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美国》第14章


我知道这是“醒胃”的小吃,主菜还没端上来。
“犹太人与中国人一样,都很注重教育,看得出来,凯文思也是个好孩子。”
“看得出吗?”
“怎么会看不出来?!平时的言行举止就不说啦,看打球也能看出来。美国孩子打球,第一是要有乐子,第二才讲与他人交往。但我看,还要加一条: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责任。凯文思打球责任心就很强……”
“谢谢你!我也是很为他骄傲。”
中国人听到别人的称赞,都要“哪里!哪里!”地否认一番,接着“哪比得上你的”,等等,又谦虚一轮。美国人不同,笑眯眯地道声“谢谢”,还要再加点注脚,然后,再心安理得他全盘接受。
就着可乐,吃着比萨,我和这位业余助理足球教练从今天的足球赛聊起,一直谈到了中美文化比较。下面是我们的一段对话:
我:“今天的球胜得好险。三比二。”(就是想摸一摸为什么没让我儿子踢点球)
教练:“还说呢,凯文思打了几个月的球,一个没进。今天让他罚点球,还是没进!好在今天我们赢了,不然,我们父子俩要深感内疚了……”
我:“……”(对于他的坦然,我倒有些不安了)
教练:“我不大明白,为什么矿矿今天没要求踢点球呢?(你这不是恶人先告状嘛?教练不叫上,能自己上吗?)
我:“我还以为是你们教练有这个想法,让没进球的孩子也有个进球的机会!”
教练:“他本人没有这个要求,站在外围。他不说要上,我们也不好往上派他。(这种事关大局的事,怎能由孩子说了算呢?)
我:“我了解我儿子。他确实十分想上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你教练不叫他上,他决不会自己要求上。”
教练:“为什么?”(教练狐疑地看住我,一脸的茫然不解。)
我:“这是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我没料到他会这样问,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我没想起刘备三让徐州,倒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于是说道:“中国文化很讲究谦让,也就是礼让,谦虚。自己说自己能行,就是不谦虚。特别是如果自己说自己能行。但又没成功,那叫"不自量力",是很被人看不起的。”
教练:“哪么,你的意思是说…自己不能说自己行,而要让人家说你行?”(教练的茫然不解,此时已变成了一脸的惊讶!)
我:“我想矿矿的行为很有点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您选他上场,他会非常投入,非常认真地执行您的要求。”
教练:“我还是不明白。打球这种东西,不但要看技术,还要看心理。你不要求,我们就以为你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表明你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自信心,表明你自己不认为你能干好这件事。”
教练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的思绪在内心翻涌:这大概就是文化冲突了。中国人喜欢让别人来鉴定自己行不行,美国人首先要自己看自己行不行。如果你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谁还会对你有信心呢?
我望着窗外茫茫的大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竞选班代表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谦虚,于是中国人就喜欢由别人来评价、鉴定自己,而不喜欢自己鉴定自己。也因此,中国人不喜欢参加竞选。
这话说对了一半。中国人并不是不喜欢自己鉴定自己,而是很喜欢自己鉴定自己。但却要作出不喜欢自己鉴定自己,喜欢由别人来鉴定自己的样子。
中国人不是不喜欢参加竞选,心里可能极想某个位子或街头,却作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最可笑的是人人都知道某人心里对某个位子或伤头垂涎已久,这个茶人也知道其实人人都知道他心里一直在窥视某个位子或街头,但这个茶人还是要作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来。
记得在国内读大学时,有一次选举学生会干部,虽然采取的是不记名投票,但所有候选人都以或高或低的票数有效当选。那天正好轮到我当值日生,本来应该在下午下课后扫教室的,但因我要排练节目,只能在晚自修以后清扫教室。由于排练弄得很晚,等我去到教室已是夜深人静了。我见我的朋友某某正在翻弄桌上的一堆选票……
“喂!忙些什么呀?”
我的朋友回头见是我,很坦然地说:“没什么!我想看看哪个没选我……”
我说:“你不是在选举时一再声称,这种破干部,你根本不想当吗?”
朋友“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说起来,国内的“满票当选”还是很有点意思的。
听说有一年,我所在的大学的某个系里投票选举支部委员,也是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一共有40人投票,得26票的,都称为“满票”当选。因为自己不投自己那是被看作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得25票,就说明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投了赞成票。所以是“满票”。
但偏偏那次,有某位同志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得了26票。
为什么该同志要自己投自己一票呢?
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和猜测。
总之,人们都在背后把这个26票当作一件可耻可笑的事情来传说。
这又有什么呢?不过是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吗?有谁又真正的在心里不想投自己一票呢?
大概用投票方式公开肯定自己,那是只能想不能做的事。
1998年我回国,碰到一个小学同学,他懊悔得咬牙切齿地告诉我:两年前,他仅差一票没能当选经理!
我说:“那你不会授自己一票呀?!”
他苦笑着说:“如果我敢投自己一票,我今天就不是这样啦!”
“为什么不敢呢?”
“哎呀!当时,上级派来监督选举的同志正好坐在我旁边,我怎么敢呢?”
我说:“当选的那个人,可能也没敢投自己一票,而投了你呢!”
“天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我只知道:如果我敢投自己一票,我今天就不是这个样子啦!”
现在在中国的学校里,不少学生已经敢于公开地站出来竞选班长或班干部了。但很多人对这种敢于公开肯定自己的行为,还是冷眼旁观,甚至是褒少于贬的。
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很不同于中国人。他们不但敢于公开鉴定和肯定自己,而且对于公开自己的想法是如此的轻松自然,是那样的没有任何负担。
我们中国人会很奇怪或很羡慕美国人毫无负担地公开自己对某个位子和事物的追求。而美国人可能也会觉得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会羞于启齿自己对某个位子和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一个大大咧咧,一个羞羞答答。可谓大相径庭,泾渭分明。
美国人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自信,不但要勇于肯定自己的追求,还要善于肯定自己的追求。儿子受这种新教文化的儒染,也迈出了自己艰难的一步。
那是矿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把电视关掉,独自静静地又画又写……
看他那份专注,那份投入,我隐隐觉得儿子今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派妻子去侦察侦察。
妻子侦察回来,没说什么,只是笑。
“我没说错吧!有"情况",对吗?”
“自己看去吧!”
“喂!到底什么回事?”
“一会儿你就知道啦。”
果然,没一会儿功夫,儿子进来了,背着手,一股神秘兮兮的笑意。
这种时候,如果你稍稍有点特殊的表情,他会顺着杆儿往上爬,弄得你上不去,下不来的。
我不露声色,并稍带严肃地问:“什么事呀?”
儿子望望他妈妈,从背后拿出一张画。画面的正中画着一个雄赳赳的X-MENoX-MEN是当时最流行的一部卡通片中的主角,是矿矿最崇拜的英雄。X-MEN雄赳赳地站在画面的正中,手中高高地举着一块牌子。细看那块牌子上写着“请投矿矿一票!”
那个惊叹号大得惊人!
这是他自己设计的竞选广告牌。
大概是看到我的眼神中掠过他意料得到的神情,儿子说:“爸爸,明天我要竞选班代表!”
儿子的声音很平静,但却像一声春雷在我的心头炸响。我极力掩饰自己的惊诧,平静地问:“什么班代表?是怎么回事?”
“每一个班要选一个代表,这个代表要把班里小朋友对学校、老师、教学、生活各个方面的意见反映给学校领导。”
“各个班的代表是不是要定期到校长的办公室开会?”
“当然啦,不然怎么叫"班代表"?”
“什么时候选?”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