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皇后》第93章


不同,却更接近自然天性,便留了下来,陶陶乐乐过了一年,却未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做了你的军师。今日能够攻下月光城,也不枉我们并肩两年,隐忍苦熬多时。”
“是啊!”望着这座庄严的大城,清照的眼中也闪过一丝骄傲和兴奋:“月光城被大突国上占据二十多年,直接威胁华夏国和昆奴国边境安宁,今日一朝拿下,将大突国击退五百里,我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清照说完,突然意气风发:“月光城过去,千余里地,原本也是我华夏国土地,被大突国占据了几十年,有了月光城作据点,收复故土,指日可待,肖大哥,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肖逸也有些兴奋:“王爷是打算长期经营月光城了?”
清照道:“挥师北上的时候,就与娜拉有约定,这一路收复失地,昆奴国的,仍归昆奴国,华夏国的,归我掌控,如今朔北最大的月光城,已在我们手里,自然是要好好经营的。你明天立刻招兵买马,扩大队伍,不能总靠昆奴国的兵士帮我们打仗。长此以往,仍然受制于人。”
肖逸双眉一挑,望着清照,微笑摇头:“你啊!娜拉女王对你,一片赤诚,只要能让你开心,恨不得倾国相送,儿女都有了,还生外心,你就不怕她伤心?”
清照目光一凌,傲然抬头:“我现在虽是昆奴国的左贤王,终究是嗟来之食,雄图霸业,要靠自己创造。大突国占我华夏国城池数十座,逼得我们几十年来,只能用和亲来消弥战争。我要将这些城池,一一收回,建立自己的霸业。我清照虽然一时隐忍,但我决不能让金銮宝殿上的那个人,将我看轻,他无法完成的事业,就由我来完成。”
肖逸深邃的目光,看进清照心里,悠悠叹息:“你不仅是要做给金銮宝殿上的那个人看,还要做给他身边的那个人看。你的眼神,有太多的愤懑和不平,有太多的渴望。你会成功的,你必将站在最高峰,终成王图霸业,睥睨天下。
“王图霸业!”一丝苦涩涌上清照的心头,在最初的最初,其实他想要的,并不是这个。
第三卷 锦绣娥眉 105、荏苒数载一朝还
而事情一旦开了头,便只能前进了。
纯和四年岁初,睿亲王清照,攻克月光城,击退大突五百余里,有了自己的城池,自己的精锐嫡系。
纯和四年岁中,睿亲王清照,到达日光城,击退大突千余里,收复城池十余座,大突国全面溃退,几十年之内,再无力卷土重来。
纯和四年岁末,睿亲王清照,平定青海国,青海国自叛离华夏国五十余年,几度易手后,重新回到华夏国人手中。
纯和五年,此时的清照,在一路西进北进的征程中,为昆奴国开疆拓士,收复失地,也为自己创下了一片基业,已俨然成了一方霸主,西北及漠北十多个重镇实际的统治者。除了华夏国睿亲王的身份,昆奴国附马和左贤王的身份,他现在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抚远大元帅。
睿亲王加封抚远大元帅,命在属于镇守。这是皇帝清晖的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
清照控制的地方,皆是华夏国故土,清照并未将它们交给昆奴国管辖,而是依华夏国的建制单独管辖。
诏封抚远大元帅,如果清照接受了,表明他仍是华夏国子孙,如果不接受,正好的有讨伐的理由和借口。
朝庭赐封的诏书,日行千里,很快到达清照手中。
清照默立片刻,跪下接旨。
他并不称罕什么抚远大元帅的称号,但他是华夏国的子孙,如果他不接旨,就等于不承认他所辖制的这些地方,属于华夏国。
他虽痛恨当今皇上,但他,不能背叛华夏国。
至此,清照成为华夏国第一位,实际拥有属地的藩王。
华夏国自立国以来,接受前朝分崩离析的教训,中央集权,从未分封过藩王,清照是第一个。
