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风流》第131章


和大多数开发区一样,这种通告变成了开工令,群众一见到通告,就大力“种房子”。接着就是劝阻、甚至强拆。
开发区建设之初,也进行了几次强拆,雷鸣也参加了,这些强拆的房子都在开发区中心区域,中心区域的土地很快就被村里签字同意征用了,所以这些强拆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强拆也很顺利。但后来,村民们就学精了,他加建房子,或者是在未征用土地上建设房子,工作人员干预时,他们说:“我是在建农配房!”
农配房建设不需要报批,但拆迁补偿也不低,所以农民就称建的就是农配房。
新建大量的房子肯定会增加拆迁成本,指挥部把布置全面强拆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指挥部例会上,雷鸣和县法制局局长就干上了。
按规定,指挥部例会各成员部门都要参加,检察院和法院虽然是成员单位,但一般情况下不参加,除非县主要领导要参加的会议,他们才派人参加。
这也符合司法独立的原则,各级检察院和法院也经常强调,不要随意参加地方政府的管理活动。
指挥部征地组组长、县法制局局长是一个刚刚从乡长位子上过来的大老粗,只有小学文化,是队干出身。强拆工作方案是他授意别人拟的,主要的程序就是由指挥部再发一次通告,然后就由指挥部强拆。
在雷鸣没有被黄三宣布为法律助理以前,这类方案都是雷鸣做的,但黄三给了雷鸣这个有名无实的虚位后,雷鸣就很少参加征地拆迁组的事了,除非涉及到法律方面的事情。
而法制局局长刚刚调到行局,早就想做一点事情,因此也乐得雷鸣不干预具体事务。
这份方案草案,雷鸣压根就没机会见过。法制局局长宣读完方案时,黄三说:“大家议一议,有什么补充的”。
会场上安静了几分钟,雷鸣瞟了黄三一眼,黄三微微点头。
黄三知道雷鸣可能有话要说,他曾经对雷鸣说过,在大会上,最好不要第一个发言,但要是有重大问题要说,那就要快一点发言。
雷鸣清了清嗓子,说:“我不同意这份方案。”
大家马上安静了。要是没有大问题,雷鸣是不会这么说的,因为这么一说,雷鸣就得罪很多人的。大家都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雷鸣如此搏命。
“首先,方案提出由指挥部下拆除决定书,这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指挥部不能作为强拆的执法主体”。
“指挥部是一个临时的协调机构,没有法人代表,不能承担责任,法律上没有授权,因此不能成为强拆执法主体”。
“其次,强拆应该按土地、规划、建设法规规定要求进行,首先由相关部门调查清楚,告知当事人,然后作出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决定,然后才能依法拆除或者申请法院强拆”。
县法制局局长的脸黑得象包公脸一样,但他又不好发作,因为雷鸣是专业人员,又是黄三面前的得意人物,他还惹不起雷鸣:“照你这么说,那这个指挥部有什么用?我记得指挥部发的通告还是你拟的,你说说看,指挥部发的通告为什么有禁止建设的内容”?
“指挥部通告是我拟的不假,但并不能说是我拟的就一定正确,当时我就已经提出这样的内容不妥,大家仔细看可以见到,通告后面说的是:由相关部门组织强拆。而不是由指挥部自己强拆。指挥部的通告,可以视为一份管理性文件,而不是一份决定执行的法律文书,指挥部名头大,但没有对外法律效力”。
“我们所考察的几个地方,也是指挥部组织强拆,也没发生什么问题,我不同意雷鸣同志的意见,因为违法建设风头太盛,我们拖不起时间”。
时间拖不起,这也是雷鸣已经考虑到了的,但此他对此也很顾忌:“我也知道时间拖不起,但开发区征地拆迁工作是重点工作,我的建议是依法拆除,不要有侥幸心理,我知道以指挥部的名义进行拆除的情况很多,但这是经不起考验的,事情万一出现反复,我们就更拖不起时间。拆除违章建筑,有好几个部门的法律可适用,我们可选择程度简单的部门法律进行。”
“我坚决不同意由各部门执法,指挥部是书记挂帅,不会出什么问题”。
雷鸣把想说的话已经说完,就说:“你保留我的意见,这事对事不对人,我建议请县法院的领导专家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黄三马上出去打电话,对县法院来说,县委常委的份量还是很足的,不一会,法院的同志也来到会场,听取情况汇报后,法院认同雷鸣的意见。
黄三暗暗高兴,但脸上波澜不惊:看来米建国要换下这个法制局局长是正确的。
第一四二章 强行拆除(中)
雷鸣从会议室出来,很多人看雷鸣的眼光是复杂的,雷鸣在今天的表现不错,是介赢家,但实际上也得罪了一些人,这对雷鸣以后的发展,多少有点害处。
圆滑的人不会反对这个法制局局长的方案,反正不要你负责,你操什么心!
