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王爷掌中宝》第46章


玫瑰色的帐幔里春色旖旎,兰若雪头靠在赵嘉熙坚实的胸口上,百无聊赖地拨弄绕指垂在他胸前的墨发,赵嘉熙握着她的手,轻声说道:“御书房内,父皇告诉我,他要封平王为太子。”
“父皇是为了给你一个心理准备?”
兰若雪心不在焉地问道,这会儿反而没有先前求知的欲望了。
赵嘉熙轻轻摇摇头,语出惊人:“他要平王作挡箭牌。”
兰若雪心里一沉,果然历来太子的位置都是烫手山芋,人人觊觎,谁当谁倒霉。心里虽然这么想,但还是忍不住问道:“此话怎讲?”
“本来同南凉国这一战,父皇的把握就不大,燕城之行,我才知道,原来父皇的大部分兵权落在了苏将军手里,父皇其实快被架空了。”
情况比他们之前想象的更糟糕。
“父皇要去请的那位战神将军一直隐居不肯出山,而同南凉国一战势不可免,把平王拉过去做挡箭牌是最好不过了。”
苏将军是宁王的舅舅,如果苏大将军要拥宁王为太子甚至助他登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皇上立平王为太子,目的就是让以皇后派为首的长孙丞相和苏贵妃派为首的苏将军相互制约,抗衡,从而削弱这两派的势力。
“我猜测宁王之所以没有在江南动手暗害平王,是因为那晚在玉香楼我们抓走了左使翼,他担心他的计划泄露,所以才没有动手,并且还让他立了这次战功,这次皇上派平王出征,估计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熙郎,父皇是不是变相地在保护你?”
兰若雪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从赵嘉熙的谈话来看,可能是这样的。
赵嘉熙没有回答,估计就是默认了。
二人又嬉闹了一会儿,终于沉沉睡去,这是二人自圆房以来最畅快,最惬意的一次。
边境战事紧迫,平王在回京后的第二天就领兵去了觐州。
半个月后,赵嘉熙接到皇上的口谕要他即刻进宫到御书房,赵嘉熙见到皇上后才知道平王在边境之战节节败退,已经失守了两座城池。
“父皇,国家之难,匹夫有责,儿臣愿意前往觐州做战。”
为国捐躯,责无旁贷!
皇上看着他沉思了片刻,最后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这事不急,父皇自有其他人选,今天父皇让你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秘密。” 皇上说完后,转身走到挂在墙上的一副山水画前,他用手按在画轴的左侧,只听轰轰几声,画卷缓缓升起,露出一个密道。
“狡兔三窟,身为帝王不得准备退路,这就是退路。”
皇上指着地道对赵嘉熙说道。
“父皇,你这是。。。。。。”
赵嘉熙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跪在地上,不住叩头,嘴里呜咽道。
“熙儿,这么多皇子中,父皇最是看好你,无奈父皇自身难保,只能暗地里护着你,有朝一日父皇无能为力的时候,就要靠你自己了,这条密道,是父皇留给你最后的一道符。”
皇上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哀怨,不舍,和无奈。
作者有话要说:
平王还未举行太子册封仪式,所以还是只能以王爷称呼。
第43章 重新洗牌
边境战事吃紧, 皇上决定亲自前往觐州指挥作战,皇上临阵,必能极大鼓舞士兵的锐气, 一击退敌。皇上临行前, 赐封晋王赵嘉熙为亲王, 与御林军统领原辰一起共同分掌宫中的御林军;永乐王赵承任驻京大将, 在皇上作战期间负责皇城的安全,以防有人作乱;平王赵一白升任中书令, 协助丞相长孙清秋掌管朝中百官处理日常朝政;广陵王则协助监管大理寺。
与其说皇上出兵征战不如说他煞费苦心安排,实则是制约各方势力,借机削弱苏将军和长孙清秋的势力。
底牌,即将重洗。
因为赵嘉熙赐封成了亲王又要兼管宫中的禁卫军,所以兰若雪和赵嘉熙搬到宫里居住, 待皇上和准太子归来时再搬回原处。
兜兜转转又住在宫里,兰若雪照看庄妃的时间就多了起来, 琉璃殿也时不时地见到她和几个嫔妃陪太后打马吊,日子过的轻松而惬意。
