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束,几天后矿矿完成了他的论文。
一看他的论文,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那完全是一篇正正规规的研究报告。
题目是:(老鼠有决策能力吗?)
当然,题目下面照样写着(黄矿岩著)的字样。
美国的专业学术论文都具有一个特定的格式。开篇通常是介绍,讲些研究背景之类的东西,然后是研究的假设论点,即研究中想证明或反对的论点。跟着是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再接着就是研究中得到的新信息材料,以及对这些材料的统计分析。最后是结论段,提出自己的见解。
翻看美国出版的学术刊物,几乎本本如此,篇篇如此。我把这种研究文体称为”美式八股“。
儿子的论文一步不差地模仿了这种美式八股,十页正文外加三页附加的分析表格。从头至尾的叙述、分析有条有理。
他所写的结论更是让我对儿子刮目相看。他写道:“研究的结论既没有支持老鼠没有决策能力的论点,也没有支持老鼠有决策能力的论点。因为,如果老鼠有决策能力,那只白老鼠就不应该走过左边的洞。但是如果老鼠没有一点记忆力的话,它也不可能多次成功地选择右边的洞。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老鼠没有作出复杂决策的能力,但它们的简单记忆和本能会影响它们作出的决策。”
孩子自有孩子的逻辑,一个在开始被我看成过于不切实际的论题,就这样让儿子找到了一个自圆其说的“大团圆结局”。
在七年级的科学研究展览会上,展示了100多个研究报告。每份研究报告都粘贴在一块一米见方、大小一致的硬纸板上。除了展示论文外,作者们还极尽其艺术天才之能事,美化自己的那块小天地。外加搬来了做研究用的各种各样的仪器。实物,甚至小动物什么的。说句实在话,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七年级的孩子有着这么活跃、这么充实的思维。
下面,是我从这个展览会上摘录的一些有趣的研究课题:
——音乐(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
——食物的色彩与消费者的心理;
——狗靠什么来决定选择玩具?
——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
——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
学校请来了几个资深评委,对所有的参展科研项目…一做了评价。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来。矿矿的研究获得了动物研究组的一等奖。
还有什么能比看见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项科学试验更能让作父母亲高兴的呢?
我总有个感觉:在中国是学得多悟得少;在美国是学得少悟得多。
在中国学习,一节课下来,像我这种字写得慢的人也能记下三几页笔记,什么大一,小一,带括号的一,不带括号的一,阿拉伯的句“,中文的”-“,罗马的”I“,英语大写的”A",小写的“a”……大点带小点,小点套小点……善始善终,面面俱到。
读书时,我很羡慕那些能做笔记的同学,一个学期下来,一本本攥写完整的笔记,毕业后可以把老师完整的讲课内容和体系带到天涯海角。再看看我那鸡爪扒屎般的七零八缺的笔记,很是自惭形秽。
每到考试的时候,我就借一位叫“阿福”的同学的笔记本,抄抄弄弄,考试也基本能应付自如。后来,选班子的时候,就有人说我“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大概就是指我剥削阿福同学了。那时,要好的同学或同乡,一组一组的,弄出来的考试复习笔记“版本”众多。有时对比较难的课,班委会组织全班力量“整”它一本统一的考试复习笔记也是有的。当时,某老师的课堂笔记最多,但他很善良,总是用很慢的速度读给我们听,有人戏称为“听写课”。
其实,课本总是有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多精力去弄课堂笔记呢?奥妙就在于大家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考试时如果能按照老师讲课的“原装”的“原话”来回答问题,比“散装”的回答,分数要高得多。甚至有的老师只以他或她的答案为惟一的标准。
(广州日报)1999年1月16日的〈报刊文摘》版刊登一篇关于课堂笔记的文章,值得一读:
大学课堂笔记怎么了
课堂上不记笔记考试前赶抄笔记
考试时背笔记考试后扔笔记
来自大学校国关于课堂笔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课堂笔记在时下的高校教学中正慢慢变味。大学校园的课堂里,说话的、打闹的、吃东西的绝不仅仅是少数,甚至还有玩扑克的。于是上课不记笔记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那么,课堂笔记到底怎么了?
