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巨头》第626章


李国豪笑了笑:“这里的高度总归只有一百七十多米,要是在香江国豪大厦哪里,邓老您要是登上顶部,会有一种手可摘星辰的错觉。”
“是嘛?”邓老闻言,双眼一亮,面带微笑的说道:“那我以后倒是一定要去香江的国豪大厦看一看了,体验体验手可摘星辰的感觉啊。”
“一定有机会的!!”李国豪想到后世97回归的时候,邓老已然去世,不由的有些哀伤。
大约一两分钟后,电梯顺利的来到了顶楼的旋转餐厅。
旋转餐厅在内地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就连一向见多识广的邓老,在听闻李国豪说这是一间可以自由旋转360度的餐厅时,也是露出了惊叹的表情。
李国豪等人到了顶楼的时候,先前乘坐大厦内部电梯的嘉宾们也都来到这里。
在看到这座能够自由360度旋转的餐厅,许多人都发出了赞叹之语,特别是一些内地记者,更是将餐厅里里外外给拍了个透彻。
第二天人民日报的记者,在报纸上刊登了深圳国豪大厦的新闻,用了如下的话语:“旋转餐厅居大厦顶层,高160多米,宫厅旋转,凌空欲飞,蔚为壮观,厅内格调高雅,富丽堂皇,当居中华之最。。。”
人民日报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目前国内之最的了,当这则新闻刊登出去以后,许多的人在读到旋转餐厅一文时,纷纷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
邓老这次来深圳,除了来看看国豪大厦的开幕以外,也是想着视察一下深圳的经济发展。
当天在旋转餐厅吃完中饭,下午邓老就带着秘书,还有陈市长等人告别离开,巡视其深圳周边的全貌来。
大厦开幕仪式结束后,霍震霆也就转车去了广州,坐飞机去京都那跟体育局的人商量着来年的中港民间体育交流的事情。
李国豪他也没有急着回香江,从霍建宁这位财务口里了解到,目前国豪集团投资内地已经超过7亿港币,分别在东北、内蒙、京都、深圳、广州等地都有投资。
投资最大的,应该当属深圳,在这里,国豪集团就投资了差不多3。5亿的港币。
目前,除了京都的超级市场,以及东北的南大荒,渐渐的有所盈利以外,其余的地方,不是在建设,就是还未有收益。
深圳国豪大厦,董事长办公室内。
李国豪听完霍佳宁的汇报后,微微点了点头,他道:“过段时间,谢经理会从香江过来,到时候可能会加大投资内地的农业和进出口行业。”
霍建宁担心道:“董事长,如果继续加大对内地投资的话,恐怕未来几年都很难有所盈利的。”
霍建宁此时还是一个财务,虽然管理着整个国豪集团在内地的财务,但总归只是一个会计,还不是后世的那个打工皇帝,有些看不清局势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没关系。”
李国豪笑了笑,如果是一般的财务,他是不会让对方单独来跟他汇报的,可霍建宁后世能成香江四大打工皇帝之首,其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工作能力肯定是得到了认可的,所以他才耐着心思解释道:“你别只看眼前的得失。内地是一个巨大金矿,但此时金矿上面布满了尘土,虽然扫除了一点点,却也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正因为很多人看不到灰尘下的近况,我们才更要提早的部署,等到金矿被开发出来的时候,也正是我们盈利的时候。”
霍建宁听此,便也没在多说什么,点了点头,表示会尽力配合谢经理在内地的投资。
李国豪一挥手道:“就这样吧,你先下去忙,帮我把齐经理叫过来。”
“是董事长!”
霍建宁应了一句,转身便离开了办公室。
五六分钟后,齐柏恒敲了敲房门走了进来。
“董事长,您找我?”
“坐下来说。”李国豪招呼齐柏恒坐下来后,他道:“我明天就要回香江了,你跟我一块回去。”
“一块回去?”
齐柏恒一愣,他道:“大厦虽然建好了,但蛇口港口那边还没完工,龙岗工业园那边还有不少的事情等着我去处理。”
“这些事情不着急,你交给下面的人做就行了,香江那边还有很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呢!!”
