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荣府长房》第46章


张夫人倒提起另一桩事:“宝玉近来总往你们家里跑?”
贾敏无奈:“说是请教学问,又时常给黛玉捎东西,一年长两年大的,万一传出不好的话——”
“宝玉这孩子,性情绵软了一些,坏心是没有的。”张夫人试探着问,“老太太有意亲上做亲,你和林姑爷是什么章程?”
“嫂子,虽说骨血不倒流,可宝玉要是您的儿子,我管他许多忌讳!二嫂——”贾敏面露嘲讽,“我可听说她还想着薛家的账呢!”
薛家客居荣府三四年,到如今没有搬走的迹象,明摆着王氏姐妹另有所图。
“老太太不能答应。”皇商也是商,宝玉好歹生在公侯门第,只凭他是郑国公堂弟一项,多少簪缨门第的小姐排着队想嫁进来,甭管宝钗何等出类拔萃,拼爹的第一关就过不去。
贾敏忍不住说:“他们家的姑娘竟是可惜了,跟玫姐站在一处半点儿不见逊色。”
“再出挑也叫那样的兄长拖累的没价。”张夫人对薛蟠尤其有成见,“你还不知道,这两年琏儿为着这个妻表弟,不知打了多少支应。”
大舅子小舅子争气是很重要的,现成的例子放着,李贵妃胞弟因贪渎罪名被问罪也是眼前的事儿。皇帝被打脸,发着狠将伪大舅子判了流放,就这样朝里还有许多关于皇帝徇私的非议,真贪上薛蟠这样的大舅哥,以后就甭想消停了。
张夫人与贾敏姑嫂瞧不上薛家,不妨薛家盘算他们的账目。
老一辈的无非为家长里短、子女婚事磨牙,女孩儿们则要活泼许多,听黛玉说起近来研习刺绣,苦于没有极佳的脱俗样品观赏,宝钗忙道:“我那里有一件摆设的苏绣,是早年父亲在时花重金竞来的,因怕保管不善,与玻璃瓷器存一处打金陵搬了来,正可送你学习。”
黛玉笑道:“既是这般珍奇物件,怎好夺姐姐所爱?能亲眼瞧一瞧便是极大的缘分了。”
宝钗遂命跟着服侍的黄莺:“你问妈拿钥匙,将花鱼小屏风取了来。”
探春建议:“万一丫鬟笨手笨脚的摔了也不好,我们何不到宝姐姐房中赏鉴?”
黛玉点点头:“二妹妹说的是。”
宝钗知道薛蟠不在家,又打发莺儿嘱咐好门子赶其回来注意躲避,这才邀着姐妹往梨香院去。
黛玉、贾玫、探春、贾玥看了屏风,俱是称赞不已。
贾玫说道:“这样的东西,我只见瑚大嫂子能绣的出,,记得皇太后千秋时,她曾下大工夫做了一件双面三异绣的屏风,在宫里搏了个满堂彩,到如今还摆在宁寿宫不曾替换。”
黛玉等人都问:“怎么叫双面三异绣?”
贾玫解释:“寻常双面绣,一针绣出的正反图案色彩一般,大嫂子绣出来的屏风,正反两面的图样、针法、色彩都不相同,所以是三异。”
宝钗羡慕不已:“可惜没缘法瞧上一瞧。”
“这有何难?”贾玫笑道,“大嫂子必有私藏的样件,等年后出了月子,咱们讨来就是。”
探春心细,自然明白贾玫曲解了宝钗的意思,低着头没有说话。
说一会儿话,贾玫姐妹看着时辰告辞,薛王氏苦留:“难得你们聚在一处,好歹用了午饭再走。”
贾玫刚要婉拒,屋外传来一声朗笑:“我说找不到你们,敢情都躲宝姐姐这儿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进入瓶颈期-估计大家也是厌倦了。
☆、长男须眉无算计 幼女裙钗可齐家
黛玉笑道:“这个云丫头,还是疯疯癫癫的”
来人正是保龄侯府小姐、贾母重侄女史湘云。
金陵四大家族,一门双公的贾家其实有些名不副实,贾瑚是一等公,贾赦袭侯爵、贾葵秩同伯爵、贾茂为一等子爵,东府的贾珍挂着三品将军,罗列出来蛮有阵仗;史家的侯爵门第却不带半点儿水分,贾母之父是开国十二侯之一的保龄侯,他和发妻只生一双儿女,年长的是湘云祖父、居幼的即为贾母。湘云祖父曾与贾代善携手救驾,故而获准原爵承袭,不意到第三代上更有出息,次子史鼐、三子史鼎都在六年前的京辽会战中立下大功,积病在身的老史侯更是全身甲胄,站死在宫门口外,待得乱定,史鼐袭侯爵,又额赐抓到女真王妃、太子的史鼎为“忠靖侯”,是以史家是真正的一门双侯。
