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隋唐当好汉》第493章


“老裴,你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好,这事就交给你负责办理,需要什么人你直接安排,本官只关心结果,不过问过程。”
“遵命!”
经过一翻讨论研究,大家都觉得松赞干布率领的近十万吐蕃铁骑,在玉门关差不多消灭了近五万,余下的应该士气低落,再无斗志。在收复鄯善、敦煌等原吐谷浑地盘时,姜松大军能二路并进,缩短收复的时间,同时还能全歼占便宜的吐蕃大军。
吐蕃王子这次率领近十万铁骑抢夺姜松大军的胜利果实,在玉门关打了一场大决战以失败告终。现在天气寒冷,想要顺利退兵,把余下近五万铁骑返回吐蕃境内,估计是不可能的。只要姜松年后出兵及时,确实有机会消灭余下的五万吐蕃铁骑。毕竟姜松麾下铁骑的战马有马铁掌,比吐蕃铁骑的战马更能适应恶劣的气候。
年后二月底,玉门关的气候还是非常的寒冷,原本是不适宜出兵作战的。不过为了彻底把吐蕃王子松赞干布手下的五万铁骑消灭,姜松、李靖各率领四个师团的突骑向敦煌、鄯善等地挺进,留下二个团的兵力驻守玉门关。
姜松亲率杜如晦、雄阔海、尉迟恭、冯立近上个师团向敦煌杀去,一路上沙尘暴真的很严重,越往敦煌接近沙尘暴越明显,环境越发的恶劣,给行军带来诸多的不便。
姜松派出无数波侦察探马,对前方形成扇形搜索,顺带把一些村子、部落收服。对吐蕃探马进行清剿,密切关注吐蕃大军的动态,重点是敦煌的情报收集。
姜松大军挺进到踯敦煌近百里的地方时,侦察兵返回报告,说是大军的行动被敦煌城内的吐蕃铁骑发现了,吐蕃大军不战而逃。
出乎意料,大的出乎意料!姜松真没有想到驻扎在敦煌城内的吐蕃铁骑听到姜松大军杀来会不战而逃。看来玉门关决战,对吐蕃士兵的打击真的好大,让吐蕃士兵丧失了斗志和反抗的意志。
这下让姜松非常的郁闷,不能消灭吐蕃大军就没有达到战略目标。就算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敦煌城,可里面早被吐蕃铁骑掠夺一空,姜松大军捞不到任何好处。
姜松立刻让身边的士兵拿出地图,姜松连看地图,边用直尺测量,同时估算吐蕃逃跑时的速度、路线,要怎样才能堵住逃跑的吐蕃铁骑,这是姜松面临的问题。
“老大,吐蕃铁骑的战马没有马铁掌,战马的性能、速度不能跟咱们比。咱们可考虑从这里、这里派出二个师团进行堵截,应该能追赶上逃跑的吐蕃铁骑。另外不足的二个师团依旧向敦煌城挺进,再派一个整编师团随吐蕃铁骑的屁股后面追杀。”
姜松用直尺再次在杜如晦所说的路线上比划一翻,觉得可行,最多一日一夜就能追赶上逃跑的吐蕃铁骑。毕竟姜松手下各师团突骑兵都是一人三骑,战马都打上了马铁掌。而吐蕃铁骑都是一人一骑,在速度上有优势,能追赶上。
“尉迟恭!”
“末将在!”
“你立刻立刻率领一个师团从这里挺进,一定要阻截逃跑的吐蕃铁骑,告诉手下士兵要发扬艰苦奋斗、连续作战的品质,一定要昼夜不停的追赶吐蕃铁骑。”姜松边下达命令,边用手指着尉迟恭师团的行军路线,这是一条更远的阻击路线。
“得令!”
“雄阔海!”
“末将在。”
“率领一个师团从这里追杀吐蕃铁骑,一定要堵住逃跑的吐蕃铁骑。碰到吐蕃铁骑不用多说,率兵马直接杀过去,要猛、要狠,在第一时间彻底把吐蕃铁骑的士气砸碎。”姜松用手指着另外一条行军路线下达命令。
“得令!”
“冯立!”
“末将在!”
“率领一个整编师团加一个团,继续向敦煌挺进,要加快行军速度,争取今天拿下敦煌城,便捷上敦煌城后,儿童玩具一个团驻守敦煌城,你率领手下师团沿吐蕃铁骑逃跑的线路追杀,不论有多困难,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逃跑的吐蕃铁骑,最后给以全歼。”
“得令!”
