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大汉娇后》第19章


“那就有劳公主了。”窦婴对着馆陶公主的车架行了一个礼,“馆陶公主先出城,我稍后就把给临江王的祭品送来。来人,放行——”
窦婴一声令下,城门打开。
“阿娇,我扶你上车吧!”窦婴的主动示好让陈娇更有些摸不着头脑,正当她疑惑之时,却听窦婴小声道,“出城拜完了就回来,太皇太后耳目众多,只怕你一出城,她就知道了。”
“小姨夫?”
阿娇注意到,窦婴此时说的是太皇太后,而不是皇太后。
“我至多帮你拖延半天时间。阿娇,汉家的皇权秩序,不能毁在我窦家人的手里。我能帮你的,也只有这么多了。”窦婴将陈娇扶上马车,就重新上了马,大声道,“恭送公主出城——”
陈娇带着疑惑,直到出了城,还忍不住掀起帘子回头看了一眼城门方向:“阿娘,小姨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看不明白了呢?”
“他是在告诉你,他忠的是君,而不是太后。等着吧,让他们走慢点,窦婴只怕还有话要说。”
被这么一提点,陈娇也明白了:“难怪他要为临江王送祭品。锦瑟,让他们走慢一点,等等窦驸马的祭品。”
“喏。”
车出城行了不久,御林军的人就来了,是窦婴带着人亲自来送的祭品。
“小姨夫可是有话要和阿娇说?”
“先帝临终前,曾经给臣一道密旨,臣虽姓窦,却不敢有负皇恩,有负先帝信任。”窦婴说着,将密旨递给阿娇,“阿娇,我不妨和你说实话吧!太皇太后想要梁王登基,阿娇若是找到太子,将他带进城之后,切不可将他留在侯府里。”
“梁王?”陈娇只做不知,“小姨夫在说笑吗?彻儿才是太子,才是应该继承大统的人啊!”
“话虽如此,可太皇太后让人拟了一道旨,传位梁王,已经盖了玉玺。”
“小姨夫……”
“阿娇,你会是未来的皇后。”窦婴表明立场,“你一旦见到太子,就立刻回城。若是没有……梁王今日也到了,到时候,阿娇,你的后位就不保了。”
“小姨夫,”陈娇想了想,“我也不瞒你,我和阿娘今日出城,一来是为了拜祭父亲,二来,的确是想看看彻儿有没有回来。只是……现在我们什么情况都不知道,若是彻儿连他父皇去世的消息还不知道,那可是回天无力了。”
“我此时回宫向太皇太后禀报此事,阿娇,你们此番出城,声势也不小,若是太子真的到了长安,定会知道。我言尽于此,记住,尽快回城,否则,只怕太皇太后发现太子之后再问起,我们都脱不了干系。”
窦婴送完祭品,就骑马回了长安。
陈娇坐会车里:“阿娘,你说……小姨夫说的是真的吗?”
“我倒觉得是。”馆陶公主想了想,“我记得当年有一回家宴,先帝酒兴正浓时曾戏言死后把帝位传给梁王,当时母亲非常高兴。可偏偏窦婴说:‘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为这事,母亲并不喜欢窦婴,不过这两年,窦家无人,母后也只能启用窦婴,但心里,怕是并不信任他。”
竟然还有这样的往事?陈娇心里倒有些愿意相信窦婴了:“可若是太皇太后不信任他,又怎么会让他知道她打算让梁王登基的事,还让他来守城?”
“你也不想想,窦家除了他,还有谁能掌管御林军?窦婴虽然不为她所喜,但这种时候,她也只能相信窦婴。毕竟,七王之乱的时候,窦婴也是功劳赫赫的。可惜呀,窦婴姓窦,不然,他是可以当上丞相的。”
“哦?”
“当年,刘舍被免去丞相职务时,太皇太后也曾经多次推荐窦婴当丞相。先帝借口窦婴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为由,没有任用他,而是任用了建陵侯卫绾作丞相。论才,窦婴并不疏于卫绾,不然,太皇太后放着那么多姓窦的不推荐,偏偏推荐和她有过不快的窦婴做什么?”
“所以……他想当丞相?”陈娇猜测。
“也许吧!”馆陶对窦婴的心思,只能猜到七八分,“阿娇,你刚刚做得很对,有些事情,连阿娘都不必知道。知道得人越多,于你,越不安全。”
“可是如果我连阿娘都不相信,那我还有谁能相信呢?”