湘云之父原为老史侯长子,可惜自幼体弱,发妻难产身亡后哀毁太过,跟着一病去逝。湘云自幼为叔婶抚育,贾母怜她命苦,也常接到荣府小住,张夫人宽厚,额外给她与贾瑾等齐的份例。
薛王氏更加高兴:“你们姐妹先说话,我亲自盯着她们整治菜蔬。”
湘云极为熟稔地说:“姨妈,我要吃鸡丝粥。”
贾玫四个就是想走也不能了,只好打发丫鬟去给贾瑾传信。
贾萱正好抱着大姐儿在抱厦厅玩儿,贾瑾笑道:“我就不去裹乱了,带她们姐儿俩到东大院蹭顿午饭。”
如果非要找一个颜氏与贾家的共性,大约就是在吃食上的讲究,贾母是荣府的老祖宗,厨房把天下的菜肴写在水牌上转着预备,一个月吃完都不带重样。颜氏养在公主府的厨子,八大菜系齐全不说,单做点心的就有两个师傅。天长日久的过下来,把贾葵姊妹的舌头都养刁了,贾府的小辈也都愿意到东大院蹭饭。
颜氏要节食,拣着入口的菜蔬略动几筷子,看着贾瑾好似几天没吃饭一样大快朵颐不免笑道:“你这个样子被人看到,指不定怀疑太太虐待女儿不给你饭吃。”
“不会。”贾瑾咽下嘴里的糖醋黄河鲤鱼,“我是累的饿的,您不知道,那些个管家奶奶,没有一个教我省心的。”
“现在是姑娘家就叫苦,将来更有受的。”颜氏笑道,“伺候两层婆母,妯娌未必善与,加个刁钻的小姑就更不用消停了,底下奴才——再耍滑头也只敢暗地下绊子。”
贾瑾呛的直咳嗽:“您说我呢?”
“你?”颜氏瞥了贾瑾一眼,“我进门时你都没茂儿大,抱着攒的金银锞子非要跟我换大白兔布偶,不换你还打滚儿——”
贾瑾大囧:“这都哪年的事儿了!”
饭都没吃完,贾玫跟前的丫鬟绣橘气喘吁吁跑了来:“大奶奶、二姑娘,梨香院——梨香院——林姑娘——”
贾瑾忙道:“你喘口气慢慢说,林姑娘怎么了?”
绣橘压着胸口断断续续地说:“薛大爷喝醉酒回来,调戏林姑娘跟前的红鹭姑娘,如今正闹得不可收拾——”
贾瑾赶忙起身:“我去看看。”
“且住”颜氏皱眉,“你个姑娘家,去了又如何?”
贾瑾反应过来:“太太知道了不曾?”
绣橘回道:“司琪姐姐亲去请了。”
“慢慢吃,吃完饭再说。”颜氏心道:芥子不挤不出脓,正好抓着机会下逐客令。
贾瑾踌躇了一下:“嫂子,我还是想去看看,万一红鹭有个好歹,我如何能过意的去?”
颜氏一怔:她压根就没想过红鹭会如何。
“娘——”连贾萱都注意到母亲走神了。
颜氏嘱咐:“哄着你妹妹别乱走,我和你姑姑去看看。”
大小两对姑嫂前后脚到梨香院,张夫人吃了一惊:“你们俩过来做什么?”
一个孕妇一个大姑娘,这种事儿躲都来不及,往上凑个什么劲儿!
颜氏看了贾瑾一眼:“不碍的。”
贾瑾已经十三岁,眨眼就到及笄之年,往后少不了经见类似的事儿,多些历练未尝不是好事。
薛王氏见着张夫人与贾敏本就讪讪地,待颜氏过来更添惧怕,硬着头皮简述经过,又为儿子分辩:“蟠儿灌了两口猫尿,迷着心窍胡作非为,幸好没有铸成大错——”
颜氏打断道:“薛太太,怎么才叫铸成大错?”
薛王氏语塞。
红鹭年纪虽长,性情却有些娇憨,她原被留在贾玫房中,因知道薛王氏留饭,担心黛玉受凉亲自来送衣服,不巧撞着薛蟠,那呆子见红鹭出挑的如此容貌,早已按捺不得,歪歪斜斜就想搂住求欢,红鹭吓了一跳,丢下衣服没头没脑跑出了梨香院,幸而病愈散步的贾瑞经过,这才把薛蟠挡下。
颜氏只一句话:“薛太太,梨香院不是你们薛家的别院。”
“都是这孽障不争气,求——求姑太太宽宥一遭。”薛王氏不傻,红鹭是林家的丫鬟,只有贾敏愿意高抬贵手,这件事才会大事化小。
贾敏可不想重拿轻放:“这是贾家的地方,我为出嫁女,哪有越俎代庖的道理?”
颜氏冷声道:“薛太太,荣国府五代积善,梨香院更是两代国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