李国豪说到这,目光不由透过玻璃看着香江所在的方向,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从今年开始到82年上半年,香江的地价将会呈现出蓬勃之势,可等到82年下半年,香江地产会持续下跌,到了83年更是全面崩盘。
再来内地之前,李国豪特意的详细了解了一下目前香江的房价,普通一点的楼盘,按照每尺计算是700多元,而一平米差不多等于10尺,相当于每平米7000的价格!!
这还只是普通的楼盘,地理位置好的,又有学校的楼盘,更是有人开出了每尺1000的价格,相当于每平米10000港币!!
根据前不久港英政府公布的1979年人均收入来看,香江普通市民家庭平均月入2~3000元港币左右,按照目前最小的一套房子面积计算,400尺的房子,月入三千,需要一个家庭不吃不喝攒钱7年才能买得上一套房。
就算夫妻俩人一起努力赚钱,那也要不吃不喝3年多的时间方能买一套400尺(40平米)的房子。
第760章 1981(修)
数月后。
1981年2月份。
最近一段时间,香江地产行业极度的繁荣,特别是楼盘,炒的最为火热,去年9月份金钟的金门大厦以15。8亿港币的价格转让出去,已经轰动一时。
但刚过新年没几天,金门大厦就再次被人以21。8亿的价格出售,一年又四个月,从7。15亿,涨幅到21。8亿,近乎3倍的涨幅,彻底的带动了香江地产的经济。
现在只要是个房子,不要在大屿山或者新界郊区,几乎随便都能卖出过去两倍乃至数倍的价格。
一瞬间,香江市的地价、楼价迅速大幅上升,市民们投机炽热。
不光有一些市民参与炒房当中,海外资金在看到香江地产如此昌盛的时候,携带着数以百亿的资金,也是大举入市。
渐渐的炒房已经不足以满足这些人贪婪的资本,当传出金门大厦一年翻三倍的价格卖出时,炒楼风达到了最炽热的顶点,那些炒家索性有样学样,开始整栋大厦炒卖,形成了一股“炒大厦”、“炒酒店”的热潮。
炒大厦,炒酒店,这些是只有一些资本才具备的实力,而一些普通市民自然是继续炒楼,把去年只需要7000一平米的房子,经过数月的时间,炒到了10000一平米。
不管是老房子,还是新住宅楼,凡是能够住人的,几乎全都有人在做东。
。。。。。。
国豪大厦,国豪地产所在楼层。
李国豪坐在齐柏恒的椅子上,看着手中最近数月香江地价和房价的曲线图,那几乎是没有曲折,直线攀升的价格,连他自己都有些感觉不可思议。
“董事长,我们跟霍先生还有郑先生合作的新界地产,去年光下半年的盈利就高达七亿港币,已经把集团曾经的投资全部赚回来了!!新界新市镇那边目前还剩下一个小区,两个写字楼,以及数条街道的商铺,保守估计,不算后续上涨的价格,还能卖出18。7亿。”
齐柏恒捧着新界地产那边发来的财务报表,以及后续预估报告,激动万分的朝着董事长一一说道。
李国豪眯着眼道:“先前我们自己投资的那块地,建的如何了?”
齐柏恒如实说:“已经快要完工了,我们只是旧楼拆迁重建,早前就已经规划好了,预计在今年五月份应该就能全部完工。”
“五月份。”
李国豪摸了摸下巴,脑海里回忆了一下香江地产崩盘的时间,微微点了点头方才继续道:“我最近看报纸,说很多地产公司已经在预售楼花了?”
“是。”齐柏恒回应道:“现在地产蓬勃,自然是地产行业的春天,预售楼花投资,不光是地产商赚,一些炒房客们自是大赚特赚。”
说到此,他又道:“董事长,您看,我们要不要再拿几块地,跟他们一样预售楼花??”
此时,香江有一个“卖楼花”的制度,大行其道,只要缴付5%至10%的订金,便可购得楼花,进行投资。
何为楼花,就是指预售房屋,即地产商出卖正在建设而未完成的楼盘。
这是当年霍瑛东发明的一种地产商回笼资金的手段,这个方法说好也不好。
好自然是提早支付订金,日后等房屋建成,不管是涨或者跌,都是由客户一人承担,而地产商也早早的拿到一部分资金,来缓解建楼时候的压力。
不好,则是一些无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