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军长……”
抓起话筒刚要说话,就听到话筒另一端的刘顺义焦急的问道:“你们没事吧!伤亡大不大?同志们都还好吧?”
闻言我心里不由生起了一丝的温暖,同时鼻子也有些酸酸的。别看我们这些当兵的在战场上跟敌人打生打死的一副硬汉的样子,可越是在战场上跟敌人战斗我们的感情就越是脆弱,原因没有别的,因为我们都想在临死之前再见见熟悉的人,哪怕只是听听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一点关心也好!
“没事!”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回答道:“我们部队伤亡很大,现在142高地表面阵地已经失守,不过我们会在坑道里继续跟敌人斗争,为第二道防线和炮兵部队争取时间!”
“嗯!”刘顺义听我这么回答,明显是松了一口气,说道:“崔伟同志,你们没事就好!你们再坚持一会儿,炮弹很快就要到了,你们现在不需要考虑为第二道防线和炮兵部队争取时间,只需要考虑怎么保存自己、怎么活下来,明白吗?”
“明白!”我嘴上虽是这么应,但心里却想着——能不能活下来却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谨以本章向119团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同志致敬,李海欣同志在收复老山的战争中率领十四名战士,坚守142号高地同多我十倍之敌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战后李海欣和其指挥的十四名战士被誉为十五勇士,142高地也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R@。
第二百零九章 反攻
第二百零九章反攻
第二百零九章反攻
黑暗、潮湿、闷热……再加上混浊不堪的空气以及越军爆破时传来的一声声震动,使坑道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又烦闷。
坑道里什么也看不见,只有战士们一声声沉重的呼吸以及坑道外传来的一声声爆炸和枪响。
应该说越鬼子很聪明,他们在对坑道口进攻了几次付出了一些伤亡后,就改变了他们的作战方式。他们最初是用沙袋从外面将坑道口封死,话说他们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其它的坑道口还好说,那三个可以互相进行火力掩护的坑道口就没那么容易了,我军射击小组成员在坑道口处死死地盯着外面的世界,只要一有越鬼子出现就在第一时间将他们撂倒,越军在好长一段时间里对我们这三个坑道口都毫无办法。
然而随着天sè渐渐暗下来,战士们的狙击也随之越来越困难,越军也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还会打着手电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打……再加上这时候又是yīn雨天气外面一点星光月sè都没有,到处都是漆黑的一片,于是这坑道口也就没法守了。
当时我也去坑道口看了一下,但我甚至就连坑道口在哪里都找不到……没过多久,最后的三个坑道口也让越军给死死地封住。
越军似乎对此很有经验,他们用沙袋一个个往坑道口处丢,等沙袋将坑道口堆满后再铲上新土将坑道口完全封死,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把我们憋死在坑道里,他们甚至还在这些沙袋外装上地雷……咱们有些战士不甘心就这样被越军封死,于是就将那些沙袋一个个往坑道里拖,但没想到的是突然一声轰响……
越军的下一步就是在寻找通气孔并将其炸毁或是封死,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很困难,因为坑道的通气孔都是以地表天然石缝或是岩洞做掩护的,越南的山势大多都很复杂,到处都是石头山洞,要想一个个将通气孔找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越军却做得很成功,随着一声接着一声的轰响,通气孔就一个个的减少,空气也变得越来越稀薄。
最后……越军就开始根据坑道的大致走向开始在坑道顶部凿眼爆破,他们先是在坑道上方挖上一个个深坑,看着差不多要到坑道时就往坑里装填炸药包,接着只听“轰”的一声坑道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下就被震塌了七、八米长。这不仅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伤亡,还使我们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难受,更难以忍受的还是越军给我们心理上的压力……现在的我们好像完全就没有还手之力,就是在这里头受尽折磨的等死……
其实我们也的确没有还手之力,我们的确也像是在等死,但只有我知道我们不是,因为有我们在,越军才无法放心的朝我军第二道防线进攻,因为越军也知道我们不是一支可侮的力量,再加上他们对我们这支部队有着深深的仇恨,现在的他们是不将我们置于死地是不甘心了。
不过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只是这希望却要得苦了些!
