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第147章


畏寒,总觉得自己是阳气不足,还好燕京城这太阳比榕州的要亮堂一些。
沐淳这时候也起了,同样没睡好,还有三日,她就将正正经经去做他人妇了。小男人,嗯,相貌俊美文采斐然,性子勉勉强强也相合,她心里还是算满意的,想来婚后生活应该不错。这份感情好像是平淡了一点,可是炽烈又如何,倒头来都要回归到平淡上去。童话故事里都是以王子和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来结尾,岂不知接下来就是柴米油盐生活的开始。
如果只是关注柴米油盐沐淳倒要叹一声姥爷姥姥在天有灵了,怕不是那么简单,有个走士途的相公注定少不了牵扯各方势力。然而相公是不走士途的呢,好像也不好。总之,还是乐观些吧。
沐日沐淳没睡好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沐二郎,今日上巳节 ,是道士口中他命运的转折点,说好了要在家好好陪着他的。
听说天没亮爹就已经陪着娘用过饭了,沐淳吃了一碗张婆熬的肉糜粥并两个小笼包就去找他。打开隔扇门,唤了一声:“爹爹?”
沐二郎此时处于半醒半睡之间,眼睛闭着,眼皮却不停闪动,这种状态是最消耗心神的,梦魇便是在这种状态下发生。听到女儿似远似近的声音,他骤地睁开眼,视眼还有些模糊。
“春儿!”
“嗯?”沐淳疑惑,怎么突然唤她春儿了?
沐二郎揉了揉眼,完全清醒后唤她过来坐下,把身上的毯子给她搭上。自嘲道:“爹爹还以为见着了五岁时的淳儿呢。”语气怅然:“那时你丁点小一个,还没爹腿高,不知不觉就要嫁人了,爹也老了。初六你一出嫁,爹爹也该蓄须了,日子真是不经熬。”
“那爹是不是就等着享福了?哪那么容易,秋儿没嫁,冬才还没娶娘子呢,你有的是忙。肩上担子一点也没松,可别想得太美了。”
“哈,你这孩子,爹爹想什么你都知道。”
沐淳走过来抓住爹的手,感觉触摸到的皮肤已不再紧实,挤出笑:“爹,您以前手心里虽有茧子,手背可是很白皙的,现在竟是有皱了,唉,爹爹果真成了老皮糙汉。”
沐二郎顺着话头道:“可不是,要不了几年你家禾郎也是这样,你的脸上也要起皱子。”
没谁愿脸上长皱,更何况是女人,沐淳心里一堵,就知道嘴皮子没她爹厉害,何苦要惹他来哉。在碧水的时候,有一回坐牛车去乡下,她打趣要照顾三个女人的爹爹是身在花丛中,当即就被他怼:要不你来做沐二郎,你来享受?她当时真换位思考了一瞬,做沐二郎不轻松,不说别的,仅是想到要光着膀子去码头下力,顶着烈日上街卖头花,她就知道自己吃不下那份苦。
“爹爹我认输不贫了,人家都说我牙尖嘴利都是习的您。当年在碧水衙门,您可是把魏氏钱氏两个骂得还不了口,更是把那成日病歪歪的钱氏骂得抬了回去。”
“哈哈哈哈……”沐二郎开怀大笑,“上回我去碧水遇着魏氏,她见到我,刻意绕了路走,平常也不敢上你大姑和大舅门前挑事儿。对了……”
沐二郎收起笑:“有件事我本是不想说的,不干咱家的事,免得听了心烦。”
“何事?”沐淳又凑近了些,仿佛回到了梧桐巷宅子的闺房里跟爹在灯下谈心。
“顾海被押回碧水了。”
“顾海?”沐淳一时没想起顾海是谁。
沐二郎提醒:“就是你二舅的长子顾海呀,呵,你二舅并没认他这个儿子,另娶的娘子也不是吃素的,顾二郎多半是伤透了心吧,蠢人也有醒悟的时候。”
沐淳浑身一震:“回来了?他不是跟他娘付氏在一起吗,他娘呢?”
