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秀田园_果无》第174章


皮肤娇贵的主儿,再加上鸭绒清理不干净,有细菌,那可是会过敏的。
“……退一步来说,若是针线坊真的那般无赖,想违约,咱们一平头老百姓肯定是没能力跟人叫板的,不过,既然在卫家镇咱们都能把这夹衣卖出去,卫县衣料铺,成衣铺,绣坊比比皆是,咱们更不用怕。”狐小媚很有信心。
大不了她再来个二次推销。
将孔氏和卫大河说通,卫三娘就准备着要去卫府的事宜,每人得带两身衣裳,还有一些日常的必需品,那羽绒夹衣是必须带上的。可是两件一起带着又怕被人惦记。
“要不然就穿一件去便是,其余一件留在家里,到时候要用的时候给外婆捎个信,让外公给咱们送过来。”
别看现在都要进卫府,看上去挺体面荣光的,但那也是在外人看来,这些流民本身还是一样穷困,只是不用再愁吃住,有点月例拿而已。所以,若是带了好东西进去,难免有人起歪心思。
这夹衣现在可是稀罕物,丢了想要再弄一件可就麻烦多了。
一切事宜就此定下!
在去卫府其间,卫青宝过来了一次,他们一家子都被卫府留下了。孔氏便感叹卫石明一家运气真好。
仔细想想又说得过去,卫青宝一家个个都是年轻劳力,卫青宝和卫青柱长得都壮实,一看就知道力气不小。而卫石明又是老庄稼人,平日还走南闯北做生意,有见识,又懂得不少。流氏干活也是个得索的。
个个身体健康,有力气,还老实诚恳,卫府不要才怪呢!
卫石明做了好多年的生意,这次也是实在没有办法,这才想到进卫府做工。听卫青宝的意思,等到手头上有点积蓄,流民生活安定下来,外面世道泰平了,卫石明还是会自个儿做生意的。
那日卫青宝在狐小媚家留到很晚,直到吃过晚饭才离开。
很快到了进卫府的时间,几人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孔氏和卫大河,背着包袱去了卫府。
上次卫府留下的人差不多有五十人,狐小媚抬眼望去,略一数,这次竟有七十来人。仔细一看,才发现有几个竟是认识的。
正是狐应地几兄弟带着家人。
狐篱云和狐篱月亦是在当中。
狐篱云仍穿着平日素色的粗布衣裳,就算进了卫府做下人,她亦是挺直腰背,一幅清冷高傲的模样,不过,她长得漂亮,倒不会让人反感,反而会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感,让人不免生出亲近倾慕之心。
狐小媚收回目光,跟着卫三娘和狐大友顺次站到队伍后面。
稍待片刻,待人齐后,上次那管事带着一个下人从月亮拱门外走了进来。
这次招进卫府的人全是活契,时间为三年,依例,管事先训完话,然后便是众人的分配。
卫府做的生意多,各地都有分店,卫县的农场上千顷,农田,牧场,果林,当属几个家族中最大的。此次天灾,卫府也是率先带头施粥,救民。所以,卫府在百姓心目形象极好。
卫县卫府乃壤城卫氏庶出,而壤城卫氏的嫡枝远在京城做官,上至朝堂三品大元,下至小县芝麻小官都有。所以,不管是壤城,还是卫县,卫氏都有极大脸面。
卫县卫氏能在商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与卫氏嫡枝的帮扶有很大关系。当然卫县卫氏每年也向京城卫氏送去不少银子。嫡庶相帮相扶,在官场上及商场上都亦如鱼得水,各取所需。
这也是很多人想进卫府做事的原因。
三个地方,狐小媚更倾向于进农田务农,因为狐大友和卫三娘祖辈都是种地的,对小麦水稻播种收割如数家珍,闭着眼也能知道该做啥。而果林,狐大友虽然也会,但其中一些小门道还是不知道。而且他也没有什么经验。
牧场又要比果林好上一些,不过,牧场养殖家禽动物很是费心,特别是一些刚出生的小动物,尤其需要小心照顾。家禽的饲养环境都要干净通风干燥,环境稍差一些,就容易引起禽流感,要不然就会大量死亡。身后没有关系,没有人担着,那可容易惹祸的!
