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准备下吧!”我拍了拍谢先进的肩膀站起身来丢下了一句话:“敌人很快就要进攻了,如果咱们都能够活着回去你再来怨我也不迟!”
说着提着步枪沿着战壕小跑了一阵换了一个狙击位。
“营长!”就在我刚刚在战壕上架起步枪时通讯员也就跟着找着了我,他将步话机的话筒递给了我说道:“是169高地的冯连长……”
“我是142高地!什么情况?”我接过话筒问道。
“崔营长!”电话那头的冯连长有些迟疑的说道:“我们,刚才……刚才那一仗你派来的同志有两名牺牲了,你能不能……”
闻言我很快就明白了,这个冯连长现在是知道了我派出去的射击小组成员的厉害,所以这会儿就希望我们为他们补充火力呢!我记得,刚才好像就是他跟我说大道理来着,说什么“同志……别说这五、六名战士们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打仗也是要靠协同的不是?”这下好了,倒主动向我要兵来了。
“没有问题!”我没有多想就有一口答应了下来,毕竟跟我们142高地比起来其它高地更需要狙击手,只是这才一仗就牺牲了我两名射击小组成员,我那个心痛啊!
“李水bō!”我随即朝无线电叫道:“报告下射击小组的伤亡情况!”
“169高地牺牲两人轻伤一人,150高地牺牲一人轻伤一人,142高地无一伤亡!”
李水bō的回答很快就让我意识到了一点,射击小组成员到别的高地去配合作战其实是很危险的。原因很简单,友邻高地的解放军战士素质没有特种侦察大队的高,而且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狙击这个编制所以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和狙击手配合……所以要想守住阵地狙击手肩上的担子无疑就变得十分沉重。
但明知道是这样又能怎样呢?两侧的高地我们不可能不守,我不可能会独善其身同时也很清楚在战场上没有独善其身这种可能。
想到这里我当即朝无线电里命令道:“李水bō,马上为友军部队补充人员,并且把受伤的同志换过来!”
“是!”李水bō应了声,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营长,据战士们反应169高地因为标高最高,所以是越鬼子的重点进攻高地,那个方向的越鬼子特别难对付,这也是那个高地伤亡最大的原因。我想……不如让我上吧!”
我不由愣了下,知道李水bō看着自己手下的射击小组成员一个接着一个牺牲心里不是滋味,所以想亲自上去指挥减少伤亡。
我能理解他的这种心情,战士们其实没有那什么哪里危险就上哪里的伟大精神,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受不了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部下、战友一个个倒下而自己却无动于衷。
“嗯!”我点了点头应道:“多带几个人去,小心点!随时与我保持联系!”
“是!”李水bō应了声就带着三名射击小组成员往169高地的方向跑去。
“越鬼子上来了!”不知道是谁大声叫喊了一声,接着天空中很快就响起了炮弹的呼啸。
还是和上次一样,越军依旧是一边一边冲锋,我想这也是由于他们的炮兵部队大部被我军炮火摧毁所决定的,越军知道以他们现有的炮兵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摧毁我军的工事,所以干脆就把炮兵做为掩护他们进攻的工具。
与上回不同的是,这回加入轰炸阵伍的还有几辆坦克……由于阵地上烟雾太大看不清是什么型号的,不过对我们来说什么型号的坦克都不太重要,毕竟它们又不会开到我们高地来只是在山脚下作为掩护步兵进攻的保垒。
越军步兵的进攻也有些不同,他们不再像以往一样对我军阵地发起集团式进攻,而是相对谨慎的采取散兵队形成梯次互相掩护着朝我军阵地攻来。
他们这次攻上来的人数并不多,只有一个连队,但我却知道越军这样的进攻才会真正对我们构成威胁。之前越鬼子是让我们打急了乱了阵脚,这时的他们才是真正沉住气有板有眼的跟我们争夺高地。
或者也可以说,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二百零三章 敢死队
“砰砰……”几声枪响过后几名越军就在我和射击小组成员的枪下应声而倒。
越军发起集团式进攻就是机枪手和冲锋枪手的天下,现在越军改变了战术方式对我们发起这样的交递掩护式的进攻…………那就是我们这些狙击手尽情表现的时候了。
越军的单兵素质的确过硬,他们在我们阵地前跳跃式的前进,时进时退的,有时就更是像跳舞似的做着假动作míhuò着我军的视线,不时还有人端着ak47和机枪趴在有隐蔽处朝我们射击给我军压力…………
然而他们却选错了地方表演了,这里是有2高地,这个高地上驻守的是我们特种侦察大队,射击小组成员就不用说了,那是名副其实的神枪手,几个月来的训练使我很清楚他们的实力,他们在枪法上就算是跟我也可以不分高下。事实上,当枪法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互相之间已经很难能用枪靶分出高下了,真正的区别还是在实战中的随机应变和反应速度等枪法以外的本领。