沐二郎左脸微一抽搐,神色刹时变得狠戾:“付氏被杀了,杀她的就是那个罗记商行的小管事。”又道:“我去见了顾海。”解释一句:“不是为别的,他卷跑的五百两银可是我垫付的,顺便嘛……”
沐淳知道,他顺便是想知道那犯贱的母子俩后来怎样了,毕竟道士说过他的死劫犯在妻身上,除了顾杏娘,付氏是他睡过的唯二女人,或许他也想知道付氏到底是不是个克夫的祸害。
沐淳压住汹涌的情绪,听他慢慢讲。沐二郎讲得很粗浅,但驾不住社会经验丰富的沐淳会脑补……
当日顾海抱上官府补发给顾万德的抚恤银子跑去了付家村,得知他娘没回去,就猜他娘还在县里。以前付氏爱赶集,时常往一间小客栈跑,顾海想也没想就找去了,果然寻着了付氏。
那小客栈是罗记商行在碧水的落脚点,后面的事情顺理成章,付氏看见儿子怀里的银子双眼发直。她恨死顾二郎,怎会把银子还回去等着被他休,休了这些银子跟她就完全没了关系,纵是知道这银子拿不得,她也顾不了那么多。银子谁不爱,儿子抱银子来本就是要给她的。五百两银子完全够三人远走高飞,当即打定了主意。
那小管事有儿有女,都是娶了儿媳的人了,年纪比付氏大了足足八岁。长年跟东家在外跑商,没个女人心里痒,他手里虽闲钱不多,睡付氏这般女人的闲钱还是够的。平常,他睡过也就算了,只是付氏那两陀肉实在难得,身子软呼,又比他往常找的姘头会打扮,压着压着真有压的是个小姑娘的错觉,所以一年下来都没丢开手。
饶是这样,他仍从未生过让付氏合离了纳进房永旧占有的念头。付氏哭着来找他,求他收留,还求他弄死她相公,他只是听着,压根没当回事,嘴里心儿肉儿的唤着,抱着付氏就要交媾,只顾下大力揉弄付氏,教她话都说不囫囵。付氏哪有心思,看见他满口的黄牙和黑不溜秋的脸就烦,她卖的是银子,又不是这个人。奈何又没了退路,唯有先让他满足了才行。
儿子顾海找来之时,正是二人吃饱喝足的时候。小管事吃了口茶,抹了把汗,听闻付氏问他“敢不敢带我母子俩走”,他心里稍一合计便同意了。五百两银子啊,这辈子都赚不了。付氏要他保证,他拍着胸口发下毒誓,两个贼眼珠子闪闪发亮。
三人还没出康西,就看见了缉拿令,惊得本如同丧家之犬的三人又成了惊弓之鸟,战战兢兢昼伏夜出,又是毁痣又是易容。小管事商行的活计是做不了了,领着二人一路逃一路奔跑到西北,躲到肃州下面一个名叫琼花县的某个小村子里,花钱买通里正办下户籍过了几年。这个村子非常闭塞,时常还有胡人来犯,好在西北大军一直能震慑住,尚算安生。
付氏原就看不上这又老丑的小管事,日子一安生,就又犯了老毛病。有胡人,就有胡商,胡人威猛,活儿还好,付氏愈发瞧小管事不顺眼。她天生贪图享受爱慕虚荣,为了银子什么都敢做,小管事光吃不赚着实惹人厌。
在给顾海娶了儿媳后,小管事在付氏眼里真就一文不值了。之前付氏容他住着一起花她母子俩偷来的银子,先是因为要依靠他,后是是因为要他以儿子生父的名誉娶媳。既是娶了,还要一个白吃饭的干啥,家里房子他也已经砌好,付氏又有的是可依靠的姘头,这又老又丑的小管事全然没了用处。
小管事十来岁起就做学徒跟着跑商,屁本事没有,见识和脾气倒是有的。忍无可忍之时,趁付氏又出去鬼混,偷了余下的二百两银子想跑,却被突然提前回家的付氏逮个正着。二人撕打在一块,小管事一错手将她给杀了,杀了后怕不已,慌乱把尸体沉进茅坑里。知道此地不宜久留,抓上银子就一路狂奔,谁也不知他跑去哪了。轮躲藏的本事,他是付氏母子俩的祖师爷。
顾海回家看见满地血,顺着血迹寻到茅房,看见他娘秃噜出来的两个眼珠子,回身就去寻银子……银子没了,娘死了,他六神无主竟然吓得不敢报官。
顾海新婚不久的娘子此时才知道婆婆和相公都是官府缉拿的要犯,这女子还算沉得住气,把相公的话套出来后,先稳住他说要回去寻岳家商量。尔后,知晓这事的岳家人就劝顾海赶紧去自首,让他把偷银子的罪的放到小管事头上,他顶多算是从犯。顾海着紧自己的娘子,被逼无奈就去报官了。
以前那桩官司过了五六年,衙门里都快寻不着这二人的画相,寻着后才查出果真有这么一个案子,便放往碧水,两案并在一起。碧水县令还是何明昭,他认为,一,顾海现在也是苦主;二,把顾海抓进牢房反倒是便宜了他,不如遣他回原藉,衙门进行管制,着他戴罪立功赚银子还顾仲勋。
怎么个赚法?修渠铺路每月领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