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经说过:‘天下要归于一’。天下归于一,大家都理解为国家统一,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比如建立州县制,反对土司制,就是完全实现统一。当然,这个理解也没有错。这就是政权统一。朕最近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又有一个新的理解,现在与各位臣工探讨一下。”
“秦国统一天下,把州县制推广到天下,实现了政权的统一。他们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比如斗,称;统一车的轨道。这是更高级的统一。”
“统一天下,还有一个统一更伟大,更难,就是统一民族。民族融合,有两种融合。一种是反向的融合,一种是正向的融合”
“比如大汉原来派了军队到西域,军队不能回来,就与当地的民族融合,与当地民族结婚,穿当地民族的衣服,说当地民族的话,就形成了维吾尔族。”
“比如大唐派往吐蕃的和亲的大量工匠,他们融合到了吐蕃中去。”
“又比如汉族的人被匈奴抢去,成为了他们的奴隶,只能穿他们的衣服,说他们的话,也是一种反向融合。”
“还有很多次的和亲,与少数民族首领结婚,她们不得不穿他们的衣服,说他们的话,也是反向融合。”
“反向融合,就是人数众多的民族的人,融合到人数少的民族。人数少的民族融合到人数众多的民族,就是正向融合。”
“人数少的民族往往是自己主动融合到汉族中来。比如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强迫自己民族的老百姓穿汉族衣服,说汉族话。我们汉族用政策主动融合周围的少数民族,还从来没有搞过。”
“朕认为,孟子的‘天下要归于一’,除了政权统一,还有民族统一,民族归于一的意思。”
“我们现在来看边疆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都比汉族低。我们要使他们跟上汉族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我们就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去提高他们。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使他们的民族与汉族归于一。相反,还可能有许多人是汉族人,去穿他们的衣服,去说他们的话,进行民族的反向融合。我们给他们的优惠措施越多,我们的民族隔阂越大。我们民族之间的矛盾好像更多。”
小赵皇帝想到,前不久,印度给低种姓以优惠,低种姓他们还嫌不够,还要求把他们的种姓搞得更低一些。政府不能按他们的要求办,他们还切断了铁路运输。现代给少数民族以优惠,许多汉族人为享受各种优惠,就登记为少数民族。
“这里政府给少数民族予以优惠,反而不能实现民族的‘归于一’。我们要把给少数民族优惠与边疆老百姓优惠分开。我们不能给少数民族优惠,我们要给边疆老百姓优惠。我们在政策与边疆老百姓优惠的时候,不是让他们与汉族离得更远,而是实现民族的‘天下归于一’。”
“我们要给孟子的‘天下要归于一’的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就是民族归于一。”
“在边疆地区,我们要给汉族以优惠,而不给少数民族以优惠。”
小赵皇帝在上面讲,当听到“在边疆地区,我们要给汉族以优惠,而不给少数民族以优惠”,大臣们立即炸开了锅,汉族本来就比少数民族富裕,还要给汉族优惠,不给少数民族优惠?
小赵皇帝这时也不客气,说:“大家要议论,有不同意见,听朕把话说完再说。”朝堂马上安静下来。
“朕准备在边疆区,给汉族十年只交一半税收的优惠。”
“没有土地的,我们给汉族每户分五十亩土地,分一套住房,分一条耕牛,还有农具。”
“新迁到边疆区的汉族农民,免税三年。”
“有人可能要说,汉族人不是都往边疆地区跑。我们就是希望汉族人都往边疆地区跑。这样边疆地区的人口比例汉族人就多了。”
“那些少数民族的人,看汉族人享受这样的优惠,不是不满意吗?不是眼红吗?那么你就成为汉族人,来享受更大的优惠。”
“我们批准少数民族申请成为汉族人,我们对申请成为汉族人的少数民族的人,我们首先发给每个人汉族衣服两套。每户人分土地五十亩,分住房一套,分耕牛,分农具。十年内,五年免税,五年半税。比汉族人还优惠。”
“申请成为汉族的条件,就是一、家庭必须有一个人会说汉族语言。二、必须从游牧转为农耕。三、所分土地,所分住房要我们政府官员安排。就是分散地与汉族人住在一起。”
“他们穿汉族衣服,说汉族话,与汉族一样农耕。还不都是汉族人了。只要愿意成为汉族人,我们对他们的优惠比汉族还多。”
“如果有人想成为汉族人,又不会汉族话,我们在边疆地区派人去教他们说汉话,教他们干农活。来学汉族语言的人,我们给他们饭吃,还按天数发工钱。农闲、冬天,平白找工钱。这样的好事,我们就给他们。”
“要不了好多年,边疆的人就都是汉族人了。民族就归于一了。”
那些官员都笑起来。有个大臣说:“皇上这样做,不知要多少银子?我们的财政能够负担得起吗?”