这天下午,太后打马吊赢了不少筹码甚为开心,便留了兰若雪和其他几个妃嫔在琉璃殿吃晚膳, 太后一高兴就命人取来她珍藏已久的百花蜜酒, 百花精华酝酿的酒芳香扑鼻,只是让人闻一闻就荡然心醉,兰若雪喝了几口觉得甜美如冰饮,便不觉多喝了两杯。从琉璃殿走出来时, 她感到头有些昏沉沉, 便决定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再回到宫中的新家,长霞宫。
长霞宫离这里说远不远, 说近不近,若是走过去,至少也得三十分钟的路程。碰巧前面有一座假山,假山里有两个隔离的石洞,兰若雪想了想,宫里的太监和宫娥比较多,这些曲径通幽适合约会的地方最好还是不要去,于是便在假山旁的一棵松柏树下席地而坐,身子放松地靠在树干上,眼皮如灌铅,渐渐睡去。
远远地,传来一阵叱喝声和盔甲相碰发出的金属声,将沉睡中的兰若雪惊醒了,她揉了揉朦胧睡眼,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一个人影从外以极快的速度奔跑过来,然后就钻进山洞里。
御林军腰悬长剑,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小跑从假山前经过,那阵势似乎在搜寻人。兰若雪不由得将自己的身子往树背后靠了靠,以便自己能隐藏得更深些,等那些御林军走过后,那人影猫着腰身从假山洞里走出来,探头左右四顾确定没有人后,很快没入黑夜之中。
兰若雪摇了摇头,打算回长霞宫,经过假山时,又忍不住好奇,于是就向那人影钻过的山洞走去。山洞里除了有供人休息的石桌石椅,居然有一盏铜烛亮着。只见那石桌上放着一个正方形的包裹,兰若雪好奇地将那包裹掂了掂,居然十分沉重。
看样子,这个包裹是刚才那人放进来的。或许那人为了躲避御林军的搜查,将这物品暂放在此吧,莫不成这人是小偷?
兰若雪缓缓解开包在外面的黑布,便露出一个正方形的沉香木盒,木盒上面描金画龙,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看上去极为普通,可是当兰若雪打开木盒时,却把她吓得愣在一旁,盒子里装着的赫然是雕着龙头的汉白玉玺。
皇上若是没有了玉玺,就等同于皇位虚设!
她急忙将盒子合上,又将黑布将它包裹好,赵嘉熙现在分管御林军,如果丢了玉玺,那可要落个玩忽职守的罪名。有一个难题摆在她面前,如果她公然拿着着玉玺走出去,只怕要被人当作偷玉玺的贼,这罪名可大着了,弄不好还要连累赵嘉熙。如果不拿,那么就有其他的人来拿,更加不妥。
假山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电光火石间兰若雪想也不想抱着玉玺就朝洞外拼命跑出去,将那玉玺快速地丢进树林旁边废弃的一口水井里,然后自己则躲在树林里最密的树间。
她侧耳倾听,只听那脚步声快速闪进洞口,不一会儿,那脚步声又急匆匆地离开后,兰若雪那砰砰直跳的心才开始静下来,她长舒一口气,决定先回长霞殿告诉赵嘉熙这件事然后再做打算。
果然一路上,御林军严审路上行走的宫女太监,就算兰若雪有长霞殿的腰牌,也要搜查全身。
赵嘉熙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长霞殿,从他的口中得知,放在皇上御书房的玉玺失窃了,玉玺失窃是大事,此事不能声张,所以他和御林军统领原辰昨晚一夜未宿,连夜审查值班御书房的宫女和太监,一夜无果。
果然是有人偷玉玺,她于是便将昨晚的事告诉了赵嘉熙,赵嘉熙激动得抱着她亲了几口又转了几圈,正打算去枯井取玉玺时,他又停了下来。
偷玉玺的人没有得成只怕还会想办法再偷,他于是计上心来。一方面他派影卫暗中守在枯井旁保护玉玺,另一方面他放出风声出去,说失踪的玉玺已经找到,并且将昨夜值班的宫女太监全部放了。
天高月黑的晚上,赵嘉熙潜入枯井里将玉玺拿了上来,并且秘密将它放在了太后那里。
皇上是太后的亲儿子,放在太后身边,最稳妥不过。
赵嘉熙派人暗中秘密监视御书房的动静,一连好几天晚上过去了,御书房平静如常并无异样,兰若雪与赵嘉熙一合计,偷玉玺的人只怕要找合适的时机才下手,不如制造一个时机,然后再趁机收网。
最近太后因为皇上亲临战场指挥打仗迟迟未能传来消息,火气攻心而病倒了,太后的病情日益加重,宫中的御医使边了各种方法也束手无策。
宫中掌管天象的神官掐指一算,说太后紫薇星的光开始变弱,需要用掌管天下的大印做法增强紫薇光的力量,太后方能康复。
赵嘉熙作为亲王,得到太后和皇后的许诺后,命神官请去玉印在宫中的佛堂做法,直到皇上凯旋归来物归原主。
说来也怪,自从太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