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或右,只是无法回头》第96章


“哎,他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我总觉得这样的结局挺可惜的。我知道你不喜欢杀人,我在潞州是直接刺杀你的人,你当场就把我给放了。”
”这一路清剿马贼,除了你开始杀了三个人,后来就再没沾过血。既然你能活人那么多,干嘛不放他一条生路?他去西域会更加有助于实现你的想法。”
“原因有两个,朝廷既然有法度,这法度就得遵守。如果我们只按照自己喜好,那要朝廷法度干什么?他如果仅仅是受人蛊惑加入复兴盟,又没有什么危害,或许还可以考虑。可他杀了朝廷的一位将军,这事谁能救他?”
“其二,他性格偏激,有野心有怨气,还不知悔改。这次他不死,迟早还是会犯事。自己找死,谁又能救得了他?”
屋内终于曲终人散,不再喧哗。
两人进屋,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惨烈就义的画面。李大鹏仰面躺在地上,手里还拿着一只空酒碗舍不得丢下。而乌日娜一脚踏在李大鹏的胸口,一手支撑着椅子,站着睡着了。
这睡觉姿势,真是一匹蒙古母马!
本章完
第97章 问罪上门() 
“许强五,你临走之前还得做件事。这件事不是为我做的,是为卢龙军做的。明天,我们的马营就要正式出征了。我希望你能在誓师大会上坦陈你的罪行,不然一支部队心存疑虑是打不好仗的。”
“你是让我肃清郑茜那件事的不良影响?”
“是的,我们公布你的罪状不如你自己认罪更有说服力。”
“好吧,我知道我没有选择。”
“你曾是卢龙军的一员,这里留下了你的鲜血和汗水,我相信你对它是有感情的。好好想想,说些什么。这是你为卢龙军做的最后一件事。”
第二天,依旧是大校场。
许强五站在主席台上,这次他是以囚犯的身份,而且是最后的一次。
“曾经的同僚们,曾经的战友们。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我站在大校场时,我只有十五岁。那时,我还是个少年,我记得我第一次领到的武器是杆铁矛,高出我两个的铁矛。”
台上台下鸦雀无声。
“我在这里浴血奋战了近二十年,那边关口每一块砖我都抚摸过,那里留下了我的血与泪,还有汗水。我们曾一起生死与共,共饮一个水袋的水,吃一口锅里的饭,共同用刀枪将每一个企图爬上来的匈奴人打下去。”
“那时候,我的父亲是参将,但我是靠着一次次的战功从兵士到伍长、一直到参将。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开始骄傲了。我看不起一起浴血的战友,嫉妒他们比我升的快。”
“我忘记了倒在我身边战友,忘记了同生共死的袍泽,我只想到我自己个人的荣华富贵。以至于被恶鬼诱惑,幻想着更大的前程。后来,怕事情败露,竟然对昔日的战友下了毒手。”
“我今天站在这里,以我罪恶的结局告诉大家,在卢龙军,个人的作用永远是渺小的,只有团结的力量才是我们能守住这座关口原因。
永别了,昔日的弟兄们。”
说完,突然向着看守他的兵士手上的铁矛撞了上去,当场铁矛贯通了他的咽喉。
你低估了一个军人的荣誉感!
萧隽走到台前,举起手让大家肃静:
“许强五曾经是卢龙军的一员,他在卢龙军中长大、成长,他到死都不愿意离开这块他曾浴血过的土地。今天,他再次用他的鲜血他的军人荣誉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离开了这个集体,忘记了这个集体,忘记了曾经与自己生死与共的兄弟,他将会和他一样,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们将把他葬在黑山的山崖上,让他看见,我们是如何将匈奴人送回老家的。我希望,今天我们出征的是一千五百勇士,今后,我们会有一万五千名甚至更多的勇士冲向匈奴贼寇,用我们的鲜血来证明我们作为战士的荣誉。誓师大会现在开始。”
李大鹏参将带着一千五百名骑兵右手按住胸口,发出与匈奴人血战到底的雄心!
