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反射出来的一点光线的话……
“砰!”又是一声枪响,一名正跳跃式前进的越军惨哼了一声就捂住了xiōng口倒在地上。
他是一名狙击手,一名混在普通士兵里的狙击手”他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甚至还放弃了自己惯用狙击步枪而改用ak47
同样也是一名狙击手的我很清楚在战斗中换上一把既不称手精确度又相差很大的枪需要多大的勇气。我想我就做不到这一点,我宁愿让敌人发现我是一名狙击手也不愿意把手中狙击步枪换成ak47……,然而他却做到了”而且应该说成功的骗过我们的眼睛,直到他连着射杀了三名我军战士时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之所以确定他是一名狙击手,是因为普通士兵在握着ak47冲锋的时候大多都是打连发的扫射,而他却习惯于像步枪一样抵肩*发精确射击。于是我就在他瞄准第四个目标时将他一枪撂倒。
五名射击小组成员五把步枪,此起彼伏的朝越军射出一发发子弹,火力虽是不大但重在精确,我们就像是一支无形的大手一样有力地挡住了越军的攻势,让他们跨出一步都要在心里考虚良久每前进一寸土地都要留下几具尸体……
当然,功劳并不能全算在射击小组成员身上。我们给了越军很大的心理压力让越军无法放开手脚冲锋,接着手持冲锋枪或是机枪的战士就有很大发挥空间,战士们在射击小组的掩护下可以放心地对越军实施全面的打击,甚至还有许多战士十分默契的与射击小组成员配合,形成了不精确的连发武器和精确的单发武器之间的完美配合与火力互补,只打得我们面前的越军停留在离我军七、八十米远的位置就再也无法前进半步。
事实上,越军能够前进到距离我们七、八十米远的位置还是我们有意为之,对付越军这样的进攻我们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在那艰苦训练的几个月中我们已不知道演练过多少回了这下到战场上战士们只需要按训练时的过程按部就搬的做而已。
之所以将越军放到距离我军阵地前沿七、八十米……则是因为这正好是我军居高临下手榴弹能够投掷到敌人而敌人却投掷不到我们的距离段,根据我们以往的战场经验,这个位置也就是敌人需要付出伤亡代价最为惨重的距离,所以这时的我们就可以说是打得如鱼得水,偶尔还可以抽空往下甩几枚手榴弹,而越军却是越打越艰难,不但付出了惨重的伤亡而且还无法前进半步。
看到我们驻守的阵地是这种情况我很快也就对有2高地的防守放心了,收起了步枪躲进战壕对着无线电叫道:“阿尔子日,情况怎么样?”
阿尔子日是射击小组的员老了,其射击水平与其它成员不相上下伪装水平就更是比其它人略高一筹,而且还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有什么任务需要独挡一面的李水bō总喜欢派上他,这会儿就是他负责指挥,田高地的射击小组成员。
“一切正常!”接着我就听到一声枪响,顿了下阿尔子日就接着报告道:“越军有两次突破我军阵地,但是都被我们给打下去了…………”
于是我就知道其实战事并不像阿尔子日说的那么轻松。
“李水bō!”随即我又接着问道:“169高地是什么情况?”
等了一会儿没听见回答,于是我忍不住又问了一声过了良久才听李水bō回答道:“刚刚打退越鬼子一次冲锋,越军的主攻方向是169高地,我军伤亡很大!”
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能让李水bō都忙得回答的时间都没有,可以想像169高地的战事有多紧张。
派兵去支援旧高地吗?我们现在的防守虽说是游刃有余但战场面积大兵力已经略显不足,我们连预备队都没有,如果再抽调兵力过去的话只怕战线就会出现缺口。
不派兵过去吗?169高地又会有危险。这当然也不是我希望的,其它的不说,169高地如果丢了的话,对有2高地无疑也是个威胁…………
然而越军根本就不给我考虑和调整的时间就在我为150、169高地发愁的时候,只听家乡人在无线电里喊了一声:“营长!有情况……”
我迅速换了个位置探出脑袋去一看,不由吃了一惊只见山脚下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群赤luǒ着上身,头上绑着红布带脸上涂满了淤泥身上挂满了子弹和手榴弹的越军,他们甚至连越军常有的草帽式头盔都不带,就那样端着ak47和各种连发武器就在山脚下摆开了阵势。
“越军敢死队!”我听到四连连长张子旺向我报告道:“营长,他们是越鬼子的敢死队,我在几个月前曾经看见过他们打仗,他们个个都是越军的骨干分子,军事素质高而且个个都不怕死。据说在越军部队里存在几十年了,只要“敢死队,出战,一般都有必胜的把握!”
