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第453章


,却被崇祯给打断了。
“赶紧坐下吧,晓磊,朕可不是在和你客套~”
显然,崇祯的心情很是不错,不仅仅因为他那淡淡的微笑表现出,还有那轻松的说话语气,同时,这样的表现,并未再多做询问,恰恰说明了他对行动的信心,不会有丝毫的纰漏。
毕竟,策划了那么久,还派出了那么的锦衣卫,那么周密的计划,如果还出意外的话,相应的负责人就可以qiē fùzì shā,以死谢罪了。
第六百零九章 今时不同于往日
{ }?与此同时,南京城内,锦衣卫南镇抚司,在一名主事的带领下,洛养性正在巡视着一个印刷作坊,身旁还跟着几名副将,边走边说道:“那些布告准备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够全部印刷完毕?”
“将军,已经完成了八成,我们还在日夜赶工,三班倒,余下的那些告示,最迟明天早上,就能全部赶制出,如数交给各位将军。”
“嗯,干得不错~”
听到主事的回答,洛养性先是夸赞了一句,回头看了一下两侧的属下,转而说道:“印刷作坊的保卫工作,一定要做好,在行动之前,这些布告上面的内容,不能有一个字的泄露。否则的话,那可是杀头大罪,本将军也保不了你们。”
“是,将军,末将等人明白~”
一名副将回应了一句,进而又补充道:“在行动之前,作坊里的所有工匠,他们的衣食住行,全都是在这个院子里,完全与外界隔离。”
“即便是负责守卫的那些锦衣卫,也不知道这些工匠在印刷的布告内容是什么,更不可以和院子里的人有任何的交流,更不能踏进院子一步。”
“而且,所有印刷出的布告,全都密封了起来,由三个人一同看管,在行动的那一刻,如果密封袋出现了问题,有拆封的痕迹,都将会遭到严惩,甚至于是死罪。”
洛养性轻轻点头,以示回应,但神情依旧是凝重不已,没有丝毫的松懈,紧接着说道:“明天的时候,一旦所有的布告印刷完毕,送到各个行动小队之时,一定要切记,全都要换成百姓的装扮,从秘密通道离开镇抚司,每隔一段时间,离开一些人,别一窝蜂的全部离开。那样的话,将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是,将军,末将等人遵令!”
几名副将异口同声地回应之时,愈发地意识到,这次的行动有多么的重要,一系列的程序,是那么的严格保密,都是单线在负责。
可以说,哪里出了问题,泄了密,就由那一条线上的人负责。
不过,洛养性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亲自坐镇北镇抚司,统筹这次的行动,仅就这一点,足可见皇帝对事情的重视程度。
相比而言,作为南镇抚司的锦衣卫,其中的两名副将,更能理解,这次的行动意味着什么,为何这么的谨慎而小心,尽管只是抓捕一些士绅而已,并没有什么武装。
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江南的这些士绅,他们的能量有多么的大,已经不能用普通的商户或地主来形容?
在这些士绅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势力,或是当地衙门,或是朝堂之上,他们都与一些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朝廷已经明令警告了,居然还不补缴漏掉的税银。
而且,江南士绅偷税漏税的事情,不是一两年,而是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却一直没有遭到相应的惩罚,这本身就能说明问题,管中窥豹,可以大概感受到他们的惊人能量,背后的靠山有多的惊人。
惩治江南士绅,将所有的税银追缴回来,从此杜绝这一弊病,江南的税银收不上来,纵观整个大明,除了锦衣卫和东厂以外,恐怕没有那个官员或衙门能够做得到。
毕竟,和江南士绅伴随而生的还有东林党,等朝中势力派系,与各个衙门都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一旦查抄那些江南士绅,就算不敢堂而皇之地庇佑,但也会变着法地放水,使得行动功亏一篑。
锦衣卫和东厂就不一样了,这两个tè wù jī gōu,直接听命于皇上,不受任何官员和衙门辖制,又有着莫大的超然特权,这也塑造了他们超然而绝对的地位,形势可以无所顾忌,不用看任何官员的眼色。
因此,就算那些江南士绅背后的朝中派系,又再大的能量,官职再高,也干涉不了锦衣卫和东厂的行动,没有丝毫的影响。
不过,江南士绅毕竟存在了那么久,他们背后的势力派系,在朝中经营了那么多年,若是锦衣卫和东厂有着非常大的行动,也难保他们不会听到一些风声,难保不会察觉到一丝风吹草动。
一旦察觉到一丝风吹草动,感觉到不对劲,难免不会对整个行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锦衣卫的突然发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鼓作气将那些士绅连锅端了,不给他们联系外界的机会,彻底将罪名坐实了,才能真正的安心。
只要造成既成事实,任凭他们在朝中有着怎样的大人物做靠山,任凭他们与当地的关系有多么的紧密,也是无力回天,无法改变什么?
