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暴君传奇》第38章


#######################
希望大家多投票,多收藏,只是轻轻一点的事情,对我却是无比的鼓励和动力!
第三十七章 三堂会审
是役隋军大胜,杀敌四千二百余人,斩首亦是四千二百余级,没有俘虏——这是史万岁坚持下的结果,本有数百俘虏,最终全部被屠杀,计入战果之中。己方死七百六十四人,伤一千三百余人。阿波可汗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之下落荒而逃。
以三千骑兵加一千运粮兵,对突厥五千多近六千大军,能够取得这样的战绩,毫无疑问是一个奇迹。晋王杨广充分认识到了士气在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性。冷兵器时代的士卒并无十分强烈的信念支持,在占上风或旗鼓相当之时,若士气高涨,每一个士卒都可能成为骁勇善战之人;但若惊慌失措,士气低落,原本强悍的士卒亦可能变成一团散沙,乃至溃乱,形成兵败如山倒之势。
此次战役便是如此,突厥大军本来在人数上占优,战力也颇为强悍。隋军虽然经过一些训练之后战力有所提升,但对比突厥骑兵应该还有不小差距。但突厥大军先被史万岁一阵虚张声势,士气已为之所夺,接着在王秉烈的疑兵之计下,以为陷入重围,更是心生畏惧。本以为勇士烈忽古必能获胜,谁料竟被史万岁雷霆一击,一招毙命,而且在突厥军眼中,史万岁仅仅是隋军的一个普通戍卒!
这直接造成本就士气低落的突厥大军心理崩溃,完全丧失了抵抗意志。当隋军趁势发起强攻之时,绝大部分突厥士兵心中已只剩下如何逃跑这一个念头,不可避免地,原本隋军拼尽全力亦未必能赢的一场战役,演变成一次一边倒的屠杀。
史万岁对烈忽古的单挑,让晋王杨广大饱眼福。他原本以为自己将史万岁留在了晋阳,原本历史上的那场著名单挑将不复出现。却没有想到误打误撞,这场单挑还是发生了,而且与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
同时,杨广心中又隐隐有些不安。因为在他印象中,原有历史中这场单挑是发生在数年之后的,如今却提前了这么许多。而且战役最后的结果也发生了变化,本来的双方议和而退变成了隋军趁势攻击并大胜。自己来到这个时空之后,似乎也没有做太多的事情,却已经引起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实在是出乎杨广的意料。
他倒不是担心历史的变化,因为自己来到这个时空,就意味着历史必然发生变化。只是无端地对不可预测的将来有了些敬畏乃至恐惧之心。历史上的杨广是通过夺嫡的手段登上皇位的,甚至盛传是轼父登基的。以后自己将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路?杨广对此竟不敢深思,也不愿深思。但这个疑问却一直缠绕心头,令他困扰不已。
这场战役也使得史万岁和王秉烈对彼此的看法发生了一些转变。史万岁见王秉烈在关键时刻领兵来援,还能想出疑兵之计,对此战胜利立下了不少功劳,还算是有头脑之人,便觉得此人似乎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王秉烈更没想到史万岁如此勇猛,对他的看法便也大大改观。再加上胜利的喜悦充溢心头,两人竟破天荒地没有再针锋相对,甚至连此次打赌谁胜谁负也没有深入追究了。
这无疑是晋王杨广所乐见的。他本就觉得史万岁与王秉烈虽然脾气都很臭,但史万岁勇武过人,胆大妄为;而王秉烈却擅长兵法,心细如发,两人的性格似乎是天生互补的。如能糅合两人带兵之法,必定能将自家的近卫军训练成虎狼之师。
虽然此战隋军伤亡亦不小,但所有士卒都兴高采烈,全军充满着一种喜悦的气氛。待得回到南营,安顿下来,晋王杨广再入了晋阳城,才知道自己这一次率性妄为过了头。
原来杨广之前整日混在南营之中,每天出外训练,一众幕僚觉得这是锻炼骑射之举,虽觉得每日如此有些过分,但也未曾谏议。王韶忙于事务,亦不曾过问。谁想到这少年晋王竟如此胆大妄为,竟拉了数千大军奔赴塞外作战!而此事为众臣所知,已是杨广出兵后数日了。
证实了此事之后,王韶、韦师等数个并州大臣顿时心急如焚,偏偏此事事关重大,又不能对外公开,否则为朝廷所知,后果难以预测。于是王韶等人马上派人四下搜寻,希望能够找到晋王杨广所率大军,让他立即返回,又派人送书信与镇守边塞的李彻,告知此事,让他日夜留心,将晋王“押解”回晋阳城。
而王韶等人坐卧不安,完全没有了做其他事情的心思,这数日来干脆直接住在了晋王府内,以便第一时间得到晋王的消息。所以当晋王杨广满怀喜悦地回到王府之时,立马便见到管家杨令又惊又喜地迎上来,急促之下连称呼都顾不上了,埋怨道:“我的小祖宗,你可总算回来了!快过来,王大人、韦大人他们在府上等了你数天了!”
