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王爷掌中宝》第45章


赵承急得焦头烂额。
一时间三人语塞,无不为当前的形势堪忧。
出乎意料的是,两天后江南传来消息,说平王除寇乱平江北大获全胜,现在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皇上十分高兴,邀请朝中大臣和四位皇子在宫中举办庆功晚宴,为平王的凯旋归来接风洗尘。
赵嘉熙和兰若雪进宫后,兰若雪先去青阳殿看望庄妃,庄妃的病情比以前更重了,整日卧病在床,一幅死气沉沉的模样,见了兰若雪后勉强能坐起来,庄妃看了她一眼就对旁边站着的一个宫女吩咐道:“桃红,去给若雪泡一杯茶,记得加些红枣和枸杞。“ 然后又对兰若雪关切地说道:“你最近气色不好,多吃些红枣和枸杞可以生血补气。”
“多谢母妃关心,母妃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兰若雪回敬道,十分体贴地将庄妃放在锦被上的手掖进被窝。
桃红应诺道,一拐一瘸地拿了一个软凳放在兰若雪面前,兰若雪注意到这个桃红正是苏贵妃宫里招认的那个宫女。
“桃红因为诺儿的事开罪了苏贵妃,母妃见她为人诚实,便央求皇上将她要到青阳殿来当差,如不然,只怕会遭到苏贵妃的暗害。”
庄妃淡淡地说道,桃红朝她们行了行礼后就退下了。兰若雪知道桃红就是庄妃安插在苏贵妃身边的人,既然她身份暴露了,自然要保她。
兰若雪看了一眼桃红的背影叹了一口气“也难为她有这样无畏的勇气,她留在母妃身边,想必母妃应该会放心。”
庄妃看着兰若雪目光深沉,她点头道:“母妃身子病弱,的确是要有一个忠心可使唤的奴婢。” 停顿一下后又继续问道:“听说皇上在棠海台设宴为平王接风?”
“是的,听说平王平了江南一带的寇乱,只怕这会儿已经回到京城了。”
“对了,怎么没见熙儿到青阳殿来?”
庄妃问道。
“我们刚进宫时,父皇就召他去了御书房。”
庄妃看了看屋里的沙漏,对兰若雪说道:“时辰不早了,你去棠海台吧。”
兰若雪喝了一口桃红上的红枣茶后就向庄妃告辞,在去棠海台的路上,正巧碰见平王妃摇摆着腰肢,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压过来。
“恭喜王嫂,听说平王殿下打了胜仗,真是喜事一桩啊,父皇肯定会论功行赏平王殿下。”
兰若雪落落大方地招呼道。
平王妃经过兰若雪身旁时停下了脚步,她甩了甩头,不屑地说道:“多谢弟妹关心。”
兰若雪没走两步就停下来问道:“去棠海台不是朝这个方向吗,王嫂怎么去相反的地方?”
平王妃冷笑着并没有说话,她旁边的婢女替她回答道:“王妃是去凤阳殿看皇后娘娘。”
第42章 宫宴
残阳似血冷清而孤单地挂在西边, 天际上,一只苍鹰振翅高飞向着夕阳飞去,很快就晕染在红色的霞光中, 苍鹰越飞越远最后没入视线之外, 犹如金乌坠落。
一条宽大的红色织锦锻从广场铺至棠海台的台阶下, 宫中的御林军银甲盔帽手持矛盾肃穆萧整地立在两边, 朝中大臣立在玉石阶梯两侧,中间浮雕着盘龙图案的丹樨上则是皇室贵族。
礼节比上次迎接南凉国太子还隆重, 不过是平了寇乱,不至于隆重至此吧,兰若雪暗想道。
她抬眼望去,只见几位皇子和王妃面朝大殿站在丹樨上,赵嘉熙时不时地转过身朝下望去, 估计是在等她。兰若雪见状心头一热急忙加快步伐步入丹樨之内立在赵嘉熙身旁。赵嘉熙见兰若雪到来了,微笑着朝她点点头, 将她的手握在掌心中紧紧扣住。
雉尾宫扇前,皇上头戴冠冕,一身黑色衮服,在左右宫人的簇拥下从棠海台的左侧步入殿中, 待皇上坐于高堂后, 众人才依位次高低徐徐入殿,按位就座。
不一会儿,殿外的礼仪太监细声高呼:“平王殿下到。” 尾音绵绵拉长,似乎像在唱歌。
平王精神抖擞大步进入殿内, 因为行军匆忙, 身上的黑色铠甲还未来得及脱去,见了皇上后便跪立伏地:“儿臣叩见父皇。”
“平身, 赐座。”
皇上面露微笑。
精致的菜肴和美酒很快上齐,皇上举起酒杯开口致词:“平王平息江南的寇乱有功,朕很是欣慰,如果朕的皇子都如平王一样为国为民,东阳国必将雄霸天下。”
酒过三巡,殿下的大臣皇室中人便各自敬酒聊天,兰若雪觉得腹中饱胀便随便吃了几片水果,余光间不经意瞟向堂上,她见皇后朝皇上微微颔首,于是皇上颇为哀切地说道:“自先太子薨后,太子之位一直悬位于此,太子是国君储位,也是东阳国的国本,平王文武双全并且贤明,又是皇后所出的嫡长子,所以朕决定预立平王为太子,不知各位卿有何异议?”
