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修那个甚么‘汉安线’,百里造价几何?”
“一二百万贯吧。”
“唐州修不起。”
摇了摇头,程名振略微思索,“看来也只能修那个甚么畜力板轨,或是新制弛道。”
“也不便宜,唐州自己来修,百里弛道也要二三十万贯,武汉那边施工,可以压到十万贯出头。”
“差恁多?”
“营造技艺武汉最强,将作监、工部次之,苏杭、淮扬、沧辽再次……”
“老夫记得,方城县早年修过一条弛道,是通往南阳的?”
“旧年工部斥资十七万贯,征发民夫三万,却有修了一条弛道。不止方城县,上马县也是如此。”
实际上唐州治所比阳县,并非是唐州诸县的核心。像方城县、慈丘县、上马县,都是往南阳走。
到了南阳,不管北上还是南下,都要容易的多。
以前去长安,走的是南阳;后来去洛阳,还是走的南阳。
真正跟着比阳县混的,只有平氏县和桐柏县。
不过情况都是大同小异,粮食产量特别高,存粮吃三年都吃不完的那种,就是手中没有现钱。
眼下陡然要进入一个发展期,粮食变成钱这种好机会,可不是那么容易赶上的。
更何况,出卖劳动力就能换钱这种好事,已经很久没有让唐州遇到了。
“这样,差二人跟着邓州刺史府来人回复陈君宾,唐、邓一体,自然是要共进退的。然后张操之那里,老夫自忖还有几分交情,少待老夫书信一封,你们拿了老夫的书信,就直接去汝州拜访。”
“是。”
“大人,此次陈邓州这般急切,怕是有甚么大事发生?”
“陈君宾猜测,张德主持‘湖北’诸事之后,会镇杀荆襄世族。此事……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荆襄世族若是闹事,就是数十万人震动,倘使再推动一番,不敢说席卷荆襄,总归难以太平。”
老世族的威力就在于此,他们积蓄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相当的深厚。
更何况,当初李唐上位,对地方世族,大多数都是收买。真正被干挺的,还是杜伏威之流。而相较中原世族,南方世族基本谈不上伤筋动骨。
隋唐两朝皇帝,又一直在致力于消弭南北对立的隔阂,哪怕到了贞观朝,李世民对南方的拉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陆氏、虞氏、萧氏等等地方世族的进一步膨胀,主要就是在贞观朝。
而张德本身,又跟南方世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程名振看来,张德对荆襄豪门大开杀戒,总有点不切实际,还很不合理。
掀桌的成本如此之高,张德这样干的风险太大了。
但是,陈君宾不可能无的放矢,南朝陈皇族后裔,看问题的视角,肯定和他这种地方“草莽”不一样。
本着宁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程名振也打算派人先去汝州探探口风。
凭他在左骁卫的地位,多少能搞点“绝密”独家出来。
“大人,武汉人不可以常理判断。”
程名振的次子程务忠虽然跟着父亲,但时不时就流窜到武汉玩耍,对武汉的情况,还是相当熟悉的。
更何况,他的大哥程务挺更是“忠义社”的精英骨干,某位带头大哥的行事作风,在他大哥眼中就没有正常过。
“老夫知道,所以才打算让人也去汝州,谈一谈张德口风。”
程名振眼神有些担忧,“若当真要镇杀荆襄列强,怕是血雨腥风啊。”
“大人,恕我直言,荆襄和武汉素有嫌隙,张江汉就算不想下手,武汉诸强,也早就按捺不住。但有机会,莫说除掉荆襄豪族,怕是把荆襄掀个底朝天,都是毫不犹豫,甚至义无反顾!”