不过现在的实战也证明了他们的确配得上狙击手这个称号。因为一部份的射击小组成员已经补充到了相邻的两个高地,这时有2高地上包括我在内就只有五名射击小组成员,人数虽少,但已足以给朝我们进攻的越军构成强大的精神压力。
近的不说,那都不是射击小组成员爱选的目标,他们只有在射击的空档才会顺便干掉几个朝我们冲锋的小兵。最远的是在八百米外的越军坦克…………当然,狙击枪是不可能打装坦克的装甲的,svd的穿透力是很强,但还没强到能当反坦克枪的地步。不过狙击枪却可以控制坦克上高射机枪……
于是乎”我们只是分配出了两名射击小组成员,就让坦克上的高射机枪以及躲藏在坦克后的步兵都成了摆设。
有人也许会说,越军坦克上装备的米的高射机枪……,它的平射射程是一千五百米,这个射程已远远超过了我们手中svd狙击步枪的射程,越鬼子只要往后退一段距离不就行了?怎么还会出现狙击步枪轻松的压制住高射机枪的现像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军防御正面的谷地里到处都是未消散的硝烟,如果越军坦克真的后退一段距离到千米之外的话,只怕他们的射手连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敌人都看不清了。
越军在坦克后安排了一些步兵,像其它部队一样的,这部份步兵的任务当然是组织远程火力掩护已方部队进攻,所以这些步兵装备的武器要么就是远射程的迫击炮”要么就是重机枪甚至也有狙击步枪。
越军狙击手素质当然也不低,然后他们吃亏的地责就在于地根本就没有掩藏的地方。之前我军炮火长达七小时之久的连续轰炸,是以我军阵地前沿五百米向外沿伸的,那也就是说从我军阵地前沿五百米以外不管是石头也好、树木也好,全都被一古脑儿的夷为平地,这使得越军狙击手根本就没有半点施展的地方,唯一一个可以藏身的就是在坦克后”但那几辆坦克在那片焦土上也就好像是几个秃子头上的虱子似的让人一目了然,射击小组成员可以轻松的就将他们锁定在坦克后,只要他们敢冒出一个脑袋就一扣扳机……,在接连被我们爆了五个脑袋后,他们就再也不敢尝试了。
掩护部队起不了作用”那些朝我冲锋的越军就承受了来自我军的所有压力,剩下的三名包括我在内的狙击手,就可以轻松惬意的在这个舞台上展示着我们的本领。
“砰!”的一声,一名越军刚刚从弹坑里窜了出来还没来得急跨出半步就被我一枪给打了回去。
这家伙显然是个十分有经验的老兵,而且有专门训练过战术规避动作,因为他已经凭着假动作躲过射击小组成员的两发子弹。能让射击小组成员两次射击落空对手肯定不简单,所以我huā了点时间锁定住他藏身的弹坑”可笑的是他临死前还像刚才一样做了一个假动作想míhuò我开枪,然而我却一直等到他从弹坑的另一面冒出来的时候才扣动了扳地……
“砰!”一声枪响,这回打的是一名火箭筒射手。
这名越军很聪明,他很知道怎么伪装自己,我军阵地前沿到处都是被炮弹炸开的焦土”于是他就像自己全身涂成黑sè,话说这似乎很容易办到,只需要在地上打几个滚就可以了。甚至就连他手中的火箭筒也同样涂成了黑sè,接着他就趴在焦土上一动不动认真地瞄准我军的火力点。
应该说,在战场这种紧张的环境下要发现他很困难,我也几乎就被他的伪装给骗了过去”如果不是火箭筒那2。7倍的瞄准镜反射出来的一点光线的话……
“砰!”又是一
小说推荐
- 决战朝鲜之高大全
- 第一节 初至初夏的阳光暖暖照在身上,坐在窗前的椅子上慢慢的看着手中的书卷。最近有些迷恋朝鲜战争,于是跑了书城和市里区里的图书馆。虽然作为很多年的军迷了,可以前一直对于那场战争,一直是一知半解的。往往只是沉迷于那些纸上的数字,那些装备的比较。可是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一有些品味到那场战争的真谛。看着手
- 最新章:第18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 作者:周雨滨第一章穿越到朝鲜战场更新时间:2012-9-1415:26:36本章字数:4626周小兵,男,原是南昌大学的本科生,专业是英文。不过,只读了三年,他就响应祖国号召,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当兵之后,他感到不对劲了,这军营生活,苦呀,比学生时代苦多了。先是三个月的苦难新兵连生活,每天站在太
- 最新章:第395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 作者:姜若木】前言清朝是中华历史上世变之急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它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
- 最新章:第44章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完结)
-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完结)作者:姜若木清朝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权辱国的城卞之盟,农民
- 最新章:第4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