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什么是标准呢?以谁的标准为标准呢?能否以老师个人的标准为标准?
由于老师个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等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标准。共和党认为对的,民主党可能会认为是错的;基督教认为是对的,伊斯兰教可能持相反的看法;西方文化崇尚的东西,可能又正好是东方文化反对的东西。比如,持进化论观点的老师,相信人类是由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演变而成的。但在美国却有非常多的老师是相信”创造论“的,他们相信人类是上帝弹指一挥间”造“出来的。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不懂美国的”国情“,我曾试图”教育“我的学生:进化论才是正确的。但我的学生反驳说:“如果人类是猴子变的,为什么我们是人?猴子还是猴子?为什么那么多的猴子没有变成人……”
我感到很奇怪,明明我说的就是对的嘛!怎么老师说的东西还不是最终的正确答案呢?怎么学生还能有他们自己以为正确的答案呢?
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就“无法教”。
其次,很多东西是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来回答的。比如,大家都认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但谁证明了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呢?因为它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是无法证明的。然而,谁又能证明宇宙是有边有际的呢?如果空间是无垠的,那么时间呢?应该也是无极的。但如果说时间是无极的,时间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时间没有结束,还好接受,但时间没有开始,这又怎么说呢?因为,很多东西我们是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来回答的,因此“无法做到”。
再其次,很多属于价值观、审美观层面上的东西是不能用“对”或“错”来回答的。例如,一幅画,我们只能说它“美”或“丑”,而不能说它“对”或“错”。更不能以老师的审美观来作为判断“对”与“错”的标准。也就是说,老师不能把“自己认为美的学生也认为美”就绝对地判断为是对的;老师也不能将“自己认为美的学生认为丑”就绝对地判断为是错的。所以说“无法做到”。
为什么说不允许呢?
实际上,上述“无法做到”的理由,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不允许”的道理。举个例子,如果老师以个人的标准为标准去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么,信仰伊斯兰教的学生在信仰基督教的老师的课堂里,就会“一错百错”。
“无法做到”是教育工作者从自己主观的角度看问题;而“不允许”是客观的外在政策所限制。
既然不允许,为什么又有意无意地在做呢?这里有概念混淆的原因,也有教育工作者们“身不由己”的原因。
首先谈概念混淆的原因。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给“教育”这个概念下的定义,它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另一个是“用道理说服人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实际上,第一个含义可以看作“教育”的广义概念,第二个是狭义的概念。
当我们在讨论“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争论时,我们所说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广义的概念。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现实工作中,往往用的是狭义的概念。
接下来我们讨论教育工作者“身不由己”的原因。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生活在尘世间的凡人,其个人的家庭出身、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等背景因素或基础因素必然顽强地通过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方面折射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新闻工作者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一样,教育工作者的“客观性”也是相对的。
老师个人的观点或观念总是要顽强地表现出来的。
要不然,矿矿怎么会有“对于这场争论,老师只是欣赏我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但基本观点可能与对方相似”这个感觉呢?尽管老师在辩论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没有表达过哪怕只言片语。但老师的表情、眼神,甚至肢体语言都在传达着一定的信息。
令矿矿一伙同伴们佩服的是,这位英语老师既没有利用她的特殊地位来干预辩论,也没有企图影响其他小朋友的观点。
当然,美国学校并不禁止老师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限制的只是把老师个人的观点作为“对”或“错——或者”是“或”非“的判断标准。因此,如果老师一定要表达自己个人的观点,必须声明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不能企图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更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是很难避免不用自己个人的观点来影响学生的,甚至也很难避免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个人的观点来作为判断是非或对错的标准。比如,老师在评判学生的演讲或辩论时,除了评价演讲或辩论的技巧以外,很难说老师不会下意识地,或者甚至是有意地用自己的观点来评判学生演讲或辩论的内容和观点。
另外,尽管老师可以声明”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并不影响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只要表明是老师的观点,或多或少都会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学生的年龄愈小,这种影响愈大。
所以说,尽管学校规定不能这样做,但老师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在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总之,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个方面。
所谓”真“就是真实的事实,或者是能够被加以证实的科学知识;所谓”善“就是道德观念中那些善良的、值得称道的东西;所谓”美“就是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中那些值得人们去追求或去欣赏的东西。
关于”真“的内容,诸如水的分子式、勾股定理、叶绿素的作用等等,这些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反复证实的东西,老师应该教育孩子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至于”善“和”美“的内容,老师应该尽量客观地去传授给学生,学生怎么会理解和接受这些”善“和”美“,那是学生的内因怎么起作用的问题。比如,中国文化的”敬老“属于道德观念,这是不是”善“?或者关于审美观念,中国山水国画是不是”美“?老师应该尽可能客观地、全面地把有关内容和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不应带着偏见去介绍这些内容。甚至老师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的意见,但不能以此作为”对“或”错“的评判标准。
关于”真“方面的内容,因为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去反复证实的,因此怎么去教学生,不存在争辩的余地。
关键是”善“与”美“的内容,由于没有客观的统一评判标准,老师又不允许以自己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作为评判”对“或”错“的标准,因此最难处理,但也最容易体现老师的水平。
问题是能不能因为”善“与”美“的多元化,学生就可以为所欲为呢?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不是有规定呢?