尉迟恭、雄阔海、冯立三人率领兵马离开后,姜松、杜如晦二人率领余下的二个团的突骑兵及后勤保障部队也尾随冯立后面向敦煌挺进,行军速度也第一时间加快。但有后勤保障部队,速度上没法跟冯立率领的纯突骑兵相比。
同时,姜松派出快马把这里的情况向李靖通报,让讨伐鄯善等地的李靖有个思想准备,最好是能变更作战方案,把鄯善一带的吐蕃铁骑围困,达到彻底歼灭的战略目标。一旦把吐蕃王子率领来的十万吐蕃铁骑歼灭,那囊日论赞的实力将极大的损失。
行军道路确实难走,姜松率领的二个突骑哮及后勤保障部队走了差不多三个时辰才完成近百里的行程。这说明二月行军的困难有多么的困难,如果不是为了全歼敦煌城内的吐蕃铁骑,姜松绝对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会等到四月左右才出兵。
第448章 阻截(2)
傍晚时分,姜松率领二个突骑团及后勤保障部队进入敦煌城,虽然是战争时期,见敦煌城还是相对繁荣,其商业发展真的很好,城中各商铺对于战争没有多大的影响,估计应该是时常发生战争之故。
城中已经被冯立手下的一个突骑团所控制,不过听完介绍后,姜松摇头苦笑。敦煌城是收复了,却没有捞到任何的好处,算得上是一座空城,金银财宝都被吐蕃铁骑带走,没给姜松留下什么。
姜松让杜如晦安排人手处理内政事务,张贴安民告示,毕竟敦煌城是商业城,要想让其继续繁荣昌盛就必须在商业上给以更多的优惠政策。姜松不大赞成敦煌发展畜牧业,毕竟畜牧业对于草原生态的破坏很严重,特别是象敦煌沙尘暴严重的地区,更是问题极大。
另外姜松派出兵马向敦煌城四周接管村镇、部落,彻底把敦煌学制在手中。姜松自己则带上护卫在城中游荡,顺便了解一下民情,掌握现状,为下一步敦煌的发展做前期调查研究。
敦厚不驻仅是一个商业城,更是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聚集着无数的商人,属于多民族聚集的城镇。不仅有西域诸国的商人,还有中原的大量商人,甚至能在城中看到西方商人的踪影。
由于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带来的却是治安环境非常的糟糕。城中时常发生打架斗殴甚至杀人事件,貌似这类事情在敦煌城里很普遍,没人理会,算是司空见惯。
姜松和身边的几名噬血护卫在一家羊肉滩上坐下,顺便吃了点东西,喝了二杯酒。同时向老板了解了下情况。从老板的口中得知,吐蕃铁骑入城后,在城中进行了一翻掠夺,不仅把吐谷浑的金银财宝抢走,还把城中的商人掠夺,让城中的商人损失惨重。
吐蕃铁骑逃走后,最高兴的数城中的商人。至于姜松手下的大军入城,反到是没有多大的抵触情绪。毕竟城里的中原人更多,加上中原大军一直信誉极佳,从来不搞掠夺。
次日,以姜松的名誉发布了首个告示,取消入城费及其他乱七八糟的收费,敦煌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商业、服务业全部按营业额的一成上税,任何人不得增收其他费用,否则将严惩主办官员。同时严禁在城中打架斗殴,杀人者将逮拿后斩首示众。
这个告示在敦煌城中反响激烈,也深受商人的欢迎。毕竟原来的敦煌城中,不仅有入城费、人头费等诸多的费用,让商人负担极大。严禁打架斗殴更是让城中的治安秩序有了好转,商人的生命财产有了保障。
六天后,雄阔海、尉迟恭二师团押着一万五千多名吐蕃俘虏及大量的金银财宝、物资返回敦煌城中。通过了解,姜松大体知道了作战的情况。
逃跑的吐蕃铁骑,一方面气候恶劣,行军速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携带大量的掠夺物资,让行军速度更是低了好多。雄阔海所率领的师团在第二天的夜晚就追赶上了逃跑中的吐蕃铁骑。
雄阔海在作战中一直以勇猛著称,虽然是在夜中,手下士兵也感觉好累,不过雄阔海还是第一时间对吐蕃铁骑发动的攻击。夜间的出其不意袭击,让睡梦中和吐蕃铁骑混乱一片,不少吐蕃士兵连手中的兵器都未找到就被听首。更多的是听到隋军的冲杀声,直接就跪下投降,所以整个战斗仅仅一个时辰就结束。
当然,逃出敦煌城的吐蕃铁骑有近二万骑,雄阔海所率师团只消灭和俘虏了一万骑左右,其他近万骑还是从另外的道路逃跑出去,好在大部分物资都被留下,成为了雄阔海师团的战利品。
战役胜利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