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皇商》第146章


。”
大家自然答应着,可是看向那几座炭窑又拧起了眉。这雪还没停,也不知道对这一批炭有没有影响。
“别想那么多了,这批炭出来咱们几家自己分了吧,再看这里能不能也建草棚,把炭窑遮起来,以后下雪、下雨都不怕啦。”
苏芳提议,以前没下雨没想到这里,这次下雪立刻毫无防备地损害到炭窑了。虽然林天明不说,但肯定是有影响的吧。
连她都想得到,这温度、湿度通过泥土肯定会影响到窑内去的。
但是她不能打击兄弟们的积极性,还在无形中把这批炭分了,让他们以为就是分过冬的炭,没了精神包袱,心情自然就开朗起来。
林泽胜在后门口喊大家吃饭,于是大家去厨房打水到后门口洗手脸,忙了一午,不过有手套戴着,手不会太黑。
大家吃了饭也在灶下烤火,不时去看看炭窑的情况,苏芳洗碗,林大娘回屋去做针线活儿,她屋里是有炕的,不会怕冷。
她本就喜欢安静,如今却因为苏家人的到来,已没个安静日子了,不过她脸的笑容却多了起来。
苏芳见了越发觉得,林大娘的安静不过是为时势所迫、生活造成的,并不是她真正的本性。看她能和陈大娘那样性子的人交朋友就知道了。
这雪时大时小下了三天,屋檐下的冰柱子都结得老长了,到了第四天中午才总算停住。
不过雪停之后很快就出了太阳,化雪的日子很冷,冰柱子也没什么变化,不过路面铲出来后再不用担心又被雪覆了。
又过了几天冰雪才总算化完,虽然山坡和田野还有积雪,却不影响出行了。
林天明在那天送炭之后发现林天学没有过来,就让苏长禄带了口信让他过来拿炭。林天学一听还撇了嘴不开心。
拿炭这么累的事,还是这种下雪天里,他还以为表哥会给送去呢。之前他也有扛,可那时天气好呀,虽然累但也能忍耐。
可是他在让苏长禄转达让表哥送的请求被无情拒绝后,只得隔天灰溜溜地来了。
林天明也不给他散炭,直接拿了两篓二十斤的往他肩一搁,急得林天学手忙脚乱拿稳了。还好吃过饭了,不然就这么必须回家去,多亏。
林天学各种抱怨,但在表哥的瞪视下还是赶紧走了。
“真是个傻小子,他要知道这两篓是六百文钱,不知道路会不会觉得重。”苏芳看着狼狈离开的人,不觉好笑。
“他不敢扔,我刚才提醒他了,这是过冬的炭,烧完就没有了,我不会再给。”林天明过来将苏芳搂入怀里。
虽然给她系了斗篷,可她嫌干活不方便,还是摘掉了。不过在屋里呆的时候多,也就不强制她了。
过冬不在外面干活并不冷,可是这种冷天里已没什么新鲜蔬菜可吃。
农家过冬都是各种干菜,能吃肉都是家境好的人家。
苏芳看着各种干菜、咸菜、腌菜,也只能在尽量不动空间资源的情况下,给大家改善伙食。
比如发豆芽。
她自己并不会,是在空间里追问了林宝贝许久,问他在地里没吃的,却又想吃新鲜菜时,应该怎么办。
林宝贝似乎在找资料,过了一会儿才回答:“发豆芽、打豆腐。”
林天明正好有些黄豆,找娘家要了些绿豆,便发起绿豆芽,再用黄豆打豆腐。家里自然是没有打豆腐工具的。
但他们的豆腐又不往外卖,学会了方法再结合现实情况来做,用苏芳的说法就是简单、粗暴。
于是早能吃到豆腐脑儿配馒头,中午能吃到小葱煎豆腐或是豆腐荷包蛋汤,晚还能吃豆渣肉沫汤。
打好的豆腐还能送些回娘家。
腊月初八,都在过腊八,苏长福回来了,都没有回家,赶着驴车直奔村西林家。
苏长福看着有些疲累,但精神不错,目光灼灼更多了几分自信,以前的他是清傲的,如今的他更有几分积极精神。
苏长福把县城的情况仔细说了一遍,铺子已收了回来,在福安客栈的帮忙下找了工匠把铺子里外都翻新了一下。
装潢什么的也没全搞,毕竟人家本来是开茶楼的,以后开酒楼有许多东西也是能用的,比如桌椅、长凳、杯盘等。
所有被原主家留下来的物品重新清点收好,桌椅也检查了没有损毁,这些天他就住在铺子里守着大家日夜赶工。
最后多发了一半工钱,然后换了门锁,酒楼的伙计用的还是原来茶楼的伙计,不过要到开张才算工,现在只当放假。
