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男主不能死》第87章


“阿裴。”于淳走到李裴身旁斟酌着用词,“我知晓让你改邪归正不易,但还是希望你少造杀孽,你娘和爷爷定不会希望如此。”
李裴微微垂首,掩住了眸中的狠厉之色,语气诚恳地应道:“阿裴明白。”
于淳等人当初中了障眼法,不曾看到崖下的场景,因此并不知道已有人遇害。而馒头在一开始就被绑在了树上,看不到阵中的场景,以为路过的粮队唯有小鹿等人一支,所以也没法戳穿他的谎言。
这招瞒天过海,使得的确是妙极了。
在馒头的授意下,车队没交一粒米,顺利地出了林子。只要在人前,他就还是岁星宫的主子,李裴不得不给他这个面子。
与小鹿多日未见,馒头不舍得很,最后还是听了李右使的“建议”,决定跟着车队待上几日,等下属们办好事情再去接他回宫。
车队彻底没了影子,李裴冷冷一笑,召来一个最信任的心腹低声吩咐道:“去盯住车队,寻个恰当的时机……要了他的狗命!”
心腹领了命令飞快地追了上去,李裴看着他的背影,舒畅地长长吐了一口气,脸上笑意渐显。
——人在他身边死了他还得担着责任,但若是死在了外头,可就同他没有什么干系了。
“剩下的人——”
“同我一起去崖下,收尸。”
山林中蓦地吹过一阵强风,枝叶乱颤,野鸟哀鸣。
###
车队进了城门,众人默契地不再开口说话,因为眼前的场景令人沉默。
还在现代的时候,陆小鹿不是没看见过非洲灾民的惨状,尤其是那张《秃鹫与小孩》的照片曾让她惴惴不安许久。她本以为照片上的场景已经足够震惊人心,但当她真正直面饥荒时,才知道那种悲惨比照片更甚。
街道两旁铺满了破旧的席子,有的展开,有的卷成一团。展开的席子上的人还勉强活着,而卷起来的席子中,人已经去了。
几个瘦骨嶙峋的小孩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们,怯生生的不敢接近。而那些还活着的大人则将目光投在了粮车上,这些人的眼神近乎狂热,但又忌惮护卫们手中的大刀。
“淳哥儿——”陆小鹿不知所措地将目光投向身边的人。
于淳硬着心肠摇头:“现在还不行。”若是还没做好准备就随意派粮,那是会引起暴动的。
陆小鹿不再为难他,闷闷不乐地跟着车队继续前行。城中空房很多,他们寻了个宽敞的院子住了下来。
于淳将一锭银子递给房东:“叨扰了。”
房东犹豫地接了银子,支支吾吾道:“银子……银子能不能换成粮食?”
城中米价飞涨,银子已经几乎使不动了,还不如换些粮食来果腹。
于淳的眸色深沉了几分,深深吸了口气冲着阿楠吩咐道:“给这位大哥弄些粮食。”
“哎!”
阿楠手脚麻利地解开了一袋粮食的口子,白花花的大米倾泻而下,落入他手中撑开的布袋中。
一粒又一粒,窸窸窣窣的摩擦声犹如天籁,引得房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少爷。”阿楠提着米袋小跑到于淳身边,将袋子递给他。
于淳接过米袋递给房东:“收下吧。”
房东感激地接了,将银子递还了回来:“多谢小哥!”按照城里如今的米价,这一袋大米可比一锭银子值钱多了。
于淳将银子推了回去:“都收下吧。”
房东先是一愣,而后眼眶有些湿润,最后千恩万谢地走了。自从北方有了荒灾,赴北贩米的商人不少,可个个都黑着心肠炒高米价,从没见过这般好心的。
陆小鹿将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是不好受,她忍不住出声催促道:“淳哥儿,咱们快商量赈灾的法子吧!”
于淳正是这么想的,于是叫过几个老师傅一同商议起来。
“自古以来,赈灾无非是派粮施粥这么一个法子。我看没什么好商量的,等一会儿整顿完毕,上城门口施粥便是了。”一个老师傅最先开了口。
其他几个老师傅纷纷赞同。
于淳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在千水城时,因为鲜少有人知道北方有灾,我曾以为北方荒灾是假。但如今看来,荒灾的确严重,那这消息之所以流传不广恐怕就是由于有人刻意封闭消息了。有这么大能耐的人,绝非庸碌之辈,很有可能是位在高堂之上的权臣。”
众人愣了。朝廷不也在赈灾吗?谁那么大胆子,敢跟朝廷做对?
