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觉得我夫君会当个凤凰男》第33章


“你忘了张案首父母都已不在了?”
“对对对!!!你瞅我这脑袋!是该去高举人家的,啧,谁能想到啊,半年之前大家还都说高举人眼瞎了,把自己闺女配了这么户人家,没想到啊!”
“你这小子!别再感叹了,快去报喜了,这么好的差事。”师爷笑着拍了这人的脑袋。
“是嘞!小的这就去,这就去!”
师爷接着又叫来几个人,去另外几户也考中了秀才的人家去报喜,最后寻思寻思觉得这事儿这么办不周到。
他们县太爷跟高举人关系不错,所以吩咐过来的时候只让人去高举人家报喜。
当然,理由也很充分,毕竟高举人不但是张案首的老师,还是他的岳父,张案首本人也没有直系血缘存在于人世。
但是张家宗族有人啊!这报喜的直接去了高家,张家的人会不会不开心?
师爷想了想,决定好人做到底,又叫了个人去张家那边去报喜。
钱氏这边也等的焦躁地很,从考试结束那天她就开始不安稳了。
一是怕张甫远考不好,二是怕高小诺照顾不好张甫远。
“唉,咱闺女又没有照顾过人,当初她就应该把李婶子给带过去,她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啊!”把钱氏给愁的啊!
她闺女还需要人照顾呢,怎么能照顾好别人?
钱氏的心态十分矛盾,一方面她希望闺女能长点心,好好把住女婿的心,把住他们家里的所有财政…但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闺女年纪还小,怎么能够为这么多事儿操心呢?
当人父母就是愁人的很,就算是她自己,也没有这么纠结过。
她有事儿没事儿就揪住高举人念叨,高举人再次减少了在后院的时间。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从他大闺女成亲了以后,他妻子怎么就越来越能说了。
钱氏愁了好几天,听见外面闹腾她还很烦。
“夫人!报喜的来了!”顶替林婆子的婆子进门满脸喜意地吆喝了一声,可把钱氏吓得魂儿掉了一半。
第33章 
“来了就来了; 那么大声干什么?”钱氏没好气地从屋子里出来。
“衙门派来的报喜的来了,说是咱家女婿考了第一名,叫啥来着,对!叫案首!”沈婆子拍着手说。
“真的?”钱氏一边疾步往外边走; 一边问; 脸上忍不住地就露出了笑。
高举人离得近一些; 钱氏到的时候高举人已经在接受着别人的祝贺了。
这个傻子; 就知道给人家拱手,人家是想要你给人拱手吗?不人家不想!人家只是想要赏钱而已。
这边报喜的人也心里也纳闷呢; 高举人干嘛呢?
钱氏就挤了过去,直接给了这人一锭五两的银子; 这人立马喜笑颜开地走了,出去还夸高举人可真是既有眼光又大方。
高家这边的父老乡亲们全部都挤过来了,你一声我一声地问:“听说你家女婿考上秀才了?”
“还是案首来着?”
…钱氏跟这个说完还有另外一个; 累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高举人难得精明一回; 他走到自家的台阶上; 整个人看着高了一截出来。
“承蒙各位关爱…”高举人长篇大论一大篇,别人都没看出来; 钱氏看出来了; 这人他得意着呢!
头前张甫远跟高小诺成亲的时候; 流言蜚语可不少; 他耳朵里都难免传了一些。
高举人嘴上不说,心里憋着一股气呢!他眼光怎么就不好了?张甫远又怎么不行了?他闺女怎么就一定要吃苦了?
现在好了,虽然秀才代表不了什么; 但是张甫远的这个秀才可不是普通的秀才,他可是案首!
他本来就爱得瑟,现在可算是找到机会了,没有当场来个千字文都算是好的了,把一群街坊邻居给忽悠的晕晕乎乎地回去了。
钱氏嗔了他一眼,知道他肯定是故意的。
那些闲言碎语,眼前的这些人肯定也加入了一份子。
高举人也不在意,他冲自家娘子笑了笑,就仰着头回前厅了,在她看来,样子活像个趾高气昂的大公鸡。
高小弟那边探出头来:“出了什么事儿了?”
他正在读书,听见外面的喧闹了,想要出来看看,但是书还没有读完,他不敢。
后头还听到了他爹的声音,但是也没听清到底说了什么,心痒痒的不行,耐住性子看书,这会儿书看完了才敢出来问。
“你书都读完了吗?”高举人问。
高小弟扬了扬头:“读完了!”