有些话,程务忠没有明说,比如说同样为荆襄大地的老乡,公安县的百姓,恨江陵县恨到死。
张德真要是动手,怕不是公安县的百姓都会拍手称快。
襄州、荆州这么多年,吃卡拿要武汉的商路,不知道有多爽,而一旦有了麻烦,比如说洪水淹没公安县,居然第一个念头就是把灾民往船上送,然后一口气往东运。
若非武汉越趋发达,对劳力需求长期处于增长,这些灾民带来的麻烦绝对不是小事。
一旦爆发疫病,武汉当时也有一百多万人口,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好在武汉对于卫生管理从来都是高压管控,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也都是有惊无险。
不过仇怨总归是记下了,武汉几次扩张,都是尽量往南往北往东,也是有原因的。
“明公,二公子所言……下走以为,却有可能。”
等程务忠说罢,有个襄州口音的幕僚站了出来,躬身道,“自武汉上洛采访以来,各地州县蠢蠢欲动,至汝州乃成大势,诸地争先恐后,犹如六国事秦……”
“这话只能在这里讲,出去切勿乱传。”
听到“犹如六国事秦”,程名振都是吓了一跳,先打断了幕僚的话,劝说之后,才示意幕僚继续讲。
幕僚也是面色如常,继续道:“除汝州、邓州之外,山南前往汝州寻求武汉投资之州县,并不在少数。如襄州谷城县、隋州枣阳县等,皆是如此。倘使以往,此等荆襄把控之地,岂能有如此表现?有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荆襄和武汉十几年龃龉,体会最深厚者,必是双方自己。”
“不错!”
程名振连连头,听幕僚这么一说,他顿时反应过来,汝州这一次声势浩大的“招商引资”,居然把荆襄豪门的老家都“偷”了。
用行军打仗来解释,这等于后方不稳。
当年他给窦建德当县令,后来跳到李唐一方反过来攻打窦建德,为什么?因为窦建德没有前途!跟着窦建德只有死路一条!
稍作思量,程名振顿时道:“看来,这荆襄寒门、庶民,苦高门久矣。”
第三十四章 躁动
穰县,邓州刺史府从朱雀街向东有一条贯穿县城的大漕渠,不过大漕渠并不大,只是本地这样称呼。大概能两条粮船并行,主要是为了穰县乡野地区收粮之后能够集中到穰县县城中。
靠着大漕渠,也有几个自发形成的馆子,县内毕竟也分了东西两市,馆子大多都在东市。
此刻,从湖阳县、枣阳县、谷城县来的官吏正齐聚在此,等待着邓州刺史陈君宾的会面。
这三个县,分别属于唐州、隋州、襄州,却偏偏来了邓州,也是稀奇。
“向城静如兄当真是适逢其会啊。”
攥着一杯酒,换上秋衣长袍的文氏喝了一口温酒,语气中透着抑制不住的羡慕。
“老夫在谷城县蹉跎快十年了,贞观二十年的时候,请武汉农官过来帮忙种茶。南河沿岸有林立约莫一万三四千亩,本就是无甚用场的荒山野林。开辟来种茶,这算是好事吧?!”
操着襄西北口音的中年汉子看了一眼左右落座喝酒的两个朋友,手指在桌上点了点,“你们猜如何?这一万三四千亩地,九千亩被襄阳人拿了去,三千五百亩被江陵人拿了去,还剩下千几百亩,就是谷城县真正能说了算的茶地。”
说到这里,这中年汉子又道:“千几百亩也就罢了,可你们也是晓得,垦荒辟田,是个经年累月的事情。到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襄州居然说要茶赋。这连茶这个字,还是武汉人生造出来的,这收个鸟的税赋?”
言语之间极为的激动,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居然是没心思继续说话,夹了一筷子桌上的菜,吃了好几口,又一口闷了一杯酒,长长地吐了口气,这才缓了过来。
贞观朝的时候,“茶”这个字还没有,多是用“茗”。至于说泡茶,也是没有的,都是煎茶、煮茶。
直到张德南下,站稳脚跟之后,这个业务才逐渐推广开来。
早先在江阴时,虽然已经着手炒茶,但量很小,也没有实力去搞茶园。
到老张去河北的时候,贩卖的茶叶也主要是发酵压制的渣滓,属于价高质差的货色,但纯利极为丰厚。
有一段时间,泡茶属于宫廷贵族的特权,因为产量不够。
“茶”这个字全面叫开,要到张德在沔州把豪强尽数剪除之后。
“老夫的考绩,算是彻底废了。所以就想着,能多拿一些俸禄也是好的。眼下这点钱……嘿。”
说罢,谷城来的中年汉子又是一口闷酒。
右手边穿着一身棉绸长衫的汉子也是脸色严肃,先是叹了口气,拿起筷子想要夹菜,却又悬空在半当中:“咱们三县县令,也算是七品,一个月也能拿五十石粮食。跟武德朝比,自然是不错,可现在别说跟武?
