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右侧,设置有高坛。坛上,立一尊圣贤像。高一丈,用汉白玉雕成,雕工炉火纯青。使得雕像栩栩如生。
圣贤高冠宽袍,背负双手,手中握有书卷。举目远眺。眉头略紧,仿佛正在忧患天下苍生。
此像立在科举院前,不知多少岁月,起码都百年以上了。每一届乡试开考,士子进场前一定会在像前焚香祷告。希望圣贤保佑,自家高中,金榜题名,光耀回乡。
叶君生做过去,自有李家小厮送上点燃着的三炷香。
捻着香火,拱手俯身。作揖祷告。
就在这一瞬间,叶君生霍然感觉到,高坛上的圣像仿佛活过来一般。浑身激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来。拂在身上,一如春风沐人。
他暗自一惊。
换了旁人,自然会以为是错觉。可叶君生不同,他深知某些玄奥:最大的可能是,这尊圣像屹立百年。经受无数人的香火祷告,乃至于开灵。具备了神一般的光环。
什么是神?
——这个世界本没有神,可拜的人多了,便有了神。
可见,神的本质就是民心民意所凝聚出来的存在。
道家、释家、魔门都有神祗。那么读书人的神祗,便是古代圣贤。大家信奉的东西不同,可本质上却都是一样的。
读书人,学派众多。其中最为人接受,以及从不怀疑地去学习的,学派祖师自然最容易成神。
莫名地,叶君生精神一振,抖擞起来。
环观别人,他们却没有如此感觉。
这时候,有专职官员大声吆喝,维持秩序,让士子们排起队伍,正式开始进场了。
挥手与李黄二老告别,叶君生排进队伍了,缓慢前进了十余步后,若有所觉,霍然回首张望——
在一瞬间,他竟看到高坛上圣像的视线发生了转移,挪移过来,灼灼地关注着自己。
这,不是幻觉,更不是错觉。
在精神层面,属于非常真实的一次对视。
穿越千百年,彼此相见。
在叶君生眼中,圣贤彻底的活了过来,化身为一个须发雪白的老头子,看着自己,面露微笑。
他忽地也笑了。
……
乡试开考,京师百态纷呈。
在一间并不起眼的酒楼中,厢房内。
砰!
摔杯盏的声音狂暴而粗鲁。
店小二很想进去看个究竟,可房门外把守着两名彪形大汉,眼睛一瞪,煞气腾腾。
小二被吓得不轻,赶紧一溜烟跑去禀告给掌柜知晓。
掌柜低声道:“包房的大爷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你管那么多作甚,莫说摔杯盏,只要有钱给,拆了房间我们都要扮作不知。来福,招子放亮点,有些人,是我们不可能惹得起的。”
小二闻言,一个劲点头,再不敢过去张望了。
“楚云羽,你办的好差事!”
厢房内,乔装出行的太子赵匡启咬牙切齿,非常愤怒。
地上,楚云羽跪着,一声不敢出。他侍候殿下久已,从未见过对方发这么大的火气。
一切的缘由,都在于“叶君生”。
当初太子下死命令,让楚云羽下手,想尽一切办法,不准让叶君生参加乡试。
楚云羽领命后,立刻派遣最得力的虎狼卫出马,要击杀叶君生。然而一大队虎狼卫,出去执行命令,便奇怪消失——消失的意思,应该就是被歼灭了。
这让楚云羽大吃一惊,后面接连又派出不少人手去,但最终的结果一样,犹如泥牛入海,一点波澜不起。
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叶君生依然好好的。
整件事情,充斥着诡异的氛围。想不明白,难以解释。
赵匡启火气难消地问:“楚云羽,你倒是说话,究竟是怎么回事?”
楚云羽身子一颤:“回禀殿下,前面几次行动的详情,我都上书陈述过了。好几拨人手,前赴后继,都已失手,而且无一人逃得回来。”
“你的意思是,这小子身边有高人保护着?”
