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惬意的古代生活》第146章


得是个好的,至少心思向来是很正。
其实,父女俩心事都很重,哄顾杏娘倒是默契得很。越近三月,二人越是担心,沐二郎上巳节那日早就找好借口不出门了。顾杏娘秉承走到哪菩萨拜到哪儿的宗旨,上巳节那日是肯定要去光明庵和大佛寺的,相公不去,她还有点小生气。以为是相公故意使的小性子,因为至从她信佛以后,初一十五大小节气都有了讲究——不同房。为此,她那相公没少叨叨。
三月初一,燕京城万物复苏,桃花正艳。顾杏娘正在整理自己的香火烛纸,沐二郎倚在梅花树下眯眼晒太阳,不知在想什么,剑眉紧蹙,俊朗的五官光阴下异常惨白。今日起床照镜子他就发现面色有异,不敢对任何人讲,在太阳底下心绪方能得片刻宁静。
“姑娘,曾家过大礼来了!”圆子从外院进来边跑边喊,小黑撒着欢儿一蹦一跳。
“不知道多少抬,我跟青书都数不清了。”
顾杏娘忙放下手上的烛纸迎出来,沐二郎立时精神了,腾地从躺椅上一跃而起。
两家在碧水订的亲,一没请媒人二没有下文书,但是京里人又早都知道这回事。平公公等人跟宫里人说起都是把沐淳以曾家媳妇看,真要轮到大婚了相应的规矩才急着现找。媒人请的是张侍郎母亲冯氏,全福人也找了四个,冯氏的儿媳周氏算一下,另三个沐淳一个也不熟悉,据说都是慧慈指的,无一例外,全是京中体面的妇人。
周氏嘴快:“怪说沐娘子生得美呢,敢情爹娘都不是凡物,这位是沐太太吧,竟是看着比我还年轻几岁。”
“娘,这是周太太,女儿在京里全赖她一家照应了。”
顾杏娘无足无拙,面色通红,这些人擦的脂粉穿的衣裳,她在榕州都没见过,只知点头,愣是崩不出一个字来。沐二郎从未与这么多贵妇人同处一室,以避讳作借口溜了。顾杏娘溜不了,暗骂这相公属实太坏。
好在周太太等人心里都有数,自来熟,没跟顾杏娘计较,常常她还没开口,就帮着说了,她只需笑着点头就好。顾杏娘装着把聘礼单子看了看,唤许妈安排回礼。
一个长脸妇人笑道:“你们两家早就不分里外,这聘礼嫁妆不过是左手挪右手,咱们今儿个只负责送,可不负责抬回去的。”
“不成不成,我女儿是有嫁妆的,几位太太且等等,即刻就好即刻就好。”
“哈哈哈……”长脸妇人笑得直不起腰来:“沐太太别太实诚,我就是说个笑,千万莫要当真了去。”
沐二郎在正堂数嫁妆,沐老娘和沐老爹没带别的,托村里手巧的妇人做了八双童鞋儿,有男有女大吉数,添箱银子给了四十八两,虽然这些银子全是二儿子平时孝敬给二老的,但转了一道老人的手,意义就不同了,表明这婚事十成十得到了长辈的祝福,福气会延绵到重外孙身上。当然,老两口更多的银子要留给孙子冬才,毕竟孙子才是沐家的根本嘛。
沐兰娘家和顾大郎家一模一样,一等锻面被褥各家四套,因着打家具太占地方不方便运过来,就装的红封银子,说是要比舅舅添得少的沐兰娘,最后并没有收手。多多少少沐淳不在意,在意的只是这一份心意。只顾季勋不同,给的着实丰厚,或许是因着他赚着了钱给得起,比京里的殷实人家也不逊色,光是他的礼就用了一辆大车装。
沐二郎就苦了,他原本就懒懒的不想嫁女儿,半逃避半面对,没怎么去准备,能拿出来的全是些银票。早前托人去兑金锭子也没兑出多少来,二两一个的金元宝才十八个。他还以为曾家不兴走这些过场,也没急,心想,那些把一盘大扣肉铺在饭面上的人家,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他家需不着,埋在饭底下也没啥,横竖都是女儿的。现在才知难受,总觉得没面子。
鲍旺见他久拿不定主意,提醒道:“东家,姑爷不是抬了来吗?捡来放在里面也一样。”
“嗨,我这猪脑子!”沐二郎醍醐灌顶,本就是该这样嘛,怎地糊涂了。
曾家的金锭子是皇家的赏赐,据说先皇是按一等功臣赏的黄金五百斤,其实就是五百斤的黄铜,庄子和田契却是没有,慧慈一分不取全抬进公主府给了小妹。五百斤黄铜能兑多少金锭子,沐二郎没概念,平常他过手的不是铜钱就是银子,没人把黄金当钱使。想了想,把曾家送来的四十八个金锭子挑了三十个出来,一瞧正好也是四十八,总觉得这样有打曾家脸的嫌疑。