送走了出征队伍,萧隽起草了报告。
首先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描述出来,然后,分析了许强五当众自杀的原因,最后,他提出改变卢龙军传承的意见。
主要是两点建议:偏将以上的军官进行交流,彻底改变卢龙军的血脉传承;不再仅仅以卢龙军的后裔为征兵对象,取消他们优先入伍、提拔的特权。
今后的卢龙军不再是一支特殊的边军,而是和其他边军一样,享受一样的待遇。
然后,随同许强五的口供、李大鹏共同签署的证词以八百里急报报送朝廷。
李大鹏出征,萧隽将军事训练的担子全部挑了起来。每天早上,他听取了俞敏的简报之后,就来到关口,参与到兵士们的防守练习中。
他将所带的一百名护卫队员都分散编入各营,和士兵们一起训练,而且对他们提出要求,时刻收集兵士们的建议,及时将合理化建议反应上来。
收集建议,成为今后优先提拔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说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会采集、归纳兵士们的建议,就说明你不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
同时,他也向全军悬赏,凡是提出改进守城建议,一经采用,给予十两到一百两银子的奖励。
最先拿到奖励的是个器械营的一个木匠。
匈奴人攻城,最常用的器械是三种:攻击城门的撞木。粗大的木头装在马车上,又人力操控撞击城门;爬墙用的云梯;箭楼。
对付撞木和云梯已经有一定的经验。最难对付的是箭楼,匈奴人箭利弓硬,往往一座箭楼对守城人员杀伤力最大。
过去对付箭楼主要是火箭焚烧和使用投石机。火箭焚烧的办法效果不好,而投石机的准头太差。这个木匠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攻城方有可能设置箭楼的地方做好记号,然后不断的调整投石机的力度和投掷距离,经过十几天的测试,还真让他摸索成功了。
每部投石机全部调整好之后,再编上号,一旦攻城方箭楼竖起来,对应的投石机马上推到相应的位置,不需调试,一发石弹即可命中目标。
后来又有人补充,如果箭楼推不到相应的位置,那就在地面上做手脚,等于是由己方给箭楼设定位置。
两人一个奖励了一百两,一个五十两。
然后,萧隽又针对投石机设立专门的奖金,只要是对投石机做出改进,都有奖励。
很快,朝廷的回复也到了,对萧隽的建议是照准,将有玉门关边军调动两名偏将与嘉峪关对换,从羽林卫派出的参将将随同巡阅使一同上任,填补许强五的缺额。
巡阅使一笔带过,没提人名、官职和巡阅内容。
羽林卫的回复主要是将许强五供词上提到的与王掌柜有过接触的全部收监,一一甄别。
至于许强五的后续处理意见待巡阅使到达后再做处理。
本章完
第98章 临战状态() 
“萧将军,你可是为卢龙军带来了希望。你看看这麦田,这一季麦子收下来可就是百万斤粮食啊。今年咱们卢龙军的口粮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了。”
说话的是屯田营的营官,四十多岁的于都校尉。他是这次军制改革调整到屯田营的。他指着一望无际的麦田说道。
“当时没规划好,应该分出一部分田种油菜的。如果油料也丰收了,每人每天能保证二两油,粮食就会吃得少,这样我们还会有结余。”
“萧将军,你还不知道吧。说起来还多亏了许参将。当时让各营自行开荒时,许参将下了命令,只许各营的开荒地种油菜。今年啦,油菜也是丰收啦。哎,可惜了许参将,他是个干才,鬼迷心窍啊。”
“人啊,一步错,步步错,回不了头啦,可惜了他一身的才干。今年麦子收了后准备种啥?”
“蔬菜啊,大白菜、茄子,还有从西域过来胡萝卜,可种的多啦。这样下去,咱们卢龙军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那可得好好规划下,能过冬的大白菜多种点,冬天也会有蔬菜吃了,冬天的蔬菜比肉还贵。”
“说到肉类,我们还准备开个牧场,养些牛羊之类的,正在找荒地……。”
两人正聊着,一个护卫匆匆过来喊:
“萧将军,有人找。指名道姓的要找你,样子好凶啊。”
“人呢,”
“在你办公室坐着呢。”
萧隽跟于都校尉打了个招呼,赶回去了。
一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