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太后18岁》第61章


虽然新汗王耶律齐,年仅十六岁,五官线条中还有一些残存的稚嫩,可他头戴王冠,身着蟒袍,端坐于飞龙雕凤的王座之上,双肘撑开,扶在王座的扶手上,王者之风浑然天成,更显得丰神俊朗,英气勃勃。
尤其是他头顶王冠上那只镶嵌着琥珀做鹰眼的,纯金镂刻的展翅雄鹰,更显得他双目炯炯,神采飞扬。不过他的神情言语之中,又显得内敛而克制,毫无少年得志的嚣张之色。
坐在新汗王的身边的,是十八岁的王太后赫连真容。
十八岁的王太后,已经脱去了那年与大汗王大婚时的青涩,如一朵绽放的花朵,沾着初晨的露水,在皎皎的晨阳中,沁香扑鼻,晶莹夺目。
看着她,就让人不由得想起一首委婉而铿锵的美妙词曲,又似乎看到一副高山流水绝美的水墨图画。
若不是礼服制式的关系,王太后坐在新汗王的身边,实在不像是太后,倒像是新王后。相仿的年纪,同样耀眼的容颜,相似的威仪与气势,让人不由得想起一个词:绝色双壁。
不过,另一侧的摄政王,让一切又找到了平衡。
若单论美色和威仪,只怕新汗王和王太后两个加起来,都比不上摄政王洪谨。
有一些人,不用衣冠和地位的妆点,即使是一身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巍然挺立中一样能够让人肃然起敬,不敢小觑,让人一眼就可看出,其人非池中之物,而洪谨,恰好就是这样的人物。
只要他想,不用说太多的话,也不用太多的造势,只要他在那里沉默不语地一坐,满朝的文武的注意力,便往那个方向偏离过去了。
更何况,此时满朝的文武都能看得出,摄政王的朝服已经有僭越和逾矩之嫌。
那头冠上比新汗王更大更精美更耀眼的雄鹰装饰,闪着亮光的深紫色的丝质蟒袍上,那张牙舞爪的巨蟒,更高大更雄健更魁伟的身姿。除了没有坐在正中间的王座上,他比新汗王更像是统治哈努儿的大汗王!
可是,三个人几乎并排坐在上位上,新汗王忍气吞声,王太后又视若不见,其他的人,谁还敢多言?
或许从此时此刻起,朝廷重心已经开始倾斜了。不光是外貌,更重要的是实力,还有民心。除了一直追随摄政王洪谨的死忠王爷派,已经有一些墙头草的大臣们,悄悄地倒向了摄政王。
看着这奇异的一幕,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想:此时此刻此时的摄政王有多么的不甘,可是至少从他的表面上,看不出丝毫的端倪来。至少他现在,还不想撕破了面皮。哈努儿的王廷,至少还能保持一段时间表象上的和平。
在漫长未来的岁月中,王太后能抵住摄政王的压力,挽救并扶持已故大汗王唯一子嗣的江山吗?
山呼万岁的每个臣子的心中,都在偷偷地琢磨着。
“太后!”“摄政王叔!”
贺礼罢了,三个人随同几位要臣退入了内廷,耶律齐恭敬地左右行礼,让王太后和摄政王先行入座。洪谨把两只手勉强搭了搭,意思意思算是回了礼。耶律齐对他的倨傲无礼丝毫没有表现出不满,态度一径的温顺恭敬。
真容对耶律齐如此能够忍辱负重的态度,很是满意。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不是在这些细枝末叶上较真的时候。
“小齐……哦汗王啊,你新登王位,应该传令大赦天下。”收买民心,培植新汗王的威信,是重中之重。
“谨遵太后的旨意!”
“虽然你是汗王,可是毕竟你还太年轻,新坐上这个位子,在处理很多政务与军国大事上还没什么经验……以后你要多多向百官请教,多多听你摄政王叔的话!”
“……儿臣明白。”
“听话”二字,对身为汗王的他,是不是太过屈辱了些?即使对象是他曾经敬佩的叔叔!可是他要忍,他现在是父汗留下的唯一希望,他必须要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完成大业!
“王叔还有什么吩咐?”