左思右想,拿回来十个,再拿回来两个,变成了三十六,刚好配三十六担嫁妆。沐淳跑来看时,沐二郎总算忙完了,额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子。
“爹爹三十六抬已经够多了,人家都是用铜钱串子压箱底,您还使了金锭子,要眼红死人家不成。”
“你这傻孩子,京里一百多抬的都有,咱们家连黄花梨都没一件,勉勉强强凑齐三十六,我看着就寒酸。”
“咱怎能去和别人攀比,我的赔嫁一两万,就算是一品大员嫁嫡女都比不了,什么黄花梨白花梨,禾郎敢嫌弃我就不嫁了。”
“呸!说什么傻话,你不嫁他还能嫁谁?都这样了不嫁也得嫁,名声不想要了?咱家丢不起那脸。”沐二郎说到这里不知是不是因为要嫁女儿心里空落落的,又或是心思太重,眉毛一拧犯横道:“你告诉那小子,他要是敢对你不好,我非把他宰了!别说三十六抬,就是我沐家一抬不给他也必须娶你,京里谁不知道你是他娘子,他不娶咱以后还怎么在世上混,皓齿膏卖不卖了!”
沐淳知道爹爹激动了,自个儿把自个儿塞牛角尖儿里出不来了,哭笑不得,都不知怎么劝他。
张婆红了眼圈:“老爷,姑爷对大娘子好着呢。老爷说得对,就算一抬不给,他也一样巴心巴肠宠着敬着大娘子,这样更显得咱大娘子厉害。”
“张婆,你这话我爱听。就这样吧,抬出去,抬到曾家去。让他们好好准备,我女儿初六就要过门了……”说到最后,沐二郎突然冲出门去,不用说,他定是自己难过去了。
张婆和许妈立刻说些顽话来哄同样难受的沐淳,道东家这是怎么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大了留来留去留成仇,怎么就矫情起来了,怪惹人笑的。
第144章 付氏母子
人逢喜事精神爽,曾氏带着慧慈师太选进公主府的仆从; 逛遍了燕京城大大小小的首饰铺子和成衣铺子; 购置了六套头面; 衣裳也是按着京里相应人家制了十来套。
先慧慈还担心小妹拿捏不住这些下人,特意夹着性子刁钻和软和一起放进去。没想到她那妹子还真是有几分心思,不知他是为了儿子还是为了儿媳妇; 愣是摆出了勋贵夫人的派头。
公主府在规制以内尽可能的布置得喜气; 大红灯笼不好多挂; 盆栽花卉能移就移。平公公是个热心肠,公器私用; 偷偷指派了不少宫人来帮着操持。还没到初六; 府里已经全部布置好了; 既温馨又舒适; 相当实用。
尹子禾忍了半个月没见沐淳,就为着习俗讲的婚前见面不吉利。有空就去他跟沐淳的大院子走走转转,那甜滋滋的美味感觉就别提了。六岁时就想娶淳娘; 他的淳娘貌样倾国倾城; 性子坚韧又善良自信,行事大气才智不逊男儿; 期间遇到了多少阻碍啊; 如今终于能得偿所愿了。
这几日特别想小娘子,想看她耍脾气,想看她拿自己无可奈何的模样,想抱紧她用力嗅她身上的味道; 还想念去年大胆亲吻之后她那舌尖的蚀骨滋味……
快了,没几日了!尹子禾收拾好心情继续忍耐。
初三寅时,东城,沐宅。
“二郎,家里你照看着,今日我是必须去的,淳儿的终生大事,一定要求菩萨多看顾。”顾杏娘原打算上了大佛寺再去爬光明庵,因着要早些回来,远一些的光明庵就不去了。
沐二郎点点头,让她快去快回:“顺便求你的菩萨看顾看顾我。”
“行了,这还消你提醒!赶紧回去再睡睡,瞧你脸色多难看,人都瘦了一圈,六初那日曾家来迎亲,你这老丈人也不怕被人看笑话?一大男人,还没我这女人想得开,不就是嫁个女儿嘛,孩子是去享福的,又不是去受刑,啊呸呸呸,说错话了,神明勿怪神明勿怪……”
顾杏娘走后,沐二郎没回榻上去补觉,而是把躺椅搬到火炉子边假寐,等着太阳出来后好出去晒太阳。这几日他畏冷畏寒,总觉得自己是阳气不足,还好燕京城这太阳比榕州的要亮堂一些。
沐淳这时候也起了,同样没睡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