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第335章


此时此刻,候方域满心悔意,他在南京,从来没人找过他的麻烦,哪怕李信也仿佛忘了有他这号人物,让他放松了警惕,以为不管父亲在外面做什么,都不会连累到自己,如今想来,是太天真了。
旁人同情的看着候方域,无人能说出半个不是。
“别磨蹭了!”
有警察失去耐心,解下绳子就要捆绑。
“等等,等等,我有事交待下。”
候方域连退数步,向董小宛道:“阿白(董小婉名董白),自结识以来,我待你如何,你可愿与我同赴北美,白头携老,相伴终生?”
“这……”
董小宛发了疯才会和候方域去北美,她真正喜欢的人是冒襄,冒襄有才有貌,家财万贯,只因冒襄夺了她的红丸却难弃陈圆圆,她出于报复心理,才委身于候方域,如果冒襄流放,也许她会考虑,但对于候方域,那是想都不想。
董小宛结结巴巴道:“候……候公子,对不住,奴家祝你一路顺风。”
“表子!”
候方域气的大骂:“老子在你身上花了那么多钱,都喂狗啦!”
一听这话,楼里的姑娘们不乐意了,纷纷朝候方域开炮。
“哟,候公子说的可是人话,你花了钱是没找来乐子还是怎么着?”
“你情我愿的事情,候公子莫要血口喷人!”
“罢了,罢了,莫和候公子计较,他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嘻嘻~~”
候方域脸色铁青!
偏偏姑娘们故意气他,站成一排,集体唱歌欢送。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几十个姑娘一起唱,没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气息,反而充满了俏皮欢乐。
“哼!”
候方域觉得自己不能呆了,再呆要吐血,又指着董小宛骂了句贱人,转身就要走。
这下,连他的挚交好友陈贞慧都看不下去,一把抓住董小宛的手,阴笑道:“朝宗兄,你安心上路罢,阿白交给我来替你照顾,若你还在劳改农场中,不日可收到喜帖一封。”
说着,就转头向董小宛,深情道:“阿白,我会照顾你一生一世,过两日,我就带你回宜兴老家认门,你可愿意?”
陈贞慧论起才气家世,不下于候方域,年龄相貌也难分轩致,董小宛能给陈贞慧做妾,也算个不错的归宿,于是瞥了眼候方域,微红着脸颊,轻点螓首,嗯了声。
“你……好你个陈贞慧,老子瞎了狗眼!”
候方域大怒,拂袖而去!
第三八六章 献忠困境
(谢谢好友纯洁的小三!!的月票~~)
亳州!
李信对宋应星的调令下来了,宋应星怔怔看着,目光渐渐模糊,那沧桑的脸面,现出了百感交集之色。
大明科学院院长为正二品文官,调令对科学院及下属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代数几何与天文六科作了详细阐述,将之提高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上。
宋应星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了与李信的一面之缘。
那时的李信,刚刚杀官造反,还是个流贼,如今已权倾天下。
倘若李信是李自成、张献忠那类人物倒也罢了,宋应星不会理他,但是李信的治下,政治清平,民生安乐,一改崇祯朝的诸多弊端,仿佛大明一夜之间,进入大同治世。
而且李信在思想上,崇尚科学,对理学与心学持批评态度,这与宋应星不谋而合。
宋应星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思想,拜读了李信的《唯物辩证论》之后,有茅塞顿开之感,很多以前朦朦胧胧的概念变得清晰了,好象黑夜里的旅人,受到明灯的指引,走上了康庄大道。
可笑自己当时还以长辈的口吻训斥李信,亏得李信大度,并未放在心上。
“父亲,您要不想去,索性辞官了事,您已六十有三,既便是回江西老家颐养天年,料那摄政王爷也说不出半个不是。”
长子宋士慧见父亲仿如入了魔症般,不由劝道。
“回什么老家?”
宋应星转头喝斥了声:“为父一生的抱负尽在于此,知我者,摄政王爷也,你收拾下,这两日,就进京去!”
“噢!”
宋士慧挠了挠脑袋,满面不解。
……
成都!
“砰!”
高踞御座之上的张献忠满脸怒容,猛一击桌子:“可望命丧广州,五千精锐全军覆没,都是徐以显出的主意,这老匹夫误我啊!”