不过工作难找,等工更难,为了稳住伙计,就让他们在客栈里帮忙,也让陈子棋观察一下他们的品行和态度。
若是那些伙计不合格,还是不能用的。
☆、第203章 我不出来了
但显然年前开张是不可能了,顶多是过完年后。
不过能在年前把一切筹备起来,苏芳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
只是忙做生意,苏长福明年参加院试的事就有些让人担心了。
“院试我已经在衙门报了名,考不考上都无妨,我只是尽力而为、圆一下心愿,以后常在县城,读书的机会也多。”
苏长福到是想得明白,明年春天就当去感受一下科举气氛吧,若是能过、也要读书,若是不过、还是要读书。
读书和经营酒楼并不冲突。
苏长福回家住了一天又去了县城,他是回来说明进展的,县城那边装潢工作还没有完成,工钱也没结给人家,需要添进的物什也没有备齐。
这次他要呆到过年前回家,苏芳让他做二手准备,防止第二场雪阻路,看天色不好就赶紧回来,未完的可以交给福安客栈陈子棋。
陈子棋要做生意,肯定会在最后关头才回家,而且他是常年在外的,比初次出门的苏长福肯定更熟悉这种天气。
苏长福答应着离开了。苏长河却又赶着回了村,原来要在年前再进一批孜然粉,这次是胡椒粉也要一半,还有炭也要六千斤。
附近两县的富贵酒楼一共十家,大家互相通气,一致决定每家要炭六百斤、孜然粉三十斤、胡椒粉二十斤。
苏芳一听眉开眼笑,她刚盘铺子正愁本钱太少怕周转不来呢,可巧生意就上门了。
苏长河也乐得笑容满面,直说跟着苏芳沾光了,明年就能把铺子开起来了。
“三叔,你出来开酒楼,富贵酒楼会不会想太多呀,以后拿货还会让你来拿吗?”苏芳见状好奇地问。
“我不出来了。”苏长河笑道,“我和岳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决定不出来了,开家酒楼另外请个厨子,只要手艺不是太差就行,小营生也能赚点钱。”
“我自己还在富贵酒楼里呆着,只要他们还要这些香料,我进帐不会比开酒楼少多少,两边赚钱不是更好。”
苏长河也不瞒着,他相信苏芳不介意这些,大家都是聪明人,从当初报价时就清楚会有这样的结果。
“说得也是,而且你们买了我的菜谱,生意肯定比其它酒楼还好,到时候老板肯定会让这些菜谱也在其它酒楼卖。”
“生意都好,需要的香料就更多了,我也不用拼命想菜谱了,我自家在县城盘了间茶楼,明年也开酒楼了。”苏芳笑道。
“开酒楼?这么快!”苏长河大吃一惊。
“上回送炭跟着去了趟县城,本来还想托福安客栈的掌柜陈大哥帮忙找铺子,赶巧就有一家茶楼开不下去了,正要盘出来呢。”
“我还了半天价,两千八百两盘下来了,让堂哥在县城负责呢,他昨天刚走,赶不上过年生意,咱们开年也行。”
苏芳趁机解释了一下,免得三叔多想。
“我也在特色铺子,不过就开在镇上方便管事,我打算请我师娘出山,我师娘可是得了我师祖真传的,而且让她掌厨房我也放心。”
“那你师父呢?”苏芳好奇地眨眨眼,难道不是请师父吗?
“我师父就在县城富贵酒楼呢,师娘相夫教子多年,而且是家传手艺,一般酒楼并不请女厨子,因为活儿太累怕忙不过来。”
苏长河含蓄地解释了一下,其实厨房里还是男人多,大酒楼里除了几个专门负责洗碗、洗菜的妇人,都是男人在匆忙干活。
和农家都是妇人下厨房不一样,也和大户人家的厨房不一样,酒楼吃客流动性很强,可能半天不来几个,可能一瞬间就进来几桌。
这个菜要上几盘,那个菜要上几盘,厨子不单要手艺,听力、脑力都很重要。
苏芳听了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这世界里除了大户人家能容纳许多女子工作外,其他地方可真不方便。
除非特别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