皇上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哗然,朝中大臣于是纷纷交耳议论,有人立刻站出来拥护道:“平王有战绩又是皇后所出,这是顺应天下百姓的意愿,老臣同意拥立平王为太子。”这时,又有陆续的大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无一不是对皇上的提议表示支持的。兰若雪暗自瞟了一眼宁王,只见他神色自若,把玩酒杯自顾喝酒,并没有其他的表情,波澜不惊。
兰若雪见皇后面带微笑,对底下老臣的呼应甚感满意,心中某个弦动了动,莫不是这些大臣是皇后一派的?
抬眸扫了一圈在座的大臣,最后落在赵嘉熙身上,只见他显得神色凝重,他眉头紧锁,似乎心事重重,太子之位的尘埃终于落定,晋王府估计也可以消停几天了。
兰若雪遥望着皇上,看不出他五彩丝线垂珠冕旒下的表情,但是她感到皇上说话语气的冰冷和漠然,没有半分喜悦之感。
至于赵承,则端着酒杯凝神静听,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以前众人皆以为赵嘉熙最有希望封太子,现在太子之位预定,兰若雪心里反而踏实和平静了,这个烫手山芋终于甩了出去。
皇上见堂下大臣都表示支持没有异议,于是话锋一转说道:“平王既预立为太子就应该有更多的战绩让天下百姓信服拥戴,南凉国因为静安公主挑起事端,为了平息这场战争,朕决定由平王亲自出征挂帅出征,一则鼓舞士气,二则也是让南凉国知难而退保得东阳江山平定。”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安静如鸡的宁王终于舍得放下手中的杯子,起身朝皇上鞠了鞠躬。
“直说无妨。”
皇上抬起右臂允许道。
“儿臣以为五弟更适合册封为太子,五弟文韬武略为人贤明,儿臣一直以五弟为楷模,还请父皇三思。”
宁王不疾不徐地说道,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
兰若雪未曾想到宁王居然推赵嘉熙为太子,他会这么好心?那晚他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要君临天下,这会儿又装作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他果真是一个有千万副面孔的人。
皇上的身体明显地征了征,然后调整坐姿说道:“预立太子这件事已经通过皇后和大臣,暂且定了。”
宁王继续道:“此前父皇带着五弟去燕城巡视,说明在父皇的心中五弟才是太子人选,更何况自古以来,皇上外出巡视都是由太子陪同,这又该何解释?”
“这。。。。。。”
皇上一时语塞,旁边的皇后沉声道:”皇上此前的确是中意五皇子,自从上次平王自告奋勇去江南平寇乱后,你父皇就改变了主意,认为平王更适合太子之位,更何况堂下大臣都拥护皇上的决定,四皇子就不必再为太子之事争来争去了。”
宁王唇边勾起一抹笑意,他朝皇后鞠了鞠躬后一甩袍角坐下。
没了宁王挑刺,大殿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觥筹交错,红衣翠袖,衣香鬓影。
赵嘉熙拉了拉兰若雪的衣袖,嘴角微微颌动,目光移向大殿门外,兰若雪心领神会,向皇后托词说不胜酒力,准备回王府歇息。
得到皇后的允许后,赵嘉熙自然也有了借口回晋王府,二人出了皇宫,早有马车备在城外。
一回到晋王府,兰若雪便迫不及待地问赵嘉熙,皇上将他召到御书房都说了什么。
赵嘉熙眼眸转了转,唇畔微微勾起,指着左脸颊:“亲我一口,我就告诉你。”
为了解心中的疑惑,兰若雪在他脸颊上香了一口。
“还有这边。”
赵嘉熙嬉笑着又将右脸颊凑了过来,无视兰若雪的白眼仁。
这一回,兰若雪勾着他的脖子亲遍了整张脸,然后就捂着嘴吃吃笑起来。赵嘉熙懵懂地朝脸上摸去,只见指尖上全是红色的唇膏,兰若雪将他的脸变成了花脸。
“我也有礼物送给你。”
赵嘉熙眸子变得很亮,一把将她揽腰抱起走向屋里的床榻上。
玫瑰色的帐幔里春色旖旎,兰若雪头靠在赵嘉熙坚实的胸口上,百无聊赖地拨弄绕指垂在他胸前的墨发,赵嘉熙握着她的手,轻声说道:“御书房内,父皇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