“十有八九。”
“那依照你的分析,会不会是老二那边的手脚?我可得知,这两三天,他们活动很频繁。”
楚云羽摇摇头:“殿下,这个老臣真得看不透。”
“好了,你先起来吧。”
赵匡启道:“就算让那小子进了科举院,也不一定就没办法。本太子早有预算,安排了棋子。现在,该是这棋子发生作用的时候了。”
正文 第两百八十五章 作弊
入场检查,颇费功夫,每一位士子,都要耗费一刻钟左右。望着排在前面的一溜儿人员,叶君生摸了摸鼻子:看来还要等一阵子……
干脆闭目养神。
排在他身后的士子,衣着朴素,上了年纪,下巴一撮山羊胡须都斑白了。
“走呀,还不走!”
似乎觉得叶君生动作太慢了,于是伸手去推搡了一把。
“老爷,这家伙有问题。”
猪妖的提醒声适时响起。
它呆在乾坤空间,可特地开了禁制阵法,所以对于外界动静,有所觉察。
叶君生道:“我知道了。”
刚才这厮从身后推搡之际,明显有多余动作,把一卷素纸悄悄塞进自己腰带里。
这动作,倒说不上多娴熟,显得生疏。换了寻常士子,不多留一个心眼的话,岂会料到彼此素昧平生,竟会出手加害?
应该是受人指使。
叶君生嘴角浮现一丝冷笑:自己参加一次乡试,还真得波折重重,不得安心。
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轮到叶君生了,他刚踏前一步。身后那士子就嚷嚷道:“执事大人,我要检举!”
负责搜身的官员喝道:“你要检举谁人?”
“就是他,我检举他夹带藏私,意图作弊。”
指着叶君生,振振有词。
官员哦了声,目光严厉地盯住叶君生。
士子继续道:“我亲眼所见,他把一卷素纸藏于腰带内。”
官员看过叶君生的文书凭证,有些意外地问:“你就是冀州叶君生?”
“不错。”
闻言,周围的士子顿时哗地惊叹起来。
“冀州叶君生,可不就是“天下第一才子”吗?真是年轻。”
“他怎么会夹带作弊?”
“真是的话,那简直就是惊天大丑闻。”
诸多心思念头。在众人脑海掠过。饶有兴趣地观望着事态发展,想看个究竟。
确认身份后,官员颇是客气地道:“叶公子,有人检举,请你过来这边检查一番。”
叶君生不慌不忙:“敢问大人,若小生是清白的,那诬告者会如何处置?”
官员朗声道:“根据科举律令,有考生作弊,将会驱逐出场。并追加处罚。三届乡试不得参加。情节严重者,直接革除秀才功名。而有诬告造谣者,惩戒同上,以儆效尤。”
这些律令,耳熟能详。赶考的士子都是知道的。
“那好。”
叶君生处之泰然,很配合体检。一双眸子,间或冷冷地在那士子脸上扫过。
对方冷哼一声,斜着眼睛,那意思似乎在说:等搜到纸张,有你好看。天下第一才子又如何,爬得高。跌不死你!
这一圈动静,仍然留在外围不肯离去的家眷亲朋们很快得到消息,为之哗然。
李逸风一拍大腿,失声道:“不好。”
黄元启也是急了:“好卑劣的手段。下作。”
他们都是老江湖,目光毒辣,立刻想清楚个中厉害。
科举考试,自古严谨。被视为国之大事,章法非常严厉。一旦有作奸犯科者。下场将无比凄惨。逐出考场都算最轻的,几届乡试不能再参加,也不至于绝望,最不可接受的便是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这一招,直接打死。
等闲读书人,穷经皓首,所为不过“功名”二字。若被拉了黑名单,那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被公文张榜出去,天下皆知,更无颜回去面对江东父老。
物质精神双重打击,等于宣布了死刑。
好狠!
李逸风立刻想到很可能是太子那边的手脚,买通了某些科举无望的士子,插赃嫁祸,泼污水。
如此手段,卑鄙而有效。一不小心中招的话,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这可怎么办?
