌头,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然后…昏了过去。林凡感觉整
- 最新章:第299章
- 明医天下
- 简介:一睁眼就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割腕喂血是什么情况?神医的脑子也有点不够使啊。什么?皇帝居然喜欢白虎?他不喜欢青龙吗?什么?美艳的太后娘娘居然有狐臭?那还不简单,针灸啊!等等,小叫花子你说你叫啥?郑梦儿?那刚才我救的那人该不会是万历未来的老丈人郑承宪吧?御医很厉害么?切,御医不过是某神医漫长穿越旅途中
- 最新章:第623章
- 明统天下
- 《明统天下》作者:郑沐阳内容简介:一个自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小天才的人穿越重生了,成为了明朝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思念前世的亲人,但是朱厚照知道他回不去了。所以他更加珍惜今生。顺利且幸运的成为了明朝的皇帝,重生之后的他以富民强国为己任。对内掌兵权、练新军,实行土地改革、完善种植技术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
- 月明天下
- 书名:月明天下作者:流月风文案明明可以一生安稳,一身荣华,为何却要给她这么.或许我们早就知道彼此的存在,或许遇见你是我们彼此最大的幸福,是千帆过尽一直的陪伴、第一章 岁月如风 梦里繁花如烟,满目怔仲兰如伤,往昔如梦忆如烟 在美的花也要凋谢,在多东西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在美的梦也要醒来面对现实 当静
- 最新章:第222章
- 明扬天下
- -用户上传之内容始《明扬天下》作者:何昊远第001章 初到秦淮 崇祯十六年阳chūn三月,从东水关到西水关的秦淮河,正是景致最美的时节,绿柳如烟轻拂金粉楼台,十里珠帘曼荡chūn风,画船箫鼓昼夜不绝 远远眺去,一壕chūn水半城花,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在六朝时,是四百八十寺,到如今,何止四
- 最新章:第1122章
- 大明天下
- -大明天下 作者:hui329【内容简介】宣府北靠阴山、南临洋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美誉,自古为戎马驰驱之地,历朝历代,北方部族经宣府南入,使兵戈频繁,烽烟不断,现为大明九边重镇宣府总兵驻节之地,堪称「北陲第一重镇。进入弘治年后,蒙古达延汗巴图孟克逐渐统一漠北,更是兴兵犯边,长
- 最新章:第185章
- 大明的天空下
- 作品:大明的天空下作者:碧岩分类:历史军事简介:大明帝国在圣帝崇祯的领导下,将后金政权赶到了西伯利亚。在随后的250多年里,明帝国慢慢的成为了地球上最富裕的国家,工农业总产值一直高居世界前列。明帝国的壃域也已达近三千多平方公里 刘睿,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上校,在事故中穿越到了一个平行的时空,附身在朱
- 最新章:第71章
- 明扬天下(昊远)
- 作者:何昊远 崇祯十六年,一个真正的乱世: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一阵烟尘又一阵的烟尘,华夏大地在鞑子的铁蹄下颤栗不止.秦牧手提巨阙剑,身后是一面黑色的“秦”字大旗,黑得深沉,黑得冷酷,
- 最新章:第109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