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地主》第338章


”一名浑身带血的唐人校尉过来说道。
刘伯英扯下一片布条,开始缠绕受伤的手臂,“走?不,现在我哪也不想去,我就要在这里战到底。跟底下的兄弟们说,我们是大唐府兵,这里就是我大唐的疆域城池,没有后退的余地。”
大唐征讨百济以来,一年不到就灭亡了百济,唐军对百济还没败过。若他刘伯英逃路,那以后还如何有颜面回中原?
在心底里,他还有一丝对李逍的期待。期待着这位向来不按常理做事的年青大帅能够及时来援。虽然心里他也知道,李逍能赶的及来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还是愿意憧憬一下。
或许老子真的要战死在这里了吧,他娘的百济人,他娘的倭人,他娘的新罗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他骂骂咧咧道。
城下。
狭井槟榔的脸色已经渐渐的难看起来。
鬼室福信心里却觉得很爽,虽然倭人失利,但他觉得最终他们还是能拿下久迟城的,现在让倭人受点挫,还正好打击下这些倭人的嚣张气焰。
倭人不是很狂吗?
不是瞧不起百济复**,更瞧不起唐人吗?
现在总算是偿到厉害了吧?
这城里的还只是千把兵,真正的唐军还只有百来人呢,若真正是之前来犯的唐军,装备只会更加精良,战斗力只会更加强悍。
狭井槟榔提着一把缴获得来的唐军横刀挥动着,“唐人的刀真好!”他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妒忌。
他不止一次亲眼看到,唐人挥动着这种唐刀,一刀就能砍断他们倭军的刀,有时披着竹甲的倭兵,也会被唐刀直接刺穿。
太强悍了这种刀,能劈能刺。
倭刀在唐刀面前,简直太脆弱了。
要是倭军都装备上这样的唐刀,那得多厉害啊。
还有那些唐军军官们身上的甲,更是坚固无比,无数倭国战士冲到他们面前,刀劈枪刺,可居然无法透甲。
“天要黑了,今晚我要在城里休息。”狭井冷着脸对鬼室福信说道。
福信笑着道,“将军一定能在天黑之前拿下久迟城的。”
狭井却摇了摇头。
“不,我的儿郎们已经累了,现在要撤下来休息了。该你们上了,我命令你,天黑之前,不顾一切给我拿下久迟城,而且,不许放跑一个唐军。破城之后,我要把城里所有的唐人都给剖腹挖心以祭奠我那些死去将士的在天之灵!”
鬼室福信脸色有些难看,但他看着脸色更难看的狭井槟榔,却无法拒绝。
他转身走到另一边去,那里一座临时帐篷下,坐着个年轻人。
那是倭人送回来的王子扶余丰,如今是百济的新王。鬼室福信内心是瞧不起这个王的,懦弱无能,比起他的太子兄长扶余隆和之前自立为王的二哥扶余泰都差的太多了。
当初老王送他去倭国为质,本就是挑了个最无能的去。谁又能料到,如今百济亡国,国王和太子等都被生擒活捉,扶余泰自立又被杀,倒是反让这个最无能的成了新王。
“大王,狭井将军要求我们天黑前拿下久迟城。”
前方战事正紧,扶余丰却在喝酒,怀里还偎着一个男兵装束的女妓。
“既然狭井将军说了,那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好了。”扶余丰不以为意的道,继续跟怀里的女人嬉戏。
鬼室眼里闪过不满,点头转身退下。
第395章 风在吼
“大帅,船要靠岸了。”
摇晃的船舱里,张葱轻轻唤醒李逍。
“到哪了?”
“前面就是唐津港了,马上就靠岸。赵衙前他们已经都准备好登陆了!”
唐津港,后世的平泽,这里早在三韩时代就已经建城,最早称渊达部曲。山林、田野广阔,海岸线长,水陆交通便捷。
这里也是距离大唐登州赤山港直线距离最近的一个港口。
薛仁贵之前撤回辽东,正是在这里上船。在唐军攻灭百度之后,这里更名为唐津。
到了唐津,距离久迟城便只有八十里陆路。
李逍揉了揉眼睛,这一路上他小睡了一会,抓紧时间休息,以准备即将到来的战斗。
“路上还顺利吧?”
