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拖油瓶》第165章


柳湘莲怔怔的眨了眨眼睛,方才点头。却不知陈珪提出这些世人皆知的事情做什么?
柳湘莲心下正画弧,却见陈珪又是一笑,继续说道:“南安郡王身为朝廷敕封的异姓王,当初奉太宗皇帝旨意镇守西海,此乃大义。他掌兵权,名正言顺。但自从南安郡王到了西海,为了收拢权柄,不断做出邀买人心之事。这就是朋党。既有邀买人心,必有排除异己。这么一来,倘或再有打仗立功之事,将士所建之功与所得之赏必定不能公平。否则又怎能体现出朋党,体现出邀买人心的好处?长此以往,则必定会引起某些不喜朋党之争的耿直将领的反感。再者说来,这世间最是人心叵测。你觉着你是邀买人心,旁人未必觉得你给的就是他要的。人心总有不足,既有不足必定有所不满。所谓欲壑难填,莫过于此。因此外人瞧着西海沿子是铁桶一块,我却觉着里头暗潮涌动,离分崩离析也不远矣。”
“……外甥女婿此去西海,倒也用不着想太多。我告诉你个巧宗儿,只要你肯照办,保管能安安生生漂漂亮亮的完成圣人的吩咐。而且还兵不血刃,不说半点儿危险都没有,至少到不了刀剑相向那一步。你觉着如何?”
柳湘莲被陈舅舅一番话忽悠的眼眸清亮,闻听陈珪所言,登时起身冲着陈珪长鞠一躬,满脸希翼的问道:“还请大人教我。“陈珪抚须不语。只等柳湘莲再三央求之后,突然笑的贼兮兮的看了柳湘莲一眼,方才高人之相尽毁无疑。他好整以暇的轻咳两声,开门见山的说道:“想知道啊!想知道就赶紧去尤家提亲。什么时候哄得我们家三姐儿高兴了。什么时候再来我这儿讨主意罢。”
一句话说完,没等柳湘莲反应过来,直接端茶说道:“来人,送客!”
柳湘莲被陈珪一番举动弄得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又见外头守着的陈礼当真进来撵人,只好哭笑不得地退了出去。
路上碰见了来给父亲请安的大舅哥陈桡。柳湘莲少不得将方才之事和盘托出,却见陈桡也是幸灾乐祸的笑道:“活该。谁让你违拗我们家姑奶奶的意思了?这会子也得叫你知道知道厉害。还没娶我们三姐儿进门呢,就敢不听她的话。合着你当初说的那些‘倾其所有愿娶三姐儿’,什么‘只听她一个人的话,娶了她再不看旁人一眼,从此琴瑟和鸣,言和意顺’的话都是假的不成?亏我们都信了?”
柳湘莲被陈桡这番挤兑下来,登时急的脸上冒虚汗,忙开口剖白起来。陈桡看着急的火上蚂蚁似的柳湘莲,方才笑道:“这还差不多。既然我父亲叫你上门提亲。你照着我父亲的意思办就是了。难道只需你情深意重,就不许我们家三姐儿不离不弃?看你风光得意时,就愿招你做女婿,看你陷入危难,就袖手旁观。把我们陈家当做什么了?也难怪我父亲和我妹妹都恼你。你也忒把人看轻了。”
说完,也不等柳湘莲回话,挥了挥衣袖径自去了。
只剩下柳湘莲一个人站在原地,怔怔的看着陈桡潇洒而去的背影。不知怎么就觉得心里热热的。险些落下几滴热泪。
因着陈家舅舅并陈家表哥那一番话,柳湘莲最终下了决心,准备好了各色彩礼,绑了两只早在粤海时便捉了,如今正养在自家后院儿的两只大雁,且请了媒人到尤家提亲。
自打柳湘莲流露出意欲求娶之意,为了讨好岳家与舅家,早把长安城大大小小美食酒肆逛了个遍。尤陈两家得了柳湘莲的孝敬,也跟着享受了不少好吃食小玩意儿。这般“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情形下,眼见柳湘莲来提亲,尤三姐儿自己又愿意,众人自然无有不满,乐呵呵的便应下了这门亲事。
既允了提亲,尤家且将尤三姐儿的生辰八字交付媒人带回柳家,因柳湘莲父母双亡,并无嫡亲长辈替他操持婚事。柳湘莲生恐怠慢三姐儿,便请了一位出嫁到长安城外的姑母帮衬操持。其姑母得知侄儿出息,又知尤家乃是官身,陈家更是富贵权势,十分乐意结交这样的姻亲。当下大包大揽,张罗打点,十分细致。又着高人合了八字,自然是天作之合。
合完八字又走文定之礼,便定在来年二月初二,意为龙抬头,好兆头。
民间素有文定之时女方须以自己亲手做的针线作为回礼的习俗。尤三姐儿虽自幼习学女红,但她的针黹女红着实不怎么样。勉强也就能缝个荷包,裁个抹额的程度。
如今要回文定之礼,只做抹额荷包却是不行的。柳家早已送来了柳湘莲的身量尺寸,尤三姐儿怎么也要裁制出一套衣裳才算合理。这倒着实难为了尤三姐儿。平日里打算盘噼里啪啦再不出错的一双手,这会子拿起针线来,不管怎么认真仔细,绣出来的针脚花样儿都是歪歪扭扭的。
气的尤三姐儿火冒三丈,恼过之后,却还得捡起针线继续做活儿。
这厢尤三姐儿在家里同针线缠磨,那厢柳湘莲却不得不启程赶赴西海沿子。
不过他此时夙愿得偿,心有挂牵,自然行事更为稳妥小心。生怕一个错漏,自己伤了痛了并不要紧,赶不回来迎娶三姐儿,那才是大事儿。
临走之前,柳湘莲少不得再次登了陈家的门儿,认真讨教陈舅舅口中的“巧宗”究竟为何事?