杨广莫名其妙地跟着管家杨令到了大厅之内,只见河北道行台尚书右仆射王韶、兵部尚书兼晋王府司马韦师、刑部尚书张衡、刑狱参军张虔威、晋王府参军段达和晋王府司士冯慈明等大小幕僚十余人,整整齐齐地坐在大厅之内,盯着门外进来的晋王杨广,连见礼都免了,个个面色铁青,怒气冲冲。
晋王杨广这才想起自己原来是私自领兵出战的,看样子这个祸闯得不小,而眼前这等势头,明显是要“三堂会审”,不禁心中暗暗叫苦。一时之间,却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逃过这一关,总不能掉头就走吧?
王韶等人见晋王一身戎装,风尘仆仆,原本白皙的皮肤也晒得黝黑了许多,身子也健硕了不少,十五虚岁的少年,看起来倒有十**岁的模样,显然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心中的怒火便也降了少许。王韶站起身来,声色俱厉地喝道:“殿下……”
杨广脑子如飞轮般转动,情知王韶这一开口必然是长篇大论的斥责,再加上这么许多人帮腔,估计要老老实实受上几个时辰的训斥,急忙笑道:“王公和诸位都在府上?太好了,孤王正有事要与诸位大人商议,这下可好,免了派人去找诸位了!”
他这招转移话题的手段经过数月来的锻炼,早已用得纯熟无比,一番话说出来,完全没有半点斧凿之迹,一下便将众人的注意力调到了另一件事情上来。
第三十八章 报捷请功
当然,杨广知道此次事关重大,不敢奢望王韶等人能马上跟着把话锋也转过来,便自顾自地道:“孤王正要请诸位帮忙向朝廷快报,并州大捷,南营士卒以四千人对六千人,大破突厥阿波可汗所率部,斩首四千余具,缴获战马三千六百余匹……”
“并州大捷?大破突厥阿波所部?”这下一众幕僚顿时神情耸动,赶忙追问究竟。要知道尽管边境战报不断,但各地隋军仅对突厥作有限反击,若真如晋王所言,这场胜利可谓十分辉煌。
“这个说来有些话长,当时情况紧急,孤王有些临时决断恐怕不太合规矩,正要向诸位请罪呢!”杨广先把这个好消息抛出去,便是要达到这种效果,他情知这么一说,众人问罪之心肯定淡了许多,干脆又卖起关子来。
果然一众幕僚心急如焚,只催他快讲述经过。晋王杨广见目的已基本达到,便开始编起故事来,说道自己与南营士卒一起训练,这一次走得远了,又碰到一股马贼,想着刚好拿来练兵,便一路追击,结果碰到突厥阿波所部,如何虚张声势,如何布下疑兵之计,史万岁如何单挑决胜,如何趁势追击取得大胜。
他口才本来就好,事情亦算曲折,此刻为了渲染气氛,刻意绘声绘色地叙述出来,听得众人如痴如醉。听到隋军遭遇突厥大军,都紧张起来;听到史万岁与王秉烈虚张声势,又都会心而笑;听到史万岁一招毙敌,都赞叹不已。
待得晋王杨广说书完毕,众人都各有想法,议论纷纷。张衡先前只道晋王私自领兵出战,没想到他竟能大破突厥阿波可汗大军,战果辉煌,心中暗喜不已,心道这晋王殿下果然是神勇天纵,无意之中立下这等大功,对今后大有裨益。不过这番心思不足为外人道,便也未说什么。
兵部尚书韦师则感慨不已,道:“这史万岁和王秉烈一勇一智,颇为难得。并州有如此人才,臣竟然不知,实在是惭愧……幸得晋王殿下知人善任,方能有此大胜!”
王韶却知道晋王所言不尽其实,他事先问过南营留守将士,知道晋王率部出发之时,专门派了一千将士运送粮草,明明是有所准备,却哪像是出兵训练,又追赶马贼那么简单?忍不住问道:“殿下说只是率部训练,怎会跑到边境之地去了?”
晋王杨广早知没那么容易过关,当即笑道:“这是孤王突发奇想的练兵之法,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