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就是这么任性》第45章


而平日里富察氏闲着没事都是拿百年人参当萝卜啃得,要是心情好的话,她就会把屋子里的人全都撵出去,然后钻到随身空间里煮上一锅蘑菇汤,实则那里头的配料千年的灵芝和何首乌。
简直不能在奢侈了,酒池肉林都不能与之相较啊!
这要是普通人像她这个吃法,早就七窍窜血,驾鹤西去了。
也就是富察氏那经过灵泉改造后的强健体格才能经受得住。
富察氏补身的效果非常显著,这从去年九九重阳节那日算起,到现在四月初,七个月的肚子就跟现代的健身球差不多大小,样子看上去十分的恐怖。
其实她要是比例协调一些,那还不会那么吓人,可她偏偏只有肚子大,身体的其他的零部件还和没怀孕之前一样的苗条。
她身边的那些宫女啊,每次见她起身都连忙过去搀扶,生怕她重心不稳摔倒了,富察氏若是出了什么岔子,那她们这帮伺候她的宫女可都没什么好果子吃。
☆、第49章 雍正分家
宫里头的事闹得沸沸扬扬,雍正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这本来嘛,弘历弘昼大婚之后,按例都是应该搬出内廷的,至于为何雍正至今还将他们留在皇宫里头,雍正有他自己的想法。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这一是之前雍正手头有点紧,没什么闲钱去建房子,别说弘历他们,就连雍正年纪最小的几个弟弟也都在宫里头住着呢。
这二呢是因为雍正的孩子少,现在还活着的一共就剩弘历弘昼还有福惠他们三了。
若是弘历他们再搬出宫去,这宫里头可就剩福惠一个了,那也未免太过冷清了些,允祁和允祕他们两个到能陪着福惠一段时间,可到底是差了一辈,而且雍正也不乐意福惠和他们走得太近。
所以雍正想了想,觉得反正宫里的地方又大,房子又多,就让他们暂时住下了。
不过如今看来,雍正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似乎是错了。
现在这皇宫倒是不冷清了,可却有点热闹过头了。
那富察氏三天两头就能闹出点事儿出来,说是鸡飞狗跳那都是轻的。
这回更是过火,那富察氏简直是要无法无天了。
半点孝道都不懂,连她亲娘都敢骂。
雍正心里头不由得直犯嘀咕,心道:这富察氏会不会有一天也敢骂道朕的头上?
对于富察氏的印象,雍正以前一直都觉得她稳重识大体,处理事情一向都是井井有条,颇有几分她表姨皇后当年的风范,一样的知书达理,端庄贤惠。
可是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年,富察氏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蛮横粗鄙,更是目无尊长,狂妄无礼。
这样的人绝对不能让她再留在宫里。
而撇开富察氏不提,就说弘历。
可是雍正到现在才发现,他一直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读书好不代表办事能力就好。
自从雍正继位以来,他一直都把弘历留在宫里,每天除了读书学习,就是练习武功,政务上从来都没让他插过手。
因为弘历自小便聪明伶俐,学什么都比别人快,所以雍正对他比较放心。
不过去年冬天的时候,他带着福惠离京,留下弘历他们协助怡亲王处理政务,这就一下子曝露出了问题。
光是纸上谈兵弘历都说不到点上,处理问题时的手段,冲动粗暴而且极其幼稚。
就单拿曾静那个案子来说,要是没有胤祥在旁边看着,弘历直接就会给那曾静处死了事。
到底是没有像从前他们一样在外面历练过,行事太过鲁莽了。
如今看来,再养在宫里,恐怕就要养废了。
该是时候让他们搬到宫外去磨练磨练了。
雍正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翻了翻账本,然后拨出了一大笔银子让内务府修造府邸。
去了盛京一趟,银子淘回来不少。
这一次弘历弘昼允禧允祜连带着过两年要大婚的允祁和允祕,雍正准备让他们一起都搬出宫去。
至于福惠,他肯定还是留在宫里的。
一是年龄还不够,二就是雍正也真是舍不得。
而且平日里雍正看着他和弘历他们几个也没怎么亲近,在盛京的时候,他一个人呆着也挺好,估摸着其他几个分府出去对他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建府这事儿没什么必要遮遮掩掩的,所以很快前朝后宫都知道了这事儿。
立场不同,态度也是不同。
那些老百姓们觉得,皇帝分家那自古有之,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人家皇上的家务事,盖房子又不动国库的银子,和他们有鸡毛关系?
