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素染桃花》第130章


此时的林墨已然清醒了大半,阿雨知晓自己错过最佳时机,正欲逃向门外。
可林墨却飞快地自她身后按住她的肩膀,另一手夺下她手上的软剑,宝剑出鞘,他的剑霎那间便已抵在阿雨脖间。
阿雨被他制住要害倒也并不着急,反倒是偏着头朝他笑得天真无邪。
“林将军如此待我,便不怕来日我回到宫中时再同将军重算旧账么?”
林墨并不为她所动,一双幽深的眸子不断打量着她。
“若不曾如此,林墨此刻已然是公主剑下亡魂,公主好快的剑法!”
“再快也不及将军的剑快!”
林墨心下不解,他问道:“公主金枝玉叶,这些年又拜水溶先生为师,修身习武,缘何会学到这般下流的媚曲,平白迷人心智?”
“我都说了,这曲子是阿染哥哥教授给我的!”阿雨抬头望着他,一脸娇俏可爱。
“公主不要妄语!”
林墨忽得又想到了些什么,他一声冷笑,说道:“那日北静王来时,公主当着众人之面为我掩藏身份,可如今四下无人,公主又要想尽方法杀我,公主此举莫非是因着我家公子的缘故?”
“公主知晓我家公子从不喜阴毒女子,当日所为不过是当着众人之面虚情假意!不知臣所言是否为真?”
阿雨眨巴着那双灵动的眼睛,又是噗嗤一笑,“林将军真聪明,不愧是阿染哥哥看重之人,阿雨自愧不如!”
“我家公子素来将公主当作亲生妹妹一般对待,公主何苦如此?”
阿雨闻言,终是沉下了脸,“他一早便知晓我的身份,怕来日父皇将我赐婚于他,故而急急忙忙让我拜他为兄,订下这兄妹的名分!况且他若真心信任于我,又怎么会让你留在此处,一步不离地看住我?”
“可公子并未料错,公主身上确有不为外人所道的秘密,臣并不愿为难公主,只愿公主能够安安心心同我回到汴京,一路莫要再耍什么花招!”
林墨收起手上的剑,正欲点住阿雨的穴道。
可逞他分神之际,另有一枚银针以迅耳之势从他身后射来,扎进了他的肌肤。
林墨尚来不及反应过来,四肢便传来一阵酸麻之感,手中宝剑嗙嘡一声掉落在地面,眼前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
就在他即将陷入昏迷之时,隐隐约约似乎看到一红衣蒙面的年轻女子自门前走来,她赤着足,身形纤瘦飘逸,步伐优美缓慢,煞是动人。
第113章 生变
乌云将月华遮住大半,地面如同铺上一层冷霜。
林墨失了意识侧身躺在地上,有一枚银针自肩头而入,刺进了肌肤。
那红衣蒙面的女子赤着足站在不远处,一双眸子清丽无害,初看似乎并无甚惊艳之处,可只需对上一眼,便有噬人魂魄之感,仿佛集结了这世间万般的风姿柔媚。
阿雨正欲拔剑取林墨的性命,却被那红衣女子轻飘飘按住了手腕。
“你的面目总有一日会大白于天下,阿雨,这本就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你又何必急着杀人灭口、自欺欺人?”
阿雨目光一怔,她抬起头来,对上那女子的视线,继而浅声笑道:“并非自欺欺人,只是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办,眼下还未到时机,姑姑多虑了!”
女子轻轻摇头,她转过身去,那一张脸又重新隐于黑暗之中。
“你骗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我,阿雨,你该收一收心了,切莫走了你母亲的旧路!”
##
已近三更时分,安阳城的街道之上空无一人,阿雨披一件深色斗篷,自龙行镖局后门走出,她的步伐清浅缓慢,拉出一道清瘦斑驳的影子。
她隐入一条深长的巷子,在巷子的尽头有一黑色身影,似已静立许久。看到那人,阿雨的步伐微微一顿,却仍旧不曾停止。
终于,她走到那人的身后,那一串紫檀柳佛珠在月华的笼罩下散发着清冷的光泽。
沈璃转过身来,平素冷厉俊朗的一张脸稍显柔和,他开口问道:“终于舍得回来了?”
阿雨倔强地摇了摇头,“我不回去,我还有事情要办!”
沈璃有些无奈,声音之中带上少许连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宠溺柔和。
“阿雨,你不要任性,不要永远都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阿雨低下了头,稍长的眼睫在脸上投上一道深色的阴影,她清清冷冷说道:“我自有我的安排,沈叔叔,你和姑姑只需站在别处远远地看着。”
“那一日我本与苏染达作协议,可你却将他来安阳的消息私自透露给了北静王爷,阿雨,你究竟要做什么?”