张献忠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以汪兆麟为左丞相,严锡命为右丞相,以王国麟、江鼎镇、龚完敬等为尚书,封张可望为平东王,刘文秀为抚南王,李定国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设五军都督府,中军王尚礼,前军王定国,后军冯双礼,左军马元利,右军张化龙,分兵一百二十营,有虎威、豹韬、龙韬、鹰扬为宿卫,设都督领之,城外设大营十,小营十二,中置老营,名为御营,献忠居之。
但是张献忠并未得到蜀中士民的拥戴,四川各地的明军将领,如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纷纷聚集兵马,与大西政权为敌,迫使张献忠以铁血手段镇压,双方死伤累累,仇恨越结越深。
其实张献忠在四川也有善政,如下令蠲免边境三年租赋,不许擅自招兵,擅受民词,擅取本土妇女为妻,不过张献忠与李自成的情况类似,手下是大大小小的军头,这些善政到底能执行多少,有待商酌。
与李信相比,李信拥有反清大义,张献忠没有,李信曾于李自成围北京时救过崇祯一命,也没为难崇祯,而是承诺送往海外建国,并言明,有自愿追随者,绝不阻拦,此举赢得了广大士民的好感,更重要的是,李信始终打着大明的旗号,并且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在人心向背上甩张献忠八条街都不止。
再与李自成比,李自成落度起伏,给人以坚韧不拨的印象,又有朱仙镇大捷,志取中原,张献忠则是早早入川,偏安割据,因蜀中并不安宁,张献忠渐渐性情暴躁,用刑难免严苛,导致在时人的心目中,张献忠连李自成都不如,也很难获得拥戴。
汪兆麟陪在张献忠身边,眼神有些发直,虽然大西政权与桂王伪朝不在同一阵线上,但桂王有孙传庭、郑芝龙相助,又有左良玉三十六镇兵马投奔,却被李信一举捣灭,这让他的心里有些惊惧。
相比之下,大西政权无论是号召力,还是人力财力都远远比不上桂王伪朝,倘若荡寇军来攻四川,他对于坚守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四川境内,明军与当地士绅自办的团练武装仍有很强的战斗力,张献忠真正控制的,只是成都平原,其余各地,遍布反对他的力量。
暗暗叹了口气,汪兆麟劝道:“皇上请节哀顺便,平东王为皇上尽忠亦是求仁得仁,徐先生那里,详细情况暂时不得而知,属下以为,还是打探清楚再论罪责,至于荡寇军,皇上应早作筹谋,免得李信打来,措手不及。”
张献忠捋着大胡子,沉吟半晌,才骂了句:“娘的,我们现在是内忧外困啊,你说该怎么办?”
汪兆麟道:“平东王年轻气盛,冒险突进,以致杀身成仁,此系劫数,皇上应厚恤其妻儿,命其子继位为王,再联结李闯,近两年来,李闯亦是被那李信逼的有苦难言,皇上若遣得力人手前去,李闯必欣然应允。”
“嗯~~”
张献忠点点头道:“为可望操办丧事由你主持,须风光盛大,再叫严锡命去一趟西安。”
“遵旨!”
汪兆麟施礼退下。
……
李自成领军十万东进,无功而返,又逢高一功、高成功与双喜慧剑叛变,只得退回西安,这日,桂王伪朝败亡的消息传来。
承运殿!
李自成高踞上首,早已不复登极之初的意气风发,这两年来的连续挫折,让他显出了些许老态,四十不到的他,鬃角竟染上了一丝霜白,眼角的鱼尾纹也有了炸开的迹象。
阶下他的陕西老乡,也是志气消极,李过、袁宗第、李来享、甚至刘宗敏,哪一个拉出去不是响当当的人物,如今却盘在关中,进退两难。
而文官中的牛金星、宋献策与顾君恩等重要人物,也因局势不利,变得谨言慎行,说话之前先看李自成的脸色,凡是有可能触怒李自成的,绝口不提。
“众卿想到什么,畅所欲言,不须忌讳,都说说罢。”
李自成挥了挥手。
“皇上!”
刘宗敏拱手道:“根据探来的消息,李信攻打广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