规定是有的,而且很严格。有些事情,只能动”口“不能动”手“,有些方面,连”口“都不能动。
什么衣服美?什么衣服不美?可以争论。但什么衣服可以穿来学校?什么不可以?不能因为审美观点的多元化,而允许孩子们穿任意一种他们认为美的衣服来学校。比如,矿矿的学校就规定:有洞洞的衣服不能穿来学校。当然,KKK党的白施更是不能穿来的。这是动口不动手。
种族诋毁,人格侮辱,等等,这是连”口“都不能动的。
归根结底,”真“方面的内容,没有争论余地;校规也没有争论余地。其余的,老师要客观、公正地教给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作为价值判断和是非判断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在美国的校园里,没有观点的对错,只有观点的不同,于是";才有师生间平等的争论。”没商厦“的”天条“
尽管在美国的校园里,允许五花八门的观点存在,但是,学生每天必须宣誓,而且人手一册校规。这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的”没商量“的”天条“。
了解美国学生的誓词,了解美国学校的校规,对读者来说,将是非常有趣,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把他们摘要翻译并加以适当评点,以飨读者:
誓词的大意:
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以及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 身为刚上岗的祖国园丁,陶笉然没想到自己修剪的竟然是食人花,一言不合就被熊孩子高空抛物砸死。幸好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正准备开启新生活,结果 系统:叮!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要不要来跟我一起搞九年义务教育啊 陶笉然:在古代搞义务教育?你TM是在逗我吧 系统:少年郎年纪轻轻的不要那么急躁嘛,
- 最新章:第343章
-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 作者:李石华】目录·前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第一章 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第二章 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第四章 教育手段单一·第五章 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第七章 未来定位模糊·第八章 道德教育沦陷·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附
- 最新章:第44章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最新章:第51章
- 论Omega特工的素质提升
- 《论Omega特工的素质提升》作者:A黑桑A文案CIA档案 第XXXX年 第XXX号 绝密任务:提升相关omega特工的个人素质1.作为一个被标记的omega,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包括面对自己的alpha时2.一个特工应该知道如何服从他的长官而不是和上司上了床又不承认3.不要诱惑周围的工作人员他应该
- 最新章:第88章
- 爱情教育
- 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世敏 寒薇 译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爱情一、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我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成熟和纯洁的程度,不仅决定着男女关系的美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做出客观评价
- 最新章:第37章
- 爱的教育
- ,爱的教育序!小$说^网&译林版《爱的教育》叶至善一九九六年十二月译者序言这书给我以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齐《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
- 最新章:第76章
- 藤条教育
- 书名:藤条教育作者:小煎鸡地址.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727351章节:共 20 章,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大结局备注:亲人的鞭子痛不痛?伤皮不伤身。敌人的烙铁痛不痛?伤身亦伤肉。一个杀手组织头领的女儿,在疼痛和磨难中成长的故事。PS:主角是一小女孩,撒娇滚地,各
- 最新章: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