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农]》第135章


至于那一堆粮种可以多大,应该是可以有很大的,暂且还不清楚具体的,得等看到之后,才能够根据直觉判断可不可以。
沈甜也是很容易满足了,“那也很好了,这样秾姐你就可以直接去堆放粮种的粮仓……不,秾姐你可以在祭天地大典时,当场给粮种注入神农之力啊!这样也很神奇呢!秾姐你想啊,反正你和王上要‘劝耕劝桑’,如果祭天时注入神农之力了,把种子播下去之后就大丰收了,这就是大吉兆啊!能大幅提升秾姐你的名望呢!”
姜秾居然还跟着想了一下:就像她当初莫名精通制弓技艺一样,神农似乎还有做‘作五弦琴、以乐百姓’的功绩,那合理引申一下就是有音乐血脉天赋,那就不知有无舞蹈天赋了……若是想要像甜甜所说,弄些‘神迹’出来,那么祭天时候跳祭舞,就是最好了的……
她在走神想些什么呢!她做甚要弄些神迹,要那么多名望做什么。——不过,未来之事是很难料定的。
第97章 
金銮殿并非皇帝每日上朝的办公场所; 而是只有在举行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和传胪大典等重大仪式时; 以及像是过冬至和元旦大朝会等重大节日时,才会用上。
皇帝寻常上朝的地方,都是在太和门或乾清门,即所谓御门听政。虽说是‘门’; 但与一般百姓家单薄的门是不同的,御门如太和门和乾清门等; 门下有很大的屋顶屋檐遮掩区域,面阔却也有纵深,与一座狭长大殿也相差不大了; 因此皇帝和朝臣们; 平常并非是露天上朝议事的。
夏简戟冬至称王后的第二日早朝,就是在太和门举行的; 以后看情况或许会移到前殿后宫之交的乾清门,在遇到重大紧急事情时,又大约会召集朝臣到他的寝殿乾清殿议事。
夏简戟下朝回来时,觐见的命妇都已经出宫了; 只剩下沈甜还与姜秾一起说话。
龙袍不是每天都穿的,夏简戟这会儿身着一身常服; 进了门就像之前每次回家一般,与姜秾招呼道:“秾妹。”
姜秾也习惯性地回应:“回来了。”
就如一对平常夫妻一般,丈夫回家时招呼一声,妻子恬淡地回一句‘回来了’,夏简戟与姜秾两人; 并未因为身份和住处的转变,而有多大不同,还像是以前一样。
反而是因为两人关系更近一步后,还没过去多久,正处于‘婚后’甜蜜期,两人之间的气场里都飘着甜味。
沈甜与夏简戟曾为了姜秾的‘宠爱’,没少针锋相对直言互怼,后来夏简戟起义后常在外征战——就算归家了也忙得很,两人间的争宠场景这才少见了。
沈甜:这些年我可是几乎日日与大佬相伴,难道不是我赢了?
俏皮话是这么说,但沈甜到底不是地道的二八少女,就算平时看着是白软甜糯的样子,一点心思还是有的。
不然,没她在背后支招调教,按张武壮当初那个憨实样儿,怎么会有现在炎军上下认可的‘忠勇大将军’这样带有明显褒义的称呼,多半就会是些‘有勇无谋猛将’、没有头脑的莽夫这些传言了,虽本质上都是差不多,但不同说法间的差别可就相差太多了。
夏简戟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了,沈甜自然不会再在明面上与他互怼,否则就算她有大佬相护,夏简戟看在大佬和她家武壮哥面子上不会真的降罪于她,也难免在外面落人口实。
这会儿见了夏简戟,沈甜恭恭敬敬地起身,见礼道:“臣妇张沈氏,见过王上。”
昨天才举行称王大典,现在这样称呼行礼,还真是别扭!
“嗯,起身免礼罢。”夏简戟的神情中,有着毫无掩饰的得意:哈,看你和我争秾妹。
“……”沈甜一时气结,呵,看那小人得志样!面上还是恭敬道:“谢王上。”
大同小异的这般场景见得多了,姜秾早已察觉出了两人之间的交锋,这会儿见了较之以往要隐晦些的交锋,眼神一转,就把手边的碟子往身边邻座的夏简戟面前一推:
“吃辣条吗?甜甜亲手做的,麻辣鲜香,味道极佳。”
“……既然秾妹盛赞,那倒要来尝尝了。”夏简戟用筷子夹了一根辣条,咬下一小截咀嚼起来,“嗯,味道尚可。”
会做点小零嘴真是了不起呢,竟让秾妹称赞。
沈甜:呵,就是了不起,大佬就是喜欢吃!