“有王船长领航一路顺利,比预计的时间还早些到达,现在天色还早,如果一路顺利,我们刚好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到久迟城。”
李逍嗯了一声,坐起身来。
他在船上也还穿着铠甲,横刀也没有离身。
出舱,九头蛟战舰甲板上,赵持满、王方翼等一众将领都已经在了,各个披挂整齐。
“大帅,有个好消息,唐津城还在我们手里,目前没有叛军。”
“那就好,进港靠岸,派些人马接管唐津城防,秦老将军负责留守吧。”李逍点了老大哥秦雄的名字。
“还是大帅留下来比较好,我去久迟。”秦雄虽老,可却不服老。这次东征,他也是立了不少功劳,如今位任刺史,却更加雄心万丈。
王方翼也提意让李逍亲自坐镇唐津,本来大家就没想让李逍来,都是让他回泗毗城坐镇,结果李逍非要来。
现在李逍自然更不会留在唐津。
“这是本帅军令,老秦将军领五百兵镇守唐津,其余人等随我立即下船增援久迟。”
军令如山,秦雄也不敢再多说。
船只靠岸,唐津城里出来一队人马,领头的是几个唐人,他们是校尉军职,负责率领此处的百济兵镇守唐津城。
他们也已经听说百济人叛乱,大军正在攻打久迟,但因兵少并不敢去救援。
“之前百济叛军和倭军来攻打过唐津,我等拼死坚守,倭人见一时难攻,便撤退绕城而去了。因城中兵少,末将等未敢追击,请大帅责罚。”
李逍拍了拍那校尉,“你做的很好,守住了唐津城就是大功一件。现在你等继续协助秦将军守城!”
船只靠岸,李逍跳下船,张葱牵来他的坐骑,他骑上马看着陆续从船上下来的兵。
总共六千兵,还有三千要留在唐津。
五千五百人,这是李逍现在能动用的所有兵力。
而且这五千五百人,还有半数百济人。
不过看着这些士兵们的气势,李逍倒是挺满意的。
哪怕是那些百济乡勇,此时也一个个战意高昂。出发前,李逍给这些人颁了赏,每人都赏了十亩地,就算不能活着回来,这十亩地也会分给他们的妻儿们,做为他们的永业田。
李逍甚至还宣布,战场上每杀死一个百济叛军和倭人,都能换取十亩地的赏赐。
这一战归来后,他们就将成为真正的大唐子民,享受跟大唐子民一样的待遇。其中最好的一条待遇就是均田,每丁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租税也改为与大唐子民一样的租庸调,一丁每年只要交两石的田租,和其它一些庸调而已。
这个赏格一颁布,那些百济乡勇们个个如打了鸡血一样。
毕竟大多数乡勇当初招募的时候,就选的是奴隶和贫民,他们以往穷的一无所有,如今日子虽好过点,可毕竟还没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这对任何地方的百姓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力。
为了能够提高战斗力,李逍也是豁了出去。
不但颁了重赏,而且出征之前,还打开武库,把许多水师留下来的武器都发给了乡勇们。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一起唱!”
一名唐人队头走在百济乡勇前面,高声的领唱。后面的百济乡勇们于是用那还不算标准的大唐话唱着军歌。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
“加快速度,天黑之前必须赶到久迟城!”
离天黑大概还有一个多时辰,八十里路,这是很急的任务,必须强行军。
“大帅,你觉得高句丽军会南下吗?”王方翼问李逍。
骑在马上,李逍眉头紧皱,他也不敢打包票说高句丽人不会南下。但现在既然高句丽人还没南下,那就有很大概率高句丽人暂时不会南下,他们还在观望。
唐军主力好不容易撤走,暂时休兵。高句丽人也不想再惹怒大唐,可高句丽人向来桀骜不驯,若是有机会,他们肯定想要把唐军赶离百济。
不管是他们直接出兵夺取百济,还是助百济人复国,他们肯定更不愿意唐军永久留在半岛上。
“高句丽人也许还在观望,所以我们必须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这一战,必须打,还得迅速打,打痛百济叛军和倭人。要让高句丽人明白,就算薛帅他们撤走了,但百济这地方我大唐也不是无人了。”
“我明白了,大帅,我率骑兵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