明知这位王叔杀了耶律才,间接导演了禅院里的那一幕罢黜了耶律豹,此时此刻正在觊觎他的王位,以及父王的王后——如今的太后,甚至对父王的死有很大的嫌疑。可是他现在,只能用恭顺,来掩藏心中深深的惧怕和恨——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
“你太年轻,今后诸事不要太自作主张,最好也要多听你母后的话。”
洪谨把“母后”二字咬得十分真切,似乎另有深意,此情此景,显得十分突兀。耶律齐咬咬牙,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起来。
“新汗王刚刚被立储君便登基,对于政事比较生疏,本宫觉得应该为他选个师傅来时刻提点教导他,摄政王以为如何?”
真容似乎没有察觉气氛的一样,神色平和地转身向洪谨道。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可是选谁呢?”
“我看,王师之位非萧远不能胜任。王叔以为呢?”
“萧相为王师自然不错……不过有了文师,也不能没有武师和军师,若让萧相担任太傅,不如让元禄将军和左少史担任少傅。你看如何?”
这是他的交换条件吗?可是谁不知道元禄和左少史萧忠都是摄政王的死忠。他这可是明目张胆地在汗王身边安插亲信!而且还是两个懂武的臣子,万一……
她看着洪谨,洪谨也看着她,目光的纠葛中似乎有许多许多。
“萧远何在!”
“微臣听命!”
“即日起,敕封你为王相,加封太傅,为汗王读史,教导他处理各种朝政事务!”
“多谢王太后殿下!臣一定悉心辅佐教导汗王,不负殿下重望!”
“传元禄将军,左少史!”
“即日起,加封你二人为少傅,和萧相一起辅佐新汗王!”
“臣等听命!多谢王太后殿下!”
第七十五章 年轻的太后
时光荏苒,两年的春秋岁月转眼间流逝掉了,无处寻觅。
又是一年春来到。五月的天气,天高气爽,暖意洋洋,正是哈努儿一年中最佳时节。只是偶尔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的拜访,依旧让人感觉到春寒的料峭。
这天,空气清冽干爽,晴日当空,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几多棉花团般的白云,一夜突如其来的北风来袭所留下的印迹,在祥和金色的阳光中,不再显得那么突兀而凄凉。
阳光照在宫殿的金色屋顶上,反射出的亮闪闪的光芒,缓和了少许空气的冷冽。松树的针形叶子也被跳跃着的金色阳光装点着,极目远望,映衬着明亮的白墙金顶,煞是好看。
这样的天气,躲在一个有着宽大的窗子向阳的屋子里晒太阳,是多么的舒适的一件事,若是三五个人聚在一起小酌几杯,指手画脚,谈天论地一番,更觉惬意。
当然了,掷骰子,斗蟋蟀也不错。
“快快,该我了!”
“不对,南儿的点最大,这次该南儿了!”
“这次是大点输,小点赢!该我了!”
“太后,你又……”
无论是掷骰子,还是斗蟋蟀,做常胜将军的自然是真容太后。不过十几个人当中,总是能掷出最大点或最小点,也算很厉害了。即使输了,或者被指控耍赖,她也不恼,听任贴身侍女们的没大没小。
两年的岁月,除了让她日渐绽放出女性的魅力之外,并没有让她改变太多。
时间之于她,如同甘泉之于兰芝,滋润着她,浇灌着她,让她绽放出最美的模样。眉似远山,眼若秋水,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此时她正专注地用手中草杆儿,拨弄陶泥罐中蟋蟀,让它们互相较量。适度活动和刚刚润喉的几杯酒液,让她白希的肤色浮上了一层晕红色。
罐子里的蟋蟀几经交锋后,稍稍瘦小一些的那只黑色的“铁将军”,自知不敌,识趣地败退。而胜的那只“大赤黄”则张翅长鸣,昂首挺胸,无比得意。
这只蟋蟀,个头很大,通体赤黄,凶悍无比,连番斗来都不曾落败。她今天采取了车轮战术,在它疲惫之时,把骁勇善战的“铁将军”放进罐来,却依然如故地失败了。突然,她停住了手中的动作,若有所思地思考起来。
“把那只‘文将军’也放进罐子里,让它们三个一起斗斗。”
“三个一起斗?”
斗蟋蟀向来讲究一对一,一决雌雄。三只一起斗,倒是第一次听说。“文将军”的个子,也不比“大赤黄”小多少,二对一,那不是“大赤黄”的末日吗?
“你先放进来,我自有主张。”
如果有人知道,临朝听政的王太后如此醉心于斗蟋蟀这样的玩乐,会是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