笔记问题
大学生上课不记笔记并非偶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大学生也有着太多的无奈,期末考试、过级考试、求职考试等压力间接造成了大学生不记笔记的现象。据笔者抽样调查了解到,有关笔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上不记笔记(约占63%)
这方面出现的“笔记问题”以大三、大四学生居多。他们大多熟悉了大学的授课、考试等环节,认为记不记笔记都是一个样,地皮踩热了,上课即使打闹、嬉戏、吃东西,也让老师无可奈何,甚至睁只眼闭只眼。当然不记笔记者,以文科生居多,理科生少一些。
二、考前赶抄笔记(约占63%)
大学生平时不记笔记,考前还是很着急的。为了应付考试,现抄笔记、高价请人妙笔记或复印笔记的现象十发突出。笔者在采访中,某高校有位政法系大三学生“豪爽”地介绍,他一个学期仅是笔记复印费就高达100多元。仔细算算:复印一页纸0.2元,一科笔记一学期记80页,一学期只算6f7功课,那么其笔记复印总费用就是0.2X80X6=96元。这样算来的结果也就和这位大学生的介绍相差不远了。
三、考试背老记(近100%)
大学生应付考试往往不再是死啃书本了。因为他们的老师扬言:考试就考笔记。于是记笔记和不记笔记的,到了考试期间拿起笔记就背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考完之后,这样的大学生又能学到什么?
四、考后扔笔记(约占82%)
考后扔笔记,大多是平时不记笔记者。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们扔笔记的理由往往是笔记的内容脱离书本、脱离现实,并无多大保留价值。其中,一位姓张的历史系女大学生告诉笔者,她记笔记完全是应付考试,考试完了,也就该把那该死的东西(指笔记)扔了,连同那被考试压抑了一学期的坏脾气!
学生们为什么不记笔记
大学笔记到底记的是什么?这其中也许有大学生不愿记笔记的一些原因。
地理系的一位男同学说:“老师讲课就讲课吧,干嘛要从海湾战争吹到个人在某地算命被骗钱云云,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另有一位中文系的女同学说:“文学原理课就讲原理嘛,老师何必扯上个人工资待遇差劲,教学没劲等问题,是无聊还是宣泄?而这些内容记上又有何用?”
这两个个案也许远不能概括大学生们不记笔记的原因。但是它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课堂上,老师你讲的是什么?你该讲些什么?你要求自己笔记又是为什么?
老师们的呼吁和呐喊
面对高校校园日趋严重的“笔记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许多老师和大学生辅导员都大声疾呼:制止不记笔记的现象!改革笔记!
某大学文学院97级辅导员李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个。李老师把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告诉了笔者:他不定期地到97级五个班的课堂上去抽查学生笔记。他说这样既监督了学生也监督了任课老师。而考试之前,他更是以复印机室为突破口,坚决杜绝学生复印课堂笔记的不良现象,而且还特别规定:凡本年级学生复印笔记者,一律重处!他所管理辅导的五个班的学生综合测评总成绩以绝对优势喜获全院第一,其中90分以上者占26.2%。另外,李老师还说:“制止不记和改革笔记千万不能只走形式,而是要加大力度深入持久地搞下去,特别是笔记的内容、形式等的改革还需要有关主管教育教学部门拿出硬性的规定和有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笔记到底该何去何从
大学校园的课堂笔记发展到如今,该续旧,还是该改革,这就由读者去自由品评吧。不过,笔者近日关于高校校园笔记问?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身为刚上岗的祖国园丁,陶笉然没想到自己修剪的竟然是食人花,一言不合就被熊孩子高空抛物砸死。幸好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正准备开启新生活,结果 系统:叮!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要不要来跟我一起搞九年义务教育啊 陶笉然:在古代搞义务教育?你TM是在逗我吧 系统:少年郎年纪轻轻的不要那么急躁嘛,
- 最新章:第343章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 作者:李石华】目录·前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第一章 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二章 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第四章 教育手段单一·第五章 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第七章 未来定位模糊·第八章 道德教育沦陷·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附
- 最新章:第44章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最新章:第51章
- 论Omega特工的素质提升
- 《论Omega特工的素质提升》作者:A黑桑A文案CIA档案 第XXXX年 第XXX号 绝密任务:提升相关omega特工的个人素质1.作为一个被标记的omega,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包括面对自己的alpha时2.一个特工应该知道如何服从他的长官而不是和上司上了床又不承认3.不要诱惑周围的工作人员他应该
- 最新章:第88章
- 爱情教育
- 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世敏 寒薇 译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爱情一、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我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成熟和纯洁的程度,不仅决定着男女关系的美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做出客观评价
- 最新章:第37章
- 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序!小$说^网&译林版《爱的教育》叶至善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译者序言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
- 最新章:第76章
- 藤条教育
- 书名:藤条教育作者:小煎鸡地址.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727351章节:共 20 章,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大结局备注:亲人的鞭子痛不痛?伤皮不伤身。敌人的烙铁痛不痛?伤身亦伤肉。一个杀手组织头领的女儿,在疼痛和磨难中成长的故事。PS:主角是一小女孩,撒娇滚地,各
- 最新章: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