毕竟,锦衣卫所负责的案子,所看押的犯人,除了皇帝亲自过问以外,谁也过问不了,地方的衙门也插手不了,更使不上劲。
更何况,今时不同于往日,朝局早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官的地位不比从前,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了,可以压制着武将,使其成为附属的存在,有着莫大的军权。
当今的皇帝不像前几任,缺少对军权的绝对掌握,现在不一样了,朝中领兵的大将,几乎都是皇上新提拔的,兵卒几乎都得到过皇上的恩惠。
毕竟,自大明建国以来,在历代皇帝之中,在当今皇上的治下,不管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还是最底层的兵卒,他们的地位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最高峰。
而且,还在上升!
因此,经过种种军事改革,皇上在军中的威望极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诸多不利的条件下,那些士绅居然还敢糊弄朝廷,在那嘴硬,拒不缴齐税银,那根本就是在自讨苦吃,自寻死路,看不清局势的发展。
真可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两天后,以南京城为中心,随着一匹匹快马涌向各地,整个江南正在发生一场大地震,暗流涌动,引起了极大的风波,到处都在热议着相同或相似的事情。
不管是府城,还是县城,亦或是州城,都在发生着抓人事件,一队队锦衣卫,手持腰牌,抓捕着当地的一些士绅,地主人家,引得城内一片骚动。
第六百一十章 少得可怜的税银
“今天这是怎么了?好久都没有发生这种事情了,光天化日之下,锦衣卫怎么将城里的几名士绅给抓起来了?人家可都是书香门第,当地的名门望族,有着极高的声望,怎么说抓就给抓了呢?这到底还有没有王法了啊?”
“是啊~这都第五家了,锦衣卫究竟还要抓多少人啊,才能停下来,才肯罢休啊?难不成,要将所有的有钱人都抓起来?”
“别乱说,这可不是胡乱抓,而是有着理由的,从京师传回来的报纸,上面痛批的那些偷税漏税之人,就有这些人,你们去城门口看看就知道了,或者是被抓人的家门口,都有着告示,上面罗列了抓人的理由。”
“这怎么可能?每年光景不好之时,别人我不清楚,但王大善人可都会施粥,让qióng rén们能够勉强度日,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干出这等违法的事情?”
“嘿嘿。。。。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那些告示,写得有鼻子有眼的,偷税漏税的税银数目,非常的惊人,也难怪朝廷会对他们动手。”
。。。。。。
不得不说,从这些人的议论之中,老百姓对锦衣卫的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改观不少,不像过去那般,对其畏惧如虎,暗暗深恶痛绝,根本就不敢当街如此议论。
毕竟,以往之时的那个锦衣卫,在魏忠贤的控制下,那可是凶名在外,恶名远扬。
以应天府为中心,整个江淮都在上演着这一幕,而浙江道也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一家家士绅的男人被拘捕起来,只留下一两间房屋,用于安置那些女眷。
每每锦衣卫行动之时,都会在士绅的大门两侧,以及城中的要道路口,张贴相应的告示,将士绅偷税漏税的累累罪行,公之于众。
尽管有了这些告示,告诉百姓,解释了锦衣卫抓人的理由,但是,还是引起了极大的风波,显然,最起码是在故乡之地,其中的一部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