“你自己。”馆陶严肃道,“阿娇,你记住,尤其是你当上皇后之后,你说的越多,有心人越能陷害你。”
刘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严肃地告诫她什么了。陈娇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
“阿娘,我记住了。”
☆、第19章 执黑
京城外关卡遍布,刘彻眼看着到了长安城外,却苦无办法进城。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到了东方朔曾经赠他的锦囊,发现其中只有四个字“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是他当年对馆陶公主和陈娇的承诺。
刘彻看着这四个字,却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难道东方朔是在耍他吗?金屋藏娇这四个字,如何能解他如今的困局?
刘彻的疑惑,直到得知馆陶公主出城拜祭亡夫的消息后这才解开,这个东方朔,果然是料事如神!
刘彻和张骞跟着馆陶公主车架,直到堂邑侯的墓前,见她们下了车,却几番犹豫着不敢露面。馆陶公主虽然说起来是他的姑姑,但……帮弟弟和帮侄子,他对馆陶公主的取舍,真的是丝毫把握也没有。
“阿娘,我就不去看临江王了,我和他……”陈娇的话没有说下去,对刘荣,她说不讨厌是假的,但人死如灯灭,刘荣已经死了,太子之位也落在了刘彻手中,她一个活人,和死人计较,未免太过小心眼。可若说没有芥蒂,她也做不到如此大度。
不过,不去拜祭刘荣,除了因为这些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娇要在这里等刘彻。
好在,陈娇的等待没有白费。待馆陶公主离开没多久,刘彻和张骞就出现在了她面前。
“阿娇姐,东方先生真是神了!”一见到陈娇,刘彻就将东方朔的那个锦囊给她看,“原来他说的金屋藏娇,是这个意思。”
“金屋藏娇?”陈娇看着东方朔的字迹,不得不承认,东方朔看人,的确是很准,不过……她私心里却也不想把东方朔神化,“你怎么知道,不是我和东方先生已经约好了?”
“啊?”刘彻不敢相信,却又有些怀疑,“你……你真的是和东方朔约好了?”
心中微叹一口气,陈娇道:“你呀!也不想想,我要怎么样,才能和东方朔约好?难道这舅舅驾崩,重重关卡,东方朔真的能全部知晓?若是全部知晓,那他不应该早早让你回长安?”
“也对,”刘彻微一思量,就想明白了,“那阿娇姐怎么知道……”
“你以为舅舅驾崩的消息,是谁告诉张汤的?彻儿,梁王呢?”
“梁王叔叔在路上,阿娇姐,现在城门戒备森严,你真的有办法带我进城?”
“照我说的做。”陈娇将安排细细说给刘彻听,“即使皇祖母查起来,我也有应对的方法。好了,现在时间不早了,上车吧!”
馆陶公主的车架已经拜祭完刘荣,回到了陈午的墓前,陈娇带着刘彻上了车,张骞则装成平民百姓,自行进城。陈娇和他约好让他三天后在堂邑侯府见。
**********
回城的时候不曾在城门口看到窦婴,陈娇留了一个心眼,没有直接回府,反倒是绕道去了城南。
陈礼搬出堂邑侯府前往江都之前,曾经还在城里住过一段时间,因此,陈娇在那里为他置了一处房子。本来只是想租下,但陈娇想着若是陈礼回长安,总是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尤其是在陈午去世后,陈季虽承袭侯位,存在感却几乎为零。堂邑侯府,早就变成了馆陶公主府。陈礼去江都,一是为了磨练自己,二是想要借江都王门客的身份得以入仕。既是为入仕,总是会在长安常住,所以,陈娇将那处房子买了下来,雇了人定期打扫。
从文帝十五年到现在,察举制在一点点完善,陈礼的身份尴尬,若是通过江都王的推荐,则是最好的办法。因此,陈礼去了江都,和长安已经一别数年。
“彻儿,你先在这里住两天,锦瑟,你留下来照顾太子,过两日,我再接你们回府。记着,若是有人查起,就说这是我的地方。若是太皇太后发现了这里,找人第一时间通知我。锦瑟,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我对你向来放心,太子娇生惯养,你好生照顾着。”陈娇本想留下流年,毕竟流年做事最稳妥,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