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的问题是……”过了一会儿等我们的欢呼声停了下来后,刘顺义才接着说道:“我军进攻之前需要炮火准备,可是……”
接下来的话刘顺义不说我也明白,我们现在就在142高地的坑道里,而且是被越军爆破得千疮百孔的坑道里……远程火炮的威力我是知道的,它可以打越鬼子当然也可以打我们,万一把我们的坑道给炸塌了,那我们这些人还不全都给活埋在里头了?
“打吧!”我没有多想,看了坐在我周围的战士们一眼后,就坚定的说道:“乘现在越军占领阵地还没多久,他们的工事也还没完善,用炮火给他们大量杀伤,我们也做好冲出去的准备,里应外合一举夺回表面阵地……”
“崔营长!”刘顺义打断了我的话道:“我把基地剩余的特种侦察大队都调来了,一起来的还有直升机,他们听说你们有危险,说什么也要上来跟你们一起战斗……”
“好!”还没等我回答,坑道里又响起了一片欢呼。
“我是这样想的!”刘顺义接着说道:“如果还是让你们独自守142高地的话太危险了,现在是晚上,十分钟的炮火准备后我们马上就派直升机去接应你们,直升机会分成三个部份,一部份占领150高地,一部份占领169高,还有一部份到142高地上接应你们,后续部队紧接着就会赶到,你看怎么样?”
想了想,我就回答道:“我同意,不过支援142高地的部份就不要了,我觉得还是分为两部份的好!”
“嗯?”刘顺义听着我的话有些意外。
“天太黑,我们互相之间根本就没有办法识别!”我回答道:“而且我们现在浑身都是泥水,跟越鬼子没什么两样,如果有部队来增援我们……一方面会担心出现误伤,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无法放开手打!”
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是普通部队的进攻还好,我们至少还分得清我军的阵营和方向,然而特种大队的作战方式——他们就是在黑夜中利用直升机空降到山顶阵地上给敌人来个“中心开花”,那时我们如果冲出去的话,只怕是谁也分不清敌我了。
刘顺义沉默的一会儿,才担心的问了句:“你们能tǐng得住吗?”
我知道刘顺义问这话的意思,因为炮兵对142高地有所顾忌,所以炮火烈度不会太大,那也就是说我们高地残存的越军肯定会是最多的,对于缺少弹药而且兵力还不足半个连的我们来说……能顺利的恢复表面阵地吗?不能恢复的话,只怕就只有全军覆没一个结局了。
“能!”我说,事实上这时的我根本没得选择。
也许我们可以选择就这样呆在坑道里等着友军占领阵地,但不说我和我手下的战士们不会同意这样做,我们一直躲藏在坑道里坐等表面阵地上敌我厮杀也不一定会安全,其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坑道十分钟的炮火准备都不知道会不会撑得住了,一旦开打就更是敌我双方的炮弹都往这阵地上招呼,那时呆在里头才是真正意义等死……
“那就这么定了!”刘顺义说道:“我会特意交待进攻142高地的部队让他们留意自己人,到时无线电通讯!现在是八点十分,你们做下准备,二十分钟后开始炮火准备!”
“是!”我放下电话就看了看表,对完时间后当即就朝战士们下令道:“做好战斗准备,咱们的向越鬼子讨债去!”
“好!向越鬼子讨债去!”战士们应了声,纷纷为自己的步枪上了最后一个弹匣、带上最后的几枚手榴弹,端着枪就猫着腰跟着我朝坑道口跑去。
我们能到达的坑道口只有两个,其余的中间全都让越鬼子给炸断堵住了没法到达,于是我们就分成了两个部份,每个部份大慨三十人分头行动。
来到坑道口看着在手电筒光线下的沙袋我就有些犯难了,根据之前经验,我们知道这沙袋背后很有可能有越鬼子安装的地雷。应该说越军很聪明,在沙袋后安装地雷一来可以让我们不敢轻易的搬沙袋,二来那爆炸声还可以给他们提个醒……一有爆炸声无疑就是代表我们要从坑道里出去了,于是越军很快就可以用子弹和炸弹将我们封死在里头。
“营长!我来搬沙袋……”这时一名浑身漆黑的战士抢在我前头说道:“你还要指挥部队作战呢,这种事就让我们来做好了!”
“胡少文……”好半天我才认出原来他就是我们部队充当翻译而且也是年龄最小的那名战士,几个月前他进部队时还是孩子呢,可是现在在他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半点孩子稚气了。
“去去去……滚一边去!”李志福不由分说的就把胡少文拉了下去,一边卷着袖子一边说道:“你也想搬沙袋,我看沙袋都比你重吧!你牺牲了事小,不能按时搬开沙袋让战士们冲出去这事可就大了……”
“你……你小瞧人?”被李志福这么一个打岔,胡少文当然就不愿意了,立时两个人就压低了声音你争我抢的。
“都别吵了!”我打断了他们的争吵说道:“不能现在搬,万一地雷炸响了越鬼子就会对我们有了防备……”
李志福和胡少文不由一愣,随即疑huò的问道:“那……那怎么办?”