今日的暗里交锋,一人胜出一局,打成了平手。
坐下没多久,大宫女郑茗就着人去御膳房传了午膳,沈甜也在宫里用了午饭之后才出宫去。
自住进皇宫这一个来月,夏简戟、姜秾还有夏婶这一家三口,住的地方更
大了,服侍的人更多了,但日子差不多还是像以前一样过着。
早上的时候,因为起床时辰不一致,夏婶要静养就起得迟些,于是就在各自宫里用早膳。中午吧,夏简戟有时处理公务耽搁了,也常常不能按时回来用午膳,都是由御膳房直接送去乾清宫书房的。
只有晚上的时候,姜秾和夏简戟会去慈宁宫里,一家三口一起用晚膳,饭前饭后的坐一起说说话。如今在民间,早已流传着炎王一家母慈子孝夫妻恩爱了,也算为民间做了表率。
至于白天一日三餐之外的时间,姜秾就去皇宫御花园,种她的田。
在搬进皇宫之初,姜秾就命太监们把御花园里的假山奇石,给整了整,把种在里面的花花草草的移植出去,平整出了两三亩地来。
然后,她就种上了‘高产二代’和‘耐旱三代’杂交小麦,旱稻、黄豆和粟米等也都各种了一小块,方便日常观察记录作物生长,虽然小麦时晚播,旱稻这些更是不在应该的播种季节,但试验之所以是试验,就是要尽可能充分地在各种情况下都试验过。
至于原来的花花草草,都移植到哪去了?一部分移植到了夏婶居住的慈宁宫花园里去了,一部分赏赐给了大臣们,让他们拿回去装点新居。
御花园是供帝王及其后妃们休憩游览的地方,像是端午节、中秋节和乞巧节等一些重要的节庆,都在这儿举行,有时召命妇们进宫游园,也是在这里。
但好好一个御花园,如今却成了两三亩试验田。事实上,要不是那些亭台楼阁、湖泊水榭、假山奇石占了面积,姜秾打算将那占地十七八亩的御花园,全给开垦成农田,所以还真是满可惜的。
届时那些个命妇们进宫游园时,走进御花园,一眼望去全是庄稼地!那场景也是奇妙啊……
如今这皇宫里,主人就只有三个——夏简戟、姜秾和夏婶。姜秾想就近研究和培育良种,夏婶是没意见的,还同意把御花园的花花草草,都移植到她慈宁宫的花园来;至于夏简戟说都不用说,他是不会反对的。
至于日后妃嫔们的意见?会不会有妃嫔们还不一定呢,等万一夏简戟真纳了妃嫔,到时姜秾也不会在御花园种田了,最大可能是找个带有上千亩农田的皇庄,自贬出宫,然后继续种田。
这不,渐渐的,姜秾就有些不满足于御花园的那两三亩试验田了,尤其是在昨日发现她的神农之力突破境界之后。
“御花园的田亩越来越吃紧了,我还有好些想要试验培育的粮种,都种不下了。”姜秾提出了目前皇宫耕地吃紧的现状。
夏简戟还能说什么呢?毕竟若是让她在种田与他之间选,她会毫不犹豫选择种田的,和沈甜的争宠战役中他还有胜有负,可与种田争宠,那必是屡战屡败。
“秾妹还想试验培育哪样粮种?”夏简戟还想挣扎一下。
夏简戟如何不知她的意思,她想要有更多田地去耕种,如今只能向宫外要地,可是一旦她将试验田扩展到宫外了,按她身上那股子对种田的执著认真劲儿,肯定是常常要往宫外跑,可能会来不及回宫,自然而然就要宿在外面,那他不就独守后宫了?
“主食之一的小麦,目前只能到这个程度了,想要增产的话,只能往肥料和耕种技巧与工具等方面想办法。而能在陇西和贫瘠山地播种的旱稻,也只需一茬复一茬的驯化优选,将培育良种交给时间去完成。至于水稻,倒是可以用和小麦一样的增产方法,不过这要等到打下南方之后,才方便实施。”
杂交水稻虽然也能在北方做,但这时没有相应器械能原样模拟出南方的气候和土壤等诸多因素,还得等打下南方之后,她亲自跑一趟南方做杂交水稻。
“我目前主要想培育的是黄豆,但就宫里这点田地,束手束脚地折腾不开。打下长安府时,不是得了好几个无主皇庄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