“他娘滴!”闻言我不由暗骂了一声,都什么时代了还会玩这一套。不过随后我又皱了皱眉头,我心知这敢死队其实在现代单兵武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没什么了不起的,也就是扳机一扣照样打个稀烂。然而我们这些老兵能沉得住气,友邻高地那些没怎么作战经验的解放军战士却不一定能沉得住气……
还没等我有所反应越军敢死队就狂吼了一声朝我军阵地猛扑而来。他们的人数很多,每个高地前大约都有两百多个,打法也的确是像张子旺说的那样不要命,那样子就像是里兰博似的个个都端着冲锋枪、机枪边打边冲,偶尔也会趴下打滚或寻找弹坑更换弹匣。
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些敢死队并不是我想像的那么简单,因为这些敢死队是混在普通的越军队伍里朝我们发起冲锋的,敢死队不顾生死朝我们打枪的火力无疑就可以成为普通越军的一种掩护,我们也不得不将目标指向那些打着枪的敢死队队员,而这时普通越军就可以趁隙朝我们阵地发起冲击。而如果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普通越军的话,那些敢死队就冲得更快……
于是我们面临的压力很快就成倍数的增加,但就算是这样,我手下的这支特种侦察大队还是堪堪能抵挡得住越军的冲锋。望着面前这黑压压的人群,看着那些气势汹汹的敢死队,战士们全都沉住气咬着牙将一棱棱子弹朝敌人射去,用一排排手榴弹在阵地前沿炸出一道道弹幕。
枪声、爆炸声、惨叫声、嘶吼声,很快就充满了整个战场。
然而我们能守得住,其余的高地却很快就出现了状况……
第二百零四章 坚守
………………,第二百零四章坚守“营长!”
首先出现问题的是33及33副两个高地,背着步话机通讯兵跑到我身边来朝我大喊:“33、33副两高地告急,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在这个时候我们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去支援33及33副,更何况这两个高地离我们又远,再因为面积小低势不高所以防守起来十分困难,去增援他们不只是来不及也不划算……
所以我咬着牙装作没听见不接电话,继续朝面前冲上来的敌人扣动着扳机,将一发发子弹射进他们的xiōng膛。
没过一会儿就听通讯兵叹了一口气说道:“另及另副高地失守了!”
这早在我的意料之中,同时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但还是有一丝愧,疚在心里油然而生。
“马上联系团部!”我乘着缩回脑袋更换弹匣的时间对通讯兵说道:“让他们派兵增援,一线快要守不住了!”
“是!”通讯员应了声,就在枪声和炮火声中朝步话机大声喊叫。
不一会儿就听逊瓦员朝我叫道:“我军增援路线让越军炮火封锁了,吴团长让我们无论如何一定要坚持住!”
“他娘滴越鬼子!”闻言我不由狠骂了一声,这些越鬼子打起仗来可一点都不含糊。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开始是咱们的火炮全面压过越军尽情地打个痛快,现在却是越军火炮全面压过我们而肆意的封锁我军的补给线切断我们与后方部队的联系…………
苏联不是有个军事家说过一句话么:“打仗不用炮,那是笑话!”而我们现在打的就是一场没有炮的仗!
“营长!”没过多久通讯员又着急的朝我高声叫道:“150高地告起……,169高地告起……”
“李水bō!”闻言我不由朝无线电大喊了一声:“什么情况?为什么不报告?”
“敌人突破防线……”李水bō只来急喊出这几个字,就再次忙着战斗,过了好一会儿才匆匆忙忙的回答道:“营长!169高地只怕是守不住了!”
“你们马上给我撤回来!”我朝无线电叫道:“还有阿尔子日,把所有的射击小组成员都给我带回来……马上执行命令!”
这时候我知道150高地和169高地已经没有再守下去的希望了,而射击小组成员是我们特种大队的宝贵资源”所以我
小说推荐
- 决战朝鲜之高大全
- 第一节 初至初夏的阳光暖暖照在身上,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慢慢的看着手中的书卷。最近有些迷恋朝鲜战争,于是跑了书城和市里区里的图书馆。虽然作为很多年的军迷了,可以前一直对于那场战争,一直是一知半解的。往往只是沉迷于那些纸上的数字,那些装备的比较。可是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一有些品味到那场战争的真谛。看着手
- 最新章:第18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 作者:周雨滨第一章穿越到朝鲜战场更新时间:2012-9-1415:26:36本章字数:4626周小兵,男,原是南昌大学的本科生,专业是英文。不过,只读了三年,他就响应祖国号召,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当兵之后,他感到不对劲了,这军营生活,苦呀,比学生时代苦多了。先是三个月的苦难新兵连生活,每天站在太
- 最新章:第395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 作者:姜若木】前言清朝是中华历史上世变之急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它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
- 最新章:第44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完结)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完结)作者:姜若木清朝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权辱国的城卞之盟,农民
- 最新章:第4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