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就是这么任性》第46章


六位主子一起开府,这太监的需求量可是不少,每个最少都得要十个左右,那这六个府加起来那就是六十来号太监,这宫里头的太监总共还不到1000个呢。
不过虽然名额很多,但是那帮太监还是挤破了头的去抢名额。
不为别的,只因那外面与宫中相比要安全许多,也自由许多。
他们这在宫里攒了那么些钱,怎么也要到外面去好好消费消费,享受享受,这才不枉自己割了那命根子,遭了这么些年的罪。
所以那帮太监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去讨好苏培盛他们,有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最常见的手段那就是送礼了,基本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用的这招。
不过送礼也又说道,这个送个鼻烟壶,那个送个金戒指,实在摸不清楚领导喜好的就干脆送上几两银子,多少是那么个意思。
而且这送礼的对象那帮太监也纠结,管这事儿的领导可有三个呢,单送哪个也不合适,而且也不保准儿,送两个独漏下另一个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被人知道了只等找骂呢,若是三个都送,有的太监们也没那个经济实力。
总之什么招都被他们使尽了,搞得现在苏培盛他们是疲于应对。
没办法别人送礼他们又不好收,收也要偷偷摸摸的,还担心收多了到时候还要给别人退回去,怕弄混就想着是不是该找张纸记上,记上又担心哪天被人翻出来将这事儿捅到皇上那去,到时候他们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最后福惠见张保他们整天都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给他们支了一招。
抓阄,抓到哪个算哪个。
像他们之前那样收礼,可以说是大肆敛财,刚开始还能瞒得住,过不了几天雍正肯定会知道。
所以福慧就劝他们,与其担惊受怕的拿着钱,还不如趁早退给人家。
反正太监坐到苏培盛张保那个位置的,也不用担心自己会缺银子花了,何必为了那些可能根本花不完的钱,徒惹得一身的麻烦,寿终正寝总好过惶惶不可终日吧。
张保他们听到福惠的提议之后脑子里最先闪过的念头就是:这事儿咋被八阿哥知道了呢?
若是八阿哥都知道了,那皇上肯定也都知道了,这是不是皇上在借八阿哥的口来警告他们啊?
这下可惨了,收的礼全都要退回去了,话说有几样东西他们还挺喜欢的,可不可以花银子买下来呀。
回头苏培盛他们就主动跪倒雍正面前将这事儿交代了,并表示从此以后一定改过自新,从头做人。
雍正一开始心里还挺惊讶,先前他还真不知道这事儿,不过他不动声色,继续听他们阐述他们的罪行。
听到后来,雍正才知道原来都是福惠干的好事,也不知道那小子打哪听来的消息,而且竟然还能让苏培盛这几个老狐狸主动到他这儿来坦承错误,真是个鬼机灵。
其实四爷他这是低估了他自己,高看了福惠。
雍正的形象在底下这帮人的心中,那绝对是杠杠的。
苏培盛他们之所以那么干脆的选择坦白,就是怕雍正一激动把他们的那点家当给抄了。
至于福惠那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是从他的那些个挟密探’那里听到的消息,当时和张保他们说这事儿的时候,其实就是随口一提。
福惠的本意是想提醒一下他们,别让他们做得太过火了,免得到时候雍正把他们都撤了,他这边到时候还要再添新人,怪麻烦的。
即便是后来知道他们到雍正那里去招供的时候,福惠也还以为他们是担心自己会向雍正告密,才去自首的。
福惠是压根儿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这么会脑补。
☆、第50章 跟屁虫
在太监的去留问题雍正决定采取福惠的提议的办法,抓阄决定。
而宫女的选择上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提到宫女出宫这事儿,雍正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宫里有好多宫女虽然是包衣出身,但好多可也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儿,若是让她们跟着那些皇子阿哥到了府里去伺候,那恐怕就有些不妥当了。