而雷鸣根本不知道,就是他今天的开炮,让黄耿有了一次升迁的机会,在接着召开的县委常委会议上,米县长提出要换下这个法制局局长,黄三也就把他的方案被法院否定的事也在常委上说了,雷鸣又多了一个冤家。
从王莹弹性十足又火热的身上下来,雷鸣总是感觉哪个地方不对劲,抽了两根烟,还是想不通,但感觉今天的发言太激烈了。
王莹见到雷鸣想事情,也没有打扰他,轻轻地换了一个身位,让雷鸣的一只手更容易爱抚她的身体。
雷鸣感觉到王莹的变化,他当然不客气地在她身上轻薄,然后给黄新龙打电话,说今天的事。
“我总是感觉哪个地方不对劲,你帮我理一理”。
黄新龙不是所领导,但今天的会议他也参加了,开发区派出所目前只配一个所长,黄新龙有望上一个台阶,一两年内上一个副所长。
如果事前征求黄新龙的意见,他肯定会主让雷鸣出这个头,但现在雷鸣已经出头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这点没什么,你自己想多了,再说你这么做是救了他,要不然以后出事了,他可就惨了,他应该给你写感谢信才对,呵呵!”
“我们做这一行,难免得罪人,常常是两边打架,你法办了一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你有意见,被害人也对你有意见,说你为什么不判他多坐几年牢,反正左右不是人,你就别想那么多了,我要是象你那么有钱,我早就下海了,哪有心思受这个气!”
“对,狗爱XX的,怕个X!”雷鸣丢掉电话,翻身就压上王莹。
王莹很高兴雷鸣能丢掉心事,也全身心地迎接雷鸣的冲撞,让雷鸣爽得如痴如醉。
在黄三的干预下,法制局局长继续按他的方案发通知,但指挥部文件不作为执法文件,而由雷鸣另外做一个方案,要各相关行政单位做好执法工作。
雷鸣的方案是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每个相关单位至少要两人参加,按法院的要求,规范地做好各项工作。
黄三很重视强拆工作,专门请法院行政庭庭长长驻指挥部指导强拆工作。有了专家在场,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而雷鸣则变成了跑腿的小二,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都由他去做。
在调查阶段,很多农户不配合,问话笔录不能做,雷鸣向黄三建议,买了录相机、照相机和录音机,还绕过当事人从其它农户取证;在送达阶段,雷鸣又针对当事人不签收法律文书的情况,通过邮局寄送到当事人家里。按《西江省行政执法规定》的要求,只要投送邮局,即可认定为送达有效。
一板一眼做下来,法院的行政庭庭长也不得不佩服雷鸣,雷鸣没有停留在法律书本上,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执法,在一般的大学生中不多见。
而雷鸣则是从吴大伟的案件资料中学到这些招数的,而其中一个细节,更让大家拍手叫绝。
在“种房子”风潮中,仙湖李家村的人也参加了,其中有不少人就占用了菜地建了农配房。
雷鸣通过调查,决定从这些人开刀,让他们先自动拆除房子。
李家村人口少,向来都得受马家村排挤,雷鸣和马家村的人往来密切,所以李家村对雷鸣也很生份。
雷鸣和挂村干部到李家村时,李家村两个队长都不怎么热切。
雷鸣苦口婆心地动员违建群众开一个会,但队长多次说人召集不起来。雷鸣干脆先做这两个队干的工作。
“关于拆违问题,我先和你们算一笔帐”。
雷鸣给两位队干递上“红塔山”,为他们点上火,然后拿出纸笔,给他们讲解:“按政策,征用菜地一亩是6万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