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隋唐当好汉》第492章


制还真的困难。
呵呵呵!
“克明,这个问题还真难到了,我还真没有好好的思考过,大家出出主意,有什么好的建议都说出来,最后再决定。传统方式不适合吐蕃,咱们目前的方式也不适合,玄龄他们在宝岛上实施的办法也不太适合,得考虑新的政策。”
酒桌上,吐蕃族的中下级军官把吐蕃各地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他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姜松、杜如晦、李靖、裴世矩等人都明白吐蕃的具体情况和现状。
随后大家纷纷发表意见,然后大家再提出不同的建议。不过好多意见姜松都不是很赞同,感觉不容易实行。有的广东城郭过急,有的太松,没有抓到根本性的东西。
姜松脑海中突然想到后世的方式,只是心中没底,毕竟情况不同,虽然都是农奴制。而此时的文明进程落后。
“大家想一下,如果咱们在吐蕃地区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方针政策,能否行得通?”
姜松丢出一个重磅炸弹,杜如晦问道:“老大,你的打土豪分田地,具体是些什么内容,先说出来,让大家研究。这仅仅六个字,不好判断。”
“鉴于吐蕃是农奴制的现实情况,推行咱们这段时间的办法不大妥当。而吐蕃的农奴什么都没有,就算咱们打下来后,农奴不能生活下去。而财富都信中在农奴主的手中,不把农奴主的财产掠夺的话,咱们确实没有办法安置解救出来的农奴。”
李靖摇头道:“老弟,这个办法也不妥当,掠夺后的财富是军费及士兵所得。如果拿来分给农奴的话,咱们的军费怎么维持?”
通过刚才吐蕃官员的介绍,大家都明白吐蕃那地方很穷,不会有多少财富可抢。农奴什么都没有,其安置费用非常的高昂,姜松大军根本无法承受。
裴世矩反对道:“老大,还有个问题,打土豪分田地,就算是咱们出钱安置了解救出来的农奴,也相应建立起来了村、乡、县级组织,那各级组织的薪水怎么办?吐蕃那里生产生活条件极差,靠收地租肯定是不行的,解救出来的农奴能自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拿什么来交税。那样的地方咱们彻底控制,有点不划算,反到是个负担。”
姜松点点头,姜松原本还准备在吐蕃实行三年的免税。如果真这样的话,各级组织的薪水从什么地方来呢?商业不发达,农业生产落后,养殖业同样落后,谁让那地方条件恶劣呢?这是个很大的矛盾,姜松没有能力补助吐蕃的发展,全盘接管就是个烧钱的主。
李靖道:“不仅仅是这些,一旦全盘接管吐蕃,必须在吐蕃驻扎大量的部队,毕竟那地方和天竺、波斯等国相连,随时都有可能受到那些地方的入侵。别的不说,仅仅是支付每年驻扎大军的费用都是巨大的开支,不建议全盘接管,还是征服为好,让其变为属国,每年让吐蕃上交点钱更现实。”
裴世矩再次补充道:“吐蕃不仅仅是农奴制,地方贫穷落后。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在那里盛行,基本人人信仰佛教。寺庙里的活佛专利权极大,影响力更是极大。咱们建立的组织不一定管用,百姓不一定会听。一旦寺庙里的活佛挑起矛盾,咱们没有任何办法,也很难解决,总不能让士兵消灭寺庙里的活佛吧?那样情况会更糟糕,会适得其反。”
裴世矩的话正确,吐蕃地区有的政教合一,有的全开,不过就算是囊日论赞、松赞干布父子同样和寺庙里的活佛同流合污,是一类人。同时,寺庙里本身就有武装力量,确实是个麻烦。
姜松心里也拿不定主意,大家说的都很对。只是感觉此时拿下吐蕃时机正好,一旦错过,再过十多二十年,吐蕃肯定会强大起来,再想征伐的话,付出一定非常的大。
杜如晦道:“老大,吐蕃还是征伐为好,只要让囊日论赞臣服就行,没有必要接手那烂滩子。咱们每年让囊日论赞交点钱,驻扎点部队就行了。”
第447章 阻截(1)
经过讨论,姜松彻底放弃那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也觉得此时全盘接管吐蕃不现实,没有能力、财力支持吐蕃的发展,只会是个烧钱的主。还是让囊日论赞臣服为好,那样不会有什么负担。
