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第1017章


役都吓得一哄而散。
可是砲石也一样在‘轰炸’之中。
一颗颗脑袋大的石弹命中石堡,那力道也一样不小。格尔沙普很早时候就明白陆齐火炮的厉害,今日的战斗他拼得就是一个消耗。
哪怕把这些天里制作的弩炮全都消耗一空,只要能把敌人城墙前方的堡垒给轰掉,那就是值得的。
可是他的想法里漏掉了一个物件——水泥。
齐军在城外建立的堡垒可不只是石质那么简单,内里更有水泥加工,更别说本身就把石堡壁垒造的超厚实,一加一加一的效用远大于三,几颗石弹狠狠地轰打在石堡上,一时也打的碎石横飞,浮尘弥漫,但是当大风把尘烟卷去,塞尔柱人惊讶的张大嘴巴。
没办法,被石弹打中的石堡纹丝不动,就仿佛被一阵风儿吹过。格尔沙普都控制不住脸上的震惊……
想不到,太想不到了。完全出乎意料的一幕打乱了格尔沙普的一切算盘。如果弩炮打出的砲石根本撼不动中国人的石堡,格尔沙普之前全部的设想就都白瞎了。
甚至于这一瞬间里他都想到了以后,若是眼前的计划失败,他还能用甚个法子去打破胡摩斯港呢?
他想不出法子的。或者说是,他所能想出的法子都透着无比的血腥,最终的结果却还都难以确定——而如此的战争乃是一名军事指挥官的失败,彻头彻尾的失败。
战场上“硝烟”在继续弥漫着。
一门门火炮发出咆哮的怒吼。当沉闷的轰鸣声从炮筒内响起后,一颗颗实心铁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别击向了自己的目标。
他们的目标也不全是塞尔柱人的栅栏和弩炮,还有那些攻城槌和其周遭的列阵的塞尔柱步骑。
这些人离前线的距离足足有七八百米远,这个距离在他们的认知中是比较安全的了,因为陆齐的火炮射程似乎很少能打到这里。
而且大批的步骑兵也担负着保卫前线弩炮和必要时候突击上前的任务。
一座座石堡里的士兵不值得格尔沙普挂心,但里头的火炮却就很有必要了。哪怕牺牲上一千条性命,只要能拿到一门完整的陆齐火炮,那都是值得。
对火炮一知半解的他们如何能知道,在火炮射击这一项中,还有加大药粉量这一选择的。
呼啸飞来的实心铁球穿过‘遥远’的距离之后,在塞尔柱人阵型内制造了恐怖的杀伤,后者自认为自己很安全,列队的时候可没尽量的将彼此间隔拉大。如此,一颗颗穿过整个阵型的铁球在摧枯拉朽般撞倒了十余人后,又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弹了几次,连续擦碰了好几人后才最终停了下来。
“中者立毙”、“粘者即死”!
那可真不是虚妄。
两枚八斤炮弹足足造成了塞尔柱人三四十人的伤亡,或者说三四十人“死亡”更准确,因为被炮弹擦碰了,即便不当场死去也多半被带走了胳膊、腿什么的,在这个时代是几乎不可能活下来。
塞尔柱人的石砲继续在轰击,纵然他们看到一颗颗石弹明明打中了石堡,但却半点效用不见,可弩炮依旧在轰击着。
弩炮的射速明显弱于大炮,但它们的准头显然比大炮要强。刚开始时,一颗颗石弹还是打偏打歪的居多,命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现在命中率却有了明显的升高。
很显然。完全固定的石堡无法移动是它的一大弊端,这弩炮的命中率已经超过了三成。
只是厚度超过两尺,全部用石块、条石砌成的厚实堡垒显然不是石弹能轻易撼动的,几发炮弹只不过打掉了外层抹的水泥层而已,对城墙本体破坏非常有限。
格尔沙普都要绝望了,还胡摩斯港呢,他现在连人家的外壳都拿不下。
但格尔沙普到底是桑贾尔信得过的人,能力真的是很出众。短暂的两天沉寂后,他重新召集来了所有人,脸上已经重新浮现起了笑容。
“失败了不要紧,我们还有的是时间。既然要对付外头的那些石堡,强打已经不成,那我们就来变个思路。”
“中国人有句谚语说的很好,穷则变,变则通。”
格尔沙普的法子很简单,那就是用熊熊烈火来‘烧破’石堡。
先让人趁夜填平石堡前的沟壕,然后把一捆捆干柴堆到石堡下方,再泼上一桶桶的黑油,熊熊烈火足以吞噬整个石堡。大火带起的炙热能让石堡内的中国人感受到火狱的煎熬。
军帐中一片欢呼声响起,格尔沙普的策略……靠谱,很有成功的把握。
“两天前的失败证明了我们的错误,但真神告诉我们,多多的向祂祈求饶恕,神会为我们解除烦恼,开辟出路。”
“无法无力,唯凭真神。真神至大,真神至高!”