小赵皇帝说:“我们从金国、西夏缴获了那么多金银,这是他们地区的钱,我们还给当地的老百姓,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不能钱进了我们的腰包就舍不得用到他们身上。”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再议统一
小赵皇帝将民族归于一的理论,被大宋朝廷大多数大臣们所接受。最后,大臣们要求小赵皇帝拟订一个诏书,作为大宋的国家政策。
小赵皇帝等早朝一结束,就到崇政殿的皇帝书房拟诏书。
大宋皇帝诏书:
为了各边疆的老百姓迅速走向富裕的道路,改变游牧的状态,使汉族愿意移居边疆地区,使边疆地区老百姓可以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使边疆老百姓过上大宋老百姓一样的富裕生活,特下诏书如下:
一、维持原来的诏书的规定,长城外比大宋内地税收减少三成。“长城外”现扩展为“边疆地区”。边疆地区比内地税收减少三成。
二、在边疆地区,汉族人愿意耕种土地,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免税三年,七年税收减半。
三、边疆老百姓申请成为汉族,愿意从事农业耕种,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每人发汉族服装两套。免税五年,五年税收减半。
成为汉族的条件,每户必须有一人会汉语。
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可到县的汉语学习班学习汉语和耕种技术,官府按日发给工资,提供食宿。
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汉族的家庭,必须服从官府的安排,到指定的村庄分配房屋土地。或者拈号定村庄、房屋、土地。
五、内地无地的汉人,边疆的老百姓要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贫穷的生活。各地的官府要支持不要阻扰老百姓到边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申请。
写完诏书,小赵皇帝叫李德全,王文去把李纲、种师道叫来议事。
李纲、种师道来了。他们几乎是一齐来的。对小赵皇帝行叩拜之礼。说:“叩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赵皇帝说:“两位爱卿,平身吧!”
小赵皇帝说:“朕把两位爱卿叫来,首先要感谢两位爱卿平定赵构篡位的历史功绩。这个赵构,完全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灭亡金国的关键时刻,他竟在京城发动政变。朕当时就决定,哪怕不当皇帝,也要灭亡金国,为我们大宋统一天下创造条件,所以决定不回京。两位爱卿一举平定赵构的政变,为大宋的安宁做了大贡献。”
“朕准备给有关人员封赏,这次又有歼灭金兵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国土,灭亡金国、灭亡西夏等等有功之臣。李纲爱卿可以安排一些人先研究一下怎么封偿。”
“我们现在还面临着统一大理、吐蕃、西域的辽国。在西夏,吴革将军曾经问朕是否趁统一了西夏顺势统一西辽。朕叫不要忙。西域马上就进入盛夏,不利于进行战争。大理也一样。可是吐蕃的气候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军队还在宁夏地区。就挨着吐蕃。吐蕃是高原,我们这些地方是酷暑,他们那里就是最好的天气了。朕准备进军吐蕃,两位爱卿认为如何?”
李纲说:“臣赞成。吐蕃现在四分五裂,我们统一阻力很小,正是时候。”
种师道说:“臣也赞成。皇上对天气十分重视,对前方将士考虑得很仔细,我这里替前线将士谢谢圣上。”
小赵皇帝说:“既然出兵吐蕃都没有意见,只是朕对走那一条路还不清楚。”
李纲说:“既然我们这里不知道道路,吴革、吕好问他
小说推荐
- 他改变了大明
- 简介:朕的外挂上线了?那就先搞个大新闻!再实现他一个小目标,让大明成为万狗之王.157270第1章 1.外挂上线“东虏尽得辽中之地,川浙精兵被袁应泰那个蠢货尽数葬送。现在倒好,你们还有人要朕追封那个无能的蠢货”在廷议的现场,一大群官僚们都大气不敢出一一下。一会后,首辅刘一璟才站了出来“袁应泰虽有罪,
- 最新章:第220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大宋八贤王by:景文(历史yy+虐心+强受+he)
- 大宋八贤王 作者:景文 身世(上 二月二,照例是春季祭祀的大日子 天光还未亮,大宋东京城里各处大街小巷的井台前已经开始热闹了,随处可见挑着水桶百姓。街角食肆的白色炊烟和早点香气混杂着亲切的招呼声、问候声冲淡了这初春之晨的料峭 突然,一阵响彻御街的鼓声响起,内城的朱雀门打开了。一队开道的皇家御林军向朱
- 最新章:第96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无法改变事情 可以改变心情
- 作者:张笑恒第1节:序言序言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我们永远无法控制每一件事情,比如生老病死、挫折失败、股市的涨跌、海啸地震。以及各种不幸的降临等等,但是我们永远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情。我们常常以为是一件事情引发了我们的某种情绪,但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是我们内心的想法或者说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情绪。
- 最新章:第19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
- 简介:皇权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是各条政治斗争支流和各派政治力量最后汇聚之处。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皇位传承是极其严肃的政治事件,因为它包含着核心政治权力的交接,关乎国家稳定的大局。皇位交接的那个瞬间,一切政治准备、官场交易和积蓄已久的黑暗都在短时间内撕开伪善的外衣 暗杀未遂 公元前607年末的一个深夜,
- 最新章:第29章
- (历史同人)[综]后妃变奏曲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综]后妃变奏曲》作者:浅洛洳雪文案:文艺版文案:纵识阴阳,怎控阴阳?时年,世界骤变,阴阳失衡。以人之力抵抗苍天之命,以己之身肩负万民所愿。原是拆东墙以补西墙,是非对错,自有后人评说。时空轮转,是假意换得真心,亦或是假意对上假意?
- 最新章:第227章