“因此,我们若是贸贸然派粮施粥,怕是要引得始作俑者的不快,到时候再生出乱子来。”
“那怎么办?”性急的老师傅焦急地一拍桌子,“我们走了这么大老远,不就是为了赈灾吗?不施粥派粮,那叫屁个赈灾啊?”
于淳拧着眉头若有所思:“城中没有赈灾的人,米商却有不少。也许,我们也应该披上一张商人的皮子,再暗中将粮食散发出去。”
“商人的皮子?”老师傅们面面相觑。
陆小鹿却和馒头对视一眼,语气坚定地一同说道:“以工代赈!”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新政措施会被两个年轻人“剽窃”并应用到千年以前。
以工代赈,即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灾民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当初西方陷入经济危机时,罗斯福总统就是靠着这种方式和其他一些措施来复苏经济的。
陆小鹿极力回想着高中历史课上的内容,指手画脚地向疑惑的众人解释了一番“以工代赈”的意思。
老师傅们还有些云里雾里,于淳却是听明白了。
“小鹿姑娘,你刚刚说的以工代赈,是朝廷才能做的事吧?咱们一群白衣百姓,修路修桥会不会有些太惹眼了?”有人提出了疑问。
【下为乱码,请自动跳至坐着有话说,感谢理解,赠送300字】
陆小一时出来。是啊,因地制制宜才行。她是不宜、因时是有答不些太异想话一噎,国情不同,方法也得天开了。鹿被这因时是有。
☆、第八十九章 :世道日了狗
食不果腹半个多月,城西的炮仗手艺人老余家总算吃上了一顿热乎饭。
“爹爹,您要把小羊卖掉吗?”女娃娃的大眼睛里闪着泪花,捧着碗不肯动筷子,“上上回吃面条老羊不见了,上回吃米饭母羊也不见了,宝宝乖,宝宝不吃饭,爹爹不要把小羊卖掉好不好?”
老余忍着心酸,往她碗里拨了一大块饭,脸上扯出笑容来:“宝宝放心,爹爹不卖羊。今儿个爹爹卖出好多炮仗,那个小老爷给了爹爹好多粮食,可以把宝宝喂得胖胖的。”
“真的吗?”女娃娃半信半疑地眨巴着大眼睛,咬着手指头怯生生地说道,“可是很久没有人买爹爹的炮仗了。”
的确很久没人买炮仗了。大荒之年,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放炮仗的闲心。但今天那位小爷出手阔绰得很,不仅是他的炮仗,还有裁缝老张家的衣服、李秀才的金字对联、捏陶人老冯的盘盏,几乎城中所有的手艺人的生意都被他关照了一遍,还统统是用大米结的账。
这笔买卖对于停业多日的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用那些大米熬成粥可以使家里撑上好一段时日了。不管那位小爷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份恩情他们都牢牢记在心里了。
###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死气沉沉的城中突然鲜活了起来。城中的几家酒楼前聚满了人,有看热闹的,也有看笑话的。
饥荒之年开酒楼,这老板不是脑子坏掉了就是脑子坏掉了。城中米价飞涨,粒米粒金,人人连碗白粥都喝不起,除了那些大户人家,谁敢上酒楼奢侈去?
于淳将众人的神情看在眼里,也不打算多做解释,只偏头跟阿楠说了几句。阿楠得了令,手脚利索地将寥寥几个牌子挂上了墙。
——粥一文;饭二文;面三文;
众人先是目瞪口呆,而后疯了似的涌进了酒楼里。这种价格,放眼全城有哪个地方找得着啊?
即使迅速避到了一旁,于淳还是被汹涌的人群撞了个趔趄。
“少爷——”阿楠紧张地扶了他一把。
“无碍。”于淳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看来,百姓们真是饿坏了呢。
“给我来三碗饭!”
“两碗面!”
“十碗饭!打包!”
场面极为混乱,馒头站在柜台后喊了好几声“安静”也没人搭理。
陆小鹿烦躁地用手指堵了堵耳朵。
——淳哥儿说的果然是对的,连付钱吃饭都这么疯狂,那要是贸贸然免费施粥还不得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