开始我还在觉得奇怪越鬼子怎么对付起坑道来手法那么老到,甚至比朝鲜战场上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伪军都有过之无不及,想想很快就明白了——越军之所以会知道该怎么对付躲藏在坑道里我们,那完全就是因为这坑道战本来就是他们常用的战术。
正如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利用坑道与美国佬作斗争一样,当时的越军虽然有中国和苏联的支持,但毫无疑问装备与美军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于是他们也没得选择,只有借鉴我军抗美援朝的经验利用坑道与美军斗。
美越战争可是打了十六年之久,这么久以来越南一直都是在利用坑道与美军打,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越鬼子对这坑道可是熟得不能再熟了,于是他们会知道怎么对付坑道那也是很正常的事。
“轰!”又是一声巨响,这一回越鬼子没挖准位置,但爆炸的震动还是让坑道顶上的泥水啪啪的往下掉,黑暗中似乎还掉下来了几根原木……
“他娘滴!”李志福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叫道:“这***越鬼子还来劲了,我跟他拼了我……”
“对!咱们上去跟他们拼了!”有李志福带头,战士们也跟着提起枪站起身来就要往坑道口方向走……
“回来!”我一声命令就将所有人的sāo乱给压了下去。
“营长……”李志福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咱们与其就这样等死,还不如冲上去跟他们拼了,能杀一个就是一个,也用不着受这鸟气……”
“全都给我坐下!”我没有给战士们任何商量的余地,硬生生地下着命令。
等战士们都在我手电筒的光线下坐好后,我就对李志福说道:“我们在坑道里坚守的原因我已经说过一次了,我不想再说第二遍!你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否则的话我也不会对你客气,明白吗?”
“是!”李志福似乎知道了事情的严重xìng,正容应了声就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其实事情远比李志福想像的还要严重,原因是这坑道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与世隔绝,而且战士们还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死亡……这种紧张、压仰、烦闷的气氛很有可能会摧垮战士们的心理防线。有过这样经验的我很清楚一点——人的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后,那什么应该不应该,什么战友之情……全都靠边站了,他们想要只是走出这该死的地方,哪怕是杀光坑道里的所有人都在所不惜。
刚才李志福带的头就差点让战士们集体暴发,不过我想,如果这时跟我在一起的不是经过艰苦训练的特种侦察大队的战士而是普通士兵的,其结局就不会是这样了。
不过这场sāo乱虽是被我暂时压了下去,但可以看得出来战士们还是有些心神不宁的,有些人紧紧地抓着手里的47浑身是汗,有些神经质的将手电筒亮了灭、灭了又亮……
“尽量放轻松,节省空气!”见此我就安慰着战士们道:“我军炮弹很快就会运到了,我们只需要坚持到炮弹运到炮兵部队手中!”
我这是在给他们一个目标、一个希望,因为我很清楚最痛苦的就是没有目标没有希望的等待,如果有目标的话时间就会过得快一些。
我看了看手腕上的多功能表,不由皱了皱眉头,刘顺义所说的炮弹运抵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会不会又出了什么状况?
“营长!”这时通讯员按亮了手电筒并把话筒递给我道;“电话,是军长的电话……”
战士们一听说是军长的电话,个个都坐起身望向我,而且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影响了我和上级的通讯。
其实这时我也很急,但为了给战士们做个榜样,就有意慢条斯理的点了点头接过了话筒。
“崔营长,你们还好吧!”电话里头传来了刘顺义焦急的声音。
“还好!”我反问道:“是不是炮弹运送又出现什么问题了?”
我得承认我不善于伪装,这句话就暴lù了我的心理。
“没有!炮弹已经运到了!”刘顺义的回答让我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了下来,几乎与此同时,坑道里也响起了一片欢呼。
“可现在的问题是……”过了一会儿等我们的欢呼声停了下来后,刘顺义才接着说道
小说推荐
- 决战朝鲜之高大全
- 第一节 初至初夏的阳光暖暖照在身上,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慢慢的看着手中的书卷。最近有些迷恋朝鲜战争,于是跑了书城和市里区里的图书馆。虽然作为很多年的军迷了,可以前一直对于那场战争,一直是一知半解的。往往只是沉迷于那些纸上的数字,那些装备的比较。可是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一有些品味到那场战争的真谛。看着手
- 最新章:第18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 作者:周雨滨第一章穿越到朝鲜战场更新时间:2012-9-1415:26:36本章字数:4626周小兵,男,原是南昌大学的本科生,专业是英文。不过,只读了三年,他就响应祖国号召,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当兵之后,他感到不对劲了,这军营生活,苦呀,比学生时代苦多了。先是三个月的苦难新兵连生活,每天站在太
- 最新章:第395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 作者:姜若木】前言清朝是中华历史上世变之急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它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
- 最新章:第44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完结)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完结)作者:姜若木清朝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权辱国的城卞之盟,农民
- 最新章:第4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