阿雨笑了一笑,她缓缓抬起头来,那双清澈灵动地眼睛径直对上了沈璃的视线。
她直截了当问道:“沈叔叔同阿染哥哥的这次交易可有捞到半点好处?”
沈璃的脸色逐渐沉了下来,继而嗤笑一声,说道:“我想要得到桑氏那一笔巨财,他确是如他若承诺的一般,从桑无焉的身上为我讨得进入密府的阵法途径。”
“桑氏财富累积数世,我本以为机关重重之下,密府之中必定藏着一笔罕见的财富,可真正进去之后方才知晓,桑氏一族虽富甲天下,可这百十年来,九州六国皆处于战乱之中,百姓受苦,生灵涂炭,这一笔财富都用来镇济灾民了,平昌侯府不过只剩下一个花架子罢了!”
阿雨那双杏眸轻微上挑,唇角的笑意愈显讽刺,她的声音在黑夜之下再不如往昔那般清脆干净,反倒是显得有些薄凉。
“阿染哥哥是这天底下最狡猾的人,从来只做不陪本的买卖,还要落一身忠臣良将、宽厚仁德的好名声,沈叔叔这样精明的人竟也在他的身上吃了亏!”
她忽又眨了眨眼,轻声笑问:“不久之后,我要让阿染哥哥也尝一尝那有苦难言的滋味,我要让他对我说不出半个不字,沈叔叔你信么?”
**
林墨再度醒来之时,房中只剩下他一人,阳光透过门窗照映在他四周,有些刺眼,脑海中依稀闪过一道红色的身影。
待得思绪逐渐清晰,他忙起了身,出了房门。
刚出门,便听到宋绾君失踪的消息,镖局中的人都在急匆匆四下找寻,宋大当家急得到处转悠。
林墨走上前,抱拳问道:“宋姑娘是何时不见的?”
“今日一清早便不见了踪影,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衣物都不见了!”
“宋姑娘会不会有事要出远门?”
宋大当家执意摇头,“绾君是个稳重的姑娘,若果真是要出门,必定不会一声不吭,不辞而别的!”
林墨沉吟半晌,又跑至宋绾君的闺房,他推门而去,见房中确是如大当家所言,平平整整,干净整洁,似乎并无半点不妥。
他一番查看无果,正欲出门之时,却见床沿上方的木板上扎了两根银针,肉眼之力极难察觉。
银针细小透明,同昨夜射入他肩头的那一枚针甚为相似。
**
琳琅和苏染乔装混入一行商队,赶了一整夜的路程,已是出了安阳城,正途径一座山峰,名唤忻水岭,绕过忻水岭便可抵达齐东一座稍大的城池,名为沧州城。
此时正是清早,商队在沂水岭前的一方草地上稍作修整。
商队的妇人们生了火,开始准备早食;孩子们在车中睡了一整夜,眼下精神劲正足,都在绿草地上嬉戏玩耍;男人们因着赶了一整夜的路,都有几分疲倦,或是躺在马车上稍作休息,或是坐在地上闲语,甚是惬意。
炊烟渐渐升起,米香味在四下弥漫开来,不过半刻钟的功夫,小米粥便出了锅,孩子们一个个的都机灵得很,一闻到饭香味便都围到锅前,待得吃饱了方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再度跑开。
琳琅同苏染一道靠坐在一棵大槐树下,看着孩子们嬉戏玩闹、满脸天真单纯的模样不由地脸上带笑。
琳琅此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妇人,便不再作平时那般端庄优雅的姿态,只弯着腿,极为自然地坐在苏染身侧,一边眨着眼睛,一边揽住他的手臂,抬头说道:“阿垣现在也正是爱玩闹的年纪,应该多带他出来多和同龄的孩子们玩一玩,万万不要养作你那一副孤冷的性子!”
苏染偏头,含笑望着她,柔声问道:“我这副性子不好么?”
“你那个时候不爱笑也不爱说话,哄你吃个东西都要费好大的劲,若不是长了一张这样的脸,真不大讨人喜欢!”
苏染换了个姿势,揽住琳琅的肩膀,有些苦恼地拧了拧眉头,说道:“真是不巧,阿垣自小没有娘亲,一向和我亲厚,性子也同我最相似,这往后可怎么能讨姑娘家的喜欢?”
琳琅一手撑住下颔,静静地凝望着他,温柔地笑着。
“兴许来日也会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