之前雍正他没碰见过这事儿,所以也从来没考虑过,如今细想一下,好像以前也没听过哪位大臣到谁府里要过孩子。
叫来管事的嬷嬷一问,那人道明了真相。
原来那些管事的在挑选之前,都会事先将那些官宦世家的宫女剔除在名单之外的,这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了。
这样还差不多,雍正心道。
不过后来雍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还是应该给那些出身官宦世家的宫女一点优待。
于是第二天雍正就颁布了一道谕旨。
其中规定服侍贵人或更高级别妃嫔的宫女,可以选择官宦世家的女儿。
至于像常在、答应之类的品级较低的,只能使唤那些披甲闲散人家的宫女了。
而皇子皇女身边的宫女,那就是不多做计较了。
被派到他们身边服侍那绝对是荣幸,前途是大大的有。
不过特殊情况也是会存在的啦,有可能有一些宫女不愿意到皇子身边去。
就比如这次预定被分到弘历府里的宫人,有一些都是很不情愿去的。
虽然弘历是三个阿哥中惟一一个生母是满人的皇子,在很多人心中他是都挂着隐形太子的标签,而且在他身边,容貌出色的女子很容易发生山鸡变凤凰的事情,出人头地,平步青云也许只用上一个晚上的时间轻松实现。
但是要提高警惕的是,这位阿哥的身边可有一位彪悍的母老虎福晋。
想要虎口夺食没点本事和手段可不行,而且心理素质还一定要过硬,因为没准哪天一不留神,富察氏就会上演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闹‘天宫’。
福惠知道了雍正下的那道圣旨之后,心里是憋不住的乐。
他老爹这算不算是给官二代开后门?
福惠也不知道雍正这事儿办的究竟是对是错,实在是有些复杂。
就像贾元春高氏那样的,在家里估计都是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冷不丁被选到宫里当宫女伺候人,无论被分到哪里,先不说活干得怎么样,心里头肯定是有障碍的。
若是她们上头的主子位分高些还好说,要只是个末流的小答应,若是她们心里能服气才有鬼呢。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瞧你那副德行,也不拿镜子好好照照,一副穷酸样,凭什么来使唤我?
而那些当主子的,就可能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心理行为产生。
一是觉得这位我可得罪不起,总是有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于是就拿宫女当主子供着,自己本末倒置的去服侍对方。
二呢就是你家有权有势了不起啊,典型的羡慕嫉妒恨,完全不拿宫女当人看,将折磨对方当成一种乐趣,寻求心理上的优越感和快感。
这样当奴才的不像奴才,做主子的不像主子,长此以往下去肯定要闹出乱子。
从这一点上看,雍正的这项旨意无可厚非。
不过福惠觉得若真的家世背景好的包衣人家,一年一度的小选完全可以走个过场。
那些将女儿送进宫的官宦世家,九成九都是别有居心的。
另外还有一成,估计不是当初托人办事儿没选对人的,就是极其个别刚正不阿不走后门的。
而且就算他们将闺女送进到了宫里,也不会真的听天由命。
这岗位可是马虎不得,他们肯定会给一些管事的人送点礼塞些钱。
哪会真的被分到犄角旮旯扫落叶啊?
除非是得罪了领导,人家给你穿小鞋,要不然一般情况下几乎不会发生那样的事儿。
所以福惠觉得从这件事儿上来看,雍正还是有点天真了。
另外,若是让福惠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也是有些问题的了。
在现代人们比较常说的一个词儿是什么?
公平。
虽然现代社会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并不能真正做到公平二字,但大家不论干什么事都爱标榜公平。
就像雍正这样为官n代开一个小小的后门,那都是要被群众坚决抵制和唾弃的。
万幸现在古代封建社会,雍正是天下之主,要不然他被一口盐汽水喷死那都是轻的,被人肉出来,挨板砖被砸的头破血流都是极有可能。
福惠觉得这事儿就好比飞机上的空姐服务。
若是头等舱的空姐长得肤白貌美,胸大腿长屁股翘,而经济舱的空姐长得一个个都跟那凤姐差不多,那经济舱的乘客肯定不乐意。
同样的,皇后妃子身边服侍的人可以是大家闺秀,而位分低的小答应就只能使唤那些闲散旗人甚至是乡下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