裴世矩道:“老大,克明的建议很好。要不咱们把一些生产生活条件好又和咱们接壤的地区接管,其他地方还是放弃,让囊日论赞臣服为主。”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姜松也觉得这样更妥当。
杜如晦补充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接管的地方,建议从咱们大军中抽调吐蕃士兵去担任村长、乡长之类的职务。”
姜松点点头,原本村长、镇长之类的职务基本都是在战争中负伤的士兵前去出任。只是要接管的话,没有那么多,从大军中抽调吐蕃族士兵来任职是不错的想法。毕竟这些吐蕃士兵在这二年中受到了同化,能和姜松等人的想法一致,能贯彻相应措施,能统一思想。
姜松继续道:“既然如此,建议在随后的征伐中,不论是谁,见到吐蕃小王子松赞干布,一定要想办法斩杀,不需要俘虏。”
大家听后疑惑不解,姜松也没有更多的解释。这样的事无法说明白,总不能告诉大家松赞干布会是中原的大敌,会带吐蕃铁骑入侵中原。这样的话说出来没人相信,毕竟松赞干布目前是战败者,没有表现出强大的能力。
冯立犹豫不决的站起来道:“老大,有个事向你报告一下?”见姜松微笑着点点头,冯立这才继续道:“老大是这样的,末将的师团里,有一小部分的吐蕃族士兵是原来吐谷浑俘虏过来的,那部分士兵的家人至今还在吐蕃境内。如果是讨伐吐蕃时,能否到时候把这部分吐蕃族士兵的家人带回来帮重新安置?”
姜松听后有点惊讶,这事还真第一次听说。当然,这样的事正属于小事,下面的人也不会拿这类事来烦姜松。估计今晚上说到讨伐吐蕃一事,冯立才会顺带的提出来。这种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却关系到大军中吐蕃族士兵的士气,甚至能影响到整个大军的士气的提升和忠诚度。
“这方面的事确实是本官忽视了,本官应该向这些士兵道歉。让各师团中有这类情况的士兵,只要愿意,允许他们把家人带到咱们管辖的地方安置,会免费分配给田地、修建住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姜松稍稍考虑片刻后就答应了,这种小事在士兵中会引起反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能让士兵更忠诚。
一名吐蕃族下级军官站起来,感激涕零的向姜松下跪后道:“大人,谢谢!”随后继续道:“大人,谢谢你的好意,我们的家人当然愿意到这里生产生活,只是很困难,那些农奴主绝对不会放我们的家人离开。”
想想也是,农奴主怎么可能放人呢?对农奴主来说,农奴就是免费的劳动力,拥有的数量越多越好,越能为农奴主创造更多的财富,只有傻子才会无条件放人。
呵呵呵!
“格桑,这事你不用担心,你们的家人本官保证能要回来。”
李靖解释道:“格桑,老大的话没错,到时候让囊日论赞派人护送回来。等咱们大军把囊日论赞打得屈服时,也不把你们的家人乖乖送来。”
“谢大人、将军!”
“老大,在讨伐吐蕃时,为了以后更好的获得吐蕃农奴的认可,咱们大军最好别对寺庙进行掠夺或攻打。否则会引起整个吐蕃农奴的反抗和仇视,活佛在农奴的心中就是神。”
姜松点点头,当然明白裴世矩话里的意思,更明白活佛在吐蕃人心中的地位,那绝对是神灵一般,比皇帝的地位还高。
“老裴的这建议不错,讨伐吐蕃时作为一条军纪来实行,要对士兵说清楚。”
在坐的将领纷纷表态,把姜松的话当成一条军纪来来执行。姜松虽然明白吐蕃地区寺庙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心中真的想掠夺,不过为了长远考虑,还是要放弃,否则等以后有机会征伐吐蕃时,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裴世矩继续道:“老大,吐蕃也非铁板一块,囊日论赞表面上控制了整个吐蕃地区,其实好多的部落、酋长和囊日论赞是面和心不和,有的地方甚至是分开反抗。咱们可派出相应的信使到囊日论赞的敌对势力,让这些势力出兵攻打囊日论赞的地盘,从而能牵制囊日论赞手中的兵力。那样,有利于咱们对吐蕃的讨伐。”
“老裴,你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好,这事就交给你负责办理,需要什么人你直接安排,本官只关心结果,不过问过程。”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