赐封清照抚远大将军,镇守边疆,虽未正式封藩,命属地镇守,实际上,已承认清照藩王地位。。
而他更喜欢人们称他“将军”,这样的称谓,让他觉得,他是一个独立的的人。
而在遥远的帝都皇城
隐隐的,有钟声传来,一响,二响,三响,四响。。。。。。绵绵不绝。整个皇宫,都被这突出其来的钟声惊呆了。
纯和五年岁末,甘泉宫的端敏皇太后,薨逝了。
皇太后緾绵病塌,已近一年,红绫虽然尽心服侍,殷勤延医诊药,终于还是没能熬过这一寒冬,撒手人寰。
红绫哭了。
孝慈皇太后,也哭了。
她明里暗里,与端敏皇太后争了一辈子,几翻峰回路转,终是自己,占了上峰。现在瑞敏皇太后撒手而去。细细想来,人生苦短,不过匆匆数十年,终无意思,反到伤伤心心,真真实实的,流了一回眼泪。
清晖传旨下去,一年之内,停止一切歌舞宴饮,举国大丧。
一队快马,奔出京城,驰向昆奴国,去向睿亲王报丧。
清晖目送奔驰而去的俊马,目光幽远。
是怨是恨,终须了决,该来的,早晚得来。
与其绵长对峙,不如短兵相接,或许来得更痛快些。
纯和五年岁末,睿亲王清照回京奔丧。此时的清照,与四年前亡命天涯时,已是天壤之别。所过之处,人尽俯仰
他收复国士,英勇善战的美名早已传遍华夏国。
时光荏苒,再次回到帝都,清照已过而立,三十有一了。
十九岁与红绫成亲,二十二岁始得团圆,终成夫妻,二十三岁离开京城,远谪茂陵,二十六岁出使昆奴国,二十七岁又被红绫送回昆奴国。
四年过去了,在昆奴国和娜拉女王的支持帮助下,靠着自己艰苦的争战,他终成一方霸主,王者归来。
清照入城那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将入城的官道,围了个水泄不通,城门上,高楼上,房头上,凡是可以观看的地方,都站满了满心景仰的老百姓。
清照只带了五千铁甲兵,就敢只身进京。
以他今日的威势和地位,便是孤身一人进京,也没有人敢动他了。
五千铁甲兵止步于城外,睿亲王只带五百仪帐亲兵入城。
当一声低远的号角吹响,城门徐徐打开,五百个亲兵仪卫身着重皑,寒光闪闪,高立马头,环侍着睿亲王,由远而近而来。马蹄声急,地动山摇之声响彻四方。
清照身佩重剑,一身黄金甲,昂然端坐于一匹通体墨黑的乌骓马上,睥睨着前来相迎的人们
天家威仪,明黄华盖下,皇帝和文武百官,皇族子弟,皆重着孝,出城相迎。
两侧禁军,凛列两旁。
清照一抬手,身后的仪卫立即止行,行动整齐划一,刚才还威威赫赫,突然复归寂静。
他驱马上前,在距离皇帝二十丈远的地方,下马,除盔,按剑
那窒息的压迫之气,缓缓向清晖袭来。
清照在距清晖五丈远的时候,解下佩剑,交给迎礼官,只单膝跪地,微微低头。
清晖上前,亲自将他扶起。两人的目光如电光火石般相遇,各自倨傲的打量着对方,毫不退让。
清晖面上一宽,不动声色的携了清照的手,亲自将佩剑交还清照。便有迎礼官前来,将清照迎上皇帝旁边的车辇,皇帝登上皇辇,一行人,望皇宫而去。
端敏皇太后的凤棺,已停灵在万寿宫,这是历代皇帝皇后及皇妃停灵的地方,嫔以下的后宫,是没有资格停灵在这里的。
云板声声不断 衷哭之声四起。
人们俯首、叩首、起身,再俯首,再叩首,再起身。环而往复。假意也好,真心也罢,躺在凤棺里的那个人,再无感知。
红绫却觉得,端敏皇太后临终前那殷殷的目光,仍然在渺渺的望着她,令她无法自处。
自从来到这皇宫,做了清晖的皇后,她与这位前婆婆,关系尴尬,各自相处,较少交聚。她默默的,尽量让她和前朝的那些妃嫔们,过得好一点,端敏太后,静静接受,从不打扰她。
最近一年来,端敏太后緾绵病塌,想着清照待自己的情份,再也顾不得尴尬,天天问安,日日亲自延医诊药,近前侍候。
端敏皇太后容色渐缓,渐渐的,也跟她讲些过往的风花雪月,陈年旧事。
但两人这间,仍是有默契的。
就是绝口不提清照。
只除了临终前的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