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g卫说道:“师叔,他们连与土灵圣母对阵,都是以多欺少。。师叔此去,只恐有些势单力孤,还望三思而行!”
玄玉道人说道:“无妨!便是他们都来围攻,吾亦何惧?”从容出阵,至庐蓬前,与三大士见礼道:“三位道友请了!”
三大士还礼,文殊广法天尊说道:“道友,你此来何意?”
玄玉道人说道:“贫道有一师侄,名唤土灵圣母,可是命丧于三位道友之手?”
文殊广法天尊说道:“土灵圣母争强斗狠,不知天时顺逆,追杀天庭正神,吾等故将她了结,省得她妄用功夫。道友,你听吾劝,勿行悖逆之事,速回山去,还可得享天真。否则,土灵圣母前车之鉴不远,不可不以之为jǐng!”
玄玉道人说道:“道友,你舌绽莲花,不愧是圣人门徒,两教弟子。只是贫道修行,还在道友之先,是非顺逆,自有一番见识,不劳道友教训。土灵圣母是贫道师侄,只说三位以多欺少、以大压小,就并未见得高明。不如来与贫道分个高下,再论是非曲直!”
普贤真人喝道:“贫道正要领教!”便挥吴钩剑,来与玄玉道人交战。玄玉道人也无兵器,赤手空拳,一招一式,与普贤真人周旋。吴钩剑砍在玄玉道人身上,叮当作响,玄玉道人只如不觉,呵呵大笑,冷不防一拳击出,打在普贤真人腰上,将普贤真人打倒在地。
普贤真人丢了脸面,勃然大怒,现了忿怒明王化身,面如赤枣,巨口獠牙,八首六臂,裹住玄玉道人厮杀。玄玉道人不惧反喜,喝道:“正要如此,才叫痛快!”不管明王几路攻来。只一路打去。他九转元功jīng与神合,神与身合,灵体皆一,坚固无比,毫无顾忌。普贤真人不能伤他,反要躲避他的拳脚,一时竟还处于下风。
文殊广法天尊与慈航道人对视一眼。喝道:“道友,得罪了!”一个祭起遁龙桩,一个祭起玉净瓶,朝玄玉道人攻来。
旁边jīng卫、杨昭见了。不由心头捏把冷汗。
玄玉道人却怡然不惧,笑道:“你三人纵然齐来。亦不过如此!”将身一晃,头顶现了净水钵盂,脚下现一朵金sè莲花,莲开九品,异香扑鼻。
这两件至宝,一上一下。将玄玉道人周身罩定,相生相济,那遁龙桩、玉净瓶却哪里能够拿他?
玄玉道人喝道:“让尔等也见识见识贫道的法宝!”便将一个葫芦祭起,来拿慈航道人。慈航道人见这葫芦不凡,不敢冒险相抗,连忙躲闪开去。葫芦又朝普贤真人罩来,普贤真人亦一道遁光远远避开。
玄玉道人笑道:“尔等不战而退,可谓知机!”便收了葫芦,继续与普贤真人化身酣战。
文殊广法天尊和慈航道人受他讥讽。都动了无名之火,喝道:“你既如此托大。今rì是缺月难圆!”各显出忿怒明王化身,来打玄玉道人。玄玉道人高呼:“早该如此!”仍将两件法宝罩住周身上下,与三大士激战。
好战!一边是**变化,旁门**;一边是九转元功,盘古正宗。只听叮叮当当一阵乱响,更不知有多少条手臂、多少件法器打在玄玉道人身上。玄玉道人有至宝护身,怡然无损,反将三大明王化身打得节节倒退。
战到激烈之处,玄玉道人高喝一声,居然收了净水钵盂与九品金莲,就以肉身相斗。三大士哪会留情?更不知多少件法器,打在玄玉道人身上,犹如雨打芭蕉,绵绵密密,将玄玉道人身上割出一道道口子,有丝丝血液流出。转眼之间,却是随伤随愈,神奇无比。
玄玉道人对浑身伤口理也不理,反盯着一具明王化身猛攻,拳拳打在那化身胸口,将那化身打得七窍流血,都做紫金sè,喷到玄玉道人身上。另外两具明王化身急忙来救,玄玉道人又捉住另一位明王,猛攻如故!
这一战,好生激烈,从辰时直战到酉时,还未分出胜负。激战之中,只听一声长吟,响彻云霄。玄玉道人周身金光大放,犹如神圣,足下金莲不召自现,于九品之外,再开一品,已是第十品。
镇元子分宝之时,就曾言道:此宝威能,随道行而定,大罗金仙,莲花最多只开九品;入了混元,才可开第十品。玄玉道人这九转元功乃是正宗盘古大道,功成九转,直达混元。修的乃是jīng与神合,神与身合,一元复始,九转成圣,与斩三尸之法,大不相同。方才突生异相,莲开十品,便是其在激战之中,修到第七转,晋身混元之故。
三大士却不知晓其中关节,见三人拼尽全力,不但拿他不下,玄玉道人反越战越勇,越战越厉害,心中实在骇异!文殊广法天尊见不是路数,想个托词,喝道:“道友,今rì天sè已晚,吾等且先罢战。明rì再分胜负!”