陈珪果然倾囊相授。只告诉柳湘莲牢记三条:第一条便是预想取之,必先予之。到了西海沿子,先莫做出势不两立的架势来。要懂得和光同尘,先安抚住南安郡王,在西海水师中站住脚,再谋后事。
说到这时,陈珪且从桌案上拿起几沓书信递给柳湘莲,口内笑道:“这是我托宁国府的贾珍写的几封书信,你到了西海沿子分别转交给南安郡王并其他几位将军。你要知道荣宁二府皆是功勋老族,四王八公更是同气连枝,联络有亲。虽说荣老国公宁老国公已经仙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各个军中承认荣宁二公香火情的大有人在。不看僧面看佛面,好歹能有个人情在。”
柳湘莲恍然大悟,十分感激的接过陈珪手中的那叠书信,小心收好。
陈珪继续提点道:“这第二条就是隔岸观火,挑拨离间。”
“老话说得好,做糖不甜做醋酸。你如今奉承皇命赶赴西海水师,满朝上下谁不知道你是为了圣上削藩去的?因此就算你表现出和光同尘的意愿来,不拘是南安郡王,还是西海沿子的那些将军们,都不会认真信你。既是防着你,军中大事大权自然不会让你参与进去。你也用不着费尽心机的打入其中——且不过是白费力气。”
“你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
“操练好西海水师。”不等陈珪说完,柳湘莲信心百倍的接口说道。他刚要继续表忠心表决心,就见陈珪冲着他翻了个白眼,径自说道:“操练个屁。你此去西海沿子是为了跟南安郡王争权。他又不傻,要是能让你顺顺当当的操练成水军,圣人还用得着费尽心力的削藩?”
柳湘莲闻言哑然,只得虚心求教,“还请舅父大人教我。”
陈珪便道:“到了西海沿子。你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公款吃喝。顺便在喝酒的时候奉承跟你喝酒的那个人。怎么好听怎么来,最好吹的他天下第一古今无双。末了再感叹一下他生不逢时,能力与功劳并不相匹配……这当中的度你自己把握。且不要叫人察觉你在刻意挑拨就是了。”
陈珪说完第二条,不等柳湘莲消化,又说道:“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千万记得明哲保身。”
第133章
话说自柳湘莲赴任西海之后,尤三姐儿留在京中,每日或做些针黹女红,或盘算买卖账目,或到陈园交际往来,忙忙碌碌,与从前并无二致。
展眼又是年下。家家户户换门神、洒扫房屋,预备年货,不肖多记。如今只说尤二姐儿怀胎十月,终久生产。且在大年初一这日生下了一个足有五斤六两的大胖小子,喜得梁凤饶差点没把弓箭挂满了房梁檐角,打发家下人到各府上报喜讯的时候,尤老太太闻听此事,少不得也合掌念佛。
陈氏且命人以上等封封赏来报信的梁家下人,又忙着打点东西亲至梁家探望女儿和外孙。
一时到了两家,梁凤饶早早迎出门外,看到岳母并三姐儿,早已笑的合不拢口。口内百般的夸赞自己的儿子如何伶俐可爱,如何像他。
陈氏听着梁凤饶罕见的聒噪,忍不住笑的说道:“你如今有了儿子,自然是好事。也别忘了我闺女才是。”
“万万不会,万万不会。还请岳母放心。二姐儿能给我生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