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素染桃花》第140章


阿雨坐在桌案前,远远的只看见琳琅的身影逐渐远去,扇门打开之后复又合上。
她尚有兴致,欲叫戏班子里的人再备一出戏来看,还未出声,便听见外边园子里传来一阵刀剑碰撞的声音。
猛然间,她意识到了什么,心觉不好,忙起身,大步跑到门前。
推开扇门,外边犹还下着大雪,园里的雪地上有两拨人缠在一处,一时难分高下。
琳琅此时披着裘袄,站在红木台阶上,雪花沾上了她的衣襟,而林墨则挡在她的身前,满目警惕,将她紧紧护在身后。
在他们面前有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他穿一身玄黑色衣袍,半白的头发随意垂散在肩上,手上握一把两尺长剑,剑身以玄铁而铸,散发着淡色的寒光。
他的眉目本就生得凌厉,此时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冷戾之气,纵是腕上那一串紫檀柳佛珠也难以抑住那一股子令人生寒的杀气。
沈璃果真是对琳琅起了杀意,阿雨心中生出怒意,欲出声阻拦,可琳琅却是转身望向她来,带着某种不可置信的神色。
“阿雨,你要杀我么?”
“我无意杀你……”
阿雨望了一眼琳琅,而后将视线落在沈璃的身上,她沉着脸,冷声道:“沈叔叔,你不要坏我的事情,快叫他们住手!”
沈璃垂手立于那一片茫茫雪地之中,他并不理会阿雨的言语,只淡声道:“我今日必是要杀了她,断了你的念想。”
话音刚落,后园子里竟又添了一批黑衣持剑之人,看这架势,可见其心意之坚,此番势在必行。
苏染固然担虑琳琅安危,派了林墨贴身保护,也支了信武侯府一支护卫随行,却不曾料到沈璃会突然间来这么一手,以寡敌众,又兼之沈璃武功深不可测,着实是有些危险。
护卫逐渐抵挡不住,已有数名黑衣人围到琳琅和林墨身前。
林墨拔剑出鞘,将人护于身后,他的剑出势迅速狠厉,并没有过多的花哨,直取敌人的性命。
本是白茫茫的一片雪地,渐渐染上了深红的血液。
琳琅的面色比之方才,又更苍白了几分,雪水沾湿裘袄,浑身上下刺骨冰凉。
沈璃只静静地站在雪地之中,那双凌厉的眸子时刻打量着林墨和琳琅所在之处,他只不过是在寻找一个破绽,如同黑夜中伺机猎捕事物的饿狼,叫人心生胆寒。
林墨跟在苏染身侧多年,纵然剑术极高,可眼下数名高手皆纠缠在他身侧,要在如此境况下兼顾琳琅的安危,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沈璃半眯着眼睛,在破绽出现的那一瞬间,他以超乎常人的敏锐直觉提剑直指琳琅咽喉要害之处。
阿雨也是侯着那一时刻,只见她猛然间抽出腰间软剑,身姿轻盈伶俐,沈璃的剑是指向琳琅所在之处,而她的剑却是直勾勾往沈璃身上刺去。
他若再不停手,必会为她重伤。
可沈璃并不曾因此止住剑势,仍是不管不顾,纵是果真要死在阿雨手上,也需得先取了琳琅性命。
此时情景甚为危急,林墨欲提剑止住沈璃,却被人紧紧纠缠,脱不得身来。
可在最后那一刹那,阿雨却忽得转了脚步,她手中的剑嗙嘡一声落在地上,身子却已然挡到琳琅身前,将她护到身后。
阿雨方才本就无意刺伤沈璃,她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沈璃,他想做的事情,即便是豁出性命也要做到,若果真有什么能够更改他所做的决定,那么也唯有她这一条性命可以试上一试。
沈璃这时方才知晓她真正意图,可手上剑势已然制止不住,情急之下,他唯有将剑锋稍稍偏离。
最终,他手中的剑刺穿了她的肩胛骨,沈璃方才使得是杀招,剑入三寸之深,几乎将她整个身子穿透。
血止不住地往下流,她本就穿一身火红色的长裙,血虽流得有些多,却并不显得惊心。
此时,她冷着一张脸望着身前犹握着剑柄的沈璃,淡声道:“你今日若要杀阿姐,便先取了我的性命罢。”
沈璃握剑的那一只手有些发颤,他的神色极为痛苦,声音因为过于压抑的缘故显得沧桑、沙哑。
“阿雨,你真是个疯子!”
