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谈艺录》第21章


的史诗,共十卷,未完稿,描写公元
年恺撒与庞培之间的内战。诗中有共和思想,在法国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 期大受欢迎。 约瑟夫 康拉德 ,英国小说家,原籍波兰,当过商船水手、船长,在 海上生活二十年,擅长描写海洋生活,但他注意的不是惊险的事件,而是惊险事件在人们意 识中的反映。 代表作有《水仙号上的黑家伙》、 《黑暗的心》、 《吉姆老爷》、 《诺斯特罗莫》 等。

至前
意;乌纳穆诺 、阿索林②、或者安东尼奥
马查多③之类的作家一
提到《堂吉诃德》就激动不已,塞万提斯如果知道这种情形,肯定会 大惑不解的。他作品的方案不允许有神奇的东西,于是他像模仿侦探 小说那样,不得不转弯抹角地佯装。塞万提斯不能采用魔法巫术的情 节,但他用微妙的方式暗示超自然的情况,因而更为成功。塞万提斯 内心里是喜爱超自然的东西的。保罗
格罗萨克在
年 指 出“ 塞 :
万提斯粗通拉丁文和意大利文,他的文学修养主要来自俘虏囚禁期间 阅读的田园小说、骑侠小说和娓娓动人的神话。”《堂吉诃德》与其说 是这类虚构作品的解毒剂,不如说是对它们依依不舍的私下告别。 在现实生活中,每部小说都是一幅理想的图景;塞万提斯乐于混 淆客观和主观,混淆读者的世界和书的天地。在那些讨论理发师刮胡 子用的铜钵是不是头盔,驮鞍是不是华丽的宝鞍时,所用的语言直截 了当 ;在别的地方 ,我已经指出 ,却用暗示的 手法 。在第一 部第六 章,神父和理发师检查堂吉诃德的藏书;令人惊异的是其中有一本塞 万提斯写的《伽拉苔亚》 ,而理发师竟然是和作者有深交的老友, 对他并不十分佩服,认为他与其说多才,不如说多灾,这本书里有些 新奇的想像,开头不错,结局还悬着。理发师是塞万提斯的想像,或 者想像的产儿,竟然评论起塞万提斯来了……同样令人惊奇的是,第 九章开头说《堂吉诃德》这部小说整个是从阿拉伯文翻译过来的,塞 万提斯在托莱多的市场上买到手稿,雇了一个摩尔人翻译,把摩尔人 请到家里,住了一个半月全部译完。我们想到卡莱尔,他假托《成衣 匠的改制》是德国出版的第欧根尼
丢弗斯德罗克博士作品的节译
德 莱昂,他写了《光明
本;我们想到卡斯蒂利亚犹太教博士摩西
①乌纳穆诺认为《堂吉诃德》写了“人的灵魂”。 西班牙作家阿索林著有《堂吉诃德之路》。 ③安东尼奥 马查多( ,西班牙诗人,戏剧家 ,有诗集《战争的诗篇》、 《卡斯蒂利亚的田野》等。 ④《伽拉苔亚》,塞万提斯早年写的牧歌体传奇,第一部于 没有写完。
年出版,这部传奇始终
之书》, 发表时假托是
世纪一位巴勒斯坦犹太教博士的作品。
古怪的含混不清的游戏在第二部里达到了顶点;书中的主人公看 过了第一部,《堂吉诃德》的主人公成了《堂吉诃德》的读者。我们 不由得想起了莎士比亚,他在上演《哈姆雷特》的舞台上演出了另一 场戏,一出多少和《哈姆雷特》相似的悲剧;戏中之戏是主要作品的 不完美的对应,减少了插入的效果。另一个手法同塞万提斯的相似, 但更令人惊异,那就是跋弥写的描写罗摩的功绩并同妖魔作战的史诗 《罗摩衍那》 。史诗的末篇写罗摩的两个儿子不知生父是谁 ,栖身森 林,一个苦行僧教他们读书识字。奇怪的是那位老师就是跋弥;他们 读的书则是《罗摩衍那》。罗摩宰马设宴;跋弥带了门徒前来。他们 用琵琶伴奏,演唱了《罗摩衍那》。罗摩听了自己的故事,认了自己 的儿子,然后酬谢了诗人……《一千零一夜》中也有相似之处。这个 怪异故 事的集子从 一个中心 故事衍生出 许多偶然 的小故事 ,枝叶纷 披,使人眼花缭乱,但不是逐渐深入,层次分明,原应深刻的效果像 波斯地毯一样成为浮光掠影。集子开始的故事众所周知:国王狠毒地 发誓每夜娶一个童女,翌晨砍掉她的脑袋,山鲁佐德决心自荐,每晚 讲故事给国王消遣,一直到一千零一夜,给国王看了他亲生的儿子。 出于凑足一千零一篇数的需要,誊写员不得不插进各种各样的内容。 最令人困惑的是那个神奇的第六百零二夜的穿插。那夜,国王从王后 嘴里听到她自己的故事。他听到那个包括所有故事的总故事的开头, 也不可思议地听到故事的本身。读者是否已经清楚地觉察到这一穿插 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和奇怪的危险?王后不断讲下去,静止的国王将 永远听 那周而复始 、没完没 了的 、不完 整的《一 千零一夜》 的故事
①《罗摩衍那》是蜚声世界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另一部是《摩诃婆罗多》),罗摩是印 度古代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后来在人民群众之中逐渐被神化 。《罗摩衍那》最初只是口头流 传,成书约在公元前
的作者传说是跋弥(

