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娇娘》第98章


听到孙女提到二儿子,沈婆子一口气憋在喉咙口,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气呼呼的吼了一声:“村里就她男人去打仗了?个个都跟她似得,别过日子!”吼完怒气冲冲的朝家去了。
春文委屈的低着头抹眼泪,沈华瞧着叹了口气,遇上这样的娘孩子也跟着遭罪,她走到春文跟前,轻声细语的说:“春文姐,这事不怪阿奶生气,二婶心里再有怨气,也不能撒在小弟弟身上,他那么小 ,他懂什么?你该劝劝二婶,二叔在与不在,我们都得好好过日子。二叔虽然走了,心里肯定惦念你们,希望你们在家吃好喝好,不然他在外面拼死拼活的是为谁啊?”
春文的声音透着深深的迷茫和无助,“我也不知道我娘咋了,以前娘虽然打我和大武,可和现在不一样,我娘是不是病了?”
要真病了就坏了,沈华只希望何氏能自己调节过来,她和春溪一人一边牵着春文回家。春溪觉得春文怪可怜的,提议道:“要不你这两天就住咱家吧,跟我和花儿睡。”
春文点点头,她也不想回去。
沈华觉得不妥,她虽然不懂忧郁症是怎么回事,但如果大家都远着何氏,应该会加重她的病情,她想了想说:“春文姐,你晚上来和我们睡,白日里还是去陪陪二婶吧,她如果真病了,却没人陪她,会更伤心难过。”
春文想想也是这个理,“那晚上我也不和你们睡了,我每日上你们家吃饭,行不?”
何氏坐月子,春文都是就近在陈氏或者小陈氏那里吃,但她一个孩子对着两个大人,一点意思都没有,之前她就想来春溪家,可她娘不让。
就这样,何氏的小儿子就由王氏先养着了,一开始只敢给他喝稀米汤,好在他争气,没吐没拉,慢慢的煮了浓的喂他,他也适应了。可米汤再养人,还是抵不上母乳,小小的婴儿快一个月了,都没见长肉,个头瞧着也没长多少。
王氏心里急的慌,和沈婆子商量着弄头母羊回来,沈婆子手里是还有几两银子,可让她买羊,是坚决舍不得的,“咱又不是富贵人家,喝啥羊奶,谁家奶水不够的时候不是喝米汤!”说着对何氏又恨上了,咬牙切齿的说,“我就没见过这么狠心的娘,实在不行,你抱着,咱找她去,就是绑着她,我也得让我孙子喝上奶!”
王氏手里也没多余的钱,这个月因为帮着带孩子,她根本没时间绣花。婆婆对何氏话说得狠,孩子扔给她就不问了,奶娃子白天夜里一堆事,要不是两个闺女白天帮着换换手,她也有些吃不消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幼儿园搞3,8妇女节活动。。。。累死我了。。。
我要去吃点好的补一补。。。
第91章 
何氏满月后, 莫名其妙又好了,主动要求奶孩子,沈婆子没给她好脸色看, 阴阳怪气的刺刮她:“都说三月天, 小孩脸, 我瞧着你比那三月天变的还快。”
何氏也不恼, 该干啥干啥,只是天天不做饭, 抱着孩子领着春文上前头吃饭去。她的理由很充分,她要奶娃子,没空做饭,还说她娘三个的口粮让沈婆子在这一季的粮食里扣。
按乡下的习俗,满月后是回娘家搬月子的, 沈婆子瞧何氏没提,亲家也没派人来接, 心下觉得奇怪的同时倒也没拿这事刺刮何氏,只和沈老头嘀咕,是不是亲家出啥事了?
家里好不容易安生下来,沈老头不愿惹事, 但想想二儿子, 叹着气说:“回头谁去刘家屯,帮着打听打听。”
沈婆子应了,凡事让着何氏,日子过起来也快。
沈华闹不明白何氏得没得忧郁症, 只是这一个月小宝宝在她家住着, 白日抱,夜里陪的, 一家子都对他有了感情。只要何氏好好奶孩子,她不做饭就不做饭吧,王氏也不与她计较。
进了十月,小陈氏就进入待产期了,沈婆子早早的就把东西备下,秦嬷嬷那头也提前打了招呼。小陈氏的娘不放心,还来看了一回,瞧见闺女和姑爷过的和顺,婆婆待她也还和善,这才真正放下心来,觉得当初坚持这门亲事的决定是对的。
小陈氏虽然是头胎,但她人壮盆骨大,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顺利的产下一个七斤多重的男婴。因为是足月的娃娃,小陈氏怀着的时候又能吃能睡,小婴儿瞧着快和何氏两个月的儿子一般大。
何氏心里又不舒坦了,阴阳怪气的说:“有丈夫在就是不一样,心宽体阔,娃随娘,长得也好。”说着抱着孩子出去。
因为孩子的爹不在,所以这个孩子到现在都没取名,一直就小娃子小娃子的叫。说到这个何氏又是一肚子怨气,小陈氏的孩子老早就起好了名,沈老四特特的去镇上送了一份礼请先生取的。
叫沈春晖,说是孩子虽然是在秋天出生,但排行有个春字,就如春日的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何氏不屑,她的娃还是八月十五生的呢!