高举人瞥了儿子一眼:“那回去我考考你。”
“你先告诉我刚才发生了啥?”高小弟孜孜不倦地追问。
高举人拍了一下自己儿子的脑袋:“注意点儿形象!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只是刚才衙门里来人说,你姐夫考中秀才了。”
“这不很正常吗?他要是没考中不是才奇怪的吗?”高小弟问。
他年纪不算大,加上张甫远在他心里多少有点儿神化了,无论是同窗还是父亲,所有人都说张甫远读书很好,所以在他看来,考中才是正常的好吗。
高举人无语地看了眼自己的儿子,咋的呀?家里有个举人爹爹,还有个秀才姐夫,你就可以这么膨胀了吗?
高举人怀疑是自己的教导出了什么问题,要不然高小诺怎么什么大话都敢说?
还是他给这小子布置的作业太少了?高举人难得的反思了自己一下。
高小弟还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此刻心里正在鄙视高举人,不就是姐夫考上了秀才吗?你高兴个什么劲儿?胡子都快翘起来了。
在这次的府试中,本县一共考中了7个秀才,说不上多,但是有含金量,毕竟有一个案首在那里。
县令为什么那么开心?本县的学子考的好,对他来说也是个加分项。
县令心情好,高举人的心情也挺不错,有些人心情就有点复杂了,其中最复杂的莫过于郑氏了。
她大概是跟钱氏这个小姑子真的过不去,她刚刚接受了小姑子把闺女嫁给了一个穷小子,该说的奚落话也都说完了,结果你告诉我这穷小子是个有本事的?
郑氏抓紧了手帕:“你没有听错?当真是案首?”
过来通知她的丫鬟殷勤点头,满脸喜意:“没错,就是案首!咱姑奶奶可真有眼光!”
那边钱家的祖母也乐呵呵地出来了,说要去一趟她女婿家:“我去看看我闺女去。”
钱祖母这样说,钱祖母是个慈祥的老太太,是真的慈祥,基本上没有脾气的那种,她手里提着东西,郑氏想也知道,这老太太是想过去给她闺女庆贺呢!
想起了这个郑氏就糟心,但是还是耐下心来劝她:“娘,哪有当娘的主动过去的道理?还是你信不过我这个嫂子?姑奶奶那边,我会让人送礼过去的。”
看钱家祖母还是蠢蠢欲动的样子,郑氏深吸了一口气,笑着:“娘您放心,姑奶奶那么孝顺,估计过两天就自己过来给您报喜了!”
老太太终于走了,郑氏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看不惯自己的小姑子,但是却很喜欢自己的婆婆。
钱家的祖母真的是个好婆婆,自从她进了钱家门,婆婆还没让她没难过,这样的婆婆,郑氏不可能不喜欢。
所以即便是这个婆婆有时候会有点迷糊,郑氏也都是哄着供着。
她身边的丫鬟看着她神色阴晴不定的样子,有点害怕,方才的喜悦也没有了。
郑氏最后悠悠叹了一口气,她不是不识时务的人:“去准备姑奶奶最喜欢的颜色的布匹,做成衣,再准备几身男子的衣服。”
高小诺给张甫远做衣服,也都是在钱家的绣庄里做的,这边有他的尺码。
既然高小诺没有她想象的嫁的那么差,那她就有资格跟自己家继续交好,郑氏还有点害怕,怕高小诺记仇。
平时讽刺自己几句就成了,她怕高小诺从中做鬼不让张案首不跟钱家交好,让案首对钱家有不好的印象。
张甫远考中了秀才,还是案首,那在郑氏眼中就不一样了。
以前只是个运气挺好的傻小子,现在已经能让郑氏隐隐约约地巴结了。
因为高举人的举人功名,郑氏能够憋那么多年不跟钱氏闹别扭,只在最后钱氏给高小诺定亲的时候发过火,现在当然也能为了张甫远这个案首,继续跟高小诺交好。
此时张甫远跟高小诺俩人正坐在马车上,慢悠悠地往县城赶。
朱三不回去,他们家也没有商队正好经过,高小诺跟张甫远俩人一商量,索性请了两个人当镖师自己回去。
请镖师并不是因为张甫远什么不一样了,只是为了预防遇匪而已。
虽然说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