小说推荐
- 唐朝打工女
- 作者:素衣凝香第一章 穿越原来是这样的周围似是升起了一片蒙蒙的薄雾,若有似无,散发着淡蓝色的光晕,很是漂亮。我慢慢的走在这片雾里,感觉浑身都是轻飘飘的,仿佛在空气中飞行一般的自在,这是在做梦吗?突然,前方有一个隐约的人影出现,我加快了脚步,向那个人影走去。越来越近了,却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容貌,只觉得
- 最新章:第150章
- 工科生表白指南
- 作者:11点要睡觉觉简介秦湛第一次表白,顾辛夷把情书掉进了水里;秦湛第二次表白,顾辛夷不小心栽倒了坑底;秦湛第三次表白,顾辛夷的电脑送去了修理…在经历十次莫名其妙的表白失败后顾辛夷却大着胆子把秦湛堵在了走廊里。这里是小剧场和秦湛在一起后,顾辛夷发现这个众人眼中的“二十一世纪泡利”貌似藏了个了不得的秘
- 最新章:第143章
- 古代最强工科生
- 文案:祁一白穿越前,别人的对话是这样的—我家王爷坐的马车镶了好多鸽子蛋大的珍珠呢!你们太傅那镶金的马车显得俗气了 祁一白穿越后,变成这样—什么,你家王爷上朝终于骑上小电瓶了?我家太傅可是已经开上小四轮了,全国只有五辆!还是限量版的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理科男穿到古代种田搞科技,最后不小心引领时代潮流的
- 最新章:第122章
- 唐朝好医生
- 《唐朝好医生》作者:望平安正文第一章 快速解酒法初春时节,江南水乡,夕阳已落,华灯初上。小城里有处小酒店,位置偏僻,门面也不大,店名却甚是雅致,名为唐时明月,店里正中摆着个一人多高的大酒瓮,据店主自己说,这大酒瓮是唐朝古物,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大酒瓮里装满了自酿美酒,酒味甘醇独具特色,是小店的不倒招
- 最新章:第1111章
- 乡村妇科诊所男医生的工作日志
- 乡村妇科诊所男医生的工作日志-第01章 我叫刘一航。今年20岁,身高175,体重130,非常普通的东方脸孔不帅也不难看,喜欢理个小平头,人看起来倒还挺精神的 我刚刚从技校毕业,学的是护理专业,正常来说应该可以成为一个男护士,但是我想自己在家开个诊所,治疗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我还应付的过来。因为我老爸
- 最新章:第28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作者:淮南老雁[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淮南老雁 著/书籍介绍:从厂办校下岗的落魄历史教师李颂,喝醉酒后穿越成为因中风只有几个月寿命的唐顺宗李诵。还好因为害怕打坏了东西要赔偿,一激动恢复了部分身体机能。为了能给自己找一个喝醉酒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当一下大唐顺宗。可是要想
- 最新章:第339章
- 重生唐朝当皇帝
- 《重生唐朝当皇帝》作者:今年特种兵狙击手杨成无意间重生到大唐天宝年间,大唐的劲敌吐蕃,动乱的西域,狂热的大食人,不安分的南邵,野心的渤海人,取代突厥的回纥人,祸乱沿海的倭寇,蓄谋已久的安禄山,正要将大唐锦绣河山搅得一塌糊涂,谁知出来了一个煞星杨成,一把长槊,一把弓,马踏天下,重生大唐。第1章陇右戍堡
- 最新章:第524章
- 在唐朝的宠妃生活
- 作者:情书、第1章 壹日中灼热,在唐都长安,太子府。孙茗自床榻幽幽转醒,早有两旁侍婢持盆端水,侍立在一边,等待传唤。花枝花蕊二婢是孙茗从娘家带来的,从小近身服侍,自然更亲密些,所以也唯有此二人得以跪坐床榻边等。见孙茗自己揭了被子,露了一截玉臂,就一人为孙茗执床帏,一人举了薄衫为她遮掩。二婢将孙茗扶起
- 最新章:第151章
- 重生之回到唐朝当王爷
- 简介:被人瞧不起的废物王爷,重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吊打各种不服。能动手尽量不吵吵,能整死尽量不留活口。感谢各位读者老爷的支持!这是一本偏现代的古文,好多人都以为古代就是应该古板、思想迂腐,其实古人也是很潮流、很时髦的,包子不过是以自己观点写出了对唐朝开放环境下的个人看法,中间会有古文和现代词汇穿插,毕
- 最新章:第6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