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第452章


芏恋枚!?br /> “而且,这些标点符合的出现,绝对是学问界的一大进步,绝对可以使得学问的发展更进一步,将会使得所有的书籍都变得通俗易懂起来,而非是让著作人去解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老臣相信,只要这些标点符号流传出去,不需数月,就能传遍天下,为所有的读书人所接受,纷纷效仿,进行使用。”
崇祯微微一笑,并未多说什么,实在是他有一些心虚,毕竟,这是直接抄的,而放在周道登等人的眼里,这就是一种谦虚的表现,这份浅笑,是一种神秘与高深的高人风范。
“那个,好了,先不说这些标点符号了。”
崇祯挥了挥手,打断了众人的思绪,周道登还想说些什么,崇祯进而语气平缓地反问道:“周阁老,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种文体方式,进行颁发告示、书写奏折、书信往来等等,就能一目了然,只要识文断字,就能立马看懂?”
“是的,皇上~”
尽管有着标点符号所带来的激动与喜悦,但是,随着崇祯将话题拉到白话文上,这种让他们不喜的文体,周道登那高涨的情绪明显冷淡了许多,回答的语气也显得情绪不高。
“可是,皇上,如果所有的公文、告示、奏折等物,都采用这种文体格式,照这样写的话,会不会显得太过苍白,太过浅薄了?缺少一种文采,不像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最终,冷静下来的周道登,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那种莫名的冲动,问了这么一句,满脸的不甘之色,不等崇祯作出回应,进而又补充道:“毕竟,这样的书写方式,这样的新文体,实在是太粗糙了,没有一点的文采在那里面,更没有丝毫的押韵与对仗可言,完全是就是一篇大白话,犹如白开水一般。”
“若是签发这样的告示或文书出去,恐怕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为周边藩属国所嗤笑,还请皇上三思。”
“嗤笑就嗤笑呗~难不成,还能掉一块肉?”
崇祯再次淡然一笑,满脸不在乎的样子,还是那么的洒脱,更是说道:“朕又不是靠他国的看法过活,更不在乎他们的想法如何,只在乎大明的百姓能否看懂官府颁发的条文,能否读懂朝廷颁发的各种政策。”
这一刻,周道登等人的神色很是不自然,嘴唇动了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去反驳是好?
毕竟,崇祯的这一个理由,太冠冕堂皇了,就等于直接扣了一个大帽子,以百姓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他们总不能讲,不用管这些吧?那些农民能懂什么,进行反驳吧?一切都要以大局着想,要体现一个大国应有的文化素养?
就算是心中这么想,所有人都这么想,也不能说出来,以此为反驳依据。
否则的话,如果自己真这样的话,一旦现在的谈话传出去,可就真得坐蜡了。

第六百零八章 两全其美
就在这个时候,两方相持不下之时,暗暗成了一种僵局,杨景辰却站了出来,手里拿着那份文稿,似乎是出于谨慎起见,又看了一遍之后,犹如是在确认什么一般。
这么一个细微的动作,不过是发生在那一瞬间,再次看向崇祯的同时,忽然问道:“皇上,按照您的意思,之所以要求这样的书写文体格式,就是为了,能够让全天下的识字之人都能看得懂,是不是这个意思啊?臣有没有理解错误啊?”
“嗯,不错,这正是朕的本意,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崇祯轻轻点头,回应了一句,并未否定,也没有将话说死,同时,心生一丝疑惑和好奇,杨景辰说这番话的目的何在?究竟想干什么?
刹那间,杨景辰的眼前就是一亮,好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闪过一缕莫名的神采,隐隐有一些小激动,强压下这份莫名的情绪,进而又问道:“那~皇上,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只要能够让天下的识字之人看懂,不一定墨守成规,非要按照这种文体格式去书写,对吗?”
崇祯这一次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心中已经了然,知道对方想要干什么?