第962章 该怎么办?
“嘭嘭嘭……”
三颗耀眼的礼花在空中绽放,明亮的光芒照的四下里如同白昼。
这是陆谦前世看小说时学到的一招数,在没能生产出照明弹的时代里,就有大号的烟花来替代。实战效果也证明了这一设想的成立,虽然仅仅是一闪即逝的照耀,而不是如现代照明弹那般要能拖着个小降落伞慢悠悠的着地,直如点天灯,照的亮如白昼,效果却也真叫人竖大拇指。
至少可以让城头和石堡内的将士看清楚了敌人的动向,这般弓弩攒射,火炮轰击,才能有个大致的目标不是?
可不敢再去追求精准度,就是对准人多的地方,射出去、打出去即可。
杨幺初始还没明白过来是甚个原因,只是看到大群的塞尔柱人扛着大捆大捆的干柴,疯了一样向石堡冲去。这是这些日子里的头一次。
也是因为他们准备时发出的响动太大了,才让齐军警醒,觉得今日与以往似有些不同。如此一颗‘照明弹’升上天空,方才叫塞尔柱人的打算大白于杨幺的眼中。
他看的清清楚楚,大片的塞尔柱人在向石堡冲来,一个个手中拿的都是大捆大捆的干柴。
第一时间,杨幺想到了填壕。但身边的裴云却惊叫着:“不对。填平沟壕恁地要这般多干柴?”
是一句话把他惊醒。而后照明弹一颗接着一颗被打上天空,大炮紧跟着轰鸣起来。
也是在同一时间里,城下的石砲都上下人等被迅速被叫起上阵,在一座座早已经组建完毕的梁山砲旁紧张的忙咯起来。
梁山砲,随着陆齐火炮数量的增多和发展,梁山砲早已经退居二线,甚至一度都在军中难以寻到立足之地。但一场发生在武略院里的战斗推演让梁山砲和一个名字直达陆谦的耳朵。‘古老’的梁山砲重新焕发了新生,虞允文的大名也彻底应入了朝堂一干高层人物的眼中。
梁山砲的新作用便是作为夜中“照明点”的投放工具,利用它的射程和落点精准的优势,在夜中可以将一颗颗浸泡了油脂的燃烧弹射到守军想要照亮的地方。
就好比现在。杨幺就希望在各个石堡前十到二十丈的距离上,能够‘点亮’一排火把。
这才是夜战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这需要准备时间,在此之前,齐军可以依靠的还是一颗颗照明弹,以及弓弩大炮。
这并非技术上的困难,当初陆齐靠着梁山砲轰城的时候,早就开发出了燃烧弹来。从实心的木疙瘩,到木壳包着火油棉絮的改进版燃烧弹。后者落地后木壳破碎,燃烧的木壳和内里的火油棉絮都会有一个飞溅的过程,就仿佛落地开花,瞬间把燃烧纵火面积扩大许多倍来。所以,后者也被成为开花弹。
梁山砲完全有能力担当夜里战场点灯的角色,虽然它的射程有些短暂了点。但思之火枪和弓弩的射程,梁山砲已经足够了。
虞允文第一次在兵场推演里拿出这般手段来,被时任武略院祭酒吴用记上了心,直达天听。陆谦听了虞允文的姓名后心中哈哈大笑,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他当然知道采石矶一战中力挽狂澜的南宋名臣虞允文,可他并不知道虞允文是何方人士,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出现有没有把这个历史名臣给蝴蝶了。
外人都以为虞允文在武略院结业后,直接被陆谦点名收入了秘书监,都认为是虞允文先前所出的‘风头’叫他在陆谦那里挂了名,却如何知道内中的真情啊。
虞允文姿貌雄伟,慷慨磊落,胸怀大志而言动有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非是早有婚配,即便他年龄大出陆谦女儿甚多,陆皇帝也非把他纳做女婿不可。
也是从那之后,梁山砲再次出现在了军队的序列建制之中。它言少叙,再把目光转回胡摩斯港。
“啊啊,啊……”黑夜之中惨叫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