晚饭的时候,她一边吃饭一边逗着孩子,“娃,你瞧你弟弟都有名了,你叫个啥呢,叫你牛娃子?要不,铁蛋?”
两个月的孩子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睁着眼睛呆愣愣的四处张望,也不知道能不能看见东西。何氏见没人接她的话茬,用筷子沾了汤汁喂孩子,“多吃点,吃的胖胖的,别长不过弟弟,被人笑话。”
沈婆子拍下筷子,起身从何氏怀里抱过孩子,“他才多大点,你就给他吃有滋味的,回头不肯喝奶,你就哭去吧。”
沈成梅笑着说:“二嫂性子好,跟个孩子似得。”
沈老头瞅了一眼小孙子,说道:“老二家的是该取个名了,老四家的叫春晖,他当哥哥的,就叫春日吧。”
别说何氏不满意,沈华都差点喷饭。
不是说沈老头也识字,瞧瞧家里几个孩子的名字,山啊水啊文啊武啊的。
何氏砸吧了两下嘴巴,吊着眼睛说:“爹起的名是不错,不过娃是中秋节生的,我想要个应景的名儿。”
这个沈老头就为难了,他在桌子上扫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定在沈华身上,家里除了他,就小孙女识字了。
沈华躲不过去,只好提议道:“二婶觉得明字如何,日月为明。”她观察着何氏的神情,顿了顿又说,“或者昭字,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何氏在心里品了品,觉着两个字都不错,明字顺口一些,昭字文气一些,反正都比公爹取的名字好听。她看向沈老头,卖好道:“爹说吧,爹觉着哪个好就哪个。”
沈老头也觉得这两个字不错,小孙子生的瘦弱,想想说:“就叫春明吧,意头好。”
沈婆子欢喜的逗着怀子的孩子,“大明大明,咱有名字啦。”
……
乡下洗三就是把蛋红了色,去亲家报喜,周围亲近的送几个,重视的人家再请接生嬷嬷来添个盆就完事了。
因为是沈老四的第一个孩子,他就想办的热闹些,小陈氏指了指隔壁,“算了,三嫂这些日子脸色都不好看,咱别给她添堵了,再说,二嫂家春明洗三也没大办,咱也别添事了。”
沈老四有些恼,他给自己的娃洗三,还得瞧别人的脸色。
小陈氏见和他好好说理没用,沉下脸凶道:“不办!钱攒着给娃拜先生!”
沈老四撇着嘴,心里想着还没满月的娃,想那么远做啥,但嘴上不敢辩驳,捏了鼻子去看孩子,越看越欢喜,“我家晖儿长得可真俊呢。”
小陈氏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噗嗤笑了,“长得跟个小老头似得,哪俊了!”说着也凑到小婴儿脸上香了一口,觉得孩子的脸有些凉,对沈老四说,“你趁着天好,多砍些柴回来,再把我那套旧袄子的棉翻出来,我再做一套小袄子。”
沈老四见她坐月子还想动针线,忍不住说她:“等出了月子也不迟,你瞧瞧那位,月子里连孩子都不奶了,就你是亲娘!”
小陈氏踢了他一脚,想到何氏的行为也有些不明白,“你说二嫂她为啥那样啊?”
沈老四捧起小婴儿的小手左捏捏,右捏捏,爱不释手,他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讨厌,自己家的怎么就这么讨喜呢。
小陈氏见问了半天也没个回应,又推了他一把,沈老四这才说:“能为啥,卖娇呗,你瞧她月子里发作一回,现在全家把她当菩萨供着。”
小陈氏一阵唏嘘:“不能够吧。”
沈老四提起何氏就没个好声气,他哼哼着说,“咋不能够,我娘能不管亲孙子,看着她把孩子饿死?再说,还有大嫂呢,她是拿稳了我娘和大嫂的性子,要我,才不惯着她!我知道她打啥主意,不就是想好好做个月子,二哥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不能回来,这就是她最后一个孩子,她不得把之前拉下的月子病调好了啊。”
这个论调最终也没得到证实,只是每每小陈氏看向沈春明的目光都透着同情,得多倒霉啊,这辈子才投在何氏的肚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