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昏君的心尖宠》第69章



李持明不置可否,并对李令姜露出了她近来已经熟悉的苦笑:“他们人多,他们声音大,算了,时间会证明谁是对的。我现在也没心思去跟他们纠缠那么多。先把谋害太后的凶手找到是正理。”
他派人夜以继日的调查去了,自己也跟着心急如焚。李令姜担心他的身体,便自作主张留在宫里陪他住下,同时悄悄帮他盯着日常饮食。那些人能把断肠草混进花茶里毒死张太后,就可能把什么毒药混进李持明的食物里。李持明被这些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大约已经忽略了这个问题。可李令姜却不敢大意。
太后暂时停灵在慈安宫里。有时候李令姜从慈安宫外经过,就能看见里面负责看守的宫女太监神情木然的守着一具棺椁。她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李持明对于这座偌大皇城的不信任和恐惧,这里真的太像一个大墓了,埋葬了许多曾经鲜活生动的人,如今他们都成了尸体,灵魂被这座皇城吞噬,成了它维持自己阴森气质的新养料。
“当年宪宗的孩子都是怎么死的?”李令姜同李持明说。“我记得你说过宪宗的几位太妃都是安分守己之人。可孩子却莫名其妙的接连夭折。包括宪宗本人,诚然有多年积劳成疾的原因。可他去世时才不过知天命之年,而且原本身体很健康,不知怎么的好像一夜之间就不行了。及至驾崩,也不过不到一年时间。”
李持明不说话,只是沉默着看向手中的奏章。陈党又开始了,接二连三的上奏章让皇帝快些把太后下葬,不然于理不合。同时在奏折里暗戳戳的指责李持明和太后关系有异,令太后之死疑窦丛生。
他“欻拉”一声撕烂了一封精美的奏折,反手扔进脚下的木头盒子里去了——那里堆满了阴阳怪气讽刺他的奏折和指责他怠慢丧仪的奏折,好像无数张恶毒的嘴巴,隔空对他发起攻击。李持明觉得很疲惫。他用手撑着头,觉得自己头顶的玉冠好像有千斤重——不,不是玉冠有千斤重,是他的脑袋有千斤重。
张太后还在时曾对他说过,你当了皇帝,若是你想做个昏君,那你便是天下最强大,最不好惹的人。可你若是想做个明君,那你就得成为天下最委屈,最任人宰割的人。看似是你身在高位大臣们身在下僚。可其实同那些士大夫比起来,你是弱势的。你的一言一行,都落在人家眼里。稍有不慎你便要被骂,被责,被明嘲暗讽。你若是做明君,你就必须承受这些。因为真理总是掌握在小部分人的手里。大部分人不知真理为何物,他们很短视,只能看见手心里那一点。然而他们又总是声音大,总是人多。你想实现更伟大的利益,你就不得不跟这些人斗。你不但得斗,你还得忍。成大事,不忍不行。
那会儿他刚利用暗杀事件弄下去一批陈党,正是沾沾自喜的时候。他对太后说:“您放心,我呢,别的不会,忍这件事我可是最在行了。”
天天忍,夜夜忍。他为了燕国,忍的简直要发疯了。
李持明破天荒直起了身子,闷声闷气的对李令姜说:“阿韫,能把你的肩膀借阿兄靠一会儿吗?”
李令姜惊讶的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她清了清嗓子:“当然可以!”
她在李持明身边坐下,李持明的龙椅很宽,坐两个人绰绰有余。李令姜主动把李持明拉过来靠在自己肩膀上,她用手蹭了蹭李持明的脸颊。
“你要是累了,就打个盹儿,睡一会儿吧!”她轻声说。“这些狗屁不通的奏章,我替你扔了。”
李持明慢慢闭上了眼睛,慢慢的睡着了。他真的太累了。
第102章 飘摇
“嗨哟,真没想到,今上竟然真的给自己的小情儿封了公主,这是不打算效仿前朝废帝,准备另辟蹊径啦?”
“你还别说,这永嘉公主也是个厉害人物,一个跟今上没有半点儿血亲关系的,谁知道是今上从哪儿弄来的野丫头,瑞郡王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养女’吧?哪成想如今借了今上的光,竟也能封公主了!我寻思着·······我要是二十年前混进瑞郡王府去,在今上身边混个脸儿熟,怕是现今也能封个国公了啊?哈哈哈哈哈——”
“你想什么天鹅屁吃,你会爬龙床吗?你会毒杀太后吗?你会打着为国为民的名义给自己养汉吗?不会这些,还封国公呢·······封你个弼马温吧!”