我再次看了看表,说道:“等我军开始炮火准备的时候再搬,炮弹能掩盖地雷的爆炸声。而且……你们也别抢着去送命吧!搬之前在沙袋里头引爆一枚手榴弹,手榴弹爆炸的震动就足以引爆地雷了!”
闻言李志宝和胡少文不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相视而笑。如果能够不死的话,谁又会吃饱撑着抢着去搬有地雷的沙袋啊!
“全体做好准备!”随即我就朝无线电里下令道:“沿着坑道一字排开,炮声一响就把沙袋往里传,务必要在十分钟内将坑道挖洞,任务清楚了没有?”
“清楚了!”随着我一声令下,李志福就小心翼翼的往沙袋里塞了两枚手榴弹……凡是用得着手榴弹的地方我们都习惯于用两、三枚,有时甚至更多。原因没有别的,这些手榴弹十枚里往往都会三、四枚炸不响……
其它的战士则像一排蚂蚁一样前后相连的在坑道拐角处排好队,我用手电筒照着手腕上的多功能表,看着上面的读数一个个的跳动着,同时我的心也跟着慢慢的提了起来!
坑道会在我们出去之前就被炸塌吗?我们能顺利的占领142高地吗?我们能活着回去吗?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我至少知道一点,那就是越军大势已去,我军炮弹一到几乎也就宣告他们发动的这场仗已经彻底失败了。从这一点来说我是成功的,然而只有切身的站在我的位置上才知道,其实成功不成功都无所谓,重要的还是我和战士们能够活着回去,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在这里被活埋……
“十、九、八……”我一边看着多功能表一边开始倒计时,再数到一时我大喊一声:“动手!”
李志福猛地将手榴弹拉燃就飞快地猫着腰跑回到拐角处,几乎与此同时,只听“轰轰……”的一阵爆响,整个高地都颤抖起来,头顶上沙土像下雨般的往下掉,有时甚至还会滚下脸盆那么大的石块……
我军终于开始反攻了,这也就意味着越军嚣张的日子走到了尽头!RO@。
第二百一十章 脱困
第二百一十章脱困
第二百一十章脱困
“轰……”的一声爆响,不一会儿李志福塞在坑道口的那两枚手榴弹就爆了开来。#本章节随风手打。com#
随着我一声令下,战士们就在手电筒的亮光下排着整齐的队形冲向坑道口。李志福冲在最前头,他一跑到坑道口二话不说就抱起一个沙袋往后传,战士们也十分有默契的将一个个沙袋像蚂蚁搬家似的传来后头然后分散开来。
这么做是因为坑道十分狭窄,如果不把这些沙袋往后传并分散开的话……就别说我们能把那坑道口给挖开了,就是那些沙袋都能将我们自己堵死。
接着沙袋掰开之后,李志福挥起工兵锹疯了似的就朝坑道口挖,战士们或者用工兵锹或者用手一把把的将泥土往下传,所有的动作根本就不需要我指挥,战士们互相之间就像一个整体似的默契有序。可以想像,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人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说有什么人动作慢了点,那就很有可能将其后的战士永远挡在后面……然而这种情况却没有在我们身上发生,这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运气,战士们平时所接受的艰苦训练在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它的好处。
我看了看时间,再举起手电筒看了看被震得摇摇yù坠的坑道顶,不由在无线电中催促了一声:“加快速度!炮火准备很快就要过去了!”
实际上我这句话更应该改为坑道很快就要塌了……只是战士们现在已经够紧张了,我不想再增?
小说推荐
- 决战朝鲜之高大全
- 第一节 初至初夏的阳光暖暖照在身上,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慢慢的看着手中的书卷。最近有些迷恋朝鲜战争,于是跑了书城和市里区里的图书馆。虽然作为很多年的军迷了,可以前一直对于那场战争,一直是一知半解的。往往只是沉迷于那些纸上的数字,那些装备的比较。可是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一有些品味到那场战争的真谛。看着手
- 最新章:第18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 作者:周雨滨第一章穿越到朝鲜战场更新时间:2012-9-1415:26:36本章字数:4626周小兵,男,原是南昌大学的本科生,专业是英文。不过,只读了三年,他就响应祖国号召,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当兵之后,他感到不对劲了,这军营生活,苦呀,比学生时代苦多了。先是三个月的苦难新兵连生活,每天站在太
- 最新章:第395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 作者:姜若木】前言清朝是中华历史上世变之急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它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
- 最新章:第44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完结)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完结)作者:姜若木清朝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权辱国的城卞之盟,农民
- 最新章:第4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