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克妻》第6章


,暗喻身世,晓镜作词,对月吟诗,洒几滴清泪。
她尤其擅长针线活,还在娘家养着就受过铺子里专业刺绣师傅的调教,飞针走线绣出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活灵活现,非常传神。
送了我好几件刺绣珍品都被我珍藏着。
七娘是鲁家生意场上的伙伴的女儿,家中生意失败才送来给鲁大钱做小妾。打得一手算盘噼里啪啦,处事公正严明,为鲁家揪出了好几个贪污犯。
她帮着正牌婆婆执行府里头的规章制度兼职府里财务总管,精明能干,是一个好帮手。
八娘年纪最小,大概二十四五,年纪和前世的我相近,相貌艳丽,声音如夜莺般动听。曾是是临安最大型的妓院怡红院的出名歌姬,最红的时候引得无数才子千金求一歌,后来年纪大了不怎么红,被鲁大钱一掷千金赎身,在城外庄子包养了好久一段时间才接进门。
男人都喜欢年纪小的女人,鲁大钱也不例外,所以那么多位婆婆之中八娘最是受宠,也是最被俱有文人骨气的正牌婆婆不耻的“狐媚子”。
八娘会唱好多喜怒哀乐的词曲,由于职业习惯,总喜欢抱琴在院子里富有感情地唱完一首又一首,正是她优美的歌喉把我吸引过来。我俩一见如故,不像婆媳,更像朋友,这种相处模式还挺好。
婆婆们都一把年纪了,除了正牌婆婆外其他都无儿无女,年轻时互相争风喝醋也争得累了,现在很多事情都看开了,无欲无求,同病相怜,大家都和和气气,倒是相安无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最难念的就是正牌婆婆与我之间的那一本。
正牌婆婆偶尔会故意刁难,看不起我一双大脚天足,想令我难堪的时候,我还未出口还击,其它婆婆已经先轮流解救我。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们都站在统一战线上。
后来随着我方人员规模的不断壮大,力量的不断增加,正牌婆婆不战而被人屈其之兵,对我有再多意见也只好不了了之。
年纪稍大婆婆的都将鲁鑫视如己出,年纪稍小的就视我为女儿,夫妻本一体,所以她们都对我很好。
可以说在鲁家,我的日子过得如鱼得水,甚是快活。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记得回来支持猫猫啊!!!
☆、第七章 贵妇聚会识俊男
第七章贵妇聚会识俊男
六月里的日子,时近七夕,临安城中各家女眷互相串门,就如何女工乞巧问题进入深闺大宅深入探讨。
我们家的女人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就叫绿珠给我梳了个朝云近香髻,吸取前两日贪图简单方便插支玉簪子带朵绢花就去正牌婆婆请安“如此简素,知道的人才明白你简朴,不知道的人以为我们鲁家对你不好”的教训,今日特意头插上两支团花簇拥的金簪,在鬓边斜插一朵在园中新摘下来的月季。
挑了件翠绿罗衫,又上著织金短衫儿,□穿条黄罗银泥长裙,好遮掩住一双大脚,特意腰间配上一条绣花裹肚(围裙),显得俏丽活泼。 
连绿珠也忍不住称赞“少奶奶,您今天穿得真漂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被别人称赞,虚荣心多多少少得到满足,可嘴巴还是得谦虚一下外加不饶人,“贫嘴的丫头。”
仔细收拾妥当,才带了绿珠出门。
或许真如绿珠所讲的漂亮得体,正牌婆婆见了我,也难得点点头,对我的衣着打扮没发表任何意见。
“今个儿去刘府,乖巧点,不要丢了我们鲁家的脸面。”
“是。”说得我好像没见过大世面似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看了那么多古装片,古代聚会常识我还是有的。
一上轿子,我整个人就无法制止地激动起来。
第一次跟正牌婆婆出门就遇上家庭式聚会,送上门来的八卦肥肉,怎不令人激动。
噢耶,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八卦。在鲁府呆了两三个月,九位婆婆的风光伟绩早就打听得七七八八,正是巴不得有新鲜事迹送上门来解闷。
今次贵妇聚会主要是三个家庭,刘家,陈家,和我们鲁家,地点选在刘府。
听闻这个刘府的夫人和陈夫人是正牌婆婆以前待字闺中就交下的手帕交,刘夫人的丈夫是个朝廷命官,品位多大就不大清楚,平日里两个老夫老妻夫妻就喜欢交友聚会,吟诗作词,附庸风雅。