“去!我就是说说而已,去你娘的!”
琼琚气的想去跟那两个长舌头老爷们儿理论,被李令姜拦下了。她默默接过琼琚买给她的小吃,一言不发的坐回到马车里去。车轮滚动,李令姜忽然道:”民间怎么知道我和陛下不是亲兄妹?难道这件事已经流传的这么广了吗?“
琼琚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李令姜吃了一口炸糕,垂下眼帘若有所思道:“此事我也是几个月前才知道,怎么听那些人的语气,他们早就知道了?琼琚,你老实交代,你原先知不知道我和陛下不是亲兄妹?”
“知——知道········”琼琚结结巴巴的说。“您几年前从塔上跳下来的时候,我和采薇姐姐木桃姐姐就知道了。”
“那郡马——我是说裴大人,他知不知道?”
“他——不清楚·······”
李令姜放下了炸糕,觉得有些头疼,“难不成除了我,整个大燕都知道我和陛下不是亲兄妹?”
琼琚连忙瞪大眼睛,把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郡——公主您别误会!这个应该没多少人知道!我·······我也不知道民间这些人是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可——可陛下当时让我们严格保密的········”
李令姜不说话了,她快被这些一团乱麻似的破事儿给弄晕了。“算了,知道就知道吧!”她漠然的想。“反正我们的名声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
太后在死后半个月下葬,与宪宗合葬帝陵。至于杀害她的凶手,李持明到底没能找到。他动用了许多人力,可也只能查到那罐子花茶是内务府进奉来的。而内务府的负责人又说茶叶的采买和装罐隶属于某某太监负责。查案的人找了那个太监的屋子,发现太监早就断了气,尸体都凉了。他们把死掉太监的头发剪下来拿回去给李持明复命。李持明便让杵作和太医一同去查看。最后杵作来报——太监同样死于断肠草中毒。但这次,他是直接被人逼着吃下了断肠草。一些没来得及咽下去的断肠草还卡在他喉咙里呢。
线索就这么断了。几乎所有站在李持明这边的人都知道这太监是谁害死的——或者说,是被谁指使害死的。可是他们没有证据。所以最后只能把内务府负责人革职查办了事。
百姓们对于太后遇害案的兴趣也渐渐降低了下去,更新鲜的话题占据了他们的闲谈时间。李持明和李令姜一起为太后服丧。国丧期间,禁止各种娱乐活动。皇城被白色的绢花和灯笼所包围。远远看去,死沉沉的气质更重了。李持明站在玲珑塔上远望,回过头对李令姜说:“张太后是个好人,是被我连累了。我对不住她。”
李令姜默然无语,走上前来,她踮起脚尖给李持明肩头披了件斗篷。
让人略感意外的是,这一次皇帝在舆论方面一败涂地。但围读会的人居然全都坚定的相信了他,一个都不例外。因此也没有一个人说要退出围读会。他们派了代表裴效先来面见李持明,向李持明表达了他们的忠诚和悲痛。李持明平静的听着裴效先说完,他对裴效先露出了一个惨淡的笑容。
“裴卿,好。”他说。“不枉朕这般信任你们。”
太后莫名其妙的死了。皇帝挨骂。可日子总不能不过。李持明被民间骂的狗血淋头时,他像个倔强的小孩,民间越骂他,他越要投身到工作里去,一发不可收拾。
“等到将来,等到我除了豪强,赶走了倭寇,把燕国变得富强了,让他们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时,”李持明说。“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有多错!我要让他们痛哭流涕,让他们追悔莫及!可那时候我已经死啦,他们就是追悔莫及·······也没用!我已经死了,我听不到了,我要让他们永远记得他们曾经怎样伤害了我,他们曾经多么对不起我!”
百姓态度的突然转变到底是打击到了他,他变得有些神经质。当他用犀利言语点评奏章,用敏锐头脑处理政事时,他是他,可他又不是他了。李令姜很担忧。
第103章 出关
“百姓根本不会追悔莫及,”裴效先在自家接待李令姜时冷酷的说。他像个客观的秤砣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