但这似乎也不是狐小媚几人能作主的。
那管事将记录薄看完便丢到一旁,然后坐到一张木椅上开始端茶喝起来。分配的工作则由一个卫府的下人帮着做了。
不管谁分配,只要别让人太糟心就行!
最后分配结果不尽如人意。
狐大友,卫三娘,狐篱香,狐篱笆被分到了农田处;相氏和王小宝运气好,被分在一起,去果林。而狐小媚则和十三待在一处,去牧场。
狐小媚在心中将那分配的管事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她不想去牧场,却偏让她去牧场。她想和狐大友和卫三娘待在一块,却偏要把她分开。
相氏和王小宝最高兴,虽然没和狐大友一家子在一起,但母子俩好歹也在一块,她能顺便照顾王小宝。至于卫三娘等人,等以后安顿好了,总能打听到住处,到时候众人平日再联络。
相氏是这么想的。
狐大友一家子心情很糟糕,卫三娘满目担忧的看着狐小媚,狐大友抿着唇,想说却又不敢说的样子。
管事的安排谁敢有疑?别一句好话没问到,最后得罪了管事,以后给几人下绊子就不好了。
狐大友只好忍下去说情的念头。
狐篱香和狐篱笆亦是担心又不舍的看着狐小媚。狐小媚抿嘴对几人露出一个微笑,指指一旁镇定自若的十三,意思是告诉卫三娘和狐大友几人,有十三在,她不会吃亏的。
收到狐小媚的暗示,十三立刻对狐大友夫妻投以一个放心的眼神。
卫三娘无力,十三虽然挺照顾狐小媚,可是那也只是白日在牧场干活的时候。
趁着前面无人注意的时候,卫三娘拉着狐小媚的手,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这里不是狐家村,这儿的人也没有你唐大叔好说话,咱们只能暂时这样,等咱们熟了,再去找管事说情,希望能把你送到爹娘这边来。”语气说不出的忧愁。
ps:每天写每天更,这种状态好痛苦啊!
第171章 进府
她们只不过是流民罢了,哪有这么大的脸面。
不过,狐小媚还是顺着卫三娘的话道:“行。我知道娘,您别担心,有什么事我都会找十三商量的。”
“……这高门大户里的人心思都重,你别轻易得罪人,但也别跟人交心,凡事自个儿心里都得有数,也别被人利用了,当个傻子……”说到这儿,卫三娘就想到狐小媚以前傻乎乎的样子,心里一酸,老天爷不开眼,闹出个天灾,让他们这些人无家可归,背井离乡跑到这地方来,现在还母女分开,万一以后狐小媚有啥事,又找不到她和狐大友帮忙,那可怎么办呀!
卫三娘眼眶湿润,眼看泪水就要掉下来了。
狐小媚忙阻止她:“娘,您别哭,让管事的看见会不高兴的。”
说不定立马就把她们家赶出去了。
卫三娘立刻止住眼泪。到底心里舍不得狐小媚,一直拉着她的手不肯放。
一行八人进来,狐大友,卫三娘,狐篱香,狐篱笆被分到农田处,狐小媚和十三分到牧场,相氏母子被分到果林!
还好大家都在一个农场内,彼此隔着一段距离,但想办法总能找到。
分配好去处,各处便由一个小厮领着众人过去。临走前,狐大友和卫三娘四人齐齐担心的看眼狐小媚,狐小媚和十三站在一处,微笑看着狐大友几人。
被分到牧场的除了狐小媚和十三,还有狐篱云和谭氏。一共有六个人。另外两人,一个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叫杨武,另一个是个四十来岁的妇人。姓秦,大家都叫她秦氏。
两人也是逃难来的。
跟着小厮几人坐着一辆牛车出了卫府,很容易就出了城,一路直走,直往卫县东郊。路上稀松几个流民,比前几日狐小媚看到的情景好了许多,想必大多数流民都被安排到流民区。
赶车的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听那小厮称呼那老头为老马。那小厮十七八岁,叫卫三。路上卫三不停的和老马说话,杨武几次想和卫三套近乎。卫三开始还嗯嗯,答一两个字,最后干脆不理了。这让同样杨去套近乎的秦氏歇了心思。
牛车沿着小道一路朝着荒无人烟的山头里驶去,大约一个时辰的路程。几人终于到地了。是个大大的农场,亦是庄园。站在外面一眼看不见庄园院墙的尽头,只觉得绵延不尽。
同时,狐小媚也看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