“好…今日如你所愿,我不杀她!”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9号到11号期间有考试,要开始复习备考,从明天起暂停更新,12号恢复日更 抱歉
第123章 东海鲛族
凤澜殿中的灯火亮了一整宿,大冷的天,太医院里当值的太医都被国师大人宣到殿里侯着。
昨儿傍晚,宫人们亲眼见着国师抱着清河公主急匆匆入了殿,众人皆不知发生了何等大事,心中虽也有几分好奇,可沈国师权势正盛,又生得一副喜怒无常的性子,便都只当作未曾看到一般,无一人胆敢多言一句,生怕沾惹了祸事。
阿雨那一剑着实受得不轻,流了许多血,又逢腊冬,寒气入体,夹着剑伤,身上烧了一整夜,一整张脸都泛着不正常的红晕。
她本就生得纤瘦,平日里嬉笑任性,显得生机勃勃,从未有一刻像如今这般安安静静地躺着。
沈璃知她性子倔强,却不晓她果真会以性命相博。
昔年,他曾把曦和亲自送入楚宫,那时的曦和同阿雨一般,都生得一副单纯无害、天真无邪的模样。
可自入宫之后,她的性子便被打磨得愈发温婉沉静,最终如楚皇宫里所有的妃嫔一般,葬身在这深重的宫帷之中,再没踏出宫门一步。
阿雨出生在曦和入宫的第三年春天,她是先帝的第一个女儿,也是众多皇子之中唯一的公主,自小便被宠爱到了极致,于是养成那副刁钻任性的公主脾气。
那一日正下着绵绵细雨,他同先帝一道在殿外侯了大半日,傍晚时分终于听见殿中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很快便有嬷嬷推开殿门抱着婴孩走到跟前。
“恭喜陛下,曦和夫人诞下了一位小公主!”
先帝满目含笑接过孩子,搂在怀里,逗她玩闹。
沈璃站在先帝身侧,听着小公主嘹亮的哭声,看见一只小脚丫子伸到外边,约莫只有他小指长短,块头虽小,却踢得欢脱极了。
他是修道之人,多年不理凡尘俗事,活了那么多年,竟是头一回见到刚刚出世的婴孩,脆弱却又充满生机,他只远远看了一眼便欲抽身告辞。
可先帝却是将他唤住,兴致勃勃问他:“沈爱卿是修道高人,又是曦和亲族,不如由爱卿来为小公主取个名字?”
他垂着头斟酌片刻,说道:“瑶,石之美者,即为美玉,华丽尊贵,‘瑶’字可为大名;眼下春雨绵绵,万物复苏,来年秋收,百姓五谷丰登,公主的小字可唤‘阿雨’,陛下觉着如何?”
“瑶,瑶儿,阿雨…”
先帝念叨了好几遍,龙颜大悦,朗声笑道:“这小丫头长得同曦和真像,这鼻子,这嘴巴,来日也一定是个小美人,爱卿你来看看。”
沈璃又走近两步,见这小公主头上长着乌黑稀疏的发,方才似乎是哭累了,眼下已经安静许多,正闭着眼睛,小脸儿粉嫩粉嫩的,煞是可爱,不自觉竟生了几分亲近之心。
他接手抱过阿雨时,本是安安静静的小丫头忽得又开始哭闹起来,愈哭愈凶,他头一回抱这小人儿,又怕把她弄疼,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直到腰间沾上一片湿热,他方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什么,本是冷冷清清、不苟言笑的一个人终是露出一抹无奈的笑意。
再后来,沈璃做了阿雨的太傅,他是个冷性子的人,平素严厉,阿雨只要一闯祸,他都会拿一把木尺子抽打她的手掌心,那丫头每每哭着求饶,却又总不长记性。
阿雨七岁那一年,曦和出了事,在寝殿里面挂了白绫,香消玉殒了,先帝自此不再待见阿雨,这丫头孤零零一个人,时常受人欺负。
他知楚国皇室同终南山上的水先生似有几分交情,便上了奏章,欲送阿雨上终南山拜师习艺。
先帝准了他的奏章,他同阿雨一别十年,十年里,阿雨偶有同他来信,他知终南山上的琳琅姑娘将这丫头照料得极好,也知这丫头情窦初开,被这尘世情爱蒙蔽了眼睛。
这些年,他做了许多见不得光的事情,身上戾气渐重。
再见阿雨时,这丫头有些怕他,说他的手上染了血,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同他不是一路人。
阿雨喜欢苏染,喜欢苏染眼中那一份情深,沈璃觉得有些可笑,苏染深情相待的唯有他挚爱的女子,这份深情不会给阿雨,更不会给其他任何女子,可阿雨偏偏就钻进了这个死胡同里,无法解脱,倔强地要来拿自己的性命相博。
沈璃浑浑噩噩想了许多,房中有人进来时都不曾察觉,再度回神之时,见阿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