玄玉道人刚进入混元,也要巩固修为,便说道:“既如此,今rì便就此罢战!”于是双方各归庐蓬。
至次rì,只听牛吼虎啸,有玄松道人、玄穹道人、玄素道人联袂而来,与玄玉道人相见。杨昭乃将土灵圣母之事禀报,玄松道人叹曰:“吾收一徒,失一徒,岂非天数”心中实伤悼不已。
玄穹道人安慰道:“土灵圣母根xìng不够,不听教训,殒身上榜,也是难免。此乃是三大士以大欺小,又施诡计骗她。她虽丧命,未丢地仙脸面。好在地书由吾等所掌,她虽堕入神道,若能修心养xìng,rì后老师开恩,拔除禁锢,再登仙道,也不无可能!”玄松道人这才释然!
玄素道人说道:“戊己元尘幡与土缕剪都不是一般法宝,事关重大,不宜落在门外,大师兄还需想个法子追回才好!”
玄松道人说道:“此事吾已有定计,必叫他连人带宝,皆还了公道!”
且说李靖那边,也有燃灯道人、惧留孙二人前来助阵。于是西方教五位传法弟子聚齐,计议章程。二仙闻得土灵圣母已死,啧啧惊叹,称贺不已。
燃灯道人言道:“自地仙立派以来,屡次大战,投机钻营,左右逢源,无有大损。这次镇元圣人不顾诸教阻拦,强行要封地书、人书之神。于是大战刚起,便损了三代首徒。由此可见鸿钧道祖当rì之言不假!”
或有未经幽冥大战之士,问起当rì情形,燃灯道人便将鸿钧道祖所言讲了。众人听后,皆道:“此次地仙强行封神,果然是天道不佑!”又见文殊广法天尊得了戊己元尘幡、土缕剪两件法宝,一时又是眼馋,又是振奋,直遇找地仙厮杀一番,好得些际遇。
到得午时三刻,众仙出营搦战,那边来了玄松道人四弟子,出阵相迎。燃灯道人上前稽首道:“四位道友请了!”
玄松道人还礼,说道;“燃灯道友,久违了!”
燃灯道人微微一笑,说道:“四位道友,不在仙山洞府清修,却偏要在红尘中打滚!如今天心不佑,四位道友还不归去,莫非定要逆天行事,将一身修为化为影,才肯甘心?”
玄松道人听了,也不动容,淡然回道:“此是师门职责所在,不得不行!”
燃灯道人便说道:“道友,吾等yù扶赵,尔等yù辅秦。今二国征战难免,且该如何是好?”
玄松道人说道:“并无他意,唯有见个高下,可知是非顺逆!”
燃灯道人颔首道:“道友快人快语,敢不从命!只是如何比法,须得定个章程才好!”
玄松道人说道:“各位道友各有所长,一一交战,纵有输赢,也难见得高下,总有不服。贫道这里有一策:我等师兄弟三人,布下三个大阵;尔等也出三位道友,前来破阵。若是破得,吾等即刻回山,从此紧闭洞府,不理俗世,人间任由各位道友纵横。若是破不得,便请各位道友知难而退,就此回去,可葆长chūn。否则,只恐寿年不永。”
燃灯道人想了想,说道:“如此甚善!”
于是玄松道人、玄穹道人、玄素道人各布一个大阵,立在阵前,让阐教五仙观看。
燃灯道人等众仙仔细看了一回,三阵一个也摸不清究竟,遂问玄松道人道:“不知道友此阵何名?有何奥妙?”
玄松道人说道:“吾此阵,大有来头,你听吾说来。”乃做歌曰:
“吾阵根底在先天,不知量劫不知年。
曾见无极生太极,曾见盘古破混元。
五行搬来天地妙,方寸炼去汞中铅。
痴嗔妄念全销尽,一炁存心xìng还源。
此太极混元阵是也!”
阐教众仙听罢,相视而笑,皆道:“道友之言,不尽不实,有些夸大了!”玄松道人哈哈大笑不已。
众仙又问玄穹道人之阵,玄穹道人说道:“吾此阵,大不一般,不敢自轻,尔等听吾道来。”亦做歌曰:
“灵葫之内养xìng灵,江河湖海可装盛。
若将此宝合一阵,能炼四象并五行。
昔盘古,破混沌,开天辟地殒其身。
若使当时得吾宝,安将道妙付玄门?
吾此阵,先天葫芦大阵是也!”
小说推荐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最新章:第341章
- 地府演义
- 作者:关庆坤第一回 韩擒虎挂帅出征 牛蛇并逊让先锋笔者小时自览《幼学琼林,有“韩擒虎、寇莱公,死后为地下阎罗王”之句,至今记忆犹新,颇有感触,因此,借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的传说,演述一番阴间统一之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便有阴阳之分,上有天庭,下有地府,中有邦国。地府是管阴间鬼蜮之事,与阳间隔绝,其最高
- 最新章:第65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