李逸风和黄元启面面相觑,露出担忧的神色——叶君生这一趟乡试,可真是多灾多难。
他们倒很想过去看,无奈检查进场,有官兵维持秩序,闲杂人根本无法
小说推荐
- 南朝春色
- 南朝春色作者:林家成正文第一章 献望着前方巍峨华丽的宫城,张绮素白如玉的手,紧紧绞着衣裙。吸了一口气,她转过头看向她的夫君。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夫君仍然如初见时那般俊伟。挺秀的眉毛,眯起来有点阴有点冷神光深邃的眼睛,还有那高高的鼻梁。在夏日白晃晃的阳光下,她甚至可以看到夫君鼻头上那浅浅的黯色印痕。见她
- 最新章:第250章
- 南朝凶猛
- 作者:轩辕鸿鸣第一章泪奔的青春公元363年4月16日,那天没有战争,没有名人死去,有一个孩子钻出子宫,面向世界大声啼哭。没有人知道他的一生将会怎样,但传说中,他是天上的战神(注:采用公元纪年,是因为那是个皇帝批发兼零售的年代,当时神州大地上光提得上号的国家就有五个(东晋、前燕、前秦、前凉、代,年号有
- 最新章:第52章
- 南朝驸马gl
- 作者:荞面馒头文案名动天下的长仪公主要嫁给长宁藩王那个废物没用的世子?整个皇朝都不淡定了。大臣甲:听说长仪公主性情暴烈,老朽本不愿害了自己的孙子,没想到坑了长宁世子…真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老夫对不起长宁藩国啊!大臣乙:听说长宁世子重疾缠身命不久矣,可惜了长仪公主恐怕要年少守寡…大臣丁:我什
- 最新章:第68章
- 南北朝之诡道
- 简介:我们只愿意看向金字塔的塔尖,因为眼睛长在头上,但我们却不愿意去凝视脚下的尘埃。135746第1章 楔子)公元三九九年,乙亥年六月初五,大凶,诸事不宜。混乱的年代,总会出现混乱的人,混乱的事,混乱的想法,混乱的一切“轰”火药的爆炸声,带来震天地巨响。这千百年后杀人的利器,如今早早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 最新章:第306章
- 南明朝那些事
- 作者:月明羌笛】前言:祖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长城、运河、故宫这些物质财富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精神财富。两者至今仍在充实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但还有另一种精神财富—气节,在千百年岁月之后,通过教育的传递,她的基因,已牢牢地沉淀我们血液深处,平常时份,静静潜伏,非
- 最新章:第111章
- 南朝春色(林家成)
- 【更多免费好书 登陆】作者:林家成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动乱后,南朝陈国文帝继位,南北两地,同时出现了少有的繁华安定。有着极美的容颜,还有着不堪又混乱的前一世记忆的女主,重生在这个繁华世间。她想,这一世,她不会是妖孽,她一定要在这外表靡华,实质却是荆棘遍地的世道,求一个最高贵最优秀的天之骄子也不敢求的:现
- 最新章:第257章
- 南风何为朝云起
- ]书名:南风何为朝云起作者:霍三文案非校园文。年上大叔攻,年下纯情受。云飞:如果没有遇见李毅,我会幸福的像个傻子,可是如果没有遇见李毅,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楚箫南:如果没有遇见云飞,我想我这一辈就会这样平静生活着,可是如果没有遇见云飞,我可能都不会知道,我为了什么而生活。是谁说的“最好不相见,便
- 最新章:第46章
- 南明朝那些事儿
- 作者:洪兵【由文】正文前言 祖国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除了长城、运河、故宫这些物质财富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精神财富。两者至今仍在充实着我们的心灵,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开阔着我们的视野 但还有另一种精神财富—气节,在千百年岁月之后,通过教育的传递,她的基因,已牢牢地沉淀我们血液深处,平常时份,静静潜
- 最新章:第113章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陈寅恪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绳楠整理二合肥:黄山书社本稿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当时名北平时,所作的笔记。整理时,参考了五十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老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述两晋南北朝史时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