陈夫人的丈夫也是个朝廷命官,官儿稍稍比刘夫人丈夫大一点,全家人都为人低调不做作,偶尔和三五知己聚聚会,是个务实派。
三个女人一条街,三个家庭的女人聚在一起,估计可以探听到不少古代家庭秘密龌蹉事。
轿子停下来,就看到刘府早就有迎接的人的等在大门前,正牌婆婆和我才下了车,一个十三四岁的丫鬟就走了上来,侧身行了礼,迎了我
们进二门。
刚进二门就见一个衣着讲究的中年女人估计是这家正主刘夫人从二门里走了出来,老远就道:“哎呀,如花妹妹,你们可是来了,刚才跟静妹妹说起你们,怎么这么久还不见如花妹妹的人影呢。”
哈,正牌婆婆闺名居然叫如花,如果没有人在,我想我会忍不住抱腹大笑三声。
“真是贵人多事忙,这次又是你最后才来到。”
待走到跟前,那刘夫人亲热的捧了正牌婆婆的手,亲热的笑了起来。
“洪芳姐姐,你知道我的,那个小院子就那么小,会有什么事。还不是为了挑多几个绣图好给你们看看才耽搁的。”正牌婆婆也绽开笑脸,语气飞扬。
“哟,这是不是沈妹妹家新娶的媳妇儿。”她们俩热情了好一会儿,刘夫人终于将眼神往我身上飘过来,上下扫视一番。
“遥华,还不快快见过你刘婶婶。”
正牌婆婆一发令,哪有不听从。曲曲身子,行了个万福。
“是,遥华见过刘婶婶。”
“快快请起,这孩子看着就乖巧贴心。”刘夫人身子一转,双手虚挽一下。
刘夫人牵着正牌婆婆的手在前面边走边聊,我恭谨地紧跟在正牌婆婆身后一步处往前走,两眼平视前方,目不斜视,正牌婆婆偶尔偏过头瞄一眼看到这样的神情也很满意。
一行几个人走过几个画廊,兜兜转转到了院子里。
院子里早就摆好了两张圆桌,一张放着果品糕点,另一张上面推了一堆绣图样版。
刘夫人口中的那位杜妹妹也就是陈夫人早就在院里吃茶等着,看到我们走近放下茶盏,站了起来,笑嘻嘻地打趣儿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你来了,如花姐姐。”
“还不是孩子不懂事,折腾晚了才来。”这会儿,正牌婆婆倒不拿绣图当借口,反而将我推了出去。
正牌婆婆什么时候改姓赖了,我哪里不懂事折腾了,明明是自己躲在房里梳妆打扮老半天怕被人比下去折腾晚的。孝经有言:“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算了,低下头头,装作不好意思笑了笑,我认。
“看来鑫儿很快也要当爹了。”
刘夫人、陈夫人听了,顿时恍然大悟,手帕子捂着嘴巴暧昧地笑了。
“呵呵,要真如此就好。遥华,还不过来见过你陈婶婶。”
“遥华见过陈婶婶。”
“好好。”
“怎么今天不见雨儿出来。”正牌婆婆扫视
院子一周,不见刘家媳妇。
“哎,沈姐姐,你有所不知了,人家雨儿金贵着呢,前些日子刚刚怀上,洪芳姐姐怎么舍得让她出来见客。”陈夫人不待刘夫人出声就拉着正牌婆婆说了起来。
“前些日子请书俊查出来,这几日身子不舒爽,我也就让她在屋里躺着。”
“你们家三儿就好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现在雨儿又有了消息,为你们刘家又添一丁。唉,我们家鑫儿比三儿可是大两岁呢,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信儿。”正牌婆婆瞄了我肚子一眼,叹了一口气。
“如花姐姐,你们家鑫儿还好。我家书俊那小子自从解了沈家的婚约后都不肯在再说人家,现在又放着好好的书不念,非要去当什么大夫悬壶济世,你说气不气人。”
“当大夫也没什么不好,我们家三儿是成了家,可什么都不愿干,无所事事,把我们老爷气得也不少。”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娘的儿子的那本特别难念。
“好了好了,不多说了。我们来看看如花姐姐带来的绣图怎样。”
结束了为娘经,三个主角进入了今日正题。
…………………………………………………………………………瓦是万恶的分界线……………………………………………………………………………………………
可怜我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正直活泼可爱的年纪却要围着三个上了年纪的欧巴桑,才听了几句八卦,就要时不时对来源不明的绣图赞几句“大方得体”“精致细巧”之类的,差不多将有生之年积累的褒义词都用光。
面对如此大任,累到满头大汗。
下午茶时间到,三位主儿终于坐下来吃点糕点,嚼嚼舌根。
直到夕阳斜坠,她们才准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