那些当官的现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以这样讲,从雍正登基那天开始,这都有六七年的时间了,他们一直就没摸对过皇上的心思。
不过这些年他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扯那些乱七八糟的,你就能相安无事。要是想升职加薪,只要你不搞贪污*,皇上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坚持个两三年,就能轻轻松松更上一层楼。
而皇宫里的人想法就多了些,这事儿可是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
雍正那四个弟弟是乐的出宫建府的。
说句实在话,平日里雍正那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严肃模样,虽没见过他们的皇帝哥哥冲他们发过火,但是到现在他们都没弄清楚他们的八哥九哥究竟是怎么死的,所以基本上他们没有一个是不怕雍正的。
宫里头规矩多,整天提心吊胆的,干什么事都觉得拘束。分府出去,端的是逍遥自在,生活乐无边。
弘历和弘昼也是在宫里都呆腻了的,对他们而言住在宫里没有多大特殊意义。
而富察氏那些福晋们自然也是举双手赞成的,若是搬到宫外去,起码不用天天去给皇后请安了,而且分府之后,她们就是当家人,府里的人和事都由她们管着,不用再有那么多的顾忌。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她们又可以去出门逛街了,自从嫁进这皇家,她们就是想回家见见父母都不行,要得了皇后的准许,才能在宫里头见上一面,聊上几句。若是搬到宫外住,那就可以随便了,自己是主母,用不着去请示别人了。
至于那帮当额娘的,态度则是有截然不同的两种。
像允祁他的额娘石氏,听了这事儿是乐的合不拢嘴。本来她还以为要等上几年,没想到如今幸福来得这样突然。
石氏之所以那么高兴,是因为允祁若是搬到宫外了,那她这个生母也能一起跟着从这深宫高墙里走出去,这以后可以和儿子住在一个府里头,不用再窝在那宁寿宫,天天都能见着儿子的面,她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啊。
而像弘历弘昼他们的额娘熹妃和裕嫔,她们就开心不起来了,这儿子走了,皇上也不到她们那儿去,这让她们这帮中年妇女们该如何度日?
和她们心情差不多的还有一个人,她便是皇后乌拉那拉氏。
她心里可是清楚当初雍正将弘历他们留在宫里的原因,那时候是雍正亲口跟她讲的。可如今雍正这般安排又是几个意思?
他是厌弃了弘历,还是被富察氏搅得烦了心,抑或只是单纯的一个举动,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含义?
乌拉那拉皇后为这事儿连续失眠了好几天。
别说那帮大臣们稀里糊涂的,就连她这个和雍正从小的结发夫妻,也是很少能摸清楚雍正的心思。
活了大半辈子她唯二能搞清楚看明白的两件事就是,雍正从来没爱过她,以及他的真爱是年妃。
虽然她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就是那样。
即便她现在成为了皇后,成为了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可是在她夫君雍正的心里,她的地位永远也比不上那个已经死了好几年的年氏。
乌拉那拉皇后自个儿琢磨了好几天,想的头都大了,还是没搞懂。
她觉得如果这世间真的有一个人能摸清雍正的心思,那就只能是那个苏培盛了。
被乌拉那拉氏点名夸奖的苏培盛其实也搞不明白,再说那圣意哪容得他妄加揣测啊。
雍正让他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得了,想那么多也没用不是?
又不给加工钱!管他屁事!
他现在也是忙得很,皇上主子倒是轻松,翻了翻账本划拉两下算盘就把这事儿给定了,可却苦了他们这些底下的办事儿的人。
这几天啊,他和张保陈福几个把这宫里头的那帮太监扒拉个遍。
宫女的事儿不归他们管,可太监们的去留却得要他们去敲定。
六位主子一起开府,这太监的需求量可是不少,每个最少都得要十个左右,那这六个府加起来那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