世纪 ,历时五六百年 ,最后在公元
,意为“蚁垤
世纪写定,对全书进行加工
……哲学的创意并不比艺术的创意平淡无奇:乔赛亚
罗伊斯①在
《世界与个人》的第一卷里提出如下的论点:“设想英国有一块土地经 过精心平整,由一名地图绘制员在上面画了一幅英国地图。地图画得 十全十 美 ,再小的细 节都丝毫不差 ;一草一木 在地图上都有 对应表 现。既然如此,那幅地图应该包含地图中的地图,而第二幅地图应该 包含图中之图的地图,以此类推,直至无限。”
图中之图和《一千零一夜》书中的一千零一夜为什么使我们感到 不安 ?堂吉诃德成为 《堂吉诃德》 的读者 ,哈 姆雷特成为《 哈姆雷 特》的观众,为什么使我们感到不安?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答案:如 果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能成为读者或观众,反过来说,作为读者或观众 的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虚构的人物 。卡莱尔在 理解它,同时它也写了所有的人。 王永年译
年写道:世界历史
是一部无限的神圣的书,所有的人写下这部历史,阅读它,并且试图
①乔赛亚 罗伊 斯 ( 美国哲学家 ,除《世界与个人》外还著有《哲学的 宗教观》等,他认为有可能证实最终真理。
纳撒尼尔
霍桑
在讲美洲文学史之前,我先谈谈一个隐喻的历史;说得更确切一 些,是举几个隐喻的例子。我不知道隐喻是谁发明的;认为隐喻可以 发明也许是个错误。在两个形象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真正的隐喻古已 有之;我们还能发明的是假的,根本不值得发明。我说的隐喻是把梦
比作戏台上的演出。
经提出;路易斯 德 提过 ,他是这么写的:
世纪时,克韦多在《死之梦》
的开场白里已
贡戈拉③在《变化的想像》那首十四行诗里也
梦是戏剧的演出人, 在他架设于风的舞台上, 他往往穿着美丽的黑影。
世纪时,艾迪生④说得更明确:“在梦中,灵魂是剧场、演员
年 月在自由高等学院的一次讲演稿。 ①本文是 原注 ②《死之梦》是克韦多的讽刺小说,描写作者梦见最后审判的日子来临,死人纷纷从坟 墓里起来,列队前去受审。作者以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对诸色人等作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③ 路 易 斯 德 贡戈拉( ,西班牙诗人,著名文学流派“贡戈拉主义”的
创始者。贡戈拉主义在诗歌中的表现是大量引用拉丁语汇和神话典故,用词怪僻,晦涩难 懂,亦称“夸饰主义”;在散文中的表现是使用抽象的、模棱两可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表达 作 者的 思想, 称 亦 “概 念主 义” 。 ④艾迪生( ,英国文学评论家,曾与理查德 斯梯尔合编期刊《闲谈者》, 后主编《旁观者》日刊,除发表道德教养的文章外,也刊登文学欣赏的文章。艾迪生著有描 写罗马共和时期维护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悲剧《卡托》。
和观众
更早以前,波斯人欧玛尔
海亚姆①写道 ,世界历史是泛
神论者信奉的诸神为了排遣永恒的时光而编排、演出和观看的戏;很 久以后 ,瑞士人容 格在他美 妙而精到的 著作中把 文学创作和 梦中遐 想、把文学和梦等同起来。 如果文学是个梦,一个经过引导和斟酌、但本质不变的梦,那么 贡戈拉的诗句就恰如其分地可以充当这一讲美洲文学史的提要,我们 拿梦想家霍桑的探讨作为开端。另有一些小有名气的美国作家 尼莫尔 库柏 , 像是爱德华多

古铁雷斯,但相去甚远;华盛顿 不过我们可以无伤大
欧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