看到崇祯的反应,耳边还在回荡着杨景辰的连连询问的声音,周道登等人的精神就是为之一振,有一些雀跃起来。
在这个时候,犹如得到了尚方宝剑一般,杨景辰那是一个高兴啊,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意,转而看向了周道登等人,将手里的文章扬了扬,缓缓说道:“各位大人,其实吧,这篇文章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只是在遣词造句上过于粗糙,没有润色而已,所以才会显得太过于大白话。”
“如果咱们以此为模板,进行改进,在保持韵律和对仗的基础上,少一些浮夸之言,尽可能地不用一些虚词,以及那些晦涩难懂之语,文体格式还是有着很大的改善空间。”
“本官以为,有了这些标点符号以后,以各位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草拟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文本格式来,既能雅俗共赏,所有人都能看得懂,又不失文采,彰显我华夏泱泱大国风采。”
。。。。。。
无疑,杨景辰的这一番话下来,犹如一语惊醒梦中人,提醒了周道登等人,若是放在之前,他们还没有那个底气,可以写出这样的文本格式来。
可是,有了这些标点符号之后,事情就简单多了,就有了至少八成的自信,创作出新的文本格式,专门用于朝廷的办公之用,让识字的百姓都能看得懂。
淡然,也不能否认一点,这样做的话,也极为方便了他们这些内阁辅臣,可谓是双赢。
“那~皇上,臣这就将这篇文稿拿到翰林院和国子监,让相应的官员和读书人进行研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争取一个月之内,就能创作出相应的办公文体格式。”
“去吧~周阁老,你们都拿回去好好研究研究,朕就不留你们吃午饭了。”
“是,臣等告退。”
周道登等人离去之后,在宫女太监端上御膳的过程中,崇祯看了一眼旁边的冷晓磊,声音平静的忽然问道:“对了,晓磊,江南的行动怎么样了?全都布置好了没有?”
“呃~”
冷晓磊只是愣了那么一下,转瞬就反应了过来,知道对方所问的是什么事情,略微沉吟了片刻,组织好语言之后,这才缓缓说道:“启禀皇上,已经布置好了。”
“现在这个时候,不仅南京的镇抚司全员启动,还从北方的镇抚司抽调了部分锦衣卫,前去支援,秘密监控那些偷税漏税而不补缴的士绅。”
“而且,为了稳妥起见,洛指挥使还从河南巡抚丘大人那里借调了一万精兵,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小队,伪装成百姓的样子,秘密潜入了江南,分布于那些士绅的宅院四周,日夜轮班监视着,一旦皇上您下达指令,他们立马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说出这番话之时,冷晓磊的神色虽然平静,但心里却已是涟漪阵阵,响起了一个声音,江南也要发生一场大地震了,虽不像山西那般惨烈,直接tú shā了八大奸商的全族,但也是血腥无比。
否则的话,若没有相应数量的人丢掉小命,根本就对不起皇上的这个大手笔,直接动员了大半的锦衣卫,配合这次的行动,更是谋划了大半年之久。
想到这里,冷晓磊就有一种心悸的感觉,愈发地对崇祯敬畏了起来,实在是,这位年轻帝王的心性与手段,完全与年龄不相符,展现出了非同凡响的隐忍与图谋,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这位帝王就在背后递出了冷刀子。
可以说,贴身跟随那么久,冷晓磊对于崇祯也算有了一个准确地认识,这位年轻帝王的行事风格,向来喜欢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动辄就是雷霆万钧,一击必中。
因此,若是成为了皇上的目标,察觉到危险之时,却已经晚了,就是这种感觉,让人不得不害怕,不得不敬畏,实在是崇祯的这种手段防不胜防。
“如果是这样的话,细细算来,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洛养性他们应该就会行动,逮捕那些冥顽不灵的士绅。”
自语间,崇祯的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再次看向了冷晓磊,招呼道:“晓磊,别傻站着了,来,坐下来,陪朕一起用膳。”
“皇上——我——末将——”
冷晓磊有一些迟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看了看那满桌子的饭菜,不知道该不该坐下来,皇上是不是一种客气地寒暄,吭哧了半天,连一句完整的话也未说出,努力地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崇祯给打断了。
“赶紧坐下吧,晓磊,朕